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小學六年級的教學設計

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不可分的,使數學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而產生學習和探求數學的動機,主動應用數學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注重呈現形式的豐富多彩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努力讓孩子們願意親近數學、瞭解數學。

小學六年級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3~4頁 教學目標:

1.以生活中有關“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透過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經歷建立“左、右”方位感的過程。

3.能正確辨別“左、右”的位置關條,體驗其相對性。

4.培養學生運用“左、右”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樂於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學重、難點:

正確辨別左、右的位置關係,體驗其相對性。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創設問題情境。

師:小朋友們會念拍手歌嗎?喜歡玩嗎?誰能來表演一下? 問:小朋友們,剛纔他們是用什麼拍掌的?

2.體驗左、右。

(1)師:請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自己靈巧的小手。

(3)說一說。

師:誰來告訴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麼?左手做什麼呢?

(4)師小結:左手、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許許多多的事情,小朋友們瞧瞧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好朋友嗎?

(5)生說。(要求學生摸着說。)

(6)揭示課題。

3.小遊戲:聽口令,做動作。

舉左手,舉右手;舉右手,舉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

拍一拍:

在身體的上面、下面、前面、後面、左面、右面各拍兩下掌。

二、感知羣體中的左邊、右邊,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橫排坐在最左邊的是誰?最右邊的又是誰?

(2)第二橫排中,從左往右數,第__個同學是誰?從右往左數,第__個同學又是誰?

師小結:同一個人,從不同的方向去數,順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邊是哪個同學?右邊又是哪個同學?

(4)同桌互相說一說。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學?

(5)全班交流。

2.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創設問題情境:一隻小豬找不到回家的路,請小朋友用學到的前、後、左、右的知識幫小豬找家。

(2)學生展開討論。

(3)計算機演示結果。

(4)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樂於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體驗左右的相對性,加強理解

1.創設問題情境。

(1)師:老師和你們是面對面站的。請你判斷:老師舉得是哪隻手呢?

(2)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全班交流、驗證。

師小結:兩個人面對面站的時候,左、右剛好相反。

2.遊戲鞏固認識。

(1)師生齊舉左手。

(2)師與生演示。

老師的右手搭在同學的哪隻肩上?

老師的左手搭在同學的哪隻肩上?

學生的右手搭在老師的`右肩上。

學生的左手搭在老師的左肩上。

(3)兩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己的右手褡在對面同學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對面同學的左肩上。

(4)全班齊做。

3.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判斷:上樓、下樓的同學都是靠右邊走的嗎?

(2)同桌討論、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3)彙報:計算機演示結果。

師小結: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斷時應把自己當做走路的人。平時我們上、下樓時,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四、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拓展運用

1.計算機演示:小白兔用前、後、左、右的知識介紹自己的臥室。

2.學生運用前、後、左、右的知識介紹生活中的情境。

3.師小結,全課結束。

分析:

每個學生的生活與數學知識背景、數學活動經驗、所處的文化環境、自身思維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新課程標準教學新理念指出,數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應多樣化,以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1、突出知識之間的聯繫與綜合數學是一個整體,其不同的分支之間存在着實質性聯繫。按照教材的編排意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全過程。

2、設計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創設生活情境,引發學生興趣。這節課教學內容是左右,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從自身入手,從真實的生活中提出問題。用學生熟悉的,有興趣的,貼近他們現實生活的內容進行教學,才能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不可分的,使數學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而產生學習和探求數學的動機,主動應用數學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3、注重呈現形式的豐富多彩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努力讓孩子們願意親近數學、瞭解數學、喜歡數學,從而主動地從事數學學習。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特徵,採取適合於他們的表現形式,培養他們一種願意甚至喜愛的積極情感。

4、關注對數學的理解,發展富有個性地學習促進隨着開放式教學的深入開展,課堂中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應用有關數學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上應儘量抓住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關注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及時調控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