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合集15篇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

教學預設:

1、 在秋天的回憶中,理解母愛的內涵。(母之愛)

2、 在懷念的情意中,感受愛母的思緒。(兒之思)

3、 在秋天的懷念中,獲得自己的思考。(我之悟)

層次目標:讀出感情,讀出韻味,讀出思考。

一、匯入

同學們,上週六,我到深圳參加一個課改研修班,晚上,到書城閒逛,突然,一本書吸引了我,那是史鐵生的《靈魂的事》。史鐵生,是一位苦難的作家,他是北京人,1951年生,今年54歲了。16歲畢業於清華附中,當他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18歲去延安地區插隊;21歲時,當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時,卻因一場大病,雙腿忽然殘疾了,一個本是活蹦亂跳的男孩子,突然間不能走路了,只有靠兩手搖着輪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後來又受到尿毒症、腎衰竭等病症的殘酷折磨。有誰能經受住這種苦難呢?我沿着文學翻動書頁,我的淚水也悄悄地涌滿了眼睛。

史鐵生的母親也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親。每次兒子搖着輪椅動身前,她便無言地幫他上輪椅,看着他搖車拐出小路,每一次她都是佇立在門前默默地看着兒子走遠。後來,她猝然去世了。她匆匆離開兒子時只有49歲。

請看史鐵生在《合歡樹》中的一個片斷:

課件出示:(請輕聲讀)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的召母親回去了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合歡樹》

你讀到了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史鐵生的很多文章都滲透了對母親的深厚情感,今天,就讓我們循着他的筆跡,走進秋天,走進秋天的懷念吧。

開啟書第51頁,第10課《秋天的懷念》。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 拿起筆來,讀一讀,劃一劃,也可以在旁邊寫上你的感受。

2、 同學們,請你給自己剛纔讀的情況作個評價,在課題旁畫上☆:

(課件出示:

讀書自評榜☆☆☆

一級指標:正確☆

二級指標:流利☆

三級指標:有感情☆

3、 你有幾顆星?你想讀一讀你最感動的片斷、你認爲最精彩的語句嗎?

學生展示讀。

同伴評議。用第二人稱“你……”體驗面對面的評價,平等、真誠的評價。

同伴指導、範讀,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三、品味課文,讀出韻味

1、課件出示:

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收音機裏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得把手過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這時,母親就會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着我。

體驗“我”的暴怒無常,母親的對我的安慰、愛。

史鐵生病了,如果你是他的家人,你會怎麼做?——感受母親的心情。

2、課件出示:“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麼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體驗“好好兒活……”的含義。

3、課件出示: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過,絮絮叨叨在說着:……

想象母親的神情,體諒母親的心情。

4、 課件出示:對話

母: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子: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麼勁!

母: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子:什麼時候?

母:你要是願意,就明天。

子:好吧,就明天。

母:那就趕緊準備。

子: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

5、課件出示: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爲什麼母親那麼敏感?她悄悄出去了,會怎麼樣呢?

6、課件出示: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母親沒說完的話是什麼?試說一說,“好好活……”

7、課件出示: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引申:我們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四、掩卷沉思,讀出思考

1、“秋天的懷念”,懷念的僅僅是母親嗎?還有什麼?

2、母親爲什麼老是要去看花呢?

3、“好好兒活”對於我們的思考是什麼呢?

五、小結,板書:

母:堅強、無私、偉大

兒:愧疚、熱愛、懷念

我:(學生板書)

六、推薦作品:

《我的遙遠的清不灣》(1983)《奶奶和星星》(1984)《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靈魂的事》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2

教材解讀:

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作者藉助對幾件平常小事的細緻描寫,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

寫作背景:

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導致高位截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後來,在他的許多文章裏都寫到了他的母親,縱觀他的成長之路,其實就是母親用生命代價鋪就的。《秋天的懷念》便是懷念母親的的文章。在此文中,作者藉助對幾件平常的小事的細緻描寫,來表達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學情分析

對七年級學生而言,還不可能深入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的痛苦、失望、反省、內疚、自責······這樣負面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體味人物的內心情感,並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將濃烈的感情寄託在敘事中的寫法。

2、掌握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感受人物形象。

3、深切地領悟文章蘊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繫生活實際。

教學重難點:

讀課文的內容,領會樸實的語言中蘊含着的豐富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瞭解作者,梳理脈絡

(一)作者簡介。

1951年1月4日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自願到陝北延安農村插隊幹農活。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1971年9月史鐵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誼醫院,一年有半,治療結束之時即輪椅生涯開始之日。代表作有小說《命若琴絃》《務虛筆記》等,散文《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一起。他用殘缺的身體,寫出了最爲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是人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他的《病隙碎筆》作爲20xx年度中國文學最爲重要的收穫,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與死、苦難與信仰等重大問題,並解答了“我”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史鐵生苦苦地追尋人之爲人的價值和光輝,這種勇氣和執着,深深地喚起了人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1、學生自由朗讀,掌握字詞。

癱瘓(tānhuàn)憔悴(qiáocuì)仿膳(shàn)jué(訣)別翻來fù(覆)去

2、解釋詞義。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爛漫:文中指顏色鮮豔而美麗。

訣別:多指不再相見的分別。

3、課文寫母親關愛兒子是圍繞哪件事展開的?

看花——線索(板書)

(1)“我”對看花的態度前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拒絕→同意→主動

(2)文中的母親和兒子的健康狀況如何?

母親:整宿肝疼→病入膏肓→離開人世

兒子:雙腿癱瘓

(3)作者的生活態度前後有什麼改變?

