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十篇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十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37-40頁

教材分析:《銳角和鈍角》是在學生已初步掌握角和直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要求學生把角按大小分爲三類,銳角、直角和鈍角。由於學生已初步認識了角和直角,這節課教師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組織學生自主探究。正確區分銳角和鈍角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好本節課爲以後繼續學習角的有關知識打下紮實的基礎。

教學準備:三角尺、直尺、白紙、活動小棒、各種有角的彩色圖形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周圍許多物體的表面有各種各樣的角,瞭解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會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析各種角。

3、結合生活情景,進行操作活動,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認識銳角和鈍角,會用尺子畫出各種角。

4、透過操作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學生的智力。

設計意圖: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大膽放手,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藉助觀察、操作、判斷等學習方式,體驗數學問題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學生透過自己動手、小組合作交流,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自主探究把角按大小分爲三類,然後分類驗證。並設計一些學生喜歡的活動,消化新知。在這其中學生獲取知識,完全是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建構,並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

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啓發匯入

1、(出示遊樂場的圖片)談話激趣。

2、觀察圖片,並與同桌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3、學生彙報引入角。

師:這位同學找到了角,你也能找到一個角嗎?(課件逐一演示)

4、(點擊,實物去掉、只剩角)師:上學期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有關角的知識?(直角、畫角、做角、找角)

5、談話引題。

從學生喜歡又熟悉的遊樂場引人,迅速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學生一上課就馬上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新知的慾望;透過對角的知識的回憶,引導學生自然的進入新知的探究中去。

二、主動探究獲得新知

(一)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1、就地取材

師:請小朋友拿出紙和筆畫一個你喜歡的角。(學生畫,師巡視,把學生畫的不同形狀大小的角貼在黑板上。)

2、合作交流

師:這麼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點亂,你們能把它們分分類嗎?請四人小組討論: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允許學生對一些不明顯的角可用三角板到黑板上去比一比)

3、指名小組彙報結果,並說明分的理由。

4、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二)分類驗證滲透方法

1、驗證直角

師:(指直角一類)我們怎樣來驗證這些角是是不直角呢?(用三角板比一比)

2、學生上臺驗證,並說出自己是怎樣比的。

3、驗證其它兩類角

師:他說得對嗎?誰還能用這種方法來驗證其他的角嗎?

4、給角取名

設問1:你能給比直角小的角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嗎?

師:小朋友們給它起的名字真好聽!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數學家就給它們起了一個名字,叫銳角。和老師一起說:銳角銳角。快找一個銳角,舉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設問2:你能給比直角大的角也起一個名字嗎?真不錯,數學家也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鈍角。和老師一起說:鈍角鈍角。快找到一個鈍角,舉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5、師:好!那現在誰能完整地說一說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幾類?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把學生的作品作爲教學素材,更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並給足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小組合作,自主探索這些角的分類,透過兩種分法的討論,,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在學生自主探索出角的分類後,再來分類驗證,學生透過動手動腦動口一系列活動,獲得新知。特別是給角起名字環節設計,吸引全體學生都來自由想象,輕鬆表達,把學習氣氛推向高潮。

三、實踐運用深化發展

1、做角:請小朋友們快速地做一個自己喜歡的角,並給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它是什麼角,好嗎?開始吧!

2、舉例:小朋友們做出了這麼多的角,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它們也隨處可見,說一說生活當中你在哪也見過這些角?

3、師:其實用我們人體四肢也可以表示角,誰願意給大家展示一下。

4、找角(展示五角星)

師:你能發現這個五角星上有幾個角,它們分別是什麼角?你是怎樣判斷出來的?能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嗎?

5、畫角:看來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可真多呀!剛纔我們認識了角,也在生活中找到了角,還利用自己聰明的大腦、靈巧的小手製做出了許多自己喜歡的角,那如果老師說出一個角,你能在紙上畫出來嗎?

老師說學生畫,然後學生同桌之間互考。(教師巡視,選一些角貼在黑板上)

師:你們喜歡這些角朋友嗎?可是它們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們願意幫助它們嗎?(學生練習)

6小小設計(用角或有角的圖形設計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這些活動的設計是學生消化知識的重要環節,這幾個活動的設計突出了層次性、多樣性和趣味性。如用四肢表示角學生感到非常有意思,原來人的身上也有角,每個孩子肆意的舒展自己的四肢,演示了各種角,整個環節輕鬆愉快。如又小小設師練習,既具有趣味性,又有意識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力和創新思維。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得愉快嗎?有哪些收穫?

對知識的梳理和情感的體會

教學片段實錄:(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片段實錄)

師:請小朋友拿出紙和筆畫一個你喜歡的角(學生畫,師巡視,把學生畫的不同形狀大小的角貼在黑板上。)

師:這麼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點亂,你們能把它們分分類嗎?請四人小組討論:說一

說,你是怎樣分的?(允許學生對一些不明顯的角可用三角板到黑板上去比一比)

指名小組彙報結果。

師:你們是根據什麼來分的?

