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張衡》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張衡》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張衡》教學設計

《張衡》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中的生字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張衡,瞭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重點:學會課文中的生字詞語,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正確書寫課文中的難寫字。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發明創造嗎?誰起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由學生回答的引出人物張衡。

----大家瞭解張衡嗎?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從小愛科學,後來有許多重大發明。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張衡的故事。師生共同板書課題,提示“衡”字的寫法。。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

1、同學們平時讀書時,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你會採用什麼方法來解決?(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學習方法)

2、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A、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工具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看課文講的是張衡的什麼故事?

2、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指名學生認讀生字並組詞。

B、請同學當小老師領其他同學認讀詞語。

C、開火車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三、鼓勵再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課文介紹的是什麼時候誰的什麼事?

2、他發明的地動儀有什麼作用?

3、你從課文中還知道了什麼?

四、質疑:默讀課文,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標記,咱們下節課一起來解決你不懂的問題。

五、作業設計。

1、我是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組詞)

記()狀()

紀()壯()

灑()偏()格()

酒()騙()洛()

2、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

發生發明發現

1、他認真記錄、研究地震現象,經過細心考察和分析,()了一種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

2、同學們繼續向前走着,突然()小路旁的大樹上,掛着一條條像蠟燭一樣的東西。

3、這個故事()在離現在差不多兩千多年的東漢時期。

9、張衡

板書:東漢科學家

地動儀測定地震

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的是第九課,《張衡》第一課時的內容。教學之前,我有些緊張。聽了大家的課,我是越來越不會教了,教後覺得一蹋糊塗,與課前預想的大相徑庭。

優點:能利用課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時,把形近的字放在一起比較,學生掌握地比較好。

不足之處:

1、每次都有同樣的感覺,就是不會調控課堂進程,時間上老把握不好。前面導課的時間太長。

在瞭解張衡讀學連結內容時所用的時間有些長,再加上讀大屏幕出示的張衡的內容就佔用了較多的時間,導致後面時間緊,順序亂。

2、生字處理時,我覺得這樣太匆忙了,學生根本不能很好地掌握。同時朗讀課文也沒有檢查落到實處。字也沒學好,課文也沒讀好。

3、出示自讀提示時,也是慢一步。第二個問題根本沒有必要再出示了,問題設計的有問題,問的不合適。

《張衡》教學設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中的生字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張衡,瞭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重點:學會課文中的生字詞語,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正確書寫課文中的難寫字。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

1、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發明創造嗎?誰起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由學生回答的引出人物張衡。

----大家瞭解張衡嗎?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從小愛科學,後來有許多重大發明。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張衡的故事。師生共同板書課題,提示“衡”字的寫法。。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

1、同學們平時讀書時,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你會採用什麼方法來解決?

2、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A、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工具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看課文講的是張衡的什麼故事?

2、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指名學生認讀生字並組詞。

B、請同學當小老師領其他同學認讀詞語。

C、開火車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三、鼓勵再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課文介紹的是什麼時候誰的什麼事?

2、他發明的地動儀有什麼作用?

3、你從課文中還知道了什麼?

四、質疑:默讀課文,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標記,咱們下節課一起來解決你不懂的問題。

五、作業設計。

1、我是火眼金睛。

記 狀

紀 壯

灑 偏 格

酒 騙 洛

2、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

發生 發明 發現

1 、他認真記錄、研究地震現象,經過細心考察和分析,( )了一種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

2 、同學們繼續向前走着,突然( )小路旁的大樹上,掛着一條條像蠟燭一樣的東西。

3 、這個故事在離現在差不多兩千多年的東漢時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張衡發明地動儀的經過和意義,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情趣。

2、鼓勵學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寫法,介紹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學重點:理解張衡發明地動儀的經過和意義及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鼓勵學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寫法,介紹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2008年,汶川大地震驚動了整個世界,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損失,還有失去親人的徹骨的傷痛。地震以它強大的破壞力和難以預測性威震四方。可是你們知道嗎,早在東漢時期,我國的張衡就已經發明出了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去課文中看個究竟吧。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張衡和他的地動儀的故事。

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二、讀中感悟,理解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三自然段。

1、指名讀三個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2、理解詞語:“傑出”。

東漢時期,有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名叫張衡。

(1)你能把“傑出”,換意思相近的詞嗎?

(2)他與衆不同的地方在哪裏?

(3)體會小泡泡“不吉利的說法”。

(4)理解“發明”的意思,說說它和“發現”有什麼不同?