絕望封閉→積極樂觀

4、我的脾氣如何?改變我的人?(過渡)

脾氣:暴怒無常改變我的人:我的母親

二、感知母親,詮釋母愛

要求:面對“我”的暴躁,母親是怎麼做的?提示:人物描寫的句子(如找出有關描寫母親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用不同的符號標出。

請自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標出。可隨手寫下自己的感受,跟着自己的感覺和理解讀一讀這些話。

1、品讀第一部分,母親做了什麼?

①“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總是這麼說。

語言描寫

母親帶“我”去看花,想讓“我”振作起來,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②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

動作、神態描寫

“悄悄”出去:體諒兒子,讓“我”盡情發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復平靜和理智。突出了母親的謹慎小心,說明母親怕讓兒子痛苦,讓兒子傷心。

“偷偷”:表現了母親不放心“我”,關注“我”,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細心。

“眼邊紅紅的”:說明母親偷偷地哭過但又不讓兒子看到自己難過的樣子。強忍內心悲傷,無私的關愛兒子

③母親撲過去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動作、語言、神態描寫

“撲”、“抓”:兩個動作,說明母親非常在意“我”的內心感受,害怕兒子禁不住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

母親“忍”住的除了哭聲,還有什麼?(忍住病痛,忍住兒子暴怒無常的壞脾氣)

“忍”:寫出了母親儘管十分悲痛,卻抑制悲傷鼓勵、安慰兒子的痛苦心情。

母親說“好好兒活”:強忍着痛苦,勸兒子要堅強。(帶着幾分無奈,幾分頑強,母親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許不長了,卻仍在不屈地與病魔抗爭,不希望看到身懷病痛的兒子失去與病魔抗爭的信心,推動生活下去的勇氣。)

2、品讀第二部分,母親又是怎樣對待兒子的?

①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

動作描寫

爲何要描寫窗外落葉?

以動襯靜,突出“我”孤獨、無望、痛苦的心情,也用來象徵“我”的生命如樹葉般飄零。

母親爲何“擋在窗前”?

怕“我”觸景生情,傷感痛苦,表現了母親的細心。

②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神態描寫

“憔悴”:母親既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又因兒子殘疾又絕望的狀態下承受着心理的折磨。

“央求”可否換成“期待”?

“央求”:表現了母親的執着。反映出母親既盼望兒子早日擺脫陰影,又怕自己支撐不到那一天的複雜心理。若換成“期待”則不能突出母親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爲兒子着想這一特點。“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則指較高要求。

③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此時母親的內心是怎樣的?

語言描寫

表現了母親內心的喜悅。

母親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亦或者知道自己時日無多,而在期盼中得到兒子的答應而表現出對出行的渴望與安慰!

④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

語言描寫

表現了母親心中十分地快樂,表現了母親對“我”的愛之深。

⑤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母親很怕自己的情緒或者言辭刺激到我,所以盡力地壓抑自己的難過,而變得小心翼翼,變得敏感。表現母親對我的愛和關心無處不在。

3、本文除了直接描寫母愛,還有哪些地方也表現了母愛?

①文章開頭寫我的壞脾氣

母親能寬容和理解,這就是母愛,是爲了襯托出母愛之深之偉大,流露出自己的愧疚之情。

②母親昏迷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母親在痛苦的彌留之際,心裏惦記着的依然只有自己的兒女!表現了母愛的偉大無私。

側面襯托母愛

4、體會母親形象

悲苦、寬容、堅強執着、細心、偉大無私的母親

第二課時

一、再讀感知,體會作者的情感

找出表達作者情感的詞句,有感情地朗讀,並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①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

②看着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一直”表達了作者當時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悲苦中,根本沒有注意到母親的嚴重病情,“絕”“竟”說明作者對母親的病重和離世毫無準備,這些詞表達了作者的悔恨(愧疚)、悲痛。

二、學習看花部分,懂得“好好活兒”的意味

1、①母親爲什麼帶我看菊花?

母親帶我看花是想喚起我對生活的信心。

②我爲什麼去看菊花?

找出描寫菊花的句子——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菊花淡雅高潔——是母親品質的寫照;

菊花熱烈而深沉——是母愛的寫照;

菊花開得爛漫——菊花開得爛漫——我終於能堅強地面對磨難,活出自我生命的個性與美麗。

2、結尾重複母親“好好兒活”的話,有什麼深意?

表明成熟的“我們”現在已經懂得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真諦,不會再徒嘆命運的無情,會勇敢地面對生活的磨難。

3、結尾作用

結構上:以菊花爲線索,引發對母愛的讚美,照應前文形成對比。

內容上:菊花象徵母親對我的愛,表達了我對母親的懷念。

三、合作探究

課文爲什麼不以《懷念母親》爲題,卻以《秋天的懷念》爲題?

點撥:散文標題的作用:①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或地點;②交待敘事的線索;③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

④揭示文章的主題思想。

1、“懷念母親”太直白,“秋天的懷念”更有詩意;

2、“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

3、“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徵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徵。

四、課堂小結

1、本課以______爲線索,主要講了病重的母親爲了照顧癱瘓的兒子而倒下,而後兒子終於明白了母親的苦心,決定振作精神跟妹妹一起___________。

2、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

師: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理解了史鐵生,其實也正是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對於一個雙腿癱瘓的殘疾人,我們本來也許是充滿同情,但我們對史鐵生卻是充滿了敬重,因爲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貴。人生的道路很長,當苦難和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好好活,更應該用這種好好活的心態,去關愛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

五、拓展延伸

1、母親死後,史鐵生才慢慢悟出母親的這些愛以及母親所說的“好好兒活”

的意思。作者最終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他成了著名的作家。

又一個秋天,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聽着聽着甜美的歌聲,我;看着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

六、作業設計:

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麼?可以用《媽媽,我想對你說》爲題,也可運用本課的寫作方法(透過人物的表情、動作、語言表現人物內心),給媽媽寫一封信。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線索:看花

深愛

母子

政哥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3

一、匯入

“19年前,父親攙着我第一次走進那病房。那時我還能走,走得艱難,走得讓人傷心就是了。當時我有過一個決心:要麼好,要麼死,一定不再這樣走出來。”

“那天恰是我二十一歲生日的第二天。我對醫學對命運都還未及瞭解,不知道病出在脊髓上將是一件多麼麻煩的事。我舒心地躺下來睡了個好覺。心想:十天,一個月,好吧就算是三個月,然後我就又能是原來的樣子了。”

“二十一歲過去,我被朋友們擡着出了醫院,這是我走進醫院時怎麼也沒料到的。我沒有死,也再不能走,對未來懷着希望也懷着恐懼。”

20出頭正是人生“最狂妄的年紀”,本該風華正茂,揮斥方遒,但他卻要面對突然癱瘓的現實,對未來恐懼遠大於渺茫的希望,他就是當代作家、散文家史鐵生。

說他不幸但他又是幸運的,他有一位愛他如命的母親默默的爲他付出着。今天的課文《秋天的懷念》,讓我們透過這篇課文,深切的去感受他們之間的母子深情。

二、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明確題目的含義。

2、品讀細節描寫,深入理解母子間深沉熾熱的情感。

3、主題閱讀,體會生命的意義,珍愛生命。

三、課堂活動

(一)速讀課文,感知全篇

說說文章爲什麼取題爲《秋天的懷念》?

1.“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①北歸的大雁;②北海的花都開了;③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④她出去了,就在也沒回來;⑤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2.“秋天”是“我”不幸遭遇、黯然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徵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徵。

3.以“秋天的懷念”爲題,讓讀者感受到作者沉痛的思想情懷,體會了母親深沉的愛,瞭解了母愛正是作者在苦悶絕望中奮起的真正原因。

(二)品讀課文,體味動人細節

1.文章沒有直抒胸臆,而是含蓄寫來,以微小平常的生活細節感人。

請將文章體現母子間深沉熾熱情感的細節勾畫出來,然後輕聲讀一讀。細心體會,品味其中的情韻,並及時在書頁旁批註下自己的感受。

2.建議你這樣做批註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這句話運用了人物的動作及語言描寫。

一個動詞“抓住”,寫出了母親是非常在意“我”內心的感受的,害怕“我”禁受不住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正是母親用她深沉的母愛感化“我”心靈的舉措,體現母子連心的血脈情。

3.好批註先批註到這,哪位同學願意分享一下打動自己的文章細節,試着給大家誦讀一下,並說說它爲什麼打動了你。

4.從全文的敘述描寫來看,作者的母親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1.母親深深理解兒子的痛苦,包容兒子的暴怒,想方設法寬慰兒子,多次央求兒子出去散散心,到北海看菊花,盼望兒子早日走出內心的絕望,勇敢面對生活的苦難,母親是位慈愛的母親;

2.她幾次“悄悄”地出去和進來,以及“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擋在窗前”“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母親是極爲細心的母親;

3.她自己身患癌症,“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卻從未向兒子提及,她承受着兒子終生截癱的殘酷現實,承受着兒子痛苦絕望的心情,卻從來沒有對兒子說過“你爲我想想”,這些都體現了她的無私和堅忍;

4.她懂得人生無論遭遇什麼厄運,都要“好好兒活”,不僅僅活着,而是要活的堅強,活出尊嚴,要找到一條走向自己幸福的路,這又是母親睿智的一面。

從全文的細節敘述來看,作者的母親是一位活得最苦,卻又無比慈愛、包容、細心、無私、堅忍、睿智的母親。

5.那麼,作者對母親的感情又是什麼呢?

(三)組篇閱讀,主題探究

1.速讀:《我與地壇》(節選)《合歡樹》。小組討論,分享細節,進一步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感情。

痛悔、理解、懷念、寫小說回報母親等。

作者對母親的“理解”,其實就是對母親、對生活、對命運的態度的“理解”——爲所愛的人承受一切苦難,爲所愛的人獻出一切愛,也爲所愛的人更堅定地生活下去。對作者而言,就是更堅強地面對、對待生活給予的苦難。

2.再次回顧本文主題,題目《秋天的懷念》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秋天”常常隱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澱;“秋天的懷念”暗示着作者經受過命運殘酷的打擊,經歷過暴躁絕望的心理過程,在母親去世後,在風輕雲淡的秋天,在菊花綻放的時節,才真正體會了母愛的堅忍和偉大,懂得了母親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義。

3.角色誦讀,昇華情感。

作者史鐵生用平靜內斂的敘述風格寫出了母子深沉熾烈的感情,思考了生命的意義。讓我們換一種風格,以誦讀的方式,呼喊出史鐵生心中對母親的痛悔、理解與思念。

大家按照ppt上誦讀角色的分配進行誦讀:

(男生)直到現在,我纔想到,

(師)媽,兒子曾經給您出了一道怎樣的難題!

(女生)當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

您不敢多問,不敢要求,只是無言的幫我準備,

(師)媽,您到底獨自默默的承受了多少苦啊!

(男生)當我看到那個地壇中步履茫然又急迫的您

卻又決意不喊您的時候

(女生)媽,您知道兒子現在想喊

卻再也聽不到您的應聲的痛悔之心嗎?

(師)今朝秋又來,北海菊花開得爛漫

(男生)我和妹妹已經懂得您未說完的話

(男、女)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全體)好好兒活!

