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數學簡單統計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簡單統計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簡單統計教學反思

數學簡單統計教學反思1

“簡單的統計”根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進一步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學會製作一些含有百分數的簡單的統計表;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並學習製作一些簡單的統計圖;學會對統計圖表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受到國情教育;能從報刊、雜誌、電視、網絡等媒體中,有意識地獲得一些數據資訊,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爲使學習方式得到根本上的改變,筆者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現將其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現生活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爲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到數學有趣。如在教學折線統計圖時,課的開始我先出示了一個病人的體溫記錄折線統計圖,讓學生觀察並回答:這個病人能出院了嗎?你從圖上了解到了什麼?這副圖告訴我們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和作用?透過這樣一種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形式,讓課堂貼近學生生活,學生的興趣是濃厚的,學生在生活中的體驗也是充分的,本來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了。

二、導自主探究,學會繪製圖表。

在引導觀察圖表的過程中,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索畫法,因爲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已經掌握了一些特點,教師再適時提出問題進行點撥,完全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透過學生的觀察、交流,自然而然地發現了繪製圖表的方法。

三、解決生活問題,提高實踐能力。

數學源於現實,寓於現實,用於現實,應用數學知識改造客觀世界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數學練習要引進相關的生活問題,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能力。我在教學完了本單元的知識後,佈置了一道實踐作業,要學生統計一週的氣溫變化情況,以每晚的天氣預報爲準,先繪製統計表,再繪製成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這樣不僅充分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學習數學是有用的。

總之,本節課最大的收穫是透過教學形成了對該類知識點的教學模式:觀察統計圖表—探索畫法—製作統計圖表—分析統計圖表解決問題。

由於在教學統計表時過高的估計了學生的能力,急於求成,學生在繪製時對“合計”一攔的位置把不準,出現了一些錯誤。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吃透教材,備好學生,掌握學生的知識生髮點,把握教材的難點和學生易混淆的地方,提高數學活動的參與面,特別要照顧到差生,使全班學生都有所發展。

數學簡單統計教學反思2

我在教學本章內容時,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從學生的生活出發,使生活素材貫串於整個教學的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資訊來自生活,並讓學生親身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具體地說有以下幾個特點:

以學生感興趣的事例作爲切入口,激起學生統計的慾望,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課中我從“我們學校校服的顏色還沒有確定,你覺得從紅、黃、藍、白中選擇哪種顏色合適?”匯入新課,從“怎樣才能知道最喜歡哪種顏色的人數最多”來切入主題,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

讓學生經歷數據收集整理的全過程。課中學生很快想到了採用“投票”的方法,透過全班舉手的方式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顏色來收集數據,使學生親身體驗,積極投入的數一數喜歡哪種顏色的人數最多。整個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充分展現出來。

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課堂中引導學生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去哪裏春遊,最喜歡參加哪個興趣小組,最喜歡哪一個季節,最喜歡吃哪一種水果等等生活中需要用到數據的收集整理的實例,培養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蒐集數據、整理數據的能力,並能根據所統計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這樣既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情境中掌握了在動手實踐的活動中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到統計在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數學簡單統計教學反思3

本節課中我主要是透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學會分類,並且能對一些東西按照適當的標準來分類整理,能整理成圖或者表。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我注重滲透一些相關的數學思想:分類思想、集合的思想、統計思想、一一對應的思想。

本節課我先透過數禮物,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分類可以有不同的標準,以及分類的重要性。緊接着出示分氣球,我先指定分類的'標準,讓學生在充分的動手操作中掌握分類的方法,學會用圖或者表來表示整理後的結果。然後進一步探究其他分類標準得出分類標準不同,結果就不同。其間,我還滲透了“一個”與“一類”兩個該概念的區分。在鞏固練習的環節,我選取了課後的練習七的第一、二題,充分利用教材資源。之後我對本課的知識進行了拓展延伸,讓孩子說說在自己身邊有哪些分類?出示垃圾分類圖片,讓孩子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有服務於生活,同時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課後我認真聽取了幾位老師的寶貴意見,幫助我更全面地認清了自己,讓我發現自己存在的許多問題。

一、在時間的安排上還是有點前鬆後緊,到後面由於時間的關係,第二都練習也沒有充分的展示出來。

二、在課堂中,有兩次學生動手操作的環節,我生怕學生被桌上好看的氣球卡片吸引住,所以每個環節都要進行紀律整頓。在今後的日常教學中我要多加強對學生行爲習慣的養成。同時也要多向名師學習,提升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三、讓學生初步瞭解“一個”和“一類”的區別時,忘了進一步深究:都是增加一個氣球,爲什麼你們一會兒增加一個數一會兒又增加一列這是爲什麼啊?讓學生明確他們之間的區別。

