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上冊《那一定會很好》教學設計三年級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上冊《那一定會很好》教學設計三年級,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語文上冊《那一定會很好》教學設計三年級

一、課題:

那一定會很好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瞭解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的過程。

過程目標:學會默讀課文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目標:體會種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追求自己目標的心情變化過程。

三、課型:

新授課

四、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內容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的經歷。

2,學習大樹犧牲自己,把方便奉獻給大家的無私品格。

六、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的經歷。

教學方法:講授法、閱讀法

教具:多媒體、PPT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情匯入

同學們,童話故事一直伴隨着我們長大,她就像一粒美麗的種子播種在我們心田,爲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留給我們許多難忘的回憶,今天我們就再一次走進這個奇妙的童話世界。齊讀課文——你一定會更好。

二、品讀感悟,深化認識。

(一)學習第1-4自然段。

1.輕聲讀第1-4自然段,思考這部分告訴我們什麼?

2.學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交流:種子是怎麼想的?

(課件出示)

'這真難受''我一定要站起來,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氣,那一定會很好。'

指導朗讀:讀出泥土中種子的難受,讀出種子鑽出泥土的決心。

(2)指名朗讀第二、三自然段。交流:種子是怎麼做的?過了些日子,發生了什麼變化?

(課件出示)

種子一邊想一邊努力生長。過了些日子,它長出細細的根、莖和兩片小葉子,鑽出地面,站在陽光下。

過了很多個日子,它長成了一棵高大的樹。

指導朗讀:讀出種子喜悅的心情。

指導造句:鼓勵學生用上'一邊……一邊……'說句子

(3)指名朗讀第四自然段。交流:種子長成大樹後看到了什麼?它的想法發生了什麼變化?

(課件出示)

高大的樹能看到很遠的地方,它看見人和動物在山路上走來走去,跑來跑去。'要是能做一棵會跑的樹,那一定會很好。'

指導朗讀:讀出大樹的願望。

(二)學習第5-8自然段。

1.輕聲讀第5-8自然段,思考大樹'做一棵會跑的樹'的願望實現了嗎?它又會產生什麼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