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草原》的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草原》的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草原》的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

《草原》的教學設計範文1

教材簡析

這篇精讀課文是一篇敘事散文。文章主要記述了作者到內蒙古草原訪問時所看到的美麗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熱情歡迎、盛情款待來訪各族同胞的動人情景,反映了各族人民團結友好的深厚情誼。

全文按照訪問的順序可以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作者初次見到草原的美麗景色和感受。這一部分是寫景,作者用簡練、生動的文筆描寫了草原的美麗景色。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講作者訪問草原的經過。作者按照“遠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內——聯歡話別”的順序,描寫了蒙古族人民熱情歡迎、款待遠客的情景。這一部分是敘事,語言樸實、流暢,耐人尋味。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積累詞語,運用關聯詞語造句。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的美麗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體會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友好的深厚情誼,培養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透過引導學生自主讀書,用心感受和體會草原的美麗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2.體會文章按照空間位置、事情發展、思想感情三條敘述的特點。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看見過草原嗎?誰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學生自由談自己心中的草原)

2.草原遼闊無際、一碧千里、牛羊肥壯、野花遍地,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草原吧。(出示草原美景圖或放映草原的錄像片)

3.看到片中的景色,你們有什麼感受呢?

4.是的,我國現代著名的大作家老舍先生正是帶着這種感覺寫下了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第一課《草原》的。

5.板書課題:草原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還要注意讀書姿勢要正確。

2.指生讀生字、生詞,教師及時正音。(可採用指名讀、輪讀、齊讀等方式)

3.你覺得哪個生詞的意思比較難理解,而你已經理解了,介紹給大家。

4.默讀思考:課文的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麼內容?一會兒把你讀懂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5.學生讀書思考後回答問題,教師及時板書:

第1自然段:草原美景和作者的感受(寫景)。

第2—5自然段分別寫:遠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內、聯歡話別(這部分敘事)。

三、精讀課文,理解和體會草原美景。

1.初讀課文後,草原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圍繞草原“景色美”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草原的美麗景色。

3.引導學生從作者對草原景色的描寫和自己的感受兩個方面,品味草原美景。描寫:空氣、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小丘線條柔美,羊羣;感受: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駿馬和大牛靜立不動,好像……,等。

4.在引導學生理解內容的同時,進行朗讀和背誦指導。

5.指導學生課上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體會和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1.指生朗讀課文。

2.默讀思考、標劃:你從哪裏體會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1)遠道迎客——一羣馬,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幾十裏外歡迎遠客,等。

(2)蒙古包外——許多匹馬,許多輛車;也不知道誰的手,總是熱乎乎的,握住不放,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等。

(3)蒙古包內——一點兒不拘束,不大一會兒,幹部、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再舉杯,再回敬,鄂溫克姑娘既大方,又有點羞澀,等。

(4)聯歡話別——飯後,小夥子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民族舞蹈,太陽已經偏西,誰也不肯走,等。

3.面對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我們”有哪些表現呢?(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描寫中,體會客人們的表現——有禮貌,親熱,一點兒也不拘束,依依惜別)。

二、延伸拓展。

1.引導學生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含義。

2.本文只是表達蒙古族和漢族人民的團結互助嗎?如果不完全是,那麼,老舍先生還想表達些什麼?(引導學生理解本文要表達的各民族團結互助,情誼深厚的主題)

四、總結作業。

1.書寫字詞。

2.背誦第一自然段。

《草原》的教學設計範文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生字、新詞,着重理解課後讀讀寫寫的詞語。

(三)弄清課文記敘順序,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習生字、新詞,着重理解課後讀讀寫寫的詞語。

(二)弄清課文記敘順序,討論如何給課文分段。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啓發談話。

在我國內蒙古、新疆等地有遼闊的草原。作家老舍訪問內蒙時,身臨其境,處在草原這一特定環境之中,油然產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風俗習慣,又感受到了民族團結的深厚情意。作者把這些內容都活靈活現地寫下來了。

我們學習的這組課文讀寫訓練的重點是:事物的靜態和動態。我們前面學的《鳥的天堂》和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草原》都是本組課文的示範文。學習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這篇訪問記,不僅要理解課文內容。而且要認真學習作者是如何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對事物進行靜態和動態的描寫的,使我們讀後覺得又具體又生動。

(二)學生聽錄音,瞭解主要內容。

學生聽配樂朗讀錄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樣的?