做課後第三題,區分發明和發現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齊讀第四自然段,說說地動儀是什麼樣子的?找出描寫地動儀樣子的句子,讀一讀。

(2)作者是用什麼方法把地動儀的樣子介紹清楚的?

(3)課件出示重點詞句,學生反覆朗讀

根據老師提示,畫一畫地動儀的樣子

(4)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有什麼作用呢?誰來說說?你能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嗎?

如果( )方發生了地震,朝着( )的龍就會( )嘴巴,銅球。銅球一聲,正好落在的嘴裏。

《張衡》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涉及的重點文言詞句知識和表示古代官職任免調動的詞語;

2.篩選並整合文字資訊,概括張衡各方面成就;

3.學習張衡從容淡靜、勤勉謙虛等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掌握古代官職任免調動的詞語,學習張衡優秀品質,初步嘗試人物傳記寫法。

教學方法:多媒體輔助、自主、合作、探究法、提問點撥法

學情分析:高一學生對一些文言常識積累不足,人物傳記接觸不多,必修四第三單元開始涉及,學生閱讀鑑賞人物傳記的能力在教學中應得到提高。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掌握重點字詞

1.請同學齊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讀準字音和斷句。

2.檢查重點字詞的解釋、特殊句式的判斷。課件出示。

三、文字分析,自主感悟

(一)

1.在讀這篇文章之前,你聽說過張衡嗎?那你所瞭解的,是關於張衡的什麼?

2.這篇文章,除了向我們介紹張衡的科學成就,還介紹了張衡哪些方面的成就,作者敘述的重點是在哪方面?

3.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梳理文章脈絡。

(二)張衡分別取得了哪些具體的成就呢?結合課文思考,概括回答。

四、問題探究

張衡成爲衆多領域中的佼佼者,你認爲是什麼促使他成功的?小組合作探討,結合課文思考回答。

五、拓展訓練:

1.化用或借用文中的字詞寫一副對聯贈給千年奇才張衡。

2.選取自己喜愛的人物寫一篇傳記。注意要符合傳記寫作特點,選取典型事例,詳略得當,寫出人物特點,不少於300字。

六、課堂小結

七、作業佈置

八、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文言文教學,容易陷入枯燥中。文言知識的又是把握是克服文言文學習困難的基石,基礎一定要夯實。在透過寫對聯,寫傳記等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加深對文章理解外,最終的落腳點還應該回歸到基礎知識上,督促學生落實基礎是關鍵。

2.學生寫的對聯和人物傳記環節提前佈置後在課堂上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修改,體現課堂效果。學生寫的對聯可以提前打在ppt上,給同學直觀的感受,看清讀懂。

李曉評課:

徐偉娟老師選的課是史傳類文言文《張衡傳》,文言文一直以來是高中教學的難點,如何平衡字詞基礎知識和文章賞析也令許多語文老師不好掌握。這節課上,徐老師分配得比較合適均衡。總體來說,這節課有以下特點:

一、結構緊湊,重點突出。這節課兼顧了文言特殊字詞句現象和文章賞析,方式恰當。本節是第二課時,字詞處理採用教師出示,學生回答的檢測方式,簡潔有效。文章分析只抓張衡的才能和人品兩方面,抓典型事例——候風地動儀來帶動對張衡非凡才能的突破;人品方面帶動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非常合適。

二、預習充分,展示到位。拓展環節讓學生借文中的詞語用對聯來概括張衡的成就,或是對某個自己崇拜的人寫一篇短的傳記,學生的表現令人吃驚。有個學生唸了兩副對聯,工整精美,別的學生給了她真誠的掌聲。有個學生唸了一篇短傳記,也獲得了大家的掌聲,足見徐老師課前的工作紮實充分。

當然本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幻燈片上出示的知識點順序還應注意,不是課本上的順序;幻燈片的製作方面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文章分析時的問題設定可以更集中和有針對性;學生展示環節課前工作可以再充分一些,比如把篩選出的對聯打在幻燈上或者讓學生課前板書在黑板上,因爲課堂發言對聯這種形式容易聽不清楚。

總之,徐偉娟老師準備認真,展示到位,是一節實用的值得借鑑的課。

《張衡》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傳記文章的特點,學習本文記人敘事詳略安排得當的寫法。

2、掌握課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詞句知識和文史、文化常識。

3、文言詞句知識的歸納整理和遷移運用

過程與方法

學習《張衡傳》主要扣住兩點,一是詳略得當,二是語言簡煉、形象、具體。

情感價值觀

瞭解張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學、文學、政治各方面的貢獻,學習他刻苦求學、科學務實、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學方法:

討論法、朗讀法。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作者簡介

《後漢書》是紀傳體東漢史,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南北朝時南朝宋范曄撰。范曄原定編著百篇,僅完成帝紀十篇、列傳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謀擁護文帝弟劉義康做皇帝而死於獄中。後人將樑代所注的晉司馬彪《續漢書》八志三十卷補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後漢書》。

范曄的《後漢書》與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志》合稱“四史”。

二、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1、重點字詞

(1)衡不慕當世:當世,是當世之人,即當時的掌權者。

(2)鹹怪其無徵:徵,是應驗、徵驗、效驗的意思。

(3)舉孝廉”、“闢公府”、“累召不應”、“公車特徵”:舉,推薦。闢,徵召。召,呼喚,特指上對下的呼喚,引申爲招致,徵,召,特指君召臣。“舉、闢”二字在這裏都表被動。

(4)“拜郎中”、“遷爲太史令”、“積年不徙”、“再轉復爲太史令”:拜,授予官職。遷,調動官職,一般指升官,“左遷”纔是貶官。徙,表一般的調職,有時也用以表示降職,本文指前者。轉,遷調官職。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區別。

(5)關於“璇機”的解釋:“機”即“璣”,“璇機”是兩顆星名,璇”“璣”二星指代北斗七星,又進而指代天文,“妙盡璇機之正”即精通天文的意思。

2、文言句式

①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

--“舉”、“闢”爲被動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語“他”,即張衡。“連闢公府”是“連闢於公府”,省略“於”

②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奇”,形的意動。省略“召”的賓語和“不應”的主語(即兼語)“其”

③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介詞結構後置

④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所記”,“所”+動詞、組成名詞性結構。“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

3、一詞多義

公連闢公府不就名詞,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

蓋當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詞,對尊長或平輩人的尊稱。

便可白公姥名詞,稱丈夫的父親。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詞作名詞,公正無私的人。

公車特徵拜郎中形容詞,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詞,公開。

“公”字釋義還可參見258頁。

徵公車特徵拜郎中動詞,徵召。

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名詞,證據,徵驗。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動詞,表現。

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動詞,出征。

旁徵博引動詞,尋求,蒐集。

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徵民間動詞,徵收,徵取。

挾天子以徵四方動詞,征伐。

遊於三輔介在

雖才高於世介比

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介對

因入京師,觀太學順便趁機

……作《二京賦》,因以諷諫因此

伺者因此覺知因爲

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形容詞,精心。

以精銅鑄成形容詞,精純。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名詞,本義是精舂過的上等白米。

齊楚之精英形容詞活用作名詞,精粹的寶器。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形容詞,精銳。

三打白骨精名詞,精怪。

殫精竭慮名詞,精力,精神。

hf4h施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動詞,設定。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動詞,施行,實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動詞,施加,強加。

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因動詞作名詞,給予、贈送的東西。

靡計不施,迄無濟動詞,使用。

未報秦施動詞作名詞,恩惠。

何施之爲動詞,報答。

關施關發機名詞,樞紐,關鍵。

天子一跬步,皆關民命動詞,涉及,關係到。

距關,勿內諸侯名詞,關口,要塞。此指函谷關。

贏乃夷門抱關者名詞,此用本義:門閂。抱關者,守門人。

機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名詞,器件。

衡善機巧名詞,機件。

其牙機巧制名詞,機件。

成敗之機,在於今日名詞,關鍵。

此子機變形容詞,靈活,機靈。

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形容詞作名詞,機變:靈巧應變的方法。

日理萬機名詞,事務。

雅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副詞,平素,向來。

察納雅言形容詞,正確的。

明經義諳雅故形容詞,舊時的。

聞絃歌而知雅意形容詞,屬舊時敬辭,可譯爲“美好的”。

附庸風雅名詞,《詩經》中的“大雅”和“小雅”。

4.詞類活用

時天下承平日久名詞作狀語,當時。

衡少善屬文形容詞作動詞,擅長,善於。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同上。

妙盡璇機之正形作動,研究透了;形容詞作名詞,正確的道理。

大將軍鄧奇其才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爲奇。

5.古今異同詞

常從容淡靜古義:言語舉止適度得體。今義:不慌不忙,沉着鎮定。

舉孝廉不行古義:不去(應薦)。今義:不可以。

公車特徵拜郎中古義:特地徵召。今義:事物的特點、徵象、標誌等。

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古義:篆,篆文。文,通“紋”,花紋。今義:漢字的一種書體,如大篆、小篆等。