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針對性問題,是值得我一直研究和學習的問題。

以上是我在這次課中的不足之處,我會及時改正,不斷進步。希望能在這次的反思中,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

數學簡單統計教學反思4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掌握條形統計圖的製作方法,並從中進行觀察、分析。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條形統計圖,對於條形統計圖的製作方法、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給學生的思維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思維發散能力。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爲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理念之一。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這節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並沒有直接選用教材上的五(4)班統計表這個內容,而是採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生日着手,從整體上創設了一個統計我們班同學在各個季度過生日的活動這樣一個情境,透過複習舊知識(小統計),力圖從真實的生活中提出問題,感悟統計活動的目的 使學生從內心感受到有必要去進行統計,很自然的進入了調查統計的環節,從而引入課題。因爲這是一個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所以能吸引學生,將學生迅速的引入情境之中。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實際的生活素材來進行教學,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的密切聯繫,變傳統的“書本中學數學”爲“生活中學數學”使數學課富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二、 運用電腦,自主探究

教學的第三個階段,是製作條形統計圖,教材上主要是要求學生會製作簡單的條形統計圖。數學與資訊技術的整合教學不但因兩者有不可分割的淵源,互爲依存,而且這種整合也是數學應用思想的延續和發展。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資訊技術,運用“自主性學習”平臺,課件循環演示條形統計圖的製作步驟,並附有教師的講解,讓學生脫離老師的講解、自己嘗試着學習製作,更直觀、形象,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能力和意識。學生透過操作學習,嘗試着自己來製作條形統計圖,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還可以再仔細觀察課件的演示過程,其中在製作過程中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採用多媒體技術加入錄音,這是一般課堂所不能實現的。在學習完條形統計圖的製作後,就要來學習怎樣分析,這部分的教學還是讓學生跟着電腦自主學習,可以反覆地操作,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舉一反三分析其它的條形統計圖,學生將自己的見解透過鍵盤輸入,發送到教師機,讓全班學生都可以體會到。自學探究活動的開展,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是學生進行“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基礎載體。學生能學的教師絕對不講。藉助於“自主性學習”平臺這一軟件載體來學習統計圖的製作、分析,透過資訊技術的連結、轉換功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觀察、比較、思考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並且豐富了原有的知識結構,增加了對知識深層面聯繫的感知。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提出人的五種需要,最高層的需要就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雖然每個學生的學習背景和目標不同,但都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意識和自身價值實現的願望。從蒐集統計圖,到認識各種統計圖的作用,再到制用統計圖,評價優劣等等,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有學生參與,在相互學習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層面上得到了不同的收穫,在切磋中學會了用各種方法來學習,開啟了學習的視野,既有全體學生的全面提高,又不乏個性智慧的閃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加上資訊技術所創設的廣闊舞臺,使學生各施其能。比如,對於計算機,有的學生擅長上網蒐集,有的學生善於製作圖表,有的學生熱衷於分析統計圖等等,其所表現程度有一定的開放性,很難有標準的答案,倒是隨處可見閃光點。各個學習環節上各有所長又得到相互彌補。

三、師生關係,重在交流

在課堂師生人際關係上,創設一種和諧、寬鬆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的親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藹可親,本堂課中老師與學生一起進行統計、交流, 課堂上流露出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營造一個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師不以權威者自居,透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情感傳遞給學生親切、信任、平等的資訊。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朋友,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敢說敢想,敢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使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總之,本節課最大的收穫是透過教學形成了對該類知識點的教學模式:觀察統計圖表——自主探索製作過程——製作統計圖——分析統計圖——解決問題。

反思這節課的不足主要是:

(1)在小組交流的形式上可以再多方位一些,發言面可以再廣一些。在學生製作條形統計圖時,除了現場統計的內容,還可以增加一些分散的數據,讓學生透過挑選同一類型的數據製作統計圖,這樣對學生分析的能力又是一種提高。

(2)本節課在教學評價方式上略顯單一。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多一些,缺少生生之間的評價。如學生獨立製成五(4)班同學生日時間統計圖時,可以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評價,如“她畫的怎麼樣,你能評價一下嗎?”“你認爲哪位同學畫得最好?”把評價的權力交給學生,及時激勵學生。

在今後,我將不斷學習,以課改精神爲指導,認真鑽研教材,研究學生,反思教學行爲,勇於改革和創新,紮紮實實上好每一堂課,努力成爲一個學生愛戴的好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