2、草原人民是怎樣待客的?

(三)學生自學生字、新詞。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下面生字、新詞:“渲染、勾勒、迂迴、鄂溫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講詞義。

(渲染:中國畫的一種畫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溼潤物象,使它分出陰陽向背。以加強藝術效果,引申爲文學創作中透過對環境、景物或人物行爲、心理描寫來突出形象的一種手法。勾勒:是繪畫時用線條勾出的輪廓。迂迴:彎彎曲曲,來來回回地環繞。迂,曲曲折折繞彎;回,旋轉、環繞。鄂溫克:我國少數民族之一,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天涯:形容極遠的地方。涯,水邊。)

2、讓學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詞。(有些詞讓學生互學互幫,教師給予適當的指點;有些詞語留到講讀時解決;有些詞語課後個別解決。)

(五)弄清課文記敘順序,討論分段。

1、這篇訪問記按什麼順序記敘了訪問的過程?(這篇訪問記按地點轉換的順序寫了訪問的過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裏→告別草原。)

2、按訪問的過程。課文可以分爲幾段?爲什麼?

(可以有三種分法:

(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爲5段;

(2)按初見草原景色→訪問陳巴爾虎旗公社,可分爲2段;

(3)按初入草原→途中見聞→蒙古包外、內,可分爲3段。學生按其中哪一種方法來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讀課文,並說說每一段段意。同時檢查字詞掌握的情況。

(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麗景色。綠毯、勾勒、駿馬、奇麗、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涌現。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時看到的景色。疾馳、迂迴、灑脫、襟飄帶舞。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歡迎。第4段:蒙古包內的盛情款待。拘束、羞澀、鄂溫克。第5段:斜陽下的話別。天涯、斜陽。)

(七)作業。

1、在作業本上練習課後讀讀寫寫中的詞語。

2、熟讀課文第1段。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第1、2段,體會草原靜態的美和主人歡迎客人時的熱烈歡騰場面,加深對事物的靜態和動態的理解。

(二)體會文中比喻句的內容及作用。

(三)瞭解文中關聯詞語的運用。

(四)背誦課文第1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體會草原靜態的美和主人歡迎客人時的`熱烈歡騰場面,加深對事物的靜態和動態的理解。

(二)背誦課文第1段。

三、教學過程

(一)講讀第1段。

1、默讀,分層次。思考:課文第一段寫了什麼?分幾層?先寫什麼?後寫什麼?

(課文第1段寫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課文分兩層寫。先寫看到草原的景象,後寫產生的感想。)

2、再讀,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樣?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來寫的?爲什麼抓住這些景物寫?

(讀後討論。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麗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氣、小丘、平地、羊羣這些景物來寫的。因爲這些景物顯示了草原的特色。)

3、細讀、思考:

(1)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這些景物的?

(從天空到地面,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寫。)

(2)作者是怎樣從天空到地面,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運用生動的語言來描繪草原的美麗景色的?

(讓學生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

(3)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讓學生自己出聲讀第1段第1層,要求學生細心體會,認真想象。重點說說下面三個句子: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②“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涌現,輕輕流入雲際。”)

4、默讀、思考、朗讀:在這種境界裏,作者產生了什麼樣的感情?最後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受?

(說一說“境界”一詞的意思。讀時注意理解“既……又……”的並列關係;可用“美麗”或“壯麗”與“奇麗”作比較,理解“奇麗”一詞用得恰到好處。指導學生有表情地朗讀表達作者感受的兩個句子。)

5、指導學生背誦第1段課文。

(讓學生按課文描寫順序和景物特點,邊讀邊想象,把這段課文熟讀成誦。)

小結:祖國的草原這麼美。這段課文思路清晰,從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從上到下的觀察順序描寫景物。作者第一次見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點來寫,把景物和感受聯繫在一起

《草原》的教學設計範文3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2、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2、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新課

1、談話:

同學們,你們去過草原嗎?

