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書信寫作教學設計3篇

篇一:書信寫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瞭解書信的種類,掌握一般書信和常用專用書信的基本格式和寫法,能規範寫作一般書信和常用專用書信。

書信寫作教學設計3篇

【教學重點】一般書信和常用專用書信的基本格式和寫法

【教學難點】專用書信的寫法

【課時安排】2課時

一、匯入新課:

我們大家都寫過信嗎?

書信在古代作用是非常大的。

一封書信可以制止一場戰爭。(例見教材P167,《左傳·鄭子家告趙子宣》) 一封書信可抵萬金。(杜甫:“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但是,隨着科學技術的騰飛猛進,電話、電腦的日益普及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越來越疏於寫信了。然而,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書信,它不僅起到傳遞資訊、交流情感的作用,而且有不少書信尤其是作爲傳情達意的書信,透過它進行心靈的對話,其人文關懷是其他通訊形式所無法替代的。

請大家欣賞一篇散文隨筆《懷念書信》。

懷念書信

隨着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人們爲生計奔波着忙碌着。舊的觀念、情趣和聯絡方式,逐漸地淡化消融。無論家居何地,人在何方,隨時隨地可以互通電話,問長問短,聯絡感情,方便極了。電話固然方便,遺憾的是幾分鐘一過,留下的卻只有那冰冷冰冷的電話機,呆呆地躺在一角,使人感到漠然。此時此刻,不由得使我懷念起那被稱之爲鴻雁往來的 “兩地書”了。

去年秋天女兒考上大學去外地讀書了,“兒行千里母擔憂”,臨行前一再叮囑女兒,到校後馬上給家打電話或寫信。結果一個月打了四次電話,每次除了開始的幾句寒暄話外,剩下的就是一切都好,請放心。一次最長的電話也就是一刻鐘,當聽到女兒在電話裏說了生活、學習情況後,心裏還有很多話要說,激動之餘,又不知說什麼好,只有一句“要照顧好自己”。電話掛斷了,心裏有說不出的滋味,思來想去,還是給女兒寫封信吧。夜深人靜,我奮筆疾書,從生活談到學習,從人生談到理想,密密麻麻寫了三頁,

字裏行間滲透着關心、愛護和希望。字字句句的情感,絕非是在電話中所能領悟到的。信寄出去了,兩個星期後,回來的還是一個電話。我不時地在想,這年月,信的作用是不是漸漸地被淡忘被忽視了?前些年,誰出遠門工作或學習,送行的人少不了說一句,到了那邊別忘了回封信。那用愛心濾洗過的語言,那蘊含着心香墨香的一片深情,那跳動着的激動和火的情感一頁頁信箋是多麼的使人懷念啊!

我讀過很多人的信札,周總理的、魯迅的以及革命志士秋瑾的、趙一曼的。他們的書信無不使人感慨萬千。著名文史作家鄭逸梅,收藏古代和現代名人信札數千件,爲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許多可信的依據。由此可見,信件之重要是電話所不能代替的。筆者是一個愛寫信的人,和我通信的人可以說三教九流,既有畫家、作家、教授、也有筆友、親友和同學。每次收到他們的書信,不僅感官得到了享受,精神上也得到了鼓舞。寫信和儲存信是我人生的一大樂趣。我以爲:書信確實能把人引到感情微醺的境界。

懷念書信,既懷念寫信時那種微妙的心靈悸動,更懷念讀信時那種情感撞擊的火花。(文/雙清)

[點評]

本文作者現身說法,道出了自己心中的鬱悶與悵惘,也給我們讀者以深刻的啓發。正如作者信中所說:“那用愛心濾洗過的語言,那蘊含着心香墨香的一片深情,那跳動着的激動和火的情感一頁頁信箋是多麼的使人懷念啊!”所以,作者以“懷念書信”爲題,意在告訴讀者:“懷念書信,既懷念寫信時那種微妙的心靈悸動,更懷念讀信時那種情感撞擊的火花。”讓我們在與師長、親人、朋友交心時,更多的用書信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念與愛戴。因此,學寫書信應該成爲我們自覺的行爲,在訓練書信寫作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我們的親情、友情、愛情等人文素養。

