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100以內的數》的教學設計

案例背景:

《100以內的數》的教學設計

數的認識在一年級主要是讓學生聯繫自己身邊具體的有趣的事物,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在表達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的感念是整個教學大廈的基石,是重要的數學感念,教材根據兒童的已有經驗、心裏發展規律先學習20以內的數,再將認數的範圍由20以內擴展到100以內,循序漸進,學生學習起來也更容易接受,教師教起來也能得心應手。

案例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三位好朋友和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讓我們先去認識一下他們吧!(課件出示主題圖:數鉛筆)

這是小剛、小明和小玲。快和他們打聲招呼吧!他們三個在幹什麼?

生:他們在數鉛筆。

師:可是他們怎麼數都數不清一共有多少支鉛筆,你能幫助他們嗎?

生:願意!(回答的聲音很大,同學們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

設計意圖:

透過主題圖裏面的三個小朋友在數鉛筆引入今天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數學的動力。

二:探究新知

(一) 活動

活動要求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數鉛筆,下面四個人一組(學具塑料小棒),用你們自己喜歡的方法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支小棒?數正確的小組獲勝。快開始吧!

學生活動

教師巡視,瞭解學生的數法,觀察學生數數是否熟練,對不對的方法及時給予指導和鼓勵。

交流、彙報數數的方法

師:哪個小組願意說說?請每個小組的代表到黑板前邊示範邊數數。

小組1:我們組是一個一個地數的,1,2,3,……

小組2:我們組是兩個兩個地數的,2,4,6,……

小組3:我們組是五個五個地數的,5,10,15,……

………….

師:同學們想出來了這麼多方法,真是太了不起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想想哪種方法是最簡單的?能讓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有多少根小棒的?

生:回答

教師總結:這次小棒的數目比較多,我們一個一個的數會比較麻煩,不如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數。(課件展示動態過程)一捆是一個十,兩捆是2個十也就是二十,……

板書:100以內的數

1個十是10

2個十是20

3個十是30

………….

師:同學們,那你們知道10個十是多少嗎?

生:一百

(二) 活動二

數手指遊戲

每個人有幾個手指?數數看?

學生歡快的數了起來

從第一位開始

師:剛纔大家數了幾個十?是多少?再加上一個十呢?

數小棒:從25數到47

一邊擺學具一邊數數

教師引導學生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

設計意圖:

透過有趣的遊戲使學生進一步明白十個十個地數數比較簡單,10個十就是一百,加深學生的記憶。

三:鞏固練習

1.數字接龍

老師說一個數,你們能說出後面連續的五個數嗎?看誰說的又對又快!

師:23

生:

師:35

生:……

2.接力賽

你們能按照老師的方法說出後面三個數嗎?

師: 23.25.27

生:29.31.33

師:35.40.45

生:50.55.60

師:真聰明!下面請同學們互相考考!

(同桌之間互相出題)

3.數一數我們班的人數,交流一下誰的方法最簡單!

選出回答最好的組,及時給予表揚!

4.圈一圈,數一數

(課件出示33頁的插圖)

引導學生十個十個地數,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全班彙報。

師:總數是多少?你是怎麼這麼快數出來的?說給同學聽聽

設計意圖:

在緊張有趣的遊戲當中,讓學生把剛學的知識融入到生活中,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四:課堂總結

小朋友們,在今天的學習過程中你有什麼收穫?快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設計意圖:

透過學生自己的總結,讓其產生一種成就感,爲以後的學習打下自信的基石。

案例分析:

教學設計時,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利用豐富的教學

資源,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中學習新知。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特點設計了一系列的動手操作和練習的.活動,讓學生即在“玩中學”,又在“學中玩”。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體會到數學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總之,整節課中,教師倡導學生主動探索,合作交流與動手實踐的學習方式,在關注學習過程的同時,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學習的樂趣,並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更大的發展。

案例點評:

設計了發展性活動,透過一系列的遊戲,讓學生體會十個十個地數的簡便方法,還有1-100數數的認識,整體感知數數的規律,提高了學生對數數的認識。

學生在本節課的整個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投入。在充分動手操作、反覆數數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100以內數的感念,培養了數感,體現了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展、自主構建知識的學習方式,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