覆蓋周密無際古義:四周嚴密。今義:周到細緻。

振聲激揚古義:激越、傳揚。此指清脆響亮。今義:激動昂揚或激勵使振作起來。

尋其方面古義:方向。今義: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車,治威嚴古義:官吏初到任。今義:從車上下來。

上下肅然古義:整肅,老實收斂的樣子。今義:十分恭敬的樣子,如:肅然起敬。

中有都柱古義:大,音dū。又如:軍驚而壞都舍。今義:都市;或表範圍的副詞。

三、思考討論

1結合“語言、思維”題,說說本文的內容結構。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紹張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學才能。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介紹張衡輝煌的科學成就。

潛心科研不慕名利重大發明

第三段(第5自然段):介紹張衡傑出的政治才幹。

2張衡有哪些可貴的品格?

a“從容淡靜”“不慕當世”。--他不慕名利,先是“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累召不應”,以後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他也無所謂,由此反覆說明了張衡的高潔。不僅如此,他還“不好交接俗人”。

b憂國憂民--不滿當時“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風氣,經十年苦心構思寫成《二京賦》用以諷諫;一上任河間相,立即“治威嚴,整法度”,將圖謀不軌的“奸黨”“一時收禽”。

c才高於世--“善屬文”,作《二京賦》;“善機巧”,作渾天儀、造候風地動儀;“善術學”,著《靈憲》、《算罔論》;善政事,爲政機智果斷,不畏權貴,稱爲政理。

3本文寫了張衡的文學才能、科學成就和政治才幹三個方面的內容,卻又並非彼此獨立。它們是如何相互聯繫的?

全文三大段,分別着重寫了一個方面的內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聯繫。比如第1段的“從容淡靜”與第2段的“不慕當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諷諫”與第3段出任河間相時的“治威嚴,整法度……稱爲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經,貫六藝”“才高於世”與第2段“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等等。我們都能看到張衡無論是平時爲人還是政治才幹,無論是謙遜自處還是潛心科研,都是前後一貫、渾然一體,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四、課文是怎樣按時間順序的?寫得最詳的是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寫?

1時間順序:永元中、順帝初、陽嘉元年、永和出

2張衡在科學上的輝煌成就,詳細地介紹他的重大發明地動儀。

時間--陽嘉元年名稱--候風地動儀

材料--以精銅鑄成外形--圓徑。龜鳥獸之形。

構造--中有都柱。周密無際。作用--如有地動。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評價--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驗證--嘗一龍機發於是皆服其妙。使用--自此以後。所從方起。

五、寫作特點。1詳略得當。2課文語言質樸簡練。

如“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短短二十三字,就寫出了張衡的學歷、水平和特長。“……不行,……不就,……不應。”充分表現了張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節奏感很強的語言,表現了張衡的態度果斷,措施得力。

《張衡》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 瞭解傳記的特點,學習本文記人敘事詳略安排得當的寫法。

2. 掌握課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詞句知識和文史、文化常識。

3. 瞭解張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學、文學、政治各方面的貢獻,學習他刻苦求學、科學務實、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學重點:

1. 記人敘事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2. 文言詞句知識的歸納整理和遷移運用。

3. 文史、文化常識。

教學難點:

掌握課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詞句知識和文史、文化常識。

教學程序與教學內容:

一、匯入

從中國歷史博物館裏陳列的候風地動儀模型和郭沫若在張衡基碑上的題詞說起。 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裏陳列着候風地動儀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張衡發明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候風地動儀。這個儀器早已毀於西晉戰亂之中,現在陳列的候風地動儀模型,是現代科學家王振鐸等人根據《張衡傳》中對候風地動儀的介紹說明用木料製成的。 1959 年黨和政府重修張衡墓時,郭沫若在墓碑上題詞道:“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見。”

二、解題

“傳”:傳記 . 記述的內容是一個人的生平事蹟。傳記要突出傳主的特點。

比較“傳”的不同含義:

《張衡傳》 《左傳》

《廉頗藺相如列傳》 《詩集傳》

(傳記) (傳記)

張衡,作爲一個偉大的學者,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作爲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學與自然學諸方面都有重大的貢獻。他在書法、繪畫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實驗科學的研究和發明創造,其發明的候風地動儀比歐洲人第一次製出地震儀要早 1700 多年。他的這一偉大成就,至今爲世界所公認。課文節選自《後漢書 張衡傳》。