二、書信的基礎知識

書信,是按照習慣格式把要說的話寫下來,郵寄或發送給指定對象閱讀的一種應用文。它是人際交往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種書面交流工具。它把友情、親情、愛情連在了一起,把家事、國家、天下事連在了一起,具有傳遞資訊和交流感情的作用。

【書信小知識:古代書信的別名】

書信,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簡稱書信爲“信”,那是近代纔有的事。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於書寫材料演變等原因,書信又有許多別名、美稱,下面略舉數端。

尺牘——古時書函長約一尺,故名尺牘,亦稱“尺素”、“尺翰”、“尺簡”、“尺紙”、“尺書”,皆泛指書信。

雁足、雁帛、鴻雁、雁書、鸞箋——《漢書》記載蘇武故事,言蘇武被拘匈奴,牧羊於北海,後來漢朝廷要求匈奴放歸蘇武,匈奴謊稱武已死。漢使則謂單于,漢皇在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繫着帛書,說蘇武等在某澤中,單于只得放蘇武歸漢。於是,

書信又有了雁足、雁帛、雁書等代名詞。再如,宋時蜀地善制十色彩箋,箋上隱然有花木麟彎圖案,這樣,書信又多了一個別稱:鸞箋。(鴻雁傳書)

八行書——舊時豎式信箋,多用紅線劃分八行,書信也別稱八行書。

簡: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我國曾用削成狹長的竹片作爲書寫材料,人們把這種竹片稱爲簡。用於寫信的竹片便稱爲竹簡。

牘:古代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稱爲牘,漢代對簡和牘串起來寫字時,詔書律令寬不超過三尺,一般書信寬不過一尺,所以將書信稱爲尺牘。

柬:在古代,柬與簡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類的統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素:古代稱白絹爲素。用白絹( 或綢 )寫成的書信稱爲尺素,後來“素”成爲書信的代稱。“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箋:箋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們題詩或作畫用。一般信紙也叫箋,後引申爲書信的代稱。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郵遞,這種匣子叫函。後來就稱信件爲函,如函件、來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書信,公私文書。札原意爲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現仍通用“信札”一詞。

鯉魚: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 飲馬長城窟行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以鯉魚代稱書信有幾種說法,有“雙魚”、“雙鯉”、“魚書”等。而且古代人還常常把書信結成鯉魚形狀。

書簡:書簡原指盛書信的郵筒,古代書信寫好後常找一個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後來書筒也成了書信的代稱。

書信通常包括一般書信和專用書信兩種。

一般書信

一、一般書信的特點:

1、它適用於父子、兄弟、夫妻、同學、親友、鄰里和同志之間——私人事務。

2、凡與私人的學習、生活、工作、交往等一切活動相關的內容都可以寫入書信——內容廣泛。

3、它的閱讀對象是書信指定的個人。不經同意,其他任何人都無權拆閱——閱讀對象指定。

4、可敘述、描寫,可說明、議論,也可抒情——表達方式靈活多樣。

5、通常不用標題——不用標題。

二、一般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一)掌握格式

【教學方法】請閱讀《陶行知給母校的信》,並在書上相應位置標出書信的六個組

成部分(稱呼、問候語、正文、致敬語、署名和日期)。

母親:

家中從前寄來的信,如今都收齊了,並未遺失,只是來得慢些。

兒從母親壽辰立志,決定要在這一年當中,於中國教育上做一件不可磨滅的事業,……

試驗鄉村師範開辦費要一萬五千元,經常費要一萬二千元,朋友們都已答應捐助,只要款項領到,就可開辦。

昨日會見冬弟,知道金弟在西安尚好,可以告慰。冬弟亦較前強壯。

桃紅小桃三桃蜜桃給我的拜年片子都是很有意思很有價值,兒已經好好地儲存了。 敬祝健樂。

行 知

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日

(二)掌握寫法

三、課堂訓練

以下是一封信的格式示意圖,其中也包括內容片段。根據題目作答:

1、在圖中用序號(1)—(6)標出六個部分,並寫出相應的名稱。

(1)稱謂 (2)問候語 (3)正文 (4)結束語(5)署名 (6)日期

2、文中格式和內容上有四處不夠規範和準確的地方,指出並加以改正。 第一處是:問侯語 應改爲:問侯語應寫在稱謂的下一行,前面空兩格。 第二處是:正文 應改爲:見上文