(沒有。)

在影視中見過嗎?

(見過。)

誰來向大家介紹你所瞭解的草原?

2、指名幾個學生回答。

3、匯入新課:

看來大家對對草原的瞭解還真不少。下面,讓我們隨着著名作家老舍走進草原,去瀏覽一番,領略那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族風情。

二、初讀感受美

1、談話引入:

請同學們和鄰近的小夥伴組成一個小旅遊團,去草原瀏覽,切記不要走馬觀花,因爲你們還有瀏覽任務呢。

2、出示自學要求:

⑴草原上的什麼最使你留戀?爲什麼?

⑵設計一種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彙報方式,如:

畫畫、唱歌、朗讀、從課外積累的知識等。

3、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三、彙報交流美

1、草原的美景:

⑴學生:瀏覽後,我們覺得草原的景色實在太美了。

師:美在哪裏呢?

生:美在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師:你們想唱什麼歌呢?《天堂》、《我愛草原》、《我的草原》、《草原之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有誰能唱幾句嗎?一句、兩句都可以。

教師播放VCD《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觀賞,要求學生用手打節拍,會唱的可以跟着唱。

⑵學生:我們小組也特別留戀草原美景,尤其是那地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的綠和潔白的羊羣。

教師出示掛圖指導學生看。

⑶學生:草原的美景讓我們看也看不夠。如果說要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我們覺得《敕勒歌》最恰當了。

師:你能背給大家聽聽嗎?

(生背)

⑷播放《草原》的課文錄相讓學生觀賞。

⑸朗讀第一自然段:

請大家選擇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吧!

學生自由讀後,教師指名幾個同學讀一讀,然後全班齊讀。

⑹你們除了愛草原的美景,還愛什麼?

學生:我們覺得草原不僅景美,人更美。我還愛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

師:從哪裏看出蒙古族同胞熱情好客?

生答(略)

(歡迎遠客、親切相見、熱情款待、聯歡話別。)

⑺練習表演:

學生先讀課文的有關段落,選擇一個場景自由練習表演,再指名上臺表演,表演後引導學生進行賞析性的評價。

⑻從他們的表演中,你們感受到了什麼?

(民族團結、蒙漢情深)

⑼是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臨別之際,作者發出了這樣由衷的感嘆。誰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創造美

1、在我們即將離開草原時,你最想說什麼?

2、指名學生說說。

3、作業超市:

⑴畫:

草原的美景。

⑵拍:

草原的風光。

⑶說:

向他人介紹草原。

⑷寫:

自己家鄉的美景和風俗習慣。

《草原》的教學設計範文4

【教學要求】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3、品讀,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讓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2、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受到語言美的感染。

【教學難點】

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法、談話法。

【學生學法】

合作探究、討論法、朗讀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課件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2、這麼動聽的歌,這麼美的畫面,你有什麼感受?

3、今天讓我們跟老舍爺爺一起去領略大草原的風情。

板書課題:

草原

二、整體感知,瞭解課文

1、快速瀏覽課文。

2、思考:

哪一段是寫草原風光,哪幾段是寫蒙古人的熱情好客?

三、學習草原風光部分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

作者按什麼順序寫了草原的哪些景物,都有什麼特點?

2、交流反饋,品讀佳句,朗讀指導:

課件圖片欣賞,生想象。

⑴品讀佳句:

重點體會和想象以下詞句:

草原的天空可愛。

天底下整體一碧千里。

羊羣似一朵朵白色的大花。

小丘線條柔美。

⑵看到這樣的情景作者有什麼樣的感受?

用你喜歡的方式讚美一下草原:

唱歌,自己做詩,讚美的話。

3、配樂朗頌第一自然段。

4、小結:

大草原的景色真美!

四、學習蒙古人的熱情好客部分

1、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

朗讀,找重點詞句,表演。

思考:

課文中的哪些場面,地方體現了蒙古人的熱情好客?

