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回家路上》的教學反思

《回家路上》這一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觀念。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回家路上》的教學反思

1. 創設學習情境,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知識設計生動有趣的。直觀形象的數學學習活動。因此,在教學伊始設計成觀察主題圖、聽錄音故事、想數學問題等活動,積極創設學生熟悉的、喜愛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從生活情境中主動地感受數學、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

2. 剖析學生情況,靈活調節學習重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地思考,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反思。是課程標準的要求。針對平時學生從練習與作業中反映出來的不善於用完整數學語言整理資訊的現象,設計有價值的思維活動,積極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動筆在練習本上寫出想提出的問題這一環節,就是培養學生透過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後,能用通順、簡潔的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既充分培養初步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意識,又整合了語文學科與數學學科的知識聯繫點。

3. 優化合作環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而且,合作精神是時代對人的基本要求,真實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項任務,都必須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得以實現。所以,在教學活動中,着力優化合作交流的環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是尤爲重要的。

(1)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營造合作氛圍,提供合作機會。如:在聽故事後,首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想提出什麼問題,而後再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並且讓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互相評價,創設寬鬆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們在愉悅、民主、平等的氛圍中,縮短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和共振,激發起合作的慾望,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合作活動中去。

(2)拓展合作時空,注重應用實踐,提升數學素養。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人在教學設計時特別注意體現這一理念,努力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與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在認真聽講、課堂練習的同時,有更多的機會去親自探索,去與他人交流和分析探索的結果,更好地理解數學的基本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數學方法。如:教學訓練安排學生和父母或好朋友觀察家中物品或上學路上的景物,尋找數學資訊,試着提出並記錄5個數學問題,進行相互提問並解答的遊戲。充分貫徹聯繫生活和數學應用的思想,讓學生具有實踐活動的機會,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機會,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現實生活,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數學、應用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