《後漢書》作者范曄,字蔚宗,南朝宋順陽(今河南淅川縣東人)人,歷史學家。博涉經史,善屬文,能隸書,曉音律。始爲尚書吏部郎,後左遷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刪衆家漢書,成一家之作。累遷太子左衛將軍,意志不滿,與魯國孔熙選謀逆,伏誅。 初中課文《樂羊子妻》變節選自《後漢書》。

三、導讀全篇,掌握內容、結構、寫法

1. 逐段閱讀

課文以時間先後爲順序,介紹傳主的生平事蹟。全文包括五個自然段,各段內容各有側重。

(1) 寫張衡的文學才能、廉虛高潔的品格,以及他既關心國家而不慕榮利的性格。

①姓氏,醫藉貫。按傳記慣例,開篇即用判斷句式介紹人物的姓氏、藉貫。

②博通經典,才學非凡。用“遂”連續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遊三輔、觀太學 通五經、貫六藝

因── ── ── ── ──→果

③謙虛、踏實 治學精神。這是他取得偉大成就的思想基礎。

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

雖然 然而 (轉折複句)

④不慕榮利的高貴品格。先概述,然後列舉具體事實,表現其志在集中精神力從事科學研究。

從容淡靜、不交俗人 舉孝廉不行、闢公府不就

(概括敘述) (列舉事例)

⑤關心國事,文學才華傑出。

作《二京賦》:因以諷諫(關心國事)

精思博會(文才出衆)

⑥小結:才能奇特,品質高尚。

大將軍鄧騭奇其才 累如不應

(側寫其才之奇) (正寫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實例,敘事簡明而不空泛。

(2) 寫張衡擅長於器械製造,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術學,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應如入仕途,爲的是有方便條件從事科學研究。

“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安帝雅聞衡善術學…遂乃研核陰陽…”

文中兩個“善”和“尤致思”表現其特長。

(3) 寫張衡不慕官場名利。簡要敘述官職變遷情況。

“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徒。”

(4) 着重介紹張衡製作的候風地動儀。

①製作時間和儀器名稱。

②儀器的材料、大小、形狀、雕飾。從外形介紹入手,給人總體印象。

③儀器的機關構造。說明內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龍的作用。

④覺知地震的道理,從內外結合上說明動儀的作用。

⑤儀器的效果:靈驗如神,用實驗證明地動儀的靈驗和準確。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們對這新儀器的認識過程。

⑥儀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說明文,從製作時間、名稱、外形、內部構造、功能、效果和應用等方面,對候風地動儀作了介紹,說明詳而不雜,有條不紊,形象具體,以致可以根據這個說明來複制候風地動儀。

(5) 寫張衡在政治上的作爲。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間地區的險惡環境,用以反襯其才幹。

②政績卓著。寫其勇毅、幹練、處理縝密、果斷、治理河間卓有成效,聲名顯赫,徵拜尚書。

③逝世時間。

語言極其簡練。“治威嚴,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肅然”,形象地表現其治理河間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結構。

採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後用合併同類項法把相關聯緊縮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個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講的都是張衡取得的科學成就,自然應合爲一大段。這樣,就理清了的結構。

全文可分爲三個部分:

(1) 寫張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寫張衡在科學技術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寫張衡的政治才幹 ( ⑤ )

第二部分是的重點,又可分爲兩層:一是仕途情況,以及製作渾天儀和著《靈憲》、《算圖論》的情況;一是專門介紹候風地支儀。顯然,後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點。

作者這樣處理的詳略安排。無疑是非常正確的,因爲張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創造發明最爲突出,理應成爲本文記敘的重點。

四、小結

1. 瞭解全文的內容和結構,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瞭解的詳略安排。

五、作業

書題二、三、四

《張衡》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涉及的重點文言詞句知識;

2.篩選並整合文字資訊,概括張衡各方面成就;

3.學習張衡從容淡靜、勤勉謙虛等優秀品質,並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與判斷。

教學方法:

1.透過課前預習及課堂提問、點撥法,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語法現象;

2.透過合作探究,把握人物性格;

3.透過延伸拓展,聯繫自身實際,獲得有益啓示。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認識的這個人,是我國東漢的學者張衡。1900年前,當人們都還在茫然中打量這個世界時,張衡,就已經將自己的足跡踏遍了他所能觸及的所有的文明巔峯。

他是文學家,二京大賦,氣勢恢宏;

他是書畫家,東漢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數學家,圓周率說,千年第一;

他是發明家,渾天地動,構造奇精;

他是地理學家,地形圖表,澤被後世;

他更是天文學家,洞觀天象,撥正視聽。

他可謂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人事,無所不精。他爲什麼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們就來跟隨南朝歷史學家范曄,走進《後漢書張衡傳》,解讀他的精彩人生。

二、整體感知,掌握重點字詞

1.請三位同學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讀準字音和斷句。其他同學認真聽讀。

2.檢查重點字詞的解釋。課件出示。

三、文字分析,自主感悟

1.在讀這篇文章之前,你聽說過張衡嗎?那你所瞭解的,是關於張衡的什麼?

