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五篇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五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課 題:1.1集合-集合的概念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數集的概念及記法

(2)使學生初步瞭解“屬於”關係的意義

(3)使學生初步瞭解有限集、無限集、空集的意義 教學重點: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集合的兩種常用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正確表示 一些簡單的集合

授課類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1課時

教 具:多媒體、實物投影儀

內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學數學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學數學中,就滲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進一步應用集合的語言表述一些問題 例如,在代數中用到的有數集、解集等;在幾何中用到的有點集 至於邏輯,可以說,從開始學習數學就離不開對邏輯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基本的邏輯知識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也是認識問題、研究問題不可缺少的工具 這些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學習本章的意義,也是本章學習的基礎

把集合的初步知識與簡易邏輯知識安排在高中數學的最開始,是因爲在高中數學中,這些知識與其他內容有着密切聯繫,它們是學習、掌握和使用數學語言的基礎 例如,下一章講函數的概念與性質,就離不開集合與邏輯

本節首先從初中代數與幾何涉及的集合實例入手,引出集合與集合的元素的概念,並且結合實例對集合的概念作了說明 然後,介紹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舉法、描述法,還給出了畫圖表示集合的例子

這節課主要學習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學習引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認識學習本章的意義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論中的原始的、不定義的概念 在開始接觸集合的概念時,主要還是透過實例,對概念有一個初步認識 教科書給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爲一個集合,也簡稱集 ”這句話,只是對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說明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簡介數集的發展,複習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質數與和數;

2.教材中的章頭引言;

3.集合論的創始人——康托爾(德國數學家);

4.“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講解新課:

閱讀教材第一部分,問題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義的?

(2)有那些符號?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麼?

(一)集合的有關概念:

由一些數、一些點、一些圖形、一些整式、一些物體、一些人組成的.我們說,每一組對象的全體形成一個集合,或者說,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爲一個集合,也簡稱集.集合中的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

定義: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爲一個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個集合(簡稱集)

(2)元素:集合中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數集及記法

(1)非負整數集(自然數集):全體非負整數的集合 記作N,

(2)正整數集: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 記作N*或N+

(3)整數集:全體整數的集合 記作Z ,

(4)有理數集:全體有理數的集合 記作Q ,

(5)實數集:全體實數的集合 記作R

注:(1)自然數集與非負整數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說,自然數集包括 數0

(2)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 記作N*或N+ Q、Z、R等其它

數集內排除0的集,也是這樣表示,例如,整數集內排除0

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對於集合的隸屬關係

(1)屬於: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於A,記作a∈A

(2)不屬於: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不屬於A,記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確定性:按照明確的判斷標準給定一個元素或者在這個集合裏, 或者不在,不能模棱兩可

(2)互異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重複

(3)無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一定的順序(通常用正常的順序寫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開口方向,不能把a∈A顛倒過來寫

三、練習題

1、教材P5練習1、2

2、下列各組對象能確定一個集合嗎?

(1)所有很大的實數 (不確定)

(2)好心的人 (不確定)

(3)1,2,2,3,4,5.(有重複)

3、設a,b是非零實數,那麼 可能取的值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實數x,-x,|x|, 所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個元素 (B)3個元素 (C)4個元素 (D)5個元素

5、設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數,求證:

(1) 當x∈N時, x∈G;

(2) 若x∈G,y∈G,則x+y∈G,而 不一定屬於集合G

證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

則x= x+0* = a+b ∈G,即x∈G

證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

又∵ =且 不一定都是整數,

∴ = 不一定屬於集合G

四、小結:本節課學習了以下內容:

1.集合的有關概念:(集合、元素、屬於、不屬於)

2.集合元素的性質: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3.常用數集的定義及記法

五、課後作業

六、板書設計(略)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讀10個詞語,能展開合理想像,學會模仿編詩,學會自編動作。

2、過程與方法:運用聽讀識記方法,採用以圖導義的手段,培養孩子們傾聽習慣,激勵孩子的學習興趣,促發孩子自主思考,自主發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孩子從“小家”到“大家”的感悟、體認,聯繫生活經歷,初步感知“家”的概念,意義和作用,滲透愛動物,愛自然,愛祖國的教育。

二、教學過程

(一)圖片匯入,激發興趣 師出示幾個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的圖片讓學生進行欣賞,師簡要說明。 師:你們覺得這些房子怎麼樣? 生:這些房子很漂亮。生:這些房子都不一樣。生:這些房子讓人看了忍不住想進去瞧一瞧。 (學生很少看到這麼美的房子,忍不住發出讚歎,教師有意創造一個藝術氛圍,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提高了審美能力、鑑賞能力,在頭腦中逐漸形成一個藝術美的雛形) 師:同學們,剛纔你們領略了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那你們知道嗎?不僅我們人有不同的家,白雲、小鳥、魚兒也分別有不同的家,你們知道他們的家在哪兒? 生:白雲的家在藍天上。生:小魚的家在河裏。生:小魚的家在大海里。生:小鳥的家在森林裏。生:小鳥的家在樹上。生:燕子的家在屋檐底下。