小組1:我們分兩類,是直角的一類,不是直角的一類。

小組2:不對。應該分三類。直角的一類,比直角小的一類,比直角大的也一類。

其餘小組:對,我們也分三類。

師微笑:你們都贊同分三類,那分兩類到底有沒有道理?(學生思考)

稍一會兒。

生1:我知道了,分兩類也是有道理的。我們是按角的大小分,他們是按是不是直角分的。

生2:我懂了,兩種分法都是有道理的,只是分的標準不一樣。

師:是呀,很多時候,數學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像今天我們給角分類一樣,標準不同,分法也就不同。

反思:

本節課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環節的設計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使整個教學過程組織有序、情趣並生,學生學得輕鬆、紮實、愉快,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依據。本節課,我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教材上離我們的學生較遠的素材變爲學生非常熟悉的遊樂場所圖片出現,學生果然興致極高,立即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使本節課的教學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新知探究環節中,我創造性地把學生的作品作爲教學素材,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全過程,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二、創設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方式,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地爲學生創設了從事數學學習活動和交流的空間。如,讓學生小組合作,比一比、分一分,並說一說你是怎麼什麼分?再在分的基礎上分類驗證。特別是剛纔有幾個角用眼睛觀察有爭議的,透過親手驗證,大家都心服口服的讓它們歸隊。透過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時也爲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乃至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精心預設,爲生成導航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預設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毫無價值的。只有課前的精心預設,才能在課堂上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只有課前的成竹在胸,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因此預設是爲了更好的生成。如在彙報分的結果時,第一組孩子說:我們分兩類,是直角的一類,不是直角的是一類。由於我在備課時就預想過學生可能有兩種分法,所以當這位學生說出這種分法時,我從容地把球扔給學生,然後引導全體學生共同討論這種分法是否有理。(絕大部分孩子都是分三類)經過激烈討論,最後大家一致認同:角分兩類或者三類都是可以的。這樣更加完善了學生的認知結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當然教學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預見課的所有細節,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的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作出相應的變動。因此在圍繞學生髮展精心設計的基礎上,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在變動不已的課堂中發現、判斷、整合資訊,適時調整教學思路、教學進程或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現有的數學現實,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

總之,新教材給我們的老師和學生帶來了歡樂,也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和挑戰。作爲一線的我們應該創造性地利用和挖掘教材資源,精心設計,讓新教材在課堂教學中煥發勃勃生機。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第一課時

目的:

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頤和園的大和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引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幾幅畫,你們想看嗎?請你仔細觀察,看看圖上畫了什麼?你想到了什麼?你知道這圖上畫的是哪裏的美麗景色嗎?這是頤和園裏的美景。(板書:頤和園)指導讀音和寫法,請你看老師寫頤字,寫這個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學習其它生字時,你也應該這樣,想想應該怎樣記着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課,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你想從文中瞭解什麼呢??好,就讓我們一起讀書,討論,弄懂這些問題,看看從哪裏可以看出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二、學習課文,透過讀書,感受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1.請同學們自由讀書,拿着筆,可以邊讀邊標出自然段號,畫出生字詞,你喜歡的詞語,讀懂的和不懂的地方。透過讀書,你讀懂了什麼?(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2.頤和園的大和美表現在什麼地方呢?請你再次讀書,把作者帶大家遊覽的地方畫出來。(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3.同學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長廊,萬壽山和昆明湖去細細遊賞吧。你喜歡哪一處景物就來讀那一段,想想你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出頤和園的大和美?你就把這些句子畫出來。

4.你喜歡哪一處景物?爲什麼喜歡?你從哪裏讀出了大和美呢?

5.指名發言,讀出句子,說說從哪裏體會出來的,(相機理解詞語意思,換詞體會用詞的準確:滑過,遊過。點明作者使用的說明方法。)你能讀出來嗎?應該怎麼讀?爲什麼這麼讀?(指導讀書)

總結:這節課,我們透過讀書,知道了到長廊,萬壽山,昆明湖處處有美景,讓我們感受到頤和園的確是個—————美麗的大公園。可作者爲什麼先寫長廊,再寫萬壽山,最後寫昆明湖呢?他爲什麼這麼寫呢?我們下節課來討論。

三、佈置作業:

同學們,頤和園那麼美麗,可還有許多中外朋友不知道,我們國家在開拓旅遊產業,旅遊局希望能在電視上做做這方面的廣告,請你們課下幫忙設計個廣告詞,能吸引廣大遊客,說出頤和園的特點。你們願意嗎?好,比比看誰的廣告詞寫的好。

第二課時

目的:

體會中心,學習寫法

體會中心,學習作者按遊覽順序介紹景物的方法。

1.同學們,頤和園是個大公園,爲什麼作者只帶我們遊覽這些地方呢?(生自由發言,能說出這些景物有代表性,能突出頤和園的大和美)作者怎樣寫出頤和園的大和美呢?

2.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向我們介紹這些景物?你覺得這樣介紹好在哪裏呢?你能當一個小導遊,來帶領大家遊覽頤和園嗎?

3.想開去:和作者一起遊覽了頤和園,你有怎樣的感受呢?用上書中的詞語說說自己的感受。

作業:你能這樣來介紹我們的校園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內容。

2、學會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3、聯繫生活,學會正確對待榮辱、正確選擇人生。

【教學重點】

學習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內容,掃清文字障礙。

匯入:透過學生談自己對“什麼是寓言”的理解,老師介紹有關寓言的知識,匯入新課。

【教學過程】

一、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內容。

2、學習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3、聯繫生活,學會正確對待榮辱、正確選擇人生。

二、檢查預習(生字注音解釋)

嬉戲(xī) 稟告(bǐng) 厄運(è)

慧心:佛教用語,指能夠領悟佛理的心。這裏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嗇。

閒適:清閒安逸。

審美:欣賞、領會事物和藝術品的美。

風韻:優美的姿態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三、整體感知,概括寓意

引導學生學習《白兔和月亮》,步驟如下:

1、朗讀。(把握文意,揣摩語言。)

2、複述。(朗讀課文,完整複述。)

3、精縮內容。(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4、概括寓意。(根據文章內容,感悟所學道理。)

請學生當一次老師,按照出示的學習步驟總結出寓言《落難的王子》的寓意。

四、研讀賞析,對比閱讀

1、《白兔和月亮》在情節上有兩次轉折,你能找出來嗎?

