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高中旅遊地理課件

 高中地理選修3·旅遊地理

高中旅遊地理課件

第一章 現代旅遊及其作用

1.現代旅遊的發展特點

☆旅遊主體的大衆化 ☆旅遊形式的多樣化 ☆旅遊空間的擴大化 ☆旅遊目的的娛樂化

2.現代旅遊的基本要素及其關係

基本要素:食、宿、行、遊、購、娛

關係:總體:相互聯繫、相互作用

旅遊活動的基本條件:旅遊交通

旅遊六要素的核心:遊

增加旅遊收入的重要途徑:購、娛

※3.現代旅遊對區域發展的意義

(1).旅遊業的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積極作用

帶動區域相關行業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提供就業的機會和崗位

爲國家創匯、創稅和回籠貨幣

消極影響

旅遊業的不穩定,導致區域經濟的不穩定

旅遊業的發展導致消費品和房地產價格上漲

(2).旅遊業的發展對區域社會、文化的作用

積極作用

有助於文化的交流,促進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

消極影響

有利於旅遊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促進城市衛生的改善和基礎設施的建設

給旅遊區的社會治安帶來隱患

一些旅遊項目的開發,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傳統文化價值

對旅遊區居民健康、生活的不良影響

(3).減少旅遊業負面影響的措施:

①使旅遊業發展規模、增長速度與旅遊區的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相適應。

②加強管理,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統一。

(4).旅遊活動和景區建設對環境的主要影響:

不利

砍伐樹木——影響生物多樣性

對動植物 垃圾污染土壤——影響植物生長

野生動植物捕食能力下降,繁衍規律破壞

污染水體:旅遊垃圾;酒店污水;遊艇

污染大氣:交通工具;廚房油煙;寺廟香火

磨損、破壞旅遊吸引物:題刻、撫摸、踐踏、呼吸、汗氣

破壞旅遊景觀不合理開發——破壞旅遊景觀和諧,如小賣部;

不合理開發——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如開山闢路、亂填湖泊、圍墾造田

有利:旅遊對環境保護具有促進作用(促進歷史古蹟、古建築、紀念館的修復)

4.有關“旅遊業”的幾種正確評價

1旅遊業是“朝陽產業”。

2旅遊業基本上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

3旅遊業是綜合性和關聯性很強的產業。

4旅遊扶貧工作的重心是開發式扶貧。

第二章 旅遊資源

5.旅遊資源的內涵

1旅遊資源形成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

a.對旅遊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遊者得到一定的物質享受和精神滿足。

b.具有一定的經濟、社會、文化價值,能給旅遊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

2旅遊資源的核心是對旅遊者的吸引力。

6.旅遊資源的分類(類型)

1分類(見下圖)

2自然旅遊資源主要由地貌、水文、氣候、生物等自然要素組成,其中地貌要素處於相對重要的位置。

7.旅遊資源的特性

人教版:1多樣性(表現在:a.內容上的多樣性b.空間分佈上的廣泛性)

2非凡性

3可創造性

4永續性(相對的:只有在適度開發和保護的條件下才能實現)

中圖版:A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B空間的地域性

C季節的變化性D美學上的觀賞性

E吸引力的定向性F利用的永續性和易損性

旅遊資源的價值

科學價值、經濟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美學價值

8.評價旅遊資源開發的條件

1資源價值a.美學價值(景區對遊客產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們具有美學價值)

(包括:在山水風景、動植物、變化萬千的氣象、氣候上的季節變化中體現的動與靜、剛與柔、曠與幽等不同美感)

b.科學價值(指:在地學上往往具有某種典型性)

c.歷史文化價值(歷史上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工程建築等的價值)

d.經濟價值

1旅遊資源的組合狀況,以景觀羣爲宜

2旅遊資源的特色和集羣狀況

2地理位置與交通(重要條件之一)

3客源市場(對客源市場的分析與評價,是進行旅遊資源開發的前提)

主要指標:a.(基本指標1)客源地(其形成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多是經濟發達

的國家和地區)

b.(基本指標2,重要因素)客源地與旅遊地之間的距離(靠近主要客源地的旅遊資源,其開發和利用的價值高)

c.遊客的相關情況d..遊客量的季節變化與停留時間

4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地區接待能力、遊環境承載力

9.我國的旅遊資源概況[3]