第三處是:結束語 應改爲:結束語分兩截,前一截連接正文,或另起一段,空兩格寫;後一截必須另起一行,頂格寫。(如正文結束處正好在一行的末尾,後邊寫不下其他字了,結束語的前一半應另起一行,空兩個字的位置,後一半再另起一行頂格寫。) 第四處是:日期 應改爲:日期應當年、月、日都寫出

四、一般書信寫作應注意的問題

1、講究格式

書信的格式是特定的,要嚴格地依據格式去寫,而不可隨意改變格式,給人不夠莊重和禮貌之感。

2、敘述清楚

書信是交際的工具,內容要寫得清楚明白,以免造成對方的誤會或疑問,耽誤事情。 用詞要熱情、自然、貼切、有禮貌。

3、語言得體

書信中的`稱呼和措辭要倍加註意,稱呼要根據雙方的親疏程度,由個人來定,但求恰當,不失禮貌,以免引起收信人的不滿,影響彼此的關係。

4、書寫正確

信件不能用鉛筆書寫,以防模糊不清,也不要用紅筆書寫,這會認爲是絕交信。一般用毛筆、蘭水筆或圓珠筆書寫。信紙一般用專用信紙或稿紙,切不可隨便撿一片紙就寫信。信件書寫務求字跡工整,一般也不要出現錯字、別字,寫過信後通常應檢查一遍,看看所寫內容是否全已寫出,同時檢查語句是否存在不通的現象或有錯別字出現。信件一定要保持清晰整潔,不可塗抹太多。

五、輕鬆時刻:

(一)書信趣話:

1、書信謎語

古時候,有個遠走他鄉的負心郎接到一封妻子的來信,信中只寫了十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看着書信百思不得其解,便去問一個書生,書生想了想卻念出一首詩來:

上長街去卜卦,問青天我的人何在?玉人兒無一點在心懷,欲罷又不能,吾今無口去問他,論交情也不差,你是一件漂不白的皁羅紗,若分開刀兒難下,拋得我財窮力盡,望君不日早回家。

這不僅是一首深情的愛情詩,而且還是一則巧妙的謎語。

2、書信傳情(打一外語電影名)(謎底:《簡愛》)

(二)歌曲欣賞:

李春波《一封家書》

篇二:書信寫作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聊聊書信的格式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話題開發》

沙坪鎮志城小學

教學目標:

1、透過口語交際教學與訓練,引導學生歸納出書信的基本格式。

2、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際,發展合作精神。

3、培育學生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的能力,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終掌握書信的格式。

4、幫助初步學生養成樂於參與討論、善於傾聽、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的口語交際習慣。

教學重點:

1、培育學生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的能力,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終掌握書信的格式。

2、引導學生主動觀察獲取知識,激發學生寫信和口語交際的慾望。

教學難點:

幫助初步學生養成樂於參與討論、善於傾聽、敢於發表自己

的意見的口語交際習慣。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和方法:

1、引導學生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組內、班上糾正不規範方言和生造詞出現。

教學活動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一) 激趣匯入

1、播放歌曲《一封家書》

2、小結: 同學們,歌曲好聽嗎?你們聽出這首歌的歌詞和咱們昨天學習的《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有什麼共同點了嗎?(其實,這首歌的歌詞就是一封信。)

3、出示:第四單元知識樹圖。

指導學生看到15課的枝葉。你看到了什麼?(抽生彙報) (引導學生關注書信的格式)

4、出示謎語: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謎語,請大家猜一猜。

二、彙報關於信的瞭解。

1、回顧上期《寸有所長 尺有所短》,那是張國強同學給柯巖老師的信和柯巖老師的回信。

2、你還了解些什麼關於信的資料呢?