2、白兔得到月亮前後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心態,你能用文中的四個字的詞語概括嗎?

3、白兔得到月亮後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裏?

4、白兔爲什麼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後來爲什麼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6、落難之後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規律嗎?沒有遭遇過厄運的人應該怎樣培養堅韌的意志?

五、體驗反思,拓展與延伸

1、有人認爲,《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2、學過《落難的王子》後,如果你遭遇了厄運你會怎麼做?

3、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描繪一下白兔請求諸神之王撤銷慷慨決定時的情景及對話。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人生寓言》告訴我們:“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自己的人格;藐視困難,直麪人生!

七、作業

試着寫一則寓言,題目自擬。

要求:符合寓言的文體特點,500字左右。

【教案點評】

本教案突出了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和語文素養的培養。教學設計上,運用對比閱讀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的教讀帶動學生的學習,給學生以方法的指導,既體現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又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探究問題的積極性。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植物媽媽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傳播種子,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獨立生活的樂趣。

2.理解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2-4節。

3.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瞭解更多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學直難點:目標1、2

教具準備:燈片2框,多媒體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昨天老師佈置了三個自學題,同學們都完成了嗎?

(出示演示文稿)

1.想辦法讀準生字的讀音,把課文讀正確。

2.你覺得這首詩怎麼樣?

3.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

二、正確讀全詩,初步感知全詩內容

1.自由讀全詩,做到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請五位同學讀這首詩,其餘同學認真聽,看他們是不是讀正確了。

3.你覺得他們讀得怎麼樣?我們再自己讀一讀,爭取做到讀正確。

4.我們輕聲把這首詩一起讀一讀,好嗎?

三、理解朗讀全詩,體會詩的美和趣

1.你覺得這首詩怎麼樣?老師覺得這首詩既美又有趣,還很有意義,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我們一起仔細讀讀這首詩。

2.詩裏講了哪幾位植物媽媽送孩子出去旅行呢?在書上把它們畫出來。(板書:蒲公英、蒼耳、豌豆)

3.我們先看蒲公英媽媽是怎樣將孩子送出家門的,自由讀第二節詩。(創設情境)蒲公英媽媽給孩子準備的是什麼呢?用標出來,(板書降落傘)

(出示燈片)看到一朵一朵的降落傘了嗎?光有降落傘行嗎?還得有什麼?哪怕是微微的、輕輕的風。做動作體會輕輕,這句詩怎麼讀呢?

(描述)風婆婆過來了,她輕輕地吹着,孩子們你出發、我出發,大家都出發,這是書上說的哪個詞語的意思,把它畫出來。

4.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輕聲讀只要

5.誰來體會,誰能不看書讀,可以試試,能背的一起背。

6.這時的孩子們多麼自豪啊,他們長大了,終於可以離開媽媽獨立生活了,他們在蔚藍的天空裏飛呀飛呀,他們會飛到什麼地方呢?

你能不能用蒲公英娃娃飛呀飛呀,飛到(),()就是它的家這樣的句式說話。

7.蒲公英媽媽請風婆婆幫忙,把孩子送到了他們想去的地方,你覺得蒲公英媽媽怎麼樣?你喜歡蒲公英媽媽嗎?

8.讓我們來想像當時的情景,誇誇蒲公英媽媽,自己讀讀這節詩,你能加上動作讀這節詩嗎?會背的可以不看書,看誰讀得最投入。

9.蒲公英媽媽藉助了誰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呢?

10.像蒲公英這樣的植物媽媽還有很多很多,接下來我們來看蒼耳媽媽和豌豆媽媽是怎樣送孩子出去旅行的,讀讀第三、四節詩,並和同桌說一說。你知道他們的辦法了嗎?

11.(簡略引導學生理解第三節詩)誰來說說蒼耳媽媽的辦法?

知道鎧甲嗎?這帶刺的鎧甲有什麼妙用呢?

(出示燈片創設情境)小兔跑過去,蒼耳會說;小兔小兔停一停,搭個車,帶我去遠行。你想,還會有哪些小動物從蒼耳身邊經過,蒼耳又會說些什麼呢?大家在小組裏說一說。

就這樣,蒼耳跟着這些小動物們到田野,到山窪,小動物們把他們帶到哪兒,哪兒就是他們的家,他們也以四海爲家。

12.這節詩怎麼讀呢?誰能不看書讀。抽背。

13.蒼耳媽媽又藉助了誰的力量呢?

14.豌豆媽媽的辦法是什麼呢?誰來說一說。豌豆媽媽爲娃娃準備了什麼,又藉助了誰的力量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照着豌豆莢,聽,什麼聲音?(動作體會脆、響、有彈性,反覆體會讀啪的一聲,豆莢炸開。)

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們迫不及待地蹦了出來,他們去幹嘛?這時候他們的心情怎麼樣?怎麼讀,試一試,誰把兩句連起來讀。

15.蹦到哪兒跳到哪兒他們也以四海爲家。

我們來讀讀這節詩,你想怎麼讀?自由朗讀,自己體會,自己背誦,可坐可站可做動作。誰願意背給大家聽?