1我國的自然旅遊資源,以山水風光最爲重要(如:五嶽、四大佛教名山等)。

2我國的人文旅遊資源,以古代文化藝術寶藏和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風土民情最爲重要。

3其他:現代工程建築、小鎮風光、地方土特產和工藝品、中醫和養生之道、菜餚等。

10.我國發展“紅色旅遊”的意義

對國家:1是促進中國旅遊業更大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2是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的需要

3是幫助革命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需要

4是推進中西部旅遊,進一步增強中國旅遊業發展後勁的需要。

對遊客:1學習了革命歷史知識,接受了革命傳統教育

2振奮精神、放鬆身心、增加閱歷

11.我國的世界遺產概況

1我國於1985年加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公約》,到2009年6月已經有38個項目被列入《世

界遺產名錄》,數量僅次於西班牙和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

2我國的世界遺產分佈(見下圖)

12.我國的世界遺產價值

1資源價值上: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載體和人類歷史發展的見證。

2具有時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

3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展示了我國獨特的地質地貌和生物資源。

4環境效益上:開發旅遊的同時,考慮對它們的保護。

(在加上旅遊資源的四個價值)

認識研究世界遺產的價值:(中圖版)

提高和深化公衆對世界遺產的認知程度和主動保護意識

提高旅遊業管理者與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水平

第三章 旅遊景觀的欣賞

13.旅遊景觀的審美特徵

1自然美:a.形象美(是旅遊景觀最顯著的特徵)(具體表現:地貌是自然景觀的構景基礎。如:山的.雄、奇、險、秀、幽等特徵;大漠煙波之曠;祕洞之奧;叢林荒原之野等)

b.色彩美(特徵:豐富且富於變化。如:時間變化、季節變化、天氣變化)

c.動態美(特徵:動靜相對,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如:山爲水動、風吹林動、流水飄煙、飛禽走獸等)

d.朦朧美(如:煙、雨、雲、霧、晨曦、暮靄呈現出的美)

2人工美:a.古典園林美(表現在:山、水、花木、建築<橋、亭、廊等>組合之美)

b.古建築和古遺蹟美(表現在:序列組合、空間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樣、色彩裝飾等方面)

c.民俗風情美

d.書畫藝術美

e.雕塑藝術美

3名人軼事和民間傳說營造的情趣意境之美

14.旅遊景觀的欣賞方法

1瞭解景觀資訊(瞭解景觀特點,抓住景觀特色)(在景觀觀賞前,應透過檢視有關資料,對景觀加以全面瞭解:瞭解主要景點及其分佈,確定旅遊路線;瞭解景觀形成原理,景觀的美學價值或者歷史文化價值等)

2選擇觀賞位置(確定好觀賞距離、觀賞角度和選擇是否動態觀賞)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同

比較小的湖泊、沼澤、池塘,近距離觀看(低臨水面的廳、榭、廊)西湖

江河曲線、湖海曠景,遠距離俯視(位置較高的亭臺樓閣)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距離

山水組合,乘船動態 桂林山水

峽谷、洞、一線天近距離觀看,置身其中

瀑布適當距離仰視

3把握觀賞時機(如:時間、天氣、季節的變化)

季節性的景觀:我國的名山——多夏季;哈爾濱冰燈——冬季;香山紅葉——秋季

特定時間的特定景觀:日出、日落、雲海——雨過天晴;錢塘大潮——八月十八;潑水節——陽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青海湖鳥島——5月;大理雲南蝴蝶會——農曆4——5月;海市蜃樓、佛光、日出——巧遇

4抓住景觀特色(在觀賞的過程中,觀賞項目,活動方式,觀賞速度等方面應保持一定的節奏)

5領悟自然與人文的和諧(提高審美素質):自然風景區的人文景觀主要有寺、廟、亭、閣、塔、摩崖石刻等。

其和諧可表現在:a.人文景觀佈局設計因勢、得體,與自然協調,突出自然美。

b.透過文學藝術形式渲染自然景觀。

c.民俗風情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結果。

6以情觀景(方法:a.綜合感受,動用感官b.發揮想象c.移情於景,情景交融d.登山涉水,求質求真)

