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飲食與營養》教學設計精選

篇一:飲食與營養教學設計

《飲食與營養》教學設計精選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能力目標:

2、培養學生實驗、資料分析、交流表達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認同人類生活所需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的觀點。

二、重、難點及其突破:

1、重點:瞭解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2、難點:對“鑑定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

3、透過探究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瞭解食物中的主要營養物質,由於學生缺乏物理化學知識,因此應注意教材中的提示,指導學生根據教材資料分析實驗現象,獲取知識,突破重難點。

三、 教學準備:麪粉、雞蛋、花生、小麥、碘酒、水、開水、燒杯、玻璃棒、酒精燈、

火柴等。

四、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先來聊一聊平時我們吃的哪些食物?

學生回答。

出示挑食的以及營養過剩的孩子圖片,請學生分析原因。

學生思考分析。

(板書課題:飲食與營養)

(二)、講授新課

1、選購三餐食物。

教師:假如今天由你當家,你會選擇哪些食物安排好全家的三餐飲食?

學生完成教材第45頁圖表。

出示題目:

(1)、向班級同學介紹你選擇的三餐食物,以及搭配的理由。

(2)、根據你對食物成分的瞭解,嘗試着將所選的食物進行分類。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點評。

提問: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對人體有什麼作用?

2、鑑定食物的主要成分。

我們透過幾個實驗來探究一下食物中含有哪些主要成分,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些小知識,這樣有助於我們更好的完成實驗。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47頁提示和小資料,使學生了解:

(1)、澱粉與碘酒變藍。

(2)、油脂在紙上會留下油斑。

(3)、蛋白質遇熱會凝固。

(4)、有機物能夠燃燒,無機物不能燃燒,燒不掉的殘留物主要是無機鹽。

學生認真瞭解教材提示以及小資料的知識。

引導學生分析操作實驗。

學生分組探究,觀察並記錄。

出示討論題目:

A、透過實驗,你認爲饅頭、雞蛋清、花生種子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B、 對照資訊庫中的食物營養成分表,這三種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與你的實驗結果

一致嗎?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點評總結。

指導學生閱讀48頁,請學生總結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學生總結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有六大類:蛋白質、脂肪、糖類、水、無機鹽、維生素。 教師:不同食物中六大類營養物質的含量不同。出示食物中含有的.營養物質圖片。

3、DIY:

教師:指導學生操作並觀察這些物質在不同的水溫下會發生什麼變化?

學生實驗並觀察現象,互相交流,教師點評。

課堂小結。

教師:請大家總結本節課的主要收穫或感受。

學生進行學習小結。

(三)板書設計

第2單元 生物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

第3章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來源於食物

第1節 飲食與營養

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有六大類:蛋白質、脂肪、糖類、水、無機鹽、維生素。

(四)、教學探討與反思

本節課透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獲得了知識,教師注意提示和小資料的應用,先引導學生學習提示與小資料中的知識,這有有利於實驗的進行,使學生透過實驗得到準確的結論。

篇二:飲食與營養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說出食物中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水分,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2)舉例說出含糖類、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較多的常見食物,並嘗試對食物進行歸類。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簡單的實驗驗證食物中含有的營養物質,嘗試鑑定常見食物中蛋白質、脂肪、澱粉的存在。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關注家人和自己的飲食與營養。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說出食物中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水分,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難點]:鑑定食物的主要成分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教學輔助用具: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方法:

1、影象輔助法

2、講述法

3、實驗演示法。

六、教學過程:

[匯入]教師播放幾張美食圖片,引導學生思考:人們每天都要吃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爲什麼要吃飯?

[學生]:爲了獲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能量。

[教師明確]:人的生長和生活離不開營養物質和能量,我們的一日三餐就是爲了從食物中獲取營養物質和能量。展示圖片,人體如果缺乏營養物質和能量,身體就會變的骨瘦如柴。

(一)選購三餐食物

[教師引導]:如果今天你來當家,由你來安排全家的三餐飲食你應該怎樣來安排呢?

[學生]:閱讀課本P71 內容並填寫自己的早餐、中餐和晚餐。同位同學相互比較並討論誰選購的更合理,並說明理由。

[教師引導]:根據大家對食物成分的瞭解,嘗試將所選擇的食物進行分類。

[學生]:穀類、蔬菜類、蛋豆魚肉類、奶類、水果類。

[教師引導]:我們吃各種各樣的食物是爲了從中獲取物質和能量,那麼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物質呢?你能讓米飯(或饅頭)、雞蛋、花生等食物中的主要營養成分“顯形”嗎?那麼我們一起來透過實驗的方法鑑定這幾種食物中的主要營養物質是什麼。

(二)鑑定食物的主要成分

[教師]: 展示實驗提示。

[學生]:閱讀教材實驗的過程及方法並思考:

1、飯粒上滴加碘酒,發生顏色反應,透過顏色反應判斷食物的成分是什麼?

2、取一些蛋清,放入燒杯裏,再與煮熟的雞蛋的蛋清相比較,判斷白色的沉澱是什麼物質?再向裝入蛋清的燒杯里加入冷開水,攪拌,有沒有白色的沉澱?

3、取一粒炒熟的花生種子,用力擠壓,觀察紙上出現了什麼現象。用牙籤蘸少許食用油點在白紙上,與壓過的花生的白紙比較,你發現了什麼?

[教師]:演示實驗

[學生]:思考:

1、從實驗中可以知道饅頭、雞蛋清、花生種子中的主要成分分別是什麼?

2、對照資訊庫中的食物營養成分表(89頁),這三種食物中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與你的實驗結果一致嗎?

[教師]:展示圖片,說出圖片中的食物所含的主要營養物質是什麼?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引導]:透過實驗我們知道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有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還有哪些呢?

[學生]:閱讀課本並回答:食物中還含有水分、無機鹽和維生素等。

[教師明確]:每一類物質都是人體必需的。我們把食物中含有的對人體有用的這些物質稱爲營養物質。

水分

無機鹽

澱粉:遇到碘酒會變成藍色。

蛋白質:遇高溫會凝固。

脂肪:形成油滴。

維生素

[教師引導]:各種食物所含有的主要營養物質相同嗎?每種食物中是否只含有一種營養物質?

[學生]:閱讀課本89頁,思考回答

(三)鞏固練習

1、連線

A、遇到碘酒會變成藍色 E、蛋白質

B、遇到高溫就會凝固F、澱粉

C、能在紙張或布匹上面留下“油斑” G、脂肪

D、直接燃燒時會放出臭味

2、選擇

(1)、下列食物中含澱粉較多的是 ()

A、米飯 B、豆漿 C、西紅柿 D、豬肉

(2)、遇高溫會凝固成白色固態物質的是( )

A、無機鹽 B、澱粉 C、脂肪D、蛋白質

(3)、饅頭中含有的主要有機物是()

A、蛋白質B、水C、澱粉D、脂肪

(4)、下列等量物質中含脂肪較多的食物是( )

A、麪包B、雞蛋 C、花生 D、菠菜

(四)小結

作爲生物圈的組成成分之一的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都是來自於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爲了人類的生存,人也應該尊重其它生命,尊重自然,與其它生物和諧相處。同時我們也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關注家人和自己的飲食與營養.

六、板書設計

(一)選購三餐食物

(二)鑑定食物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