16.像蒲公英、蒼耳、豌豆這樣的植物媽媽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怎麼知道他們的方法呢?自己讀讀第五節詩。

17.(再出示演示文稿你覺得這首詩怎麼樣)現在再談談你讀這首詩的感受。

18.是的,這確實是一首非常美、非常有趣的詩,你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你可以坐着讀,也可以站起來讀,可以做動作讀,想怎麼讀就怎麼讀。

今後,你要是拿到喜歡的文章,也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讀,去享受閱讀的樂趣。

四、拓展閱讀

(出示問題3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

1.誰願意把你收集的資料介紹給大家對根據學生收集的資料適時點撥)

2.(出示鳥幫石榴傳播種子的幻燈片)老師這裏有一幅圖片,你仔細觀察,和同學一塊討論討論,它可能是採用的什麼方法傳播種子呢?

3.(出示《植物》一書)老師這裏也有一本書,我們可以透過什麼方法很快地知道書裏有沒有我們要查的資料呢?(老師透過實物展示平臺展示查閱的過程,教學生查目錄的方法)

書裏有好多好多有用的有趣的知識,同學們趕快去閱讀吧。

在實踐與自我反思中成長《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後感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人教社第三冊的一篇課文,它以詩歌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集知識性、趣味性、審美性於一身,深受師生的喜愛。

我曾經以這篇課文的同一個教學設計在重慶地區開過多次研究課,後來到南通參加國家骨幹教師培訓班,我又準備以它作課例展示,目的是想透過課例展示爲老師和學員們提供一個交流教學思想與實踐的具體案例,同時也希望驗證一下在跨越地域差異之後,原來的教學設計是否同樣有效。

在經過兩次試講和不斷修改以後,我把《植物媽媽有辦法》呈現在大家面前,這時已和我最初的設計大相徑庭,但它得到了聽課者的一致認可,我也在這個過程中成功地超越了自己。

在備課、試講、上課的整個過程中,我一直以如何體現新課標鮮明的人本位思想,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真正促使學生的發展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尋找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結構,不斷調整教學環節以適應學生的需要,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不斷的實踐與反思中成長。

一、不斷尋找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結構

第一次試講,當我還在寫小黑板時,學生無意的一句話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他們說:這首詩我會背了。在那個瞬間,我意識到我有可能把握不住學生。果然,在見面後,我將教學程序依次呈現:複習生詞、句子整體感知重點理解2、3、4節詩表演總結。學生在這個過程被動地跟着我,終於逐漸失去耐心。我的話越來越多,我感覺自己已失去了他們。

課後討論時,我剖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教學設計的起點與學生之間的差距太大,他們喜歡主動參與,而我老在扮演擋路人,雖然這次試教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但我卻有不少收穫。

第二次試講。我在第一次試教的基礎上,重點修改了最後一個教學環節,留出了近10分鐘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探究性學習。在黑板上給出了狗尾巴草等十餘種植物的名稱讓學生分析或推測這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當時的場面倒是很熱烈。我心裏有了一絲輕鬆。但後來聽上海一師附小張悅老師《奇怪的充氣建築》一課後我改變了想法,這位年輕的女老師以她的課堂教學真實地傳達着這樣一個教學理念:教師淡出課堂。我開始思考怎樣讓教學真正回到學生當中。

我準備大動教學結構,把教第二課時改爲教第一課時,課前給學生三個自學題,即1.想辦法讀準生字的讀音,把課文讀正確。2.你覺得這首詩怎麼樣?3.收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我把這三道題作爲貫穿教學的主線。上課的頭天晚上,我完成了多媒體演示文稿的製作,基本決定以這種全新的結構進行第三次教學。

一開課,我拋棄了以往老師談話激趣的傳統做法,直接出示三個自學題,並切入教學:昨天老師佈置了三道自學題,同學們完成得怎麼樣?先看第一題,你能做到把課文讀正確了嗎?自己讀一讀。這樣的切入具體、有效,奠定了整節課的教學思路,教學在此基礎上有序地展開,40分鐘的課堂教學呈清晰的塊面結構。

課堂結構的改變解放了學生,也解放了老師,我覺得自己已不是擋路人,而是可親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激勵者,孩子們喜歡聽這樣的話:你能讀正確嗎?不行就再試試。你覺得這首詩怎麼樣?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

二、不斷調整教學環節以適應學生

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後由於沒有時間試講,對每個教學環節所花的時間心裏沒有數,這就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不斷地調整,但原則有一條,每個環節的教學應該見到實效,切忌虛晃一槍。

在教學第一個環節時,時間的安排就很出乎我的意料,學生不能一下子做到把詩讀正確,原來安排的自由讀一遍顯然達不到目的,怎麼辦?我果斷地留出時間讓學生讀了四遍:自由讀、抽讀、再自由讀、齊讀。雖然表面看花了時間,但這種時間是應該花的,教學時間就應該用在學生讀得不熟處、理解不清處、悟得不深處。

再如教學蒼耳媽媽傳播種子一節,也與課前的設計相距甚遠。在自讀這節詩後,有個小女孩把一顆蒼耳粘到了她的毛線帽子上給我看,這是多麼形象的理解方法,是我課前沒有想到的,於是,我拋棄了原有的教學設計,把小女孩請上臺演示蒼耳怎麼掛在動物身上去旅行,接着輔之以一框拖動的幻燈片,學生恍然大悟。這個教學環節的處理簡約、有效,並彌補了第一個環節造成的超時,使整堂課的教學得以順利完成。

當然,也有處理不當的地方,如最後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這一環節,由於學生收集的資料太多,無法一展示,我只給了三個展示機會,讓很多孩子很失望,如能安排一次小組內的交流會更好。