2、交流反饋,品讀佳句體會:

“遠迎”一段中重點理解“來到幾十裏外歡迎遠客”“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

“相見”一段重點理解“也不知是誰的手……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民族團結互助”。

“款待”一段重點理解“誰都有禮貌……不拘束”;“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會心微笑”。

“聯歡”一段人們的盡情盡興體會。

3、體會“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含義及表達的感情。

4、欣賞蒙古人熱情好客錄象片段。

5、小結:

草原人更美!

五、總結

1、我們隨着老舍爺爺的筆觸,到內蒙古大草原,欣賞了草原的綺麗的風光,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更加深刻地體會了蒙漢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2、我們五十六個民族的兄弟姐妹親如一家,團結友愛,讓我們一起載歌載舞齊唱《愛我中華》。

【板書設計】

草原

景美人更美

天空可愛遠迎

一碧千里相見

羊羣似花款待

小丘柔美聯歡

蒙漢情深

《草原》的教學設計範文5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的段落層次

2、讀懂第一自然段,領會草原的自然美,體會句中含着的意思、

3、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

領會草原的自然美,品味積累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交流,拓展

1、同學們,你們遊覽過祖國的大好河山嗎?說說這些風景名勝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是啊,我們的祖國山河秀麗,江南嫵媚,塞北雄奇,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這節課,就讓我們到內蒙古大草原上去瀟灑走一回。

3、板書課題,齊讀。

4、老師來變一個小魔術(草原後加上?號)現在你再讀讀看,意思改變了嗎?你又讀出了哪些新意思?(師加上!)請你再讀讀看,有沒有什麼新感覺?(生自由談)

二、整體感知,理清作者敘述順序

1、草原之美讓人魂牽夢繞,現在,趕快開啟書,去讀讀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吧!有個問題請大家邊讀邊想:課文圍繞草原先後寫了哪些內容?

2、生充分自讀思考。

3、讀後交流,師相機概括板書:風光美、人情美。

三、品讀,感悟第一自然段,體會草原的美

1、過渡:老舍先生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筆,給我們“畫”出了一幅美麗的草原風景畫,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欣賞優美的音樂,一邊聽老師範讀第一自然段,並在腦海中想像畫面。聽完後,告訴同學們,你好像看到了什麼?

2、師配樂範讀課文。

3、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麼?生自由說。

4、過渡:草原的美是如此與衆不同,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用波浪線畫出文中描寫的最讓你心動的景色,美美地讀一讀,並在學習小組內交流。

5、生自讀交流,說說文中最讓你心動的景色。

6、全班交流,師點撥引導,相機出示課件畫面,圖文結合理解“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翠xx流”等詞的意思。

結合簡筆畫理解“勾勒”“渲染”等詞的意思。

7、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配樂賽讀,師生評議。

8、面對如此美麗寬廣的大草原,假如你置身其中最想做的是什麼?

9、那麼,我們來看看作者來到大草原的感受吧!用橫線畫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寫作者感受的句子。

10、交流讀後感受,相機指導學生理解“高歌”“低吟”兩詞的區別。

這兩種情調一樣嗎?如果把文中的兩個詞顛倒一下位置,好不好?

11、是啊,作者陶醉了,你們陶醉了嗎?讓我們帶着讚歎,帶着興奮,帶着陶醉來朗讀第一自然段。

12、讀了這麼多,大家會背了嗎?把你最心動的句子背下來。

13、拓展。假如你是一位來草原尋找靈感的詩人,你會低吟一首怎樣奇麗的小詩呢?假如你是一位帶團遊覽的導遊,你又會怎樣向遊客來宣傳草原的美景呢?想一想,你是當詩人還是導遊?趕快寫下你們的讚美吧!

14、生練筆。試寫小詩或導遊詞。

15、指名生上臺讀自己寫的小詩或導遊詞,師給予熱情評價。

四、欣賞歌曲,昇華情感

同學們,雖然這節課我們沒有真正去美麗的大草原,但我們已經用心感受到了那兒的風景之美。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一首獻給草原的讚歌,來結束今天愉快的學習。至於草原的人性之美,下節課我們再去細細品味。(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