(二)多種形式,讀通課文 師:同學們講得真好,讓我們一起看看書本是怎麼寫的?首先,我們來聽聽錄音。 1、配樂聽朗讀 師:請同學們閉眼邊聽邊想像:你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或好像看到了什麼? 生:我聽到鳥兒在林間唱歌。生:我好像看到小魚在河裏游來游去。 生:我好像看到種子在發芽…… (透過配樂聽朗讀,爲孩子們創造了一個放飛思緒的自由空間,在輕柔、愉悅的曲調感染下,學生們真切地“聽到了”、“好像看到了”,有了強烈傾訴的慾望。) 2、遊戲 師:這是什麼?(一個個出示圖片,白雲、小鳥、魚兒、種子)生(集體回答) 師(出示這四個詞語)引讀,強調輕聲讀法“魚兒”。 師:這些小傢伙很貪玩,太陽下山了,它們卻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你們能幫幫它們嗎?(出示背景圖,讓學生貼畫) 師:誰能看着這張圖畫說說這(師分別指着藍天、樹林、小河、泥土)是誰的家? 生:藍天是白雲的家。生:樹林是小鳥的家。生:小河是魚兒的家。 生:泥土是種子的家。 師:說得真好,世界上所有的動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你有家,我有家,我們還有一個大家庭叫“祖國”(出示“祖國”一詞卡片)所以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家,而你們是祖國的花朵。 師:把你們說的話連起來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詩。你們看(貼出課文內容) (透過運用直觀、形象、趣味的貼圖遊戲,既激發了孩子的思維情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又達到“圖文並茂”的教學效果) 3、朗讀學文 ①聽師範讀;②跟師習讀;③小老師帶讀;④同桌互讀;⑤齊讀;⑥找自己喜愛的詩句讀。 (朗讀的`形式,層次化,多樣化,既面向全體又照顧差異,既爲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搭建展示的平臺,又促發孩子在活潑、自由的空間裏盡情舒展,在引導、激勵、喚醒中展示自我。在學生的正音校句中體驗“語感”,在教師的再創重讀機會中體驗成功的自信與快樂。

三、拓展延伸

師:下面老師要考考你們 (1)藍天除了是白雲的家,還會是誰的家呢?(烏雲、太陽、月亮、星星、小鳥、衛星、飛機……) (2)樹林除了是小鳥的家,還會是誰的家呢?(老虎、獅子、杜鵑、老鷹、樹、草、花……) (3)小河除了是魚兒的家,還會是誰的家呢?(小蝦、鯉魚、小蝌蚪、青蛙、荷花、水……) (4)泥土除了是種子的家,還會是誰的家呢?(花生、地瓜、白菜、蚯蚓、小草、蘿蔔、小樹……) 師;說得真好,誰再來說說別的。 生:書包是書本的家。生:文具盒是鉛筆的家。生:學校是學生的家。生:衣櫃是衣服的家。生:大海是輪船的家…… (立足於“用教材”的課改理念上,大膽地拓展教材進行構思創新。充分體現從教師的創意中激發孩子的思維創新,讓知識從學習、積累到創新、運用。整個應答過程活躍而思緒萬千。)

四、放飛思緒

、表演 師:老師發現我們班很多同學都是小小的舞蹈家,請你們爲這首詩編一段舞蹈好嗎?(學生自編舞蹈動作,教師適時指導,然後請編得好的同學上臺表演,並鼓勵他們) (既讓學生當舞蹈家,又讓學生當小詩人,完全把學生看成一個有思想有才能的主體。既爲他們創造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又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

2、當小詩人 師:同學們想像力真豐富。你們有沒有興趣當一回小詩人?(有)那好,把你們所說的句子編成一首小詩。(小組討論交流,然後教師進行整理) 藍天是太陽的家。 書包是書本的家。 樹林是老虎的家。 文具盒是鉛筆的家。 小河是青蛙的家。 教室是桌椅的家。 泥土是小草的家。 校園是師生的家。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我們是祖國的綠苗, 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五、佈置作業

1、現在你們已經知道了許多小動物和植物的家,你們回去把它畫出來,然後我們一起評出幾個小畫家,好嗎?

2、請大家回家以後,把這篇詩歌讀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⑴ 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⑶ 瞭解頤和園的內容,質疑──討論:

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遊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⑷ 找出描寫景物的句子,體會特點。

2、過程與方法:

⑴ 透過質疑──討論自主、合作的瞭解課文的內容。

⑵ 透過體會句子,學會抓住特點進行描寫。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關鍵】

1、瞭解頤和園的內容,質疑──討論:

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遊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

2、粗知文章內容,學習頭尾兩段。

3、瞭解遊覽順序。

〖教具準備

放大的頤和園插圖。

〖教學過程

一、揭題,簡介頤和園

1、生自由介紹頤和園:

最好由遊覽過此園的學生上臺介紹,可出示圖片、相片,不管去過的,可憑見過的圖片或想象講一講。

2、師歸納:

北京西郊有一座規模宏偉的古典園林名叫頤和園。它原名好山園,後又名清漪園,是古代皇帝尋歡作樂的行宮。清朝的慈僖太后執政後,爲把它作爲避暑遊樂之地,競移用海軍費用,重加修建並改稱頤和園。國內各種園林建築300餘間。該園善用地形,構造巧妙,形成景外有景,園中有園的佈局結構,是我國建築技術與藝術的結晶。

解放以後,這個園成了旅遊勝地。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主識字。

2、出示詞語進行速記。

3、瞭解疑難詞語的意思:

畫肪:指裝飾華美、專供遊人乘坐的船。

琉璃瓦:內層用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製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豔、發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宇宙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肪形欄板。

三、理清全文思路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

人、事、景、物。

寫景的文章開頭與結尾一般採用什麼樣的結構寫,大家說說:

總分總。

看書,找出頭尾兩段,看看主要講什麼?

開頭主要講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結尾主要講頤和園到處都是美麗,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這開頭與結尾是什麼關係?

首尾呼應。

剩下的自然段圍繞着頤和園的美麗來寫呢?

四、理清2~5自然段的思路

自由讀2~5自然段完成練習:

2~5自然段是按照──的順序寫的。

(方位)

畫出表示方位順序的語句。生自由畫後彙報。

生1: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生2: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生3:登上萬壽山。

生4: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師引導:到了昆明湖還遊覽了什麼?

(十七孔橋)

現在完成練習:

長廊──萬壽山腳下──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五、總結

我們瞭解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作者是怎樣把處處景點寫具體的,下一節課再讀。

六、作業

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完成課後練習。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1、聽寫:

宮殿 長廊 油漆 栽滿 昆明湖 清爽 閣樓

2、複習昨天學過的2~5自然段的遊覽順序:

(方位)順序,遊覽了(長廊)──(萬壽山腳下)──(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二、講讀課文

大家自由讀課文。

最喜歡讀哪一段就先說哪一段:

採用的方法與以前的一樣,先找喜歡的段、句、詞, 再說好在哪,最後再感情朗讀。

生自學5分鐘。

聽取彙報。

生1、生2、生3各說一段,師爲了結合方位順序講,故意選取最後一段──昆明湖。

1、精講昆明湖第5自然段:

方法同上:

找、說、讀。

自由讀。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課文結構:

【文章條理】

這篇課文先寫清晨,我到公園看荷花。再寫荷花已經開了不少,它們十分美麗。然後寫“我”彷彿變成了一朵荷花,穿着潔白的衣裳,站在陽光裏。最後寫過了好一會兒,我纔想到是在看荷花。

【結構圖示】

課文中心:

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樸實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一池荷花的美景,並透過想象抒發了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語言感悟:

本文作者以樸實清新的語言給我們描繪出了一池荷花的美景,優美語句較多,應該把它積累下來。朗讀時,語調要輕緩,以展示荷花的美麗,表達對大自然的讚歎。

色彩豔麗,形態各異的荷花,不僅打動了作者也感染了讀者,讓人們不僅看到了浮現在眼前的一池美麗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體驗。

語言積累:

挨挨擠擠 清香 飽脹 彷彿 翩翩起舞 隨風飄動 碧綠 嫩黃色 花骨朵兒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裏。一陣微風吹過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

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寫作特點:

作者充分發揮了想象力,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荷花的靜態美、動態美。並抓住景物的特點展開合理的想象,表達了對自然界、對生活的熱愛。

課後題解:

用彩筆畫出來的是色彩明麗的畫面,而一池荷花就是一幅色彩明麗的畫面,因爲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實景色,那麼看上去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畫。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透過閱讀課文,感悟雷利與爸爸訣別時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戰爭的決心。體會他從心底裏迸發出的讓世界真正成爲充滿陽光、鮮花與愛的美好情感。

二、教學時間:1課時。

三、教學準備:開展世紀回望,百年戰場的活動:收集有關戰爭的圖片、資料,對戰爭的殘酷性有所瞭解,擴大學習本課的知識背景,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

(一)匯入 新課。

1、讓學生彙報課前收集的資料。

2、師述導語 :當人類滿懷和平的渴望步入21世紀的時候,戰爭卻仍在這個星球繼續......願這些戰爭的畫面能夠到此靜止、凝固--成爲歷史。這就是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詞句,讀通課文。遇到不懂的詞語,儘量自己動手掃清障礙。

2、檢查自學效果:指名輪讀課文,理解生詞意思。

(三)再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 自由讀課文第一段,討論:祕書長爲什麼評價他爸爸是一個卓越的觀察員?

(2) 齊讀。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 學生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要怎樣讀?爲什麼要這樣讀?

(2) 指名讀,評議,練讀。

(3) 全班練讀第二段,讀出雷利與爸爸依依不捨的語氣。

(4) 學生自讀第三段後,用悲傷的音樂作背景,讓學生配樂朗讀。

3、學習課文第三段。

(1) 師述:爸爸爲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了,作爲兒子的我怎樣呢?

(2) 自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雷利的決心與呼籲。注意用上瀰漫、威脅、嬌嫩、比例失調、制止、充滿等詞。

(四)齊讀全文。

(五)注意書信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