課堂是師生、生生全方位互動的場所,這種互動不可能是事先設計好的,老師的教學機智、教學敏感、課堂駕馭能力顯得尤爲重要,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錘鍊。

三、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首先我要求學生能正確地朗讀全詩,初步感知全詩的內容,這是引導學生體驗自己學習的成果,看到學習的成效,產生對自學的心理認同。

接下來我出示第二個問題:你覺得這首詩怎麼樣?這個問題指向學生對全詩的整體的初步感受,學生能朦朦朧朧地感覺這首詩好美、有趣,於是我順勢引導:爲什麼這首詩會給我們這樣的感受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一讀。在這個過程中,我充分尊重兒童的認知規律,採取幻燈演示、動作表演、想像體會、朗讀表達等方式充分調動兒童的情感體驗,使他們親歷獲得美、趣、樂的過程,然後我又問:你現在覺得這首詩怎麼樣?學生說:太美了!太有趣了!太好聽了!很動聽。給了我們很多知識,我覺得很有意義。同樣的問題,反映出學生情感體驗的加深、豐富。這時,我繼續啓發學生:你能把體會到的這些情感表達出來嗎?選一種你喜歡的讀書方式自己朗讀全詩。在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之後我又加以點撥:今後拿到喜歡的文章你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去讀,享受閱讀的樂趣。這樣做使學生的情感體驗由對一首詩的關注昇華到對閱讀樂趣的體會,對學生的發展有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教學即將結束時,我設計了讓學生自由展示收集到的資料這一環節,並出示了飛鳥幫石榴傳播種子的幻燈片,讓學生推測石榴種子的傳播方法,最後我給學生展示了一本精美的《植物》畫冊,引導學生用查目錄的方法找到我們想要的內容,這一連串的設計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了更加廣闊的天空,課外閱讀、探究學習的樂趣也盡在其中,收到了言已盡而意未盡的效果。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給4個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2、能正確用字,減少別字。

3、知道一詞多義現象,並能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判別詞義。

4、能把表示“一定”意思的肯定句,改寫成“非……不可”的雙重否定句式。

5、能把句子中殘缺的部分補充完整。

6、能用摘錄法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改寫句子,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難點: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確定詞義。

教具: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揭題,整體感知。

二、指導第一題。

1、讀準每個字的兩種讀音。

2、口頭組詞交流。

3、比較歸納,掌握規律。

di:箭靶的中心 she:多用於長條形的東西斷了

的 折

di:真實、實在 zhe:一般常用於東西弄斷或彎曲

san:由聚集而分散 juan:把東西彎轉裹成圓筒形或圓筒形的東西

散 卷

san:沒有約束或零碎不集中 juan:常指卷子

4、書面組詞。

三、指導第二題。

1、自由書空,想想每個字容易寫錯的地方。

2、指名逐一板演,強調易錯處。

3、認真抄寫。

四、指導第三題。

1、學生自改別字。

2、交流,訂正。

3、比較組詞,加深印象。

五、指導第四題。

1、自己讀句子,想想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有什麼不同。

2、交流討論。

驕傲:(1)自以爲了不起,看不起別人。(2)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生氣:(1)因爲不合心意而不愉快。(2)生命力,活力。

自然:(1)不勉強,不呆板。(2)表示理所當然。

3、小結:有些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根據語言環境正確理解。

第2課時

一、引入。

二、指導第五題。

1、分析例句。

(1)自由讀,想想兩句話的意思。

(2)比較異同。兩句話表示的意思是一樣的,表達的句式不同,原句的“一定”換上“非……不可”,在語氣上更肯定。

2、試改第1句。交流。

3、獨立練習第2句。

三、指導第六題。

1、回憶一個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哪幾部分。

2、判斷每句話缺少了什麼。

3、補充缺少部分,注意加上標點。

4、交流糾錯。

四、指導第七題。

1、自由讀,思考這段話主要寫了什麼。

2、想想:概括這段大意,可以用什麼方法?爲什麼?(用摘錄法,因爲有概括性的句字)。

3、劃出概括性的句子並加以整理摘錄。

五、課堂小結,完成練習。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層次脈絡。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介紹當時的時代背景及作者資料。

學生查閱並介紹有關列夫·托爾斯泰的資料。(教師可作補充)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偉大的作家,出身貴族,但是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農奴。青年時期就開始文學創作,他全部的創作時間達六十多年。作品無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他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世界文學中的不朽名作。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1、《窮人》一文,講述的是什麼內容?

(課文記敘了漁夫和她的妻子桑娜關心、同情鄰居西蒙,在西蒙死後毅然收養了她的兩個孤兒的故事。)

2、這是一篇記事的文章,課文可以分爲幾段呢?

3、學生討論,彙報:

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爲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講述了在海上起風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魚的丈夫的歸來。

第二段(3~11自然段)講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發現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

第三段(12~結束)講述漁夫出海歸來,聽說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收養西蒙的孩子。

三、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1、自學:(學生自己學習,掌握生字音形義)

(小組合作學習,讀準字音,分析難記字的.字形,交流對字義的理解。)

2、教師教學。檢查自學情況,進行重點指導:

讀準字音:擱板、魁梧、蜷縮

記住字形:怨上下結構,怨與祭上半部不同;魁、慮:半包圍結構;裹:上中下結構。

理解詞義:

呼嘯:發出高而長的聲音。

洶涌澎湃:形容水勢浩大,不可阻擋。

心驚肉跳:形容恐懼不安。

蜷縮:身體彎曲的縮着。

抱怨:埋怨。

憂慮:憂愁擔心。

四、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德。

2、學習作者透過環境和人物對話、心理的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教學準備

文中重點語句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啓發質疑

圍繞課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

(課文的題目是窮人,但是在整篇文章中,並沒有出現窮字。爲什麼?桑娜和漁夫爲什麼要收養西蒙的孩子?)