2.這篇文章,除了向我們介紹張衡的科學成就,還介紹了張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3.在這三方面,張衡分別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呢?結合課文思考,概括回答。

學生概括回答

4.教師小結:我們讀名人的傳記,不僅僅是爲了知道他們的生平事蹟,更重要的是在瞭解這些偉人的過程中探尋他們的精神世界,從而汲取智慧和力量。張衡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也絕不僅僅是因爲他的天資聰穎。蘇軾曾說:“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一個人成就的取得一定離不開性格和精神的引領。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從張衡的生平事蹟、成就中,你能看出他有怎樣的性格呢?請同學們再次研讀課文,結合文章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5.同學結合文章內容談對張衡性格的理解。

6.總結:

張衡從容淡靜勤勉謙虛細心嚴謹不慕名利 果敢機智正式因爲他有如此優秀的品質,所以他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傑出的成就。

四、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

在那個時代,張衡絕對是達人級的人物,有四句話可以概括:

渾天地動兩儀爭輝,科學文學一代巨人。從容淡靜勤勉終生,萬代景仰名曰科聖。

如果說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發出的耀眼光芒,那麼他的這些優秀品質,便是支撐塔身的堅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張衡這樣的偉人,如今,他們已經化成了歷史線軸上的永恆座標。我們不可能複製他們的人生道路,但是他們身上所蘊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質,卻是我們應當汲取並堅守的。

張衡成功的性格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請同學們聯繫生活或自身,就其中一點談談想法。

2.學生髮言

3.教師小結:

同學們從不同方面談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張衡帶給我們的觸動。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張衡身上有諸多值得我們汲取的優秀品質,不過在我認爲,他的從容淡靜是值得仰視的。但這種淡靜就不是要無所作爲,而是淡泊明志,心無旁騖地向理想前進,有了這份淡靜,纔有了張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碩果累累的成就。也許是受了張衡的影響吧,陶淵明有“採菊東籬下”的悠然輕靈,蘇東坡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瀟灑,沈從文有洗盡浮華的優雅淡定,錢鍾書有榮辱悲歡前的坦然寂靜。他們也因了這份從容淡靜,成爲大成就者。

也許,喧囂中我們總是浮躁難安,紛雜裏我們往往迷失本性,那就盡力讓心變得恬淡一些,將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誘惑視作過眼煙雲,用那顆最純真的心去聆聽夢想的聲音,詩意前行。

最後,把這幅不算特別工整的對聯送給張衡,也送給同學們!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橫批品才雙馨”願同學們學業有成,品才雙馨!

《張衡傳》教學反思

焦作十二中程軼

我本次講課所抽題目爲《張衡傳》,抽到這課時心頭便是一緊。這篇課文是傳記性的文言文,而且要在一課時內完成,到底是要側重“文”,還是要側重“言”,這的確是個問題。說實話,這令我很是糾結了一陣子。後來感覺課文文言難度不大,字詞較好理解,加上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我感覺,如果不深入探討文字的話,別說學生,就是我們自己,對張衡這個人,自然並不陌生,但絕對不熟悉,除了知道那個基本上就是個詞語概念的“地動儀”外,其他一無所知,更不用說去了解並學習他身上的那些優秀的品質了。所以我就決定將字詞含義及文意疏通等以預習的形式佈置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完成對大部分字詞的理解和梳理。然後在課堂之初將文章涉及的幾個最爲重要的字詞句,以檢測的方式做一簡單回顧,課堂的重點放到研討張衡的成就和性格。

然而,在經過緊張的準備之後,在經歷四易講稿,五次試講之後,5月19日在公開課上還是有種種不如人意的地方,爲此,我做了認真的反思,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討:

一、佈置預習任務一定要儘可能地詳盡、具體。

如果文言文想要將思想意義作爲主要教學目標,那麼就一定得確保學生們在文意疏通上基本沒有什麼障礙,佈置預習任務就應該儘可能地詳盡、具體。不能只籠統地告知學生要預習,要會翻譯,一定要具體到字詞句上。這次公開課上學生在梳理字詞時表現出的生疏、迷茫,應該說,和我對他們的預習指導不夠到位有很大關係。