四、課堂板書

(關於母親品質的概括詞均爲學生課堂生成的概括詞)

五、作業佈置

本文喚起了你對母愛和生命的哪些感悟?請你以《那一次,我真》爲題,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寫一篇以記事爲主的作文,真誠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念之情、愧疚之意、報答之心。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抓住課文內容。

2、能力目標:

①指導學生透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②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的讀好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透過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及“我”對母親的一片真情。

4、引導學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體味人物內心的情感,使學生受到薰陶感染,並以此點燃燒學生情感,引發真情,促進學生主動探求,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蘊含着的豐富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師:母親是那麼親切的字眼兒,提起母親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誰願意說說你的母親?(生各抒己見)

老師從你們的話語中,體會到了媽媽對你們的愛,同時也感受到了你們對媽媽的一片深情。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再次來感受博大的母愛吧!

師板書課題:秋天的懷念

看到文章的題目,同學們想知道什麼?生可能說出的問題:1、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2、爲什麼是秋天的懷念?3、他有什麼值得作者去懷念的?

二、初度課文,整體感知。

1、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着這些疑問自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

2、激發情感:

在自讀的基礎上,指明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配樂(世上只有媽媽好)朗讀,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的慾望。

透過度課文你感受到母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關心體貼兒子、堅強樂觀,非常愛我)

三、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1、找一找

這篇文章老師讀後深受感動,下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劃出來,並於小組討論爲什麼受感動。

2、說一說

(1)、師:我看有些同學已經劃好了,誰來讀一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生:當我發脾氣時,“母親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見得地方偷偷的注意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他又悄悄的進來,眼圈紅紅得看着我。”從這些句子中我體會到母親對我的寬容和關懷。

生:母親默默的承受着我的粗暴無理,我體會到了深深的母愛。

生:我卻一直都不知道,他的兵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他的肝病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得睡不了覺。

師:母親爲什麼沒讓我知道她得病?

生:不想給兒子在增添痛苦。

師:母親都忍受着什麼痛苦?

生:母親重病纏身,獨自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面對風華正茂的癱瘓兒子。又默默地忍受着巨大的痛苦。這位母親是多麼的偉大和無私啊!

生:當聽說我願意去北海時,母親高興的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還不停的絮絮叨叨地說着。

師:在我答應母親看菊花時,母親什麼表情?

生:喜出望外,高興的一會坐下,一會站起,絮絮叨叨。

師: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什麼?

生:母親非常高興,因爲我答應看菊花,說明我對生活還有希望,還有信心。

生:母親知道自己病重,他想最後帶兒子去北海看菊花,好讓兒子樹立起對生活的勇氣,兒子的快樂就是最大的快樂啊!

生:他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

生:母親臨終前,仍然惦記我和妹妹,我們是他心中唯一的牽掛。

師::這些句子震得令人好感動啊!體現了母親對兒子偉大無私的愛,從這些句子中尼體會到什麼?

生:兒子熱愛母親。

生:兒子對母親有一種愧疚之情。

生:兒子深切地懷念母親。

師:原來的母愛兒子瞭解不了,一個秋天過去了,有一個秋天過去了,直到後來兒子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懂得了什麼?

生: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我那未成年的女兒---”

師:母親還想說什麼?

生:你們倆在一塊要好好活。

四、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師:這篇課文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母子之間的四海深情,讓我們有感情地再把這篇課文讀一遍好嗎?

2、師:母親帶着女兒的牽掛走了,我想兒子一定有許多話要對母親說。

清明節到了,他面對母親的遺像會說些什麼?

生答。

五、師:同學們說得太感人了!你們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學習完這篇課文你想對媽媽說些什麼?

生:答。

師:你們說得真好!可後把你們想對媽媽說的話,用書信的形式寫出來好嗎?

最後,讓我們大聲把這首歌詞讀出來,獻給我們的媽媽好嗎?

出示歌詞《燭光裏的媽媽》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母親藝術形象,感悟作者意圖。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情的讀好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 指導學生透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 學習作者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母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2.體會磨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堅強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品味賞析細節描寫;朗讀設計的評價和指導;探尋作者寫作意旨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在《背影》中我們體會了父愛的偉大和深沉。今天我們學習《秋天的懷念》,同學們自讀課文,看一看,作者懷念的是什麼?文章的主題是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根據課文內容,推斷作者遭遇

(二)作者簡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xx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縣,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的人。20xx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會評議委員會委員。20xx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根據其生前遺願,他的脊椎、大腦將捐給醫學研究;他的肝臟將捐給需要的患者。

史鐵生多年來與疾病頑強抗爭,在病榻上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廣爲人知的文學作品。他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重要文學獎項,多部作品被譯爲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爲人低調,嚴於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爲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他的《病隙碎筆》作爲二OO二年度中國文學最爲重要的收穫,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當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裏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爲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鬥爭,這種勇氣和執着,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xx年度傑出成就獎得主史鐵生授獎詞)

(三)通讀課文感知主要內容,思考問題。

1.默讀全文,思考課文裏寫了幾次秋天裏看菊花?

2.作者的生活態度前後有什麼改變?(勾畫出表現作者對生活態度發生變化的語句。)

明確:“我活着有什麼勁”(絕望)

“要好好兒活” (再生)

(師):是誰促使作者對生活的態度發生巨大的轉變,並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

明確:母親

結尾句: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要好好兒活。

3.透過讀課文,你能填寫出:

“母親愛____花__________,更愛__雙腿癱瘓的兒子__”嗎?

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親愛花?她更愛兒子?