二、細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環境和人物對話、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人物的高尚品質。

2、學生自學,在書中標畫出相關的內容。

三、學生彙報

1、分析環境描寫的句子:

⑴ 學生試着說,教師可補充:

文章的開頭就向我們介紹了故事發生的環境: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濤轟鳴,狂風怒號,海上正起着風暴,漁夫爲了一家七口人的生計,竟然冒着危險出海打漁,清早出去,深夜未歸。桑娜從早到晚的幹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可見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十分艱難的。西蒙一家,丈夫已經死去,在這樣一個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慘的病死在稻草鋪的牀邊。屋裏又溼又冷,兩個無依無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親旁邊。在這樣的描寫中,我們已經深切地感受到窮人的悲慘命運。

⑵ 有感情地朗讀,彙報內容相關的句子,讀出你的理解。

2、分析桑娜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崇高的品德:

⑴ 出示文章中描寫桑娜內心活動的段落:

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着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爲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① 讀讀這段話,想一想,這段話的大致意思。

② 這段話裏出現了幾個省略號?請你想象出桑娜的內心活動。

③ 採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展示自學情況。

⑵ 學生朗讀、交流。

⑶ 教師總結:

這段描寫是桑娜抱回兩個孤兒以後,作者細緻地描寫了她緊張、擔憂,甚至後悔的矛盾心理。造成桑娜內心矛盾的客觀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艱難,而收養兩個孤兒,無異於在極爲沉重的生活壓力上,再增加一個包袱。作者在這段描寫中,運用了直接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方法,展示了桑娜崇高的品德。

⑷ 再練習朗讀。

3、分析漁夫和桑娜的對話:

⑴ 學生朗讀課文。

⑵ 教師出示文章中的重點句:

嗯,是個問題!他搔搔後腦勺說:嗯,你看怎麼辦?得把他們抱過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麼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⑶ 學生分析句子的含義。

⑷ 教師小結:

這段話既是漁夫和桑娜商量,也是漁夫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寫出了漁夫在決定抱回兩個孤兒之前的一番深思熟慮。最後,他下定決心,寧可自己吃苦,也要把兩個孤兒抱回來撫養。熬字恰當地表現了他此時此刻的內心世界。

四、抓住課題,拓展昇華

作者用窮人做題目,你認爲有道理嗎?說說你的理由。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生字6個,正確理解詞語和句子。

2.學習作者由遠到近的觀察事物的方法。

3.背誦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和聯繫上下文準確理解詞語的能力

2.能夠感情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觀察事物背誦全文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引導學生體會祖國山河無比壯麗,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觀察點聽到瀑布的聲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進而體會作者透過詩句所表達的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二)解決辦法

教師引導,學生自學

三、課時安排

三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師生共同討論,計算機軟件直觀演示。

(一)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結合學習目標與課後思考題找出不懂的問題做上記號: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問題,相互討論交流。

五、教具準備

投影儀及投影片

六、教學步驟

計算機及軟件。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導語:同學們,你們誰看見過瀑布?誰能簡單介紹一下瀑布?(瀑布就是從山上流下來的水,從遠處看好像白布一樣,發出的聲音很大,景色很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葉聖陶先生寫的一首詩——瀑布。(板書課題:1、瀑布)

(二)初步感知。

1.大家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附課前預習提綱,把預習情況在小組內交流。

(1)藉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遇到本課的生字在課文中勾畫出來,多讀幾遍。

(2)藉助拼音瀆準生詞,利用或聯繫上下文理解生詞。

(3)找出不懂的詞句,畫上“?”

(三)教師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字詞的認讀和理解情況。

2.理解詞語。

疊疊:詩中是指一層又層,前浪未平,後浪又起,也就是後浪推前浪。

屏:指遮擋用的屏風,多扇相連,可以摺疊。

如:好像。

涌:這裏指水浪往上衝的意思。

2。檢查讀書情況

(1)這首詩共有幾個小節?分小節瀆。

(2)指名讀全文,思考: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的?

(在學生說出這首詩主要寫了瀑布的基礎上,師再問:主要寫了瀑布的什麼?從而引出這首詩主要寫了瀑布的聲音和樣子。作者是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觀察的。)

(板書:遠——近)

3.學生質疑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學生質疑

思考:你讀懂了什麼?不懂什麼?

(教師要抓住學生提出的一些實質性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作爲下——節課的學習目標。一些非實質性的問題,可在當堂讓同學們交流解決。教師鼓勵能提出有價值問題的同學。)

教師根據學生質疑歸納出下節課學習目標:

(1)你感覺瀑布的聲音和樣子各怎麼樣?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2)怎樣朗讀才能把瀑布聲音和樣子的特點表現出來?