15.園林的構景手法[4]

1主配(即主景和配景)2層次3框景4借景

16.著名旅遊景區景觀的特點及其成因


旅遊景區景觀特點的描述方法:①旅遊資源是否豐富、多樣;②景觀的主要類型;③景觀有何地方特色、審美特色;④景觀品位的高低:是世界級、國家級還是地方級的。

(1)山地景觀——黃山

旅遊資源豐富。

以自然景觀爲特色的山地旅遊風景名勝區。

景觀特點

72峯:崔巍雄渾、峻峭秀麗、錯落有致,天然巧成。

“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名冠於世。

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成因

花崗岩斷塊山,節理髮育。

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植被茂密,化學、生物風化作用顯著,常出現雲海景觀。

1奇鬆:黃山鬆是黃山特有樹種,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懸崖峭壁上,其生長條件如下:

a.懸崖絕壁的生存條件(岩石堅硬、土壤貧瘠)

b.黃山鬆根部釋放酸性物質,溶解、侵蝕花崗岩體

c.植物向陽的特性

d.黃山山谷風大的影響,雲霧變換多端。

2怪石的成因:在奇峯的基礎上,透過外力的風化和侵蝕作用而形成的。

3雲海的成因:a.黃山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

b.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時間短→溼度大,水汽多,容易成雲致霧

c.峯頂和谷底、向陽處和背陰處溫差大,以及受山谷風的影響→水分蒸發速

度不同。

爲何冬季雲海?夏季受副高控制,下層氣溫高,對流強,雲層不穩定

4溫泉的成因:地表水下滲受熱,或地下水與地下熾熱的巖體相接觸,變成地下熱水或蒸汽。地下熱水沿着斷層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形成了溫泉。

(2)海域景觀——美國夏威夷

旅遊資源豐富,由8個大島和100多小島組成。

景觀特點:熱帶海域風情和火山景觀聞名於世。世界罕見的休憩風景勝地。

成因:由火山寧靜式的爆發形成,盾形火山利於觀賞和考察;

地處熱帶,受海洋環抱,氣候適宜,雨量豐富,植物茂盛;

多種文化融合:海島文化、移民文化

(3)歷史遺產——中國長城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景觀特點 中國人文景觀第一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世界奇觀。

建築年代之久、規模之大、歷史價值之高舉世無匹。

成因:古代軍事防衛工程。

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體現因地制宜思想,與自然環境和諧;是自然地理界線(中段與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致);

隨坡就勢。長城修在山脊處,烽火臺分佈在山頂,交通要道口(河谷口)爲關隘

400毫米年降水爲哪些地理事物的界限?

從地形看: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的分界線,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分界線

從氣候看:西北乾旱半乾旱和東部季風區的界限

從植被看:溫帶落葉闊葉林和溫帶草原帶的界限

從農業方式看:北方遊牧民族和漢農耕民族的界限

(4)城市景觀——法國巴黎

巴黎景觀主要爲人文景觀。

巴黎景觀主要沿塞納河兩岸分佈,成因:河流具有供水、運輸、防禦功能。

城市景觀反應了城市發展的歷史。

(5)澳大利亞大堡礁風景區

1大堡礁分佈在澳大利亞東北海岸離岸16-240千米的珊瑚海上,綿延2000餘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距今至少有3000萬年的歷史了。

2大堡礁的形成原因:a.大堡礁附近海域爲熱帶:水面溫度高達21-38℃

b.溫度的垂直變化和季節變化都比較小。

c.平均鹽度高,達3.5%

d.海水清晰度高

e.水面較平靜

f地殼緩慢下沉

由上,海域環境適合珊瑚蟲繁衍。

3大堡礁的位置和分佈(見下圖)

4景區內的其他特色:a.熱帶風光的大陸性島嶼b.土著部落

(6)雲南元陽梯田景區

1地理位置:位於雲南省南部,與昆明相距290千米。

2元陽梯田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哀牢山區一年四季有來自印度洋的水汽,附近元江水汽