“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待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

“央求……喜出望外……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

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着覺。

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三、再讀課文,揣摩細節(理解人物,把握情感)

(一) PPT呈現:建議你從這些角度品讀課文:抓住一組對比性強烈的動詞;一組重疊詞;一組否定含義的詞;一組飽含深情的話語;

(對文字細節的剖析這一部分,要讓學生讀出其中的情味。這些細節應該是滲透着愧疚、追悔、懷念的。品析與朗讀相結合。)

1.一組對比性的動詞:

“我”:突然砸碎 猛地摔向 狠命捶打 喊着

母親:躲出去 聽我的動靜 進來 撲過來 抓住 忍住哭

明確:母親忍受着我暴躁的脾氣,忍受着兒子癱瘓對自己的打擊,把痛苦埋藏在心裏,堅定的鼓勵兒子。

2.一組重疊詞:

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聽我的動靜;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的;

明確:刻畫了細膩深沉的母愛,她讓“我”盡情地發泄心中的苦痛,又強忍着內心的悲傷。突出母親的謹慎小心和慈愛細心。對兒子的體諒、包容和理解,無私的關愛呵護兒子。

3.一組否定含義的詞:

“不,我不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沒有回來”“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明確:自己從沒有考慮過母親的感受,從未爲母親着想,對母愛的渾然不覺,母親的去世激起了“我”對生命的感悟,對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對母親深切的懷念。

4.一組飽含深情的話語:

A、“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

B、“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還未成年的女兒……”

明確:母親本要和我相依爲命,共度難關的,臨別人世時母親對孩子是多麼不捨、牽掛和惦記。

(二)精段閱讀:(第2段)

1.母親爲什麼“擋”在窗前?

明確:不想讓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葉凋零的蕭條景象,而產生傷感痛苦,甚至是絕望的心情,從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2.分角色朗讀體會“我”和母親不同的態度和心情。

我:“什麼時候?好吧,就明天。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

母親:“憔悴的臉上 央求般 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 笑了 坐在我身邊 絮絮叨叨 ”

我:漫不經心、馬虎應付、無所謂

母親:喜出望外、興奮投入、高興得不知所措

對比強烈、鮮明,要在讀中反覆體會,在體會中品讀人物,要讀出當時人物的心境、態度、情感;

對學生朗讀進行評價、指導;可分角色朗讀。

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明確:母親像做錯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四、三讀課文,拓展延伸(領悟主題,感悟人生)

(一)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

明確:盛開的菊花猶如堅強勇敢地活過來的“我”,豔麗的色彩是對“我”成功人生的描繪,我最終懂得了母親“好好兒活”的真正含義,而菊花卻成爲了我懷念母親永遠的寄託。

(二)理解主題

(三)拓展延伸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合歡樹》

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病隙碎筆》

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爲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快樂。

學了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什麼?你很想對自己、或是對母親、或是對史鐵生說些什麼?

當苦難、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應想到的是好好活,讓這唯一一次的活熱烈而輝煌。但願大家從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母愛,還會看到作者對生命的思索。

媽媽的愛就像空氣一樣,讓我賴以生存,而我卻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面對挫折和災難,我們不僅要有勇氣去

面對,同時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關心。

生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兒活纔是!

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命運是可以透過個人的努力、奮鬥來改變的!

課後習題

1、反覆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抒發的感情。

2、請回憶平日生活中母親爲自己做的點點滴滴的小事,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爲題,給母親寫一封信。

板書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與母親之間的一片深情。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

一、根據課文質疑,激發學習情緒。

1、彙報交流預習讀文後的感受。

2、提出讀文自己仍不懂的地方。

二、體驗懷念之“情”,領悟人物情感。

點撥內容:

1、認真讀文,想想母親是怎樣關心“我”的?

①、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②、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2、體驗人物內心感情。

①、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着我。她總是這麼說。

②、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她憔悴的臉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三、品味母子之情,產生情感共鳴。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抒寫內心感受,表白生命激情。

1、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會說些什麼?

2、出示懷念母親的文章,或出示表現母愛的名言警句,讓學生熟讀、背誦。

3、讓學生想一想自己今後準備怎樣面對生活,面對學習中的人和事,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五、課堂延伸,走進生活。

寫一寫自己的母親,可透過生活中小事體現你們之間的深情。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揣摩合適的語氣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把握感情基調的變化。

能力目標

學習運用多種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目標

深入地理解作者的複雜情感,體悟字裏行間蘊含的深沉與無私的母愛。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梳理文章脈絡,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重點)

2.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體會母親的形象。(難點)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有這樣一位兒子,在他二十一歲正值風華正茂之時,卻不幸患病,導致雙腿癱瘓。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有這樣一位母親,雖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他重新點燃生活的信心。可就在北海的菊花爛漫開放的時候,母親卻帶着無限的牽掛永遠地離開了,而這個特別的秋天,也成了兒子永生的懷念。

二、教學新課

一:整體感知內容

1.播放課文錄音,師生靜心聆聽。

2.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請用簡潔的語言寫下來。

明確:記敘了重病纏身的母親精心照顧癱瘓的兒子,直至自己生命的最後一息的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真摯無私的愛。

3.初讀課文,說一說課文圍繞着“我”和母親寫了哪幾件事。

明確:課文寫了四件事:“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母親爲了“我”隱瞞病情。母親央求“我”去看花。母親的臨終囑託。

二:探究人物形象

1.文中的“我”雙腿癱瘓後,脾氣怎樣?體現在哪裏?

明確:脾氣暴怒無常。表現爲:

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

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麼勁兒!”