二、語文課一定不能脫離文字泛泛而談。

就如黨老師評課時所說,語文課就是語文課,要教給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不要越俎代庖。

對文字的深入挖掘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爲了追求所謂的華麗,過於延伸,架空教材。教師飄飄然,津津樂道,學生卻是昏昏然,一無所獲。

語文課,老師要踏踏實實地上,讓學生實實在在地學。

三、文言文學習一定要讓學生拋下翻譯書,自主完成。

藉助翻譯書學習文言文已成了每位初高中生的通例,只要學習文言文,就幾乎人手一本翻譯書。乍看似乎卓有成效,提問起來,字字會譯,句句精通,然而,從這句中抽出任何一字來問他們,卻基本是一無所知。我感覺,這實在是翻譯書惹的禍,試想,一個身體健全的人,若是每日都依靠柺杖生活,到最後,那一定得是自己把自己“忽悠”拐了。同樣,總是依賴翻譯書,又怎能具備親自查字典才能獲知的經驗呢?若沒有這種經驗的積累,又怎能將之遷移運用到更多的文章中去呢?

總之,這次參加優質課比賽,從其他選手的,以及自己的課堂表現中,我看到了日常教學中自己忽略的諸多問題,也從中獲得了許多有益的啓示。學無止境,我會繼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學思路。也請各位同行多多指正。

加載中,請稍候......

《張衡》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瞭解張衡發明地動儀的經過和意義,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情趣。

2、會認“錄、銅”等生字,會寫“傑、吉”等生字,掌握“傑出、貢獻”等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破除迷信、相信科學,養成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

教學重點:瞭解張衡發明地動儀的經過和意義,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情趣。

教學難點:教育學生大膽破除迷信、相信科學,養成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理解詞語意思,初步瞭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發明創造嗎?那大家瞭解張衡嗎?

2、簡介張衡: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從小愛科學,有許多重大的發明。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張衡的故事。

3、板書課題:9、張衡

【設計意圖:從古代文明談話匯入,簡介張衡,激發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小黑板出示自讀提示:

①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詞語,讀通句子。

②想一想課文講了張衡的什麼事。

2、小黑板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3、檢查學生朗讀情況,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設計意圖:識字解詞是學習課文和理解課文的基礎,透過多種形式的讀,可以讓學生讀正確、讀流利。】

三、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張衡是我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

2、小組討論。

3、反饋。(相機疏理課文的內容)

4、你從課文中還知道了什麼?

【設計意圖:直奔課文的教學重點,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和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師指導書寫生字、組詞。

板書設計:

9、張衡

東漢 科學家

地動儀 測定地震

作業設計:

1、抄寫本課生字詞語。

2、比一比,再組詞。

記( )狀( )灑( )析( )徵( )

紀( )壯( )酒( )折( )證( )

3、選詞填空:

發生 發明 發現

①他認真記錄產,研究地震現象,經過細心考察和分析,( )了一種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

②同學們繼續向前走着,突然( )小路旁的大樹上,掛着一條條像蠟燭一樣的東西。

③這個故事( )在離現在差不多兩千多年的東漢時期。

《張衡》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讀9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

2、初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3、教會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從整體到部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體會張衡是我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

2、學習按一定順序從整體到部分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按一定順序從整體到部分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啓發式教學方法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接引入。

1、匯入: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人,(投影張衡頭像)你知道他是誰嗎?誰來介紹一下張衡。

2、出示張衡簡介,師讀。(解釋“東漢時期”)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九課張衡。(跟着老師書空一遍題目,然後讀題目兩遍。)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大家開啟書本35頁,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不懂的字詞,有拼音的藉助拼音拼讀,沒有拼音的可以問問同桌或老師,還要動動手,邊讀邊標出自然段,開始吧!

2、檢查字詞情況。

①屏幕出示標上拼音的詞語。(自讀—個人讀—開火車讀—齊讀)

②讀帶拼音的句子。

生字詞解決了,老師把它們送回句子中,看你還會不會讀,這些句子可不容易讀好,誰敢挑戰它?