蒸騰昇空,形成了連綿雨水。

人爲原因:當地人修建水渠網絡,引山泉溪流進田,解決水源問題。

(7)法國巴黎塞納河畔的古城區

1塞納河概況:由東南向西北穿過巴黎,水位穩定,少洪澇,全年不凍,利於航行。被法國人稱作“母親河”。

2塞納河畔的建築藝術和名勝古蹟:埃菲爾鐵塔、戴高樂廣場、愛麗捨宮、盧浮宮、巴黎聖母院等。

第四章 旅遊開發與保護

17.旅遊規劃的基本內容

1旅遊發展的基礎方面:a.開發地目前的社會經濟狀況

b.開發地的旅遊資源和旅遊活動

c.交通條件

2旅遊具體規劃方案:a.客源市場和導向

b.基礎設施的建設(住宿設施、其他旅遊設施和服務、其他基礎設施)

c.所需的自然、文化和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

3旅遊活動三要素:旅遊者(主題)、旅遊資源(客體)、旅遊業(媒介)

18.旅遊景區規劃設計的意義

1旅遊景區規劃以旅遊資源調查與評價爲基礎

2以旅遊者對旅遊過程中的食、宿、行、遊、購、娛的需要爲導向

3以旅遊審美原理爲指導

4對提升旅遊景區的品位,擴大旅遊景區的規模,提高旅遊景區的效益,意義十分重大

19.旅遊景區規劃設計的原則(中圖版)

(1)突出景觀特色:如泰山雄偉、華山險要、峨眉俊秀、衡嶽煙雲。

(2)自然美與人工美的統一:如江西廬山的白露洞書院以獨特方式融匯在廬山自然美中。

(3)維護生態平衡:如杭州西湖,湖沼之地→人間天堂。

(4)最佳綜合效益:最大限度發揮景點的綜合使用價值。如甘肅蘭州興隆山瞭望塔:防火護林、鳥瞰全景。

20.旅遊景區規劃設計的內容(中圖版)

(1)景區形象:景觀特色是決定性因素。例:P60平遙古城的形象設計:理念、行爲識別、視覺識別。

(2)功能分區:常見的功能區有服務區、遊覽區和保護區。

交通線:①便捷、經濟、安全、可靠;②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

(3)空間佈局

服務設施:①與交通線相連;②在旅遊區附近選址;③集聚與分散需具體分析

對某旅遊景區的交通、服務設施進行規劃設計。

21.旅遊地點和旅遊線路的確定(中圖版)

(1)查找、收集旅遊資料與資訊:圖書、報刊、廣播、電視、國際互聯網、旅行社、與親戚朋友交談是獲取旅遊資料與資訊的渠道。

(2)選擇旅遊線路:出發點是用最少的時間,花最少的費用,獲取最豐富的旅遊體驗,達到最滿意的效果。

①旅遊線路的設計原則:突出特色;講究韻律——保持興奮度;“冷熱”兼顧——“以熱帶冷”;發展創新——適應需求;安全可靠。

②選擇線路要注意的問題:突出主題;儘可能使景區串聯,避免形成重複;合理安排時間和活動內容;根據經濟條件選擇交通方式和食宿條件。

22.旅遊景區規劃設計的流程

1對旅遊景區進行實地考察,收集大量的有關資料

2還要對旅遊景區開發的外部條件加以調查和評估分析

3要對旅遊景區的發展進行總體定位

4根據總體定位對旅遊六要素進行具體的安排和設計

5對景點的規劃設計最爲重要(根據景點區位、開發性質和規模,規劃設計旅遊交通和各項服務設施)

23.影響旅遊安全的因素(中圖版)

自然因素:自然災害;傳染病、核輻射等

社會環境:戰爭、恐怖主義、社會動亂、火災、旅遊設施管理不當的損害等。

24.旅遊事故的防範措施(中圖版)

(1)增強安全意識;

(2)消除不安全因素;

(3)控制不安全行爲:①限定遊客活動範圍,設定安全警告標誌;②加強巡視;③及時獲得天氣預報,預防自然災害;④加強遊客安全教育。

(4)加強救援,在發生意外事故時爲旅遊者提供緊急救護和援助。

25.旅遊景區開發中的不和諧音及其啓示[4]