2.面對這樣的兒子,母親又是怎樣做的呢?你覺得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

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着我。

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母親慈愛,寬容,善良,樂觀,堅強。

三:品味偉大母愛

下面是課文中描寫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情、心理的句子,表現了母愛的偉大。試結合上下文做具體分析。

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着我。

明確:動作、神態描寫。母親“悄悄”出去是爲了讓“我”盡情發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復平靜和理智。“悄悄”寫出了母親動作之輕,怕打擾“我”,對兒子的理解,爲兒子傷心,突出了母親的細心;“偷偷”寫出了母親對“我”的不放心和關注,表現了母親的慈愛;眼邊兒“紅紅”表現了母親強忍着內心的悲傷,母親無私地關愛、呵護兒子。

2.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明確:動作、語言描寫。“撲”“抓”“忍”三個動詞寫出了母親對“我”的疼愛和痛苦的心情,表現出母愛的堅定、執着和母子生死相依的感情。

3.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明確:神態描寫。“憔悴”暗示出母親已病入膏肓;“央求”表現出母親的執着。

4.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

明確:語言描寫。表現母親要“我”對生活永遠充滿信心,充滿美好的回憶;說明了“我”答應去看菊花使母親心中十分快樂,表現了母親對“我”的愛之深。

5.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明確:心理描寫。怕“我”想到自己癱瘓,寫出了母親的小心謹慎,表現出母親的細心。

三、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

母親爲了“我”隱瞞病情

母親央求“我”去看花

母親的臨終囑託母愛偉大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8

一、備課思考:

讀史鐵生的文字越多,越會被他那來自心底的蒼涼的文字而感動。可能是他先天的敏感善思的稟賦,更由於後天的深重災難吧。史鐵生在作品中從追問自己爲什麼活着到追問人類爲什麼活着,從設想自己應該怎麼活到設想人類應該怎麼活,他把自己,也把讀者一步步引向了心靈探險之路,最終引向人類的終極精神關懷。《秋天的懷念》是對母親的追憶和懷念,更是一篇思考人爲什麼活着,應該如何活着的充滿哲理性的感人作品。我想透過《秋天的懷念》這扇視窗,把學生引向史鐵生豐富的精神世界,引向對母愛內涵的深層詮釋,引向對活着意義的深層追尋。只是不知能否達到這樣的預期目標。

二、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帶星號的閱讀課文,按照略讀課文的要求,對這類文章不宜講得過細,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從這個角度來看,正好是放手對學生閱讀能力檢驗的機會,從而給老師的教學提供了放開手腳的機會。但,這又是一篇文字及其細密、細節及其感人的文章,讓學生抓住這些重點文字揣摩語句含着的意思,體會文章裏蘊涵的哲理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這就要求在教學中要做到疏密有致,粗細結合。爲此我決定遵循以下的教學思路:由簡介史鐵生引出有關 “母親”的話題——由“母親”話題引出《秋天的懷念》——從《秋天的懷念》中來詮釋“母愛”的內涵——由“母愛”的內涵引申對“好好活”意義的探詢——由 “好好活”的話題進一步走進史鐵生更爲豐富的精神世界——由史鐵生的精神世界再進一步上升到關於“活着意義”的哲學思考。牽引着學生先由課外走向課內,再由課內再走向課外。透過“披情入文”、“披文入情”一步步讀懂課文,並讀出自己的思考。在學習的過程中,運用和鞏固已學的閱讀方法。

三、過程預設:

(一)簡介作者,引出“母親”:

1、在中國當代的文壇上,有這樣一位作家……他叫史鐵生。

2、那麼是什麼力量讓史鐵生寫出這麼多震動中國文壇的好作品呢?因爲她有一位這樣的母親,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這位母親。可惜這位母親早就不在人世了,她在兒子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當時年僅49歲。

3、請大家讀這段話: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在樹林裏吹過。——摘自史鐵生的《合歡樹》)

4、你抓住了哪些關鍵詞?讀懂了什麼?

5、從這段文字中,你讀出什麼問題出來了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母親”:

這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母親呢?請自讀課文,找出有關描寫母親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用不同的符號標出。

(三)品詞嚼句,詮釋“母愛”:

1、根據學生找出的重點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品讀,讀出母親的苦,母親的愛。

2、母親的這些苦,母親的這些愛兒子當時知道嗎?後來知道了嗎?你從哪兒看出來後來兒子懂了?品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你還從這段話中還讀懂了什麼?品味“好好活”。

(四)昇華情感,延伸思考:(機動安排)

1、母親死後,史鐵生才慢慢悟出母親的這些愛以及母親所說的“好好兒活”的。請看下面這兩段文字,讀一讀(注意抓住關鍵詞)。(摘自《我與地壇》的兩段文字。)

2、從這幾段兒文字當中,你進一步體會到“母愛”是什麼?“好好兒活”怎麼講?

(五)課外拓展,推薦閱讀:

1、這種愛爲什麼直到母親去世後我才明白呢?正是因爲史鐵生對母親的這種不盡的懷念深深折磨着他,同時也激勵着他。請再看下面這段文字:(摘自《我與地壇》和《有關廟的回憶》的相關文字。)

2、像這樣的對母親思念的文字出現在他很多的作品當中,比如:《我與地壇》、《合歡樹》、《有關廟的回憶》。至於其他的文章,非得有一定生活閱歷的人才能品味到他文字當中所表現的那種厚重與蒼涼。如果你們願意,課下請讀讀下列文章:《命若琴絃》、《務虛筆記》、《病隙碎筆》。

3、如果有時間還可以讀讀餘華的《活着》。在這部作品裏,餘華用一個叫“富貴”的人告訴我們:“活着”是一個充滿了力量的語言,這種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9

秋天的懷念全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與懷念,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平實含蓄,情感真摯細膩。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研讀文字,從中感悟蘊含在字裏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學生對於這一人文內涵的領悟,必須要與工具性相統一,在識記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中,加以實現。爲此,教學中設計的生字學習、初讀感悟、理清脈絡、研讀細節、資源拓展等,都意在引導學生憑藉語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愛的薰染,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信念。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初步領悟文章表達特色,潛心會文,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深沉無私的母愛和所蘊含的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研讀文字,從中感悟蘊含在字裏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

