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誰大誰小教學反思

反思指對自己所做所爲或人生經歷的總結,並從中找出取得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誰大誰小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誰大誰小教學反思

誰大誰小教學反思

本週一我上了一節數學活動《誰大誰小》,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是:

1、幼兒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和一樣大,並能用“大”或“小”來表述。

2、能簡單的給物體的大小進行分類。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幼兒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能用“大”或“小”來表述。

活動一開始,我創設去小熊家做客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比比熊爸爸跟熊寶寶比,哪個個子大,哪個個子小,讓幼兒明白什麼是大小。第二環節讓幼兒操作,比較觀察各種物體的大小,先給每個小朋友拿兩個同一種玩具,比一比,誰大誰小。然後讓幼兒到操作區玩玩具,玩玩具時,教師引導幼兒可以拿兩個氣球,或是兩輛小汽車進行比較,再然後教師講解比較大小,教師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球,讓幼兒比較哪個大哪個小?最後教師小結:要知道哪個大哪個小,要把他們放在一起比一比才知道。第三環節:分類遊戲“摘蘋果”,一棵蘋果樹大,一棵蘋果樹小,提問:誰大誰小?蘋果樹上都結了些怎麼樣的蘋果?然後準備一個大框,一個小框,讓幼兒自由摘蘋果,把蘋果放進相應大小的框裏。

爲了本次活動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我花了幾天時間準備了充分的教具。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並沒有完成更好,因爲我平時設計的教具沒有這次的新穎,顏色也不豔麗,孩子們都習慣了,而今天我的教具讓每個孩子都興奮不已,特別是一進活動室,看到熊爸爸和熊寶寶時,孩子們的眼神吸引過去了,我要和孩子一起做拍手遊戲時,以至於孩子們的眼睛還是看着熊父子倆。在分類遊戲這一環節,幼兒的興趣十分高漲,還沒等我說開始,孩子們就動手摘了,看來我的養成教育還沒有做到位,茜茜小朋友爲了快點把蘋果放到筐裏還推了身邊的小朋友。大部分小朋友能分辨大和小,但在用語言描述時,昊昊的聲音很小,也沒有說清楚,其它孩子語言很清晰,能說明哪個大,哪個小。總之這節活動課教學目標基本完成了。上了這節課我感觸最深的是,小班孩子最喜歡形象生動、顏色鮮豔的教具,在以後的活動中要多下功夫多做孩子們感興趣的教具,不能只圖簡單,更希望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收穫多多。

拓展閱讀:

《大還是小》教學反思

《大還是小》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文章,內容淺顯易懂,同時富有教育意義。文章透過“有時候大”和“有時候小”的比較,使孩子們感知成長,並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們懂得如何“變大”。本課的教學設計我着眼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學習,激趣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並帶着問題讀書,突出“讀”的作用,以讀爲主,以讀代講,讓學生透過各種形式的讀,理解課文

一、激趣匯入,引出課題,啓發質疑

1、出示字卡“大”。

師:同學們,請大聲地讀這個字。(生讀:大)

師:上課時,回答問題的聲音要大。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麼嗎?(生答:小)

2、出示字卡“小”。

師:請小聲地讀這個字。(生讀:小)上課時,回答問題聲音不能太小,否則別人就聽不到了。老師要看看這節課誰的表現最棒。(同時出示字卡“大小”,全班齊讀)

3、質疑:你認爲自己是大還是小呢?能說說爲什麼嗎?(指名回答)

師:有一個小朋友也遇到了這個問題,他是怎麼回答的呢?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大還是小》。

4、讀了課文題目,你有什麼疑問?接着我引導學生梳理出主要問題進入下面環節的學習。

二、自主探究學習

(一)出示自探提示一

(1)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把詞語讀正確,句子讀通順。

(2)圈畫並拼讀生字,要求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這些生字的字形。

根據自探提示先自主學習,然後同桌間互相讀讀生字。

(二)出示自探提示二

(1)再次讀一遍課文。邊讀邊找書中的小朋友到底是怎樣回答的,標出相關語句。

(2)練習讀好這些句子,爲朗讀展示做準備。

1.學生先自由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多讀幾遍。

2、指名展示朗讀。

三、精讀感悟,質疑解惑

師:課上到這裏,你們還有新的疑問嗎?可我這裏還一個問題沒解決,文中的小朋友一會兒說自己大,一會兒又說自己小?那到底“他”是大還是小呢?

(1)“我”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很大”,用“____”畫出來。想一想:爲什麼這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大”?

(2)“我”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很小”,用“____”畫出來。想一想:爲什麼這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小”?

(3)你們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很大?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很小呢?(小朋友們各抒己見,我再小結,很自然地就明白了道理,並知道今後怎樣做個懂事的孩子)

在教學中,我力求從一年級開始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如讓學生用“____”畫出相關詞句,體現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教學思想,同時利用課件生動展示課文內容,加深學生的理解與感悟,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濃濃的.學習氛圍中,輕鬆愉快地理解課文,感悟內容。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做到持之以恆。

比較大小教學反思

比較大小這節課的重點是分清楚“<”、“>”和“=”並運用這三個符號熟練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在一節課內學生們要認識三個符號朋友“<”、“>”和“=”,還是有一定困難的,考慮到一年級小朋友處於形象思維階段,我讓學生自己觀察,說一說“<”、“>”的形狀是怎樣的?開口朝哪邊?引導學生用形象易懂的語言去記憶三種符號。“兩邊數字一樣大,中間填‘=’”,“左邊大,大於號;左邊小,小於號”,“大於號開口在左邊,小於號開口在右邊”,“開口旁邊是大數,尖尖旁邊是小數”等,等學生理解後,我又設計了兩個小遊戲:1、我說符號名稱,學生舉出相應符號(提前一天佈置孩子準備好寫有三種符號的卡片);2、“看誰擺得好”,我說符號名稱,學生分別用剪刀手勢擺出相應的符號。遊戲環節,學生雖然積極性高,卻表現得有些浮躁。遊戲之後,我又教給他們一個順口溜:“大於號、小於號,兩個兄弟比相貌,

開口向左是大於,開口向右是小於,站在兩個數中間,誰大向誰開口笑”。在孩子們熟讀之後,我又安排了練習環節,大部分孩子掌握的很好,不過還是發現了一個我意料之外的問題,有一個孩子能用“<”、“>”比較出兩個數的大小,但讀的時候分不清符號讀“大於”還是“小於”如:3>5,孩子填對了中間的“>”,但卻讀成了“3小於5”,我想,針對此況,唯有對其單獨輔導,加強練習。

標籤: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