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自我二重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自我二重奏》教學設計

1、知識目標:積累詞彙,正確、筆述文中所寫的過年的習俗,口述文章的線索。

2、能力目標:陳述春節習俗的文化內涵(家的文化);陳述文章生動傳神的語言;陳述今昔過年的異同,陳述自己對過年習俗的新認識和新理解。

3、情感目標:表情朗誦課文(熱愛民俗文化,激發熱愛民俗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過程

一、進入新課(背景音樂喜洋洋)

(學生播放投影)宋朝著名詩人王安石曾經寫過一首詩《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播放投影的同學問:首詩描寫我們中國哪個傳統節日的?(春節)

也就是我們說的過年,詩中寫到了過年時人們有放鞭炮,貼春聯的習俗。那麼遠在北京郊區的運河那兒,在幾十年前是人們怎樣過年的呢?我們現在就走進《本命年的回想》,隨着著名的鄉土作家劉紹棠到那兒去過一次年,領略一下那兒的民俗風情。板書課題

二、解釋課題

1、誰能告訴老師“本命年”是什麼意思?(見書下注釋)滲透讀書方法

2、第一個“本命年”是幾歲?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多少歲了,你是怎麼知道的?(12歲,60歲,最後一段。)

3、透過預習,你瞭解到作者的一些情況了嗎?(投影作者頭像,發言後出示,請學生朗讀)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河北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人。1949年讀中學時開始發表短篇小說。195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他的《蒲柳人家》獲得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京門臉子》獲得北京優秀長篇小說獎。《敬柳亭說書》獲得首屆中國大衆文學優秀長篇小說獎。《峨眉》獲得全國優秀短篇獎,《黃花閨女池塘》獲得90年代優秀小說獎。40多年的文學生涯,致力於“中國氣派,民族風格,鄉土題材,地方特色”,作品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寫從容自然,結構簡潔完整,鄉土色彩濃郁。

三、研讀課文

(一)整體感知,理解內容

1、作家劉紹棠家鄉過年時的年味很濃,而且比起我們城市過年要熱鬧的多了,他們從臘月初一就開始忙了,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們在忙些什麼?請大家默讀課文的第四段,文章介紹了舊時過年的那些習俗?請你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在歸納前播放影片片段)

「在學生回答後教師引導他們用簡練的語言概括 ①炒年貨 ②吃臘八粥 ③買糖果 ④挑絨花 ⑤殺牲畜 ⑥備糕點 ⑦送竈王 ⑧換門神 ⑨除夕守歲 ⑩拜新年」

2、同學們看,作者寫了這麼多的事情,但文章卻顯得多而不亂,過渡自然,同學們能告訴我是按什麼順序記敘的嗎?(時間順序)

用文中的四個詞語形容那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呢?(預熱-增溫-紅火-發燒)

(二)品味語言。課文不僅結構緊湊,而且寫得富有鄉土氣息,饒有情趣。你認爲哪些語句很有情趣?請找出來讀一讀,並說明理由。請把你把欣賞的語段,無論是在語句的推敲上,語言風格上,還是在這風俗所蘊含的意味上,只要是你所欣賞的,與大家共享。(學生暢所欲言)

1、分析語句:

1、如:炒完了一鍋又一鍋,一捆捆柴禾捅進竈膛裏,土炕燙得能烙餅……

爲什麼用“捅”?“土炕燙得能烙餅。”表現出當時怎樣的情景?

2、……盛在碗裏令人賞心悅目,捨不得吃。可是吃起來卻沒有個夠,不願放下筷子。

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哪個詞用得好?好在哪?

2、師略作小結。

(1)準確的動詞、形容詞。如“捅”。

(2)自然易懂的民間俗語。如“臘月初一一蹦一蹦,大人小孩不得病。”“婦女們忙得腳丫子朝天……”

(3)幽默風趣的詞。如“竈王爺走了,門神爺也換崗了。”

(三)深入探究:春節習俗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涵

1、展示年畫:要求學生同樣能用正確簡潔的`語言概括圖畫中反映的習俗(能力遷移);說出魚所寄託的寓意(學生:年年有餘)。點年年有餘的動畫圖,引出本板塊的難點。

2、從作者家鄉過年的場面看,我們民族過年的風俗,除了歡天喜地飽嘗一年的勞動果實外,在隆重火熱的氣氛中,還寄託着哪些期盼?

舉例:吃餃子、包制錢——盼望生活美好。放鞭炮、貼春聯——營造節日氣氛

歸納:A、勞動一年,欣喜五穀豐登,享用一下自己的勞動果實

B、展望未來,祈求好運,祝願平安幸福

C、閤家團聚,增進親情,密切鄰里和村莊的人際關係

(四)體驗反思

1、今昔對比

說說看:現在的年是怎麼過的?與過去相比哪些習俗已消失,哪些習俗是新增的?(媒體重現十件過年習俗)

(同桌討論、學生交流:挑絨花、除夕夜等等變化比較大;新的過年方式如:網絡拜年、電話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遊……)

2、針對這種變化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充當主持人,以“過年大家談”的形式引導學生說出切身體會,學生展開辯論。學生討論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結合寄託的文化內涵談感受。

教師小結,舊時人民的文化水平不高,舊時過年習俗裏面包含着很多迷信的成分,但正是這些卻反映了普通勞動人民純樸的願望,反映了他們的質樸與可愛。而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變化,導致了過年風俗的變化,向着更加文明,更加簡約的方向發展。但是不管習俗如何變化,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習俗變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要吸收其中的精華,追求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完美結合。

3、質疑課文

解決十個問題沒有發現一個問題來的有價值,同學們對文章本身有沒有可有質疑的地方?

人們常說“文章的題目是內容的眼睛”,可本文的題目卻不很切題,你是如何看待的?

寫過年,可文章卻沒把年寫完整,農曆的新年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呢。

四、結束語

春節這一傳統節日蘊涵着深厚的文化內涵:人們閤家享受着過去一年的勞動成果;人們閤家期盼來年的美滿興旺;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家家戶戶、和和美美、共奔前程。所以春節這種風俗文化歸根結底又是 的文化。家

今天我們既瞭解了作者筆下那充滿濃郁地方特色和民俗風情的過年情景,也暢談了如今大家熱熱鬧鬧過年的場面,看來我們的日子是越過越幸福呀,這樣的生活怎不叫人嚮往! 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成爲美好生活的擁有者和創造者。

五、佈置作業

1、瞭解了祖輩們是如何過新年的,又親身感受了現在過年的習俗,那麼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將來人們又將怎樣過年呢?課後寫一篇《暢想2053年新年》,想像未來的過年。

2、請你查找資料,瞭解其他國家的民俗風情,課後在板報欄裏與同學交流。

候補環節:

明天我們即將迎來我們中華民族的又一個傳統節日,皓月當空,請你分別用四字短語對祖國、父母、爺爺奶奶、同學、朋友、老師表示不同的祝福。

標籤:二重奏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