(引導學生學生從信的別稱,有關信的詩句來回答)

3、現在,你知道信的作用了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書信這種交換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換資訊。 它的普遍使用,使我們之間的親情、友誼等緊緊連在一起,爲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諸多的便利。 (引導學生說出作用)

4、信的優勢。

(雖然很多人現在對書信的作用不以爲然,但是作爲傳統的交流方式,信有它的優勢)

(引導學生看課件後交流)

三、初步瞭解書信的格式

寫信一點兒也不難,想跟對方說什麼就說什麼,一一內容寫明確、格式寫正確就行了。請同學們快速地看看15課,看它跟平常的課文有什麼不同之處? (只看格式)

(1)同桌交換。

(2)指名說說。

(3)老師在學生交換的基礎上歸納書信的書寫格式。

四、結合課文進一步瞭解書信的格式。

1、稱呼。

稱呼。也稱“起首語”,是對收信人的稱呼。稱呼要在信紙第一行頂格寫起,後加“:”,冒號後不再寫字。稱呼和署名要對應,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係。 文中的:“敬愛的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先生:”

(引導學生歸納:稱呼頂格打冒號)

2、問候語。

問候語。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問候語。運用禮貌語言,使收信人感到親切,受到尊敬。文中的:“您好!”“我們雖然沒有見過面,我和媽媽卻接到過您的問候。......對此,我和媽媽向您表示深深的謝意 。”

(引導學生歸納:先向親友問個好。)

3、正文。

正文通常以問候語開頭,接下來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體文,即寫信人要說的話。這部分動筆之前,就應該成竹在胸,明確寫信的主旨,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文中;從:“您好”一直到“讓二十一世紀那已經能夠聽到的腳步聲爲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爲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這部分講了中國孩子雷利緬懷父親——一個爲維護世界和平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和平衛士,並代表中國孩子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引導學生歸納:正文每段空兩格,一件一件不亂套。)

4、結尾(祝福語)

正文寫完後,都要寫上表示敬意、祝願或勉勵的話,作爲書信的結尾。文中:“祝加利先生身體健康。”

(引導學生歸納:事情談完寫祝福,健康快樂常說到。)

5、署名和日期。

在書信的最後一行,署上寫信人的姓名。署名應寫在正文結尾後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有時寫信人還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點,尤其是在旅途中寫的信,更應如此。文中:“一個失去父親的孩子”和“1996年11月8日”

(引導學生歸納:署名日期別漏掉,工整寫在右下角。)

五、對照歌詞找書信的格式。

引導學生按照以上方式找出書信的格式。(組內找出並彙報)一組回報一處,最後一組善意提醒容易出錯的地方。

六、學生彙報書信格式。(進一步加深記憶)

1、 學生合上書本彙報書信格式。

2、抽生依次彙報每一項格式需要注意的問題。

3、全班綜合彙報書信的格式以及注意事項。

七、活動“和平鴿”

咱們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戰爭與和平,大家都渴望和平,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隻和平鴿,想不想看?

但是大家得把這隻和平鴿的各部分和信的格式聯繫起來喲! 出示和平鴿。(抽生說出對應部分)

八、總結順口溜和信的格式。

篇三:書信寫作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懂得寫信的實用意義和一般知識。

2、學會給同輩(親友)寫信,格式正確,敘事清楚。

3、懂得信和信封的格式。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信的格式、把要告訴對方的事情寫得比較具體、清楚。 教學難點 :信封的格式。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l)複習留言條的格式。

(2)出示課題。母親節快到了,請給你的母親寫一封信(習作訓練)

2.初學範文。

(l)自由讀書上的例文。思考:書信的格式

(2)交流。

(3)寫信有什麼作用?(交流學習,互相鼓勁,互相幫助等)

3.學習書信的格式。

(l)出示課文上的這封信,學生對照實例自學課文關於信的格式的內容,劃出重要的句子。

(2)交流,學生每交流一部分。

(3)練一練。

①寫信的內容在書寫練習格式。

②評議、改正。(重點指導祝願語的兩種格式不要混淆。)

4.學習信封的格式

(l)出示信封格式,解說信封的格式。

(2)對照學習課文關於信封格式部分,分別弄懂收信人、寄信人的姓名、地址、郵政編碼的書寫位置,特別強調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地址不要寫錯。

(3)練習。提供內容,當堂練習,評議。書信比留言條的內容更加具體,比一般的文章內容更廣,可以寫多件事,想告訴對方什麼就寫什麼。

(3)學習關於正文部分的課文強調:要緊的事情寫在前面,不必圍繞中心,敘述要清楚,句子要通順,一件一件分段寫。

5.作業 。

(l)在作業 本上按書信格式給自己的母親寫信。

(2)寫好信封。

(3)交流歸納。

(4)把信謄抄在信紙上並寄出去。

標籤:教學 寫作 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