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引導層動畫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對資訊技術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教師不僅教授學生知識與技能,爲他們適應資訊社會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更要注意培養學生對資訊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養。對於本次教學,我的體會如下:

引導層動畫教學反思

一、課堂教學基本達到預期效果

整節課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是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對於新知識,我沒有直接給學生和盤托出,而是讓學生透過對比、思考、討論、實踐、自主探究、協作互助等途徑獲取新知識,完成任務,解決問題。充分體現了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

二、對教學策略的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學策略得當的是:

1、故弄玄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思維通常總是開始於疑問或者問題,開始於驚奇或者疑惑,開始於矛盾。”只有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只有他們心存疑惑並有解決疑惑的慾望時,學生纔會積極參與。因而,在教學中,我比較喜歡“故弄玄虛”。在本次課中,透過對比,穿插設問法,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加深他們對引導層作用的理解;爾後,我只演示了一片樹葉飄落的動畫,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多片樹葉飄落的動畫,並向學生提出疑問,讓學生帶着問題操作,然後調動學生積極發言討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我再進行階段小結,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就變成了一個趣味性的'“迷宮探寶”過程。

2、協作互助,創設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經過實踐我發現,絕大部分學生上機操作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經常忙不過來,有時難免會挫傷沒有被輔導學生的積極性。於是,我採取了“幫帶”策略,即安排基礎比較好的跟基礎較差的學生同桌,鼓勵同學之間協作互助。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學生得到鍛鍊,我也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特困生”。同時,學生在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感情,創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3、設計分層任務,更具人文關懷

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如果任務簡單,接收能力強的學生很快完成,剩下的時間無事可做;如果任務複雜,接收能力差的學生無法完成,這樣會打擊他們的自信,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因而我爲學生精心設計了不同層次的任務,要求每個學生參與實踐,讓學生自由選擇符合自己的或自己喜歡的任務,這樣學生才更積極主動地參與。設計分層任務,對學生來說更具人文關懷,也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三、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在學生具體操作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一些預想不到的問題。比如開始的時候幾個學生將引導線畫在了被引導層,甚至把動作補間動畫編輯到了引導層中,究其原因就是對引導層的作用理解不夠透徹,在授課過程中講得不夠透徹。其次就是在演示製作第一個元件“葉落1”時,一下子把所有步驟演示完,到了學生操作時很多學生已經忘記前面的操作步驟了。如果面對的是基礎較好的接收能力強的學生來說,這個基本沒有問題;但是,對於部分基礎較差,接收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還是分步講解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