A、東漢時期,有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名叫張衡。

B、當時,人們把地震看做不吉利的徵兆。

C、他認真記錄、研究地震現象,經過細心考察和分析,發明了一種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

D、地動儀用銅鑄成,形狀像大酒罈。

E、他的發明創造,爲我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③理解“傑出”。誰能說說“傑出”是什麼意思?理解詞語我們可以採用什麼方法?(查字典、聯繫上下文或換詞)“傑出”可以換一個什麼詞?(偉大、出名等等)

④大家看這個“酒”字,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什麼字很像?它們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可以這樣區分這兩個字:釀酒的時候需要加入材料,所以裏面就多了一橫)我們再觀察這個“酒”字的寫法,它是什麼結構?老師先寫一遍,你們跟着寫兩遍。

三、潛心會文,直奔中心。

1、生字解決了,接下來我們學習課文。大家默讀課文,想想1—3段寫什麼?4段寫什麼?5—7段寫什麼?8段寫什麼?(根據學生回答抓關鍵詞板書:發明地動儀,樣子和用途,發揮作用,做出貢獻)

大家把剛纔所說的串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誰來試試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總結:我們要學會透過抓關鍵詞的方法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透過剛纔的瞭解,你覺得張衡是個怎樣的科學家?(板書:傑出)課文從哪些地方體現張衡的“傑出”?大家再快速看一遍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

3、面對危害,當時的人們是怎樣想的?張衡是怎樣看待的?

4、相比之下,你覺得張衡是個怎樣的人?(不迷信,相信科學)從這裏我們看出張衡的傑出,還可以從哪看出他的傑出?(板書:發明地動儀)

大家齊讀這句話,感受張衡發明這地動儀是多麼的不容易呀!

這句話中,能把“發明”改成“發現”或“發生”嗎?(先區別這幾個詞語的不同意思,引出習題。填好詞,讀句子)

5、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老師從今天的報紙上得知,張衡博物館要招收解說員,考試的題目就是介紹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應聘這解說員呀,還真不簡單,要做好以下幾點:①大方得體,②語言清晰,③要按一定的順序說。誰有勇氣第一個去應聘呢?(請一個學生回答)

要想當好解說員,還得認真學習課文,課文的哪一段介紹了地動儀的樣子?聽老師讀第四段,想想課文按什麼順序介紹了地動儀?

6、介紹一件物品時,通常先看它的整體,(板書:整體)課文哪句話整體介紹了地動儀?(學生回答後,師畫出酒罈的樣子)介紹了整體,接着介紹了它的各個?(板書:部分)課文是按什麼順序介紹呢?(板書:從上到下)從哪些方位詞看出來?(頂上、四周、龍頭下面)到底作者是怎樣介紹各部分的呢?我想請個小畫家上來試試,能不能把地動儀的樣子簡單畫出來。(對小畫家說:待會你根據同學的回答,按順序一步步畫出地動儀的樣子)

7、地動儀像個大酒罈,頂上有什麼?四周呢?龍頭下面?(一問一答,學生作畫,學生畫完要評評,)(這個同學畫得太棒了,就像真的一樣,掌聲在哪裏)老師邊指黑板的圖邊帶着學生說完地動儀的用途。

8、總結寫作方法:描寫一件物品時,一般都是按這樣的方法去寫的。先寫整體,再寫部分。具體介紹時,又可以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前到後等方位順序來寫。我們要學會這種方法,並把它運用到寫作上。

9、張衡博物館的解說員還在繼續招聘,還有誰想應聘的?請兩個同學進行pk,剩下的同學以及聽課的老師一起當評委,選出最優秀的解說員,好嗎?(請學生上黑板指着圖介紹,學生介紹完,馬上評出結果)

恭喜你被正式錄用了,老師給你頒發證書,掌聲祝賀他。這次沒被錄用的也不要灰心,下次再努力!

三、寫法總結,讀寫遷移。

到底張衡的發明是否真的起到作用?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作業: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寫法,按一定的順序寫一件你熟悉的東西。例如:筆盒、書包或者家裏的物品。

附板書設計:

9、張 衡

1—3 發明地動儀 相信科學 整體

4 樣子和用途 傑出

5—7 發揮作用 發明地動儀 部分

8 做出貢獻 (上—下)

《張衡》教學反思

上完《張衡》這一課,留給我很多思考,我主要談談兩個方面:

(1)課文的難點沒有很好地突破。這篇課文的難點是使學生掌握按一定的順序描寫一件物品。在設計此教學環節時,我本意是讓學生在瞭解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內容後,讓一名學生上黑板按從上到下的順序作畫,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再請學生上來介紹地動儀的樣子時會水到渠成,但沒想到這兩名學生都沒能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介紹得有點亂,沒有按一定的順序去描述地動儀,這也許是老師引導得不夠到位而造成的後果。

(2)教案欠熟悉。這次上課的教案,我前後共修改了四次,最後一次是在上課的前一天。因爲時間倉促,對教學內容熟悉得不夠透徹,未能融會貫通,課堂的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

標籤:張衡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