4.本課總結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預習下節課學習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第一課 新社會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指導學生用活潑、熱情的歌聲歌唱社會主義的幸福生活。(接受)

2、認識民族打擊樂器“鈸”,學習演奏方法。(掌握、初步學會)

3、複習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的名稱及時值。

(掌握)

技能目標:透過欣賞,感受東北民歌風格及女聲的音色特點。(接受)

情感目標:透過學唱歌曲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二、教學內容

1、欣賞歌曲《新東北風》 (女聲獨唱)

2、學唱歌曲《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

3、民族打擊樂器——鈸的持法與演奏方法

4、複習鞏固已學音符,休止符的名稱與時值。(想想劃劃)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用活潑、熱情的歌聲歌唱社會主義的幸福生活。

難點:

1、附點節奏的正確演唱

2、前三局開頭兩小節的演唱要準確,不混淆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目標:學唱《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的曲調

鞏固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四分、八分休止符的時值及連音線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複習鞏固上學期學過的歌曲

1、小小牽牛花

2、夏

3、黨是太陽我是花

4、鼓上的小米粒

5、井底的小青蛙

6、朗朗朗朗馬來了

7、張大也把工人當 ……

三、發聲練習

2/4 54 32 ┃1─‖

m

(哼鳴練習:要求放鬆,用上氣息,連貫自然的演唱)

四、想想劃劃

1、複習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

2、做幾個魚的頭飾分別在魚上寫上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

請幾位同學戴上小貓的頭飾按老師的指示釣到相應的魚

3、做做

請學生獨立完成P5(1)題

4、把時值相符的音符(休止符)用線連起來

5000╙╙OO0000

555555455

5

5000╙╙OO0000

555555455

5-------

五、學唱《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的曲調

1、學唱1—3句

出示節奏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的節奏

(1)說說裏面有幾個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分別是幾拍

(2)請個別能力較好的學生來拍拍念念,指出他們的好壞

(3)齊拍

(4)要求按2/4拍的強弱規律來

(5)初聽全曲想想這樣的節奏在歌曲共出現幾次

2、逐一分句聽琴模唱

6 3 3 │5 3 3 │2 3 2 1 │6 ― ‖

6 2 2 │1 2 2 │5 3 2 1 │2 ― ‖

1 3 3 │5 3 3 │2 3 2 1 │3 ― ‖

3、 學唱第4句

X X X│X X X │

2 2 3│ 5 6 5│

①按節奏跟讀

②讓生初步認識切分節奏

③填詞按節奏讀

④填曲唱

4、比比

6 .5 32 │ 1 . 2│

6 .5 32 │ 1 ―│

①找出不同的地方

②認認附點

4、跟琴試着視唱全曲

七、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

X ― 二分音符 二拍

X 四分音符 一拍

X 八分音符 半拍

0 四分休止符 停一拍

O 八分休止符 停半拍

5000╙╙OO0000

555555455

5

5000╙╙OO0000

555555455

5-------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發生練習

1 2 3 4 ┃5─┃ 54 32 ┃1─‖

公雞 怎樣 叫 O

(按上節課的要求準確、有氣息、自然地歌唱)

三、認識鈸及它的演奏姿勢

1、 出示實物介紹外部特徵:鈸,銅製,圓形,中間凸起成碗狀,中間有一孔,穿上一塊紅綢布便於抓拿,兩片成一副。

2、 鈸的音色及使用場合

鈸,音色明亮,常用於合奏及表現喜慶熱鬧的場面。

3、 學習演奏方法

①演奏時雙手各持一片,抓住綢子,兩片相擊發音。力不能過猛,兩片稍叉開。

②師示範演奏

③請個別學生上來示範

4、 拍拍敲敲

X X X │X 0│X X X │X 0 ‖( 拍手)

X X X │XX X │X X X X│X 0 ‖(鈸)

X 0│ X 0│X 0 │XX X ‖(碰鈴)

步驟:1、師逐一將節奏拍出,生默背

2、請個別能力好的學生試拍,其他學生聽辯對錯

3、齊拍

4、出示節奏,讓學生分析三條節奏分別有什麼組成

5、分組,分聲部練習

6、試着用上鈸和碰鈴讓學生分聲部演奏

7、放錄音《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爲學生的演奏伴奏

四、繼續學唱歌曲《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

1、復聽全曲,感受氣氛 提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複習曲譜

①試者跟琴輕唱

②分組分句唱

③能正確自信地視唱

3、 唱歌曲

①試着跟琴輕唱

②逐句對歌曲情緒進行分析

此歌要帶着歡快、活潑的歌聲來演唱,演唱是速度稍快、音量中等,最後一句可處理成稍強

③有感情的齊唱

④試着用已學過的前三條節奏爲歌曲伴奏

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X X X │X 0│X X X │X 0 ‖( 拍手)

X X X │XX X │X X X X│X 0 ‖(鈸)

X 0│ X 0│X 0 │XX X ‖(碰鈴)

第三課時

內容:複習鞏固歌曲

欣賞《新東北風》

繼續拍拍敲敲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新東北風》

(一)理解歌詞

① 出示掛圖

問題:說說從服裝上、舞蹈上看出是哪個地方?表達一種怎樣的氣氛?

② 揭題

③看圖,師朗誦

④出示歌詞生齊讀`

(二)初聽全曲

提問:歌曲的情緒怎樣?

表達了怎樣一種場面?

瞭解:樂曲的風格奔放,有一種北方人獨有的特點熱情奔放粗獷,不同於南方人的細膩

(三)復聽

提問:聽了這首樂曲有什麼感覺?

表達了人們一種怎樣的心情?

歌曲表達了什麼意思?

(四)再復聽

這是哪一種人聲演唱的?