教學準備

1.查閱作家史鐵生的資料;熟讀課文。

2.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解題,披情入文。

簡介寫作背景,指導學生朗讀課題,突出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二)快速讀文,初步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達到文通字順。

(三)揣摩字詞,走近人物。

1.學習生字“癱”與“瘓”,由字至詞,將“癱瘓”與史鐵生內心的痛苦聯繫起來。

2.學習生字“憔”與“悴”,由字至詞,將“憔悴”與母親內心的痛苦聯繫起來。

3.“憔悴”的母親面對“癱瘓”的兒子,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請學生在瀏覽課文的基礎上概括。

(四)藉助表格,理清文路。師生共同完成如下表格:

(五)研讀文字,感受形象。

1.結合表格捕捉人物形象:看到了怎樣的兒子,怎樣的母親?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0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抒發的感情及母親話語中含着的意思。

2.領會母愛無私、博大、寬容、深厚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體會作者抒發的感情以及母親話語中含着的意思。

2.難點:透過生活小事感受母親對“我”的愛,透過生活中的小事表達“我”對母親的深情。

教學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 樂曲《秋日私語》、《命運交響曲》、《春之聲圓舞曲》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匯入

關於母愛,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真情地爲她唱着讚美的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讀讀殘疾作家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一文,再次感受催人淚下的母愛。

二 整體感知

1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欣賞一下。你們需要音樂嗎?

2播放音樂,供學生自己選擇。——《命運交響曲》、《春之聲圓舞曲》、《秋日私語》。學生選擇後,配以《秋日私語》,師生共同自由誦讀,欣賞散文的美。

3剛纔大家讀得很投入,看來,一篇美的散文確實能讓人深陷其中。讀完之後,感覺怎麼樣?(引導學生能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調。)

三 自由感悟

1不足千字的質樸敘述,何以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呢?哪些描寫或者說哪個字,哪個詞感動了你?

2學生自由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暢談自己的感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當一個忠實的聽衆,並要注意適當點撥。

(1)當學生提出第三段寫得好時,相機激發學生興趣,進行朗誦訓練。要求讀出母親的無奈和心痛,兒子的不耐煩和對母親的不理解。可以以比賽的方式進行。

(2)在學生提到最後一個自然段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有關菊花的畫面,巧妙地引導學生和老師一起熟讀成誦。

四 質疑解疑

1在欣賞、感悟這篇文章之時,你們的頭腦中是否已經產生了一些疑問呢?

2學生自由質疑。

預想:(疑問來自三個方面)

a關於課題

b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對策:

a零碎的問題隨即解決,可透過生生交流意見,展開討論,教師點撥的方式。談到課題爲何爲《秋天的懷念》時,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有關秋天的幾處意象——雁陣北歸、樹葉飄零、菊花爛漫

b含義深刻的句子歸納整理後以課件的形式出現,引導學生集中領悟,以讀爲主,讀中感悟,可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感情朗讀、交流閱讀感受、相互解疑,達到引導學生體驗人物的內心感情的效果。

含義深刻的句子主要有:

(1)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到看着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總是這麼說。

(2)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3)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4)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五 感受母愛

1伴隨舒緩深沉的樂曲,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會說些什麼?

3課件出示懷念母親的名言警句,讓學生熟讀、背誦。

六 拓展閱讀

1閱讀懷念母親或讚美母愛的文章。

2閱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如《我與地壇》

板書設計:

  秋 天 的 懷 念

  雁陣北歸

  樹葉飄零 母親

  菊花爛漫

  偉大、無私的母愛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材分析與處理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創新點:

設計"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偉說些什麼呢?"這個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課前準備:

蒐集有關作者或者作品的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操作程序:激情匯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創新現象—反思小結—開放作業

一、激情匯入

鼓勵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猜測課文內容,如: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爲什麼是秋天的懷念?他(她)有什麼值得作者去懷念的?齊讀課題、秋天是我們看菊花的時候,在這時候作者想到了誰?(母親)、這是史鐵生爲了懷念母親,寫下的文章,誰能介紹一下有關作者和作品的資料嗎?(學生介紹老師補充)

二、自主探究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你覺得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默讀課文,標出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並且畫出課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動,並把簡單的體會批註在書旁

三、合作交流

1、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

2、在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抓信"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儘量說得詳細,讓學生透過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親的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愛?

3、然而當時"我"未能體會母親的這一片苦心,這無私而偉大的愛,就在母親與"我"訣別的時候,"我"才真切地體會到了母親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你們想想這話是什麼意思?

四、創新想象

在反覆閱讀課文的過程中,那種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已使學生受到薰陶感染,引發了學生的情感,在此,抓住時機給學生虛設情境,訴說心聲、可以這樣設計:假如清明節到了,你就是作者,站在母親墓前,要說些什麼?讓學生自由表達、

五、反思小結

學習了本課,我們被文中的母愛感動了,說說你的母親是怎樣愛你的?

