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籃球運球技術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籃球運球技術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籃球運球技術教學設計

籃球運球技術教學設計1

一、設計思路

本課主要任務有:

1、學習行進間運球技術動作;

2、激發學生對籃球和體育鍛煉的興趣;

3、透過遊戲和小組競賽增加學生的鍛鍊手段;

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合作精神。

因此,結合《體育與健康》目標要求,針對初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完成動作的能力,本課的學習目標設定爲:

1、基本掌握行進間運球的方法,體驗行進間按拍球和控制球的方法,學會行進間運球技術。

2、在各種運球練習中提高動作的協調性,發展速度、靈敏等體能。

3、培養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增進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二、教材特點

本次課的教材是初中籃球運動的行進間運球技術,運球是籃球運動中主要的基本技術。運球是全隊進攻的基本保障,是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其他各種技術和戰術的基礎。所以要引導學生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因此,本課重點解決學生低頭運球技術學習的問題。爲以後的教學打好基礎。運球接力和小組競賽主要是爲培養動作協調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而爲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本次課的學習要點與重難點是:行進間控制球的技術和能力。要求運球時手腕要放鬆,向下擠壓動作拍球,而不是抽打動作;運球時應該擡頭,時刻觀察場上情況。難點:運球的正確手型和運球姿勢。

三、教學方法

因爲籃球的教學技術含量較高,教起來比較單調枯燥,所以本次課嘗試在內容選擇安排上進行創新,首先側重於營造能吸引學生喜歡籃球的氛圍,安排了學生籃球遊戲,在比較輕鬆的活動中匯入課,目的在於激發學習興趣;其次設計了籃球小組競賽,目的在於營造輕鬆氛圍,爲學生創設自主練習的空間;第三是引導學生自我總結技術進行提升階段,引導學生結合問題進行思考(如“爲什麼我的運球被別人搶斷?運球動作要領有那些?等問題),這個環節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1、學生學法及場地器材的分析。學生學習方法主要以模仿學習、觀察法、合作練習以及探究學習法爲主。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高,有一部分學生基礎較好,爲避免學生對運球練習產生枯燥感。要求學生帶問題練習,在練習中找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嘗試其他難度動作。

2、教學的主要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遵循“從學生的發展出發,構建互動的課堂”的教學理念,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示範講解法。學生在看圖練習的過程中有了對跳繩運動新的體會,對於練習過程中需要注意把握的事項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試着讓學生自己來說說各種跳法的要領,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評價,然後教師進行歸納總結。這種教學方法對幫助學生建立較好的正確動作概念有好處,同時也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激趣教學法。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課的匯入階段中首先向學生展示了現在學生最感興趣、最熟悉的NBA、CBA的 籃球明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讓學生明白成爲籃球明星的夢想需要透過艱苦努力才能實現的。其次引入了籃球操的練習,引導學生去感受籃球給他們帶來的歡樂,透過籃球準備活動讓學生感受這節課的與衆不同。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目的在於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寬鬆的課堂氛圍。

(3)遊戲教學法。在本課的教材運球的學習中使用“遊戲教學法”——即“運球接力”、“籃球競賽”。遊戲的內容就是本次課重要學習內容——運球。此教學方法運用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遊戲中體驗運球的要領。

(4)自主學練法。本次課想借助形象直觀的活動來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認識,幫助學生完成課堂的練習。活動上介紹了多種運球練習,在教學中安排了學生練習環節。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練習過程,及時地給於幫助,有意邀請部分學生們上前亮相。這種教學方法能給學生自主活動和相象的空間;爲學生創建展示風采的平臺;這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5)合作學習法。準備在運球活動的拓展練習中運用團隊(合作)教學法。設計了小組合作學習運球技術動作和遊戲。這種教學方法有一個突出的特點:能幫助學生形成強烈的集體意識。透過組織小團隊練習或分組比賽,一方面可互相促進技能的提高;一方面提高課堂教學的運動密度;一方面能促進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

四、課堂程序

(一)、開始部分(約7分鐘)

1、集合整隊——集合隊伍,檢查人數,整理服裝,進行課堂常規教育。

2、準備活動。

(二)、基本部分(約29分鐘)

1、激趣匯入階段——出示掛圖。

2、運球接力遊戲。(約10分鐘)

⑴、運球接力遊戲競賽

⑵、發現問題,引導學生來當“小老師”說說籃球運球的技術動作要領(一是擡頭,二是手心不觸球,三是以肩關節爲軸。)