演唱的聲音有什麼特徵?(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女高音特點音色明亮、柔美、悅耳、高音區較多

(五)再次復聽

教師爲歌曲編配幾個動作(秧歌步及甩手絹)隨着教師學生邊聽邊表演

三、鞏固歌曲

1、有感情地齊唱

2、個別檢查,並糾正錯誤

3、和伴奏演唱

4、用已學過的打擊樂曲鈸和碰鈴爲歌曲伴奏

①師示範

②師生共同演奏

③請個別能力較好的學生來演奏

④大面積的參與,讓每位學生都來感受音樂親自動手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新東北風》

(女聲獨唱) 東北民歌

女高音:音色明亮、柔美、悅耳、高音區較多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使學生熱愛學習、學會學習,打下終身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要使學生熱愛學習,就必須使教師教的過程及學生學習的過程充滿趣味性,只有這樣,學生纔會喜歡學、樂於學、主動學。在設計中,我們緊緊圍繞着一個趣字,在整節課中採用了許多趣味性的手段,力求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匯入片斷】

一、談話。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爲什麼?(學生暢所欲言)

二、玩遊戲辨認小動物。

1、猜謎語。

⑴有個動物最狡猾,尖尖小嘴長尾巴。(學生猜狐狸,教師貼上狐狸的卡通畫。)

⑵形狀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樹枝上,忙着摘果子。(學生猜松鼠,教師貼畫。)

2、形體表演。

⑴教師左右手各伸出一根手指,放在頭部兩側,模仿兔子耳朵,學生猜對後,把兔子圖畫貼在黑板上。

⑵教師手搭涼棚,模仿猴子形象,學生猜對後,把猴子圖畫貼在黑板上。

3、說說這些小動物的特點,說得好的教師獎給禮物動物卡通圖畫。

三、匯入語:這四個小動物之間發生了什麼有意思的事呢?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文。

【評析】

匯入部分新穎有趣,生動活潑,既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認識動物及其特點,激發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又融洽了師生關係,活躍了氣氛,激發了學習的慾望,爲進一步學習做好了準備。

【識字片斷】

1、自主學習,讀文識字。(學生藉助插圖讀課文,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連成詞多讀幾遍,要把生字讀準確。)

2、學習生字。

⑴出示課件,師生共玩射門遊戲。(課件演示:遠處有一球門,近處是標有生字的一個個足球,認對了生字,球就會射入遠處的球門。)

⑵趣味遊戲開火車,進一步學習生字。

3、鞏固生字,分小組討論,然後說說自己用了哪些方法識記生字。

⑴識記酸字。(教師講楊梅這種水果或講望梅止渴的故事,學生想起楊梅的味道,嘴裏酸酸的,眉頭皺起來接着,請幾位學生上臺品嚐糖果,同學們認真觀察兩種神情的不同,加深印象。)

⑵識記串字。(字謎:兩口上下排,竹籤插起來)

(其餘學生自由發揮,教師相機指導,要鼓勵學生大膽發揮想象)

二、寫字。

1、課件演示。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這個寫字的簡單課件由PowerPoint和Photoshop

7.0這兩款軟件配合製作。透過不斷地點擊,屏幕上就開始顯示

酸、葡、萄、狐等生字一筆一畫的書寫過程。先是宋體字,接着是隸書和行書(透過課件展示,學生認識漢字的各種字型,瞭解筆順規則,激發寫字的興趣。

2、在黑板上的田字格內示範生字寫法。(教師寫好後,引導學生討論教師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如結構佈局是否合理、美觀,書寫筆順是否正確等等。)

3、指名幾個同學到黑板上寫,其餘學生在下面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評析】

愛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難以保持是其年齡特點。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以上教學片斷中,教師透過玩識字遊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識字興趣,效果顯著。另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辦求識用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巧妙地利用了學生的直觀形象及已有的知識及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識字,增強了識記效果,如識記酸、串等字。

在寫字教學中,教師巧妙地運用多媒體電腦,動態地演示字的結構、筆順及書寫規則,照顧到全體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漢字書法藝術的美,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教學效果顯著。另外,教師改變了過去高高在上、一貫正確的做法,創設了一種師生平等對話的場景,把自己寫字時出現的問題變成一種可開發利用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並從中受到啓發。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1. 學會“真、漂、布”3個生字,能理解“真漂亮、織布”等詞語。

2. 能用“漂亮”說寫一句話,基礎好的學生能按一定的提示仿照課文創編兒歌。

3. 懂得衣裳來之不易。

4. 能背誦這首兒歌。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 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一段與衣裳有關的兒歌

二、學習課文

1.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讀兒歌(一生帶讀——女生帶讀)

(3)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有什麼地方不懂的?

2.學課文

(1) 第1、2行

a.“真漂亮”是什麼意思?你能換個詞語,意思不變嗎?

b.那麼漂亮的花衣裳,你喜歡嗎?(指名讀——齊讀)

c.能看圖用“漂亮”說一句話嗎?

d.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漂亮的?完成課堂作業本上練習

e.生活中漂亮的東西真多啊,你看鼕鼕今天多漂亮啊,她在幹什麼?看圖說話。

f.如果你穿着又新又漂亮的衣裳,你會想些什麼?

(2) 第3、4行

a.出示:沒有工人來織布,哪有漂亮的花衣裳?(齊讀——指名讀)

b.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c.讓我們來看看衣裳是怎麼做出來的

d.說說你的感受

e.再讀這句話,爭取比剛纔讀得更好

三、創編兒歌

噹噹小作者,也來編兒歌(給圖提示)

_____________,真漂亮,

_____________想一想:

沒有_____________,

哪有_____________?

四、課中操

五、教學生字

1. 出示:真、漂、布,請你讀一讀這些字,再說說你是怎麼記住它們的?

2. 你認爲哪個字最難讀——齊讀生字

3. 注意:

真,注意裏面三橫

漂,注意西的變形

布,一豎在豎中線

4.寫一寫

六、總結

1. 學了這節課,你懂得了什麼?

2. 希望每個小朋友珍惜糧食和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