六、開放作業

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爲題,給自己的媽媽寫一封信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3、結合自己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體會課文所表達的細膩、無私的母愛和“我”的思考,領悟和愧疚。

教學重點:結合自己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體會課文所表達的細膩、無私的母愛。

教學難點:體會“我”的思考,領悟和愧疚。

課前準備:實物投影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佈置預習任務:

1、通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難點。

2、把課文朗讀3遍。劃出喜歡的,觸動你的語句和不理解的語句。(注意要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筆或兩種不同的符號。)

3、試列課文寫作提綱。用鉛筆寫在課本標題旁。

二、檢查預習任務完成情況。

1、組內檢查,交流分享。

2、找一生讀“讀一讀,寫一寫”。其他同學補充、更正。注意筆記。

三、整體感知。(解決教學重點)

1、在組內讀你喜歡的或觸動你的語句,試着說說選擇理由。

2、代表展示。教師可示範。配鋼琴曲《秋日私語》。提示:①朗讀注意語速和重音。②分析注意細節描寫和準確用詞。

四、質疑探究:說說你不理解的語句。(解決教學難點)

教師示例:課文題目是“秋天的懷念”,文章爲什麼從“我”的“暴躁無常”寫起?把結尾段放在文章開頭可以嗎,和課文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五、拓展延伸:作者資料補充。引導學生更深入理解課文,拓展學生閱讀視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1)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合歡樹》

(2)搖着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着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後,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裏只默唸着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捱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再漸漸浮起月光,心裏纔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我與地壇》(教師讀這一段)

(3)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病隙碎筆》

六、全課小結:作者痛定思痛,終於在母親去世後,在“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愧疚中,領悟到母親說的“好好兒活”的含義,希望各位同學和我一樣,雖然我們四肢健全,但只有能隨時關注生活中的美好,像作者一樣能夠給自己生活的勇氣和奮鬥的力量,纔是“好好兒活”。

七、推薦閱讀:《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3

【教學目的】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引入 齊讀課題。秋天是我們看菊花的時候,在這時候作者想到了誰?(母親)。這是史鐵生爲了懷念母親,寫下的文章,誰能介紹一下有關作者和作品的資料嗎?(學生介紹老師補充)然後,讓學生讀一讀本課的生字(投影打出,讀準即可)。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從整體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你覺得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可簡單說)教師板書:“關心我” 2、默讀課文,標出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並且畫出課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動,並把簡單的體會批註在書旁。 3、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抓信“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儘量說得詳細,讓學生透過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親的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愛? 板書:堅強、無私、偉大

三、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這種情感 同學們剛纔體會得不錯,你能把你感受到的這種愛讀一讀嗎?學生自由讀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然後指名讀,互評後再讀。

四、討論交流 然而當時“我”未能體會母親的這一片苦心,這無私而偉大的愛,就在母親與“我”訣別的時候,“我”才真切地體會到了母親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你們想想這話是什麼意思?學生讀書,聯繫上下文後說出:母親希望“我”和妹妹好好活着,“我”和妹妹都知道母親對我們的希望,一定不讓母親失望。

五、進行口語訓練 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偉說些什麼呢? 教師根據學生說的內容,概括出詞語板書:愧疚、熱愛、懷念。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與母親之間的一片深情。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

一、根據課文質疑,激發學習情緒。

1、彙報交流預習讀文後的感受。

2、提出讀文自己仍不懂的地方。

二、體驗懷念之“情”,領悟人物情感。

點撥內容:

1、認真讀文,想想母親是怎樣關心“我”的?

①、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②、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2、體驗人物內心感情。

①、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着我。她總是這麼說。

②、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她憔悴的臉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三、品味母子之情,產生情感共鳴。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抒寫內心感受,表白生命激情。

1、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會說些什麼?

2、出示懷念母親的文章,或出示表現母愛的名言警句,讓學生熟讀、背誦。

3、讓學生想一想自己今後準備怎樣面對生活,面對學習中的人和事,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五、課堂延伸,走進生活。

寫一寫自己的母親,可透過生活中小事體現你們之間的深情。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感受母愛的博大、寬厚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體會磨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的堅強的品質;

學習作者運用細節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感受母愛的博大、寬厚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教學難點體會磨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的堅強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教學匯入:

1、那時候的我,作爲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爲母親着想,我被命運衝昏了頭,一心以爲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

2、談體會: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1:作者對於母親的懷念、思念之情;

2:作者對於母親的懺悔、懊惱、後悔、悔恨之情;

3:作者對於母親的自責、內疚之情;

3、正如作者所說“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板書“苦”)其實許多複雜的情感構成一股苦澀的滋味,我們可以歸結爲一個詞:懷念。(板書:“懷念”),爲了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作者寫了秋天故事。

板書“秋天的懷念”

爲了更好的理解秋天的故事,下面跟着錄音一起看課文。

二、整體感知:

三、概括文章內容

四、聽了這飽含深情的朗讀,你的內心是否也有所觸動,接下來,我們帶着深情自由地朗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文段展示給大家,並談談你的感觸。

A.這時,母親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着我。

提示:動作描寫和神態描寫,特別是“悄悄”和“偷偷”寫出了母愛的小心翼翼,母愛是理解。

B.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

好兒活····(重點品味“撲”,“抓”,“忍”)

提示:動作、語言的描寫,“撲”寫出了母愛的堅定,“抓”寫出了母愛的執着,“忍”寫出了母愛的深沉。

C.她憔悴的臉上露出央求般的眼神

D、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跑着,一腳踩扁一個……

D.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提示:母親擔心這樣的話勾起兒子更大的痛苦,母愛很細心。

主題叢書《母親橋》

7、自主練習,母愛是什麼?如果有人問我母愛是什麼,我會說·······

例句:

A.母愛是週五晚上媽媽在校門口尋找我的目光

B.母愛是週日的凌晨四點半媽媽爲我捧出香噴噴的熱湯麪············

學生自主討論

母愛是一首田園詩,幽遠純淨,和雅清淡;

母愛是一幅山水畫,吸取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

母愛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

母愛是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提示:教會學生如何去仿寫,例句是從具體事例來體現母愛,後面展示例句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說出了母愛的特點。

標籤:秋天 懷念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