不和諧音:1品牌之爭2重複開發現象嚴重3低水平開發屢見不鮮4不顧市場需求,盲目開發

啓示:旅遊景區不做規劃,只會造成旅遊資源的浪費、旅遊環境的破壞、旅遊景區的低效益

26.旅遊開發中的環境問題

1對自然環境的破壞:a.污染

b.對生物的危害(捕獵野生動物、採集野生植物、干擾生物的生活習性、阻斷生物的遷徙路線、甚至導致某些珍稀物種的滅絕)

c.開發建設和遊人對地表環境、自然資源的破壞(如: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結、滑坡、雪崩等)

d.對視覺效果的破壞

2對社會環境的破壞:a.對傳統社區文化的破壞

b.對文物古蹟的破壞

c.旅遊熱點地區過度城市化造成的一系列城市問題(如:城市景觀破壞、建築物過於密集、交通擁擠等)

27.旅遊環境容量(或稱旅遊承載能力,簡稱旅遊容量)

1定義:指對某一旅遊開發地域而言無害於其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活動量。

2旅遊開發地域及級別排列:旅遊景點<旅遊景區<旅遊地

3意義:旅遊環境容量的合理測算,是旅遊景區規劃的科學依據,是旅遊景區可持續發展的

保證。

4表示:遊客流量

5分類:a.旅遊極限容量(達到旅遊極限容量稱爲飽和)

b.旅遊合理容量(或稱:旅遊最適容量或旅遊最佳容量,指旅遊環境處於最佳狀態)

28.旅遊環境保護的措施[9]

1政府:a.建設排污處理設施b.倡導綠色旅遊c.建設各種環境保護區

2旅遊研究和教育專家:a.評價旅遊開發的環境影響b.普及旅遊環境保護教育

3旅遊開發商和經營者:a.評定旅遊環境容量b.禁止破壞生態環境和文化環境的工程

4立法機關:a.編制旅遊開發規劃中的環境保護和法規b.健全旅遊環境保護法規

29.“綠色”的旅遊六要素

餐飲、住宿、交通、遊覽、商品、娛樂都不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退化,實現物質和能

量的可循環利用。

第五章 做一個合格的現代遊

30.設計旅遊活動的步驟[4]

1瞭解旅遊者的主觀願望和能力a.考慮主觀因素[個人的興趣(即旅遊動機)和愛好(即旅遊偏好)的不同。其中,旅遊動機是人們進行旅遊活動的心理要求,是直接推動和指導人們進行旅遊活動的內在原因或動力]

b.考慮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和閒暇時間的限制

2收集旅遊地的資訊(主要包括旅遊資源的特色、旅遊地的時空可達性、旅遊服務設施和

條件,以及大致的旅行費用等)

3確定旅遊目的地,選擇旅遊線路a.選擇最有名的旅遊地

b.選擇與居住地環境差異較大的旅遊地

c.選擇最小旅遊時間比

4保證旅遊安全a.考慮旅遊地的自然環境條件(如:地形、氣候、水文等)

b.考慮旅遊硬件設施情況(如:交通等)

c.考慮當地的社會文化環境

31.旅遊者的行爲對旅遊區的影響[5]

1合理行爲:a.對於保護旅遊區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b.爲旅遊區的文化建設作貢獻。

2大量遊客的到來帶來的環境問題:a.環境破壞

b.環境污染

c.對正常社會秩序造成衝擊

32.生態旅遊[5]

1定義: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

2特點:認識自然、保護生態環境

3對象:自然景觀;與自然和諧的文化景觀

4要求:旅遊者約束自己的行爲,保護旅遊資源和旅遊環境,提倡每個人都應爲可持續發展盡其所能

5評價:生態旅遊的產生是人類重新認識自然、重新審視自我行爲的必然結果,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價值的綜合體現。

33.旅遊開發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措施:(中圖版)

(1)提高旅遊區規劃、建設的環境意識,加強環境監測,加大旅遊區的環境保護力度;

(2)運用法律法規,健全旅遊環境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