⑶、回到比賽

⑷、小結,教師點評。

3、分組競賽遊戲——進行競賽遊戲安排;結合教學要求進行點評。(約15分鐘)

⑴、分組競賽遊戲

⑵、教學比賽數分鐘後停止比賽,組織學生尋找比賽不能順利進行的原因。然後,教師告訴學生不能自如地運球,即失去了在籃球場上一半的自由,以強調籃球運球技術之重要。並簡單講述運球規則和正確的`方法,強調運球時手心不觸球。

⑶、示範運球,學生模仿。

⑷、回到比賽。

⑸、教師巡迴指導。啓發指導練習階段——教師關注學生練習過程,引導學生來當“小老師”說說籃球運球的技術動作要領(一是擡頭,二是手心不觸球,三是以肩關節爲軸。);教師適時進行評價、歸納、總結。

(三)、結束部分(約4分鐘)

1、結束階段——帶領學生進行放鬆練習(播放輕音樂)

2、課堂總結

3、整理回收器材

4、師生道別

本次課我之所以選擇這樣教材內容、教法及設計程序,主要來自教學中的體會。有不少學生對籃球的興趣濃厚,但是他們往往不願在球性及基本功上下功夫,最好一到球場馬上比賽或投籃練習。忽視籃球基本功的學習,學生就學得不紮實,技術提高慢、不規範。平時的自我鍛鍊手段少,內容單一。另外也想嘗試在教學營造一個相對更自由寬鬆的環境;希望能透過讓學生自主練習及分組競賽遊戲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相關運動技能。

籃球運球技術教學設計2

一、教學設想

1、教學內容

(1)籃球:運球后轉身技術

(2)田徑:耐久跑。

2、教材分析

本教材內容是籃球運球后轉身技術及耐力跑。籃球運球后轉身技術,是籃球比賽中進攻突破防守的一項非常實用的技術,具有一定的觀賞性,有一定難度,富有挑戰性,深受學生喜歡,學生對於它的學習非常迫切,很感興趣。耐久跑是複習教材,透過加入籃球的變換形式的跑,發展學生的有氧耐力。提高學生心肺功能。

3、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爲高一年級學生。高一學生身心發展正處於過渡期,但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鍊中也具備了較高的基本運動能力。籃球是他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初中已有一定基礎,但對單個技術的學習並不滿足,而對學習難度加深的動作特別感興趣。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再認識所學知識、以及合理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對於耐久跑,學生已經透過多年的學習,已認識到耐久跑爲鍛鍊身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枯燥乏味、週期性強的耐久跑卻存在畏懼心理,在跑的過程中極易出現呼吸與跑的節奏不相一致、堅持不下來的狀況,從而影響耐久跑的成績。

4、教學目標:根據高一學生的體育能力現狀,針對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 使學生了解籃球運動中的單個技術,加強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2)技能目標:

① 45—50%學生能初步掌握運球后轉身技術並能在運球中採用該項技術。

②強調運球后轉身技術中的“低重心”、“後撤轉身”、“提拉球”。

③發展學生上下肢的協調用力能力及有氧耐力素質,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

(3)情感目標:

①培養學生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競爭意識

② 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積極思維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增強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

二、教學方法:

1、教法設想:由球性練習入手,到體前變向球,增強手掌提拉控制球的能力,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突破,逐步提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耐久跑採用變化多種圖形的運球跑練習方式進行練習,,透過籃球及圖形分散學生對耐力跑的疲憊感,使內容豐富,增加自主性和趣味性。整堂課採用收、放、鬆、緊相結合的組織方法。

2、學法指導:

本課採用“嘗試---比較----練習----展示 ----評價---鞏固”的學練流程,由易到難,逐層深入,讓學生充分領會主動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的方法。在體驗、想象、演示、分析比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術技能。

三、教學流程圖:

熱身 → 球性練習(運球、球繞環等)

主教材(籃球運球后轉身技術) → 聽、看、練、演、評

輔教材(耐久跑) → 變換形式的運球跑、 圖形跑

整理 → 放鬆、小結

下課 → 收集器材

四、教學效果的預計:

因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對教材的特點、重、難點、學生的情況等進行了比較透徹的分析,教法與學法的選擇遵循了教學原則和學生生理、心理特點,預計會順利地達到本課制定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參與各項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情感融洽。預計平均心率爲120—130次/分,整堂課練習密度約爲:25--30%,練習強度較大,耐久跑時強度達最高峯。

五、場地器材:籃球場一塊以及周邊自然地形,籃球3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