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公開課教學反思

導語:人要不斷學習,所以有機會鍛鍊,就不能放棄。以下是小編爲你介紹的公開課教學反思,歡迎參考。

公開課教學反思

公開課教學反思

別小看了孩子數學活動時,幼兒在進行操作練習--採蘑菇。說“採蘑菇”,其實也就是要求幼兒把書上的不乾膠蘑菇撕下來,然後再按小兔籃子上的數字進行粘貼。幼兒在操作的時候,需要先把書翻到中縫,撕下不乾膠蘑菇,然後再翻到書的前頁貼上,操作時,幼兒需要來回翻書,這樣不僅操作速度慢而且顯得特別麻煩。

該教給孩子一個怎樣的簡便易行的方法呢 我正在想着。突然,眼前一亮,我看見詩函小朋友把“蘑菇”撕下後,全部貼在她的五個小手指上,然後再翻到書的前頁一個一個貼起來。咦,這樣還真省事多了。我向小朋友介紹了詩函的方法,並鼓勵他們也可以想出別的又快又好的方法。這樣可好了,幼兒想出了很多方法,他們做起練習來省事多了,速度自然也加快了。

孩子們的舉動,又讓我想起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情。班上新添置了一種軟塑料玩具,這種玩具能拼插出許多玩具,我想我不出示拼插示範圖,看孩子們能拼插出多少種。說真的,當時我還以爲孩子們沒有我的示範指導,根本就不會拼插出什麼,所以,當我眼前出現一件件造型別致的手提包、彩鏈、頭飾等作品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興奮地把孩子們的作品展示出來,並鼓勵他們想出更多更好的玩的方法。這樣一來,孩子們玩得更投入了,普通的軟塑料玩具因爲有了孩子的創造和想象而變得格外生動、有趣。

其實,很多的時候,我們會經常面對幼兒獨特的、有創意的想法,只是常常不經意間就被我們忽略了。細想起來,在他們大膽、童真、稚氣的想法背後,又會有多少智慧的火花呢 身爲教師的我們,千萬不能小看了孩子,而是要善於在孩子的一舉一動中發現他們富於創造性的想法,並適時地給予積極有效的評價和支援;此外,教師還要給孩子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和條件,發揮同伴羣體的相互模仿、激勵作用,促進幼兒羣體共同發展。

公開課教學反思二

對於公開課,大部分人傾向於從教學活動形式或目的來判斷是否屬於公開課。有學者指出判斷幼兒園公開課應該綜合三個方面:是否有他人在場;是否以觀察與評估爲目的,是否是正式組織的教學活動。按照這三點來辨別,則觀摩課和園內研討活動也是公開課。

公開課的主要作用是教學的指導與示範、教研,教學是基本,教學產生教研,二者又相互促進。公開課除教學教研的作用外,還承載着一些功能。如,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教學實踐與研討;促進幼兒發展;促進幼兒園的發展,其中包含着選拔與考評的功能,也包含於教師發展中。

裴娣娜指出,公開課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當時開設公開課的目的和對象都很明確,即請中小學骨幹教師、特級教師爲高師院校學生作學科教學的示範課,屬於職前培訓的性質。當然幼兒園公開課本應也是培訓青年教師,開展研討交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進而促進幼兒發展,但是當前幼兒園公開課面臨的問題卻不容樂觀。

一、幼兒園公開課

異化現象分析

越來越多的人在開展幼兒園公開課的同時也開始積極反思公開課的問題,並且指出公開課已經違背了其主旨,偏離了其主要正向功能的軌道,被異化了。幼兒園公開課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參與的人從形式和評議等方面使得它的價值取向逐漸發生偏離。

1.教學內容上刻意追求學科領域整合

綱要中指出各領域內容要相互滲透,有機聯繫,注重綜合性。幼兒園各領域的綜合、滲透最佳方式是以主題活動的方式進行。但是在幼兒園公開課中我們也經常見到學科領域整合的教學。有整體觀念很好,但是如果刻意追求,並沒有真正融合,讓人看起來,就只是一堂散亂,沒有重點,花樣繁雜的教學活動。並且爲了完成準備好的教學,就很會延長時間,本來幼兒的注意力時間有限,如果教學時間超過幼兒注意力時間,就會影響教學效果,加重幼兒負擔。

2.教學形式的異化

(1)“示範”、“展示”課的異化

公開課本來一方面是要促進上課教師的專業成長,另一方面提供觀摩、研討的機會。但是在公開課中我們只看到教師的“完美”教學,教學過程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教學過分“打磨”,孩子也許早已失去興趣,只是成爲教師的道具,而教師的表現有作秀之嫌。在公開課中,基本都會用到多媒體,多媒體是輔助工具,運用好了能爲教學增色,但是常常能看到幼兒園教師用多媒體只是形式,並沒有真正結合教學內容或自己的教學風格,多媒體有時就只是一個表演的背景,卻顯得很突兀。

(2)表揚幼兒形式化

在常規課中,一些幼兒的表現不一定能得到老師的表揚與鼓勵,並且表揚的頻率也沒有在公開課中大。在公開課中我們隨時都能聽到.“你真棒”之類的表揚聲。雖然新課程改革後要求培養幼兒園的自信心,不能隨意否定,但是這種“隨口”的肯定,對於幼兒園的發展沒有新的幫助。因爲這種評價過於模糊,過於籠統,不能讓幼兒明確自己是哪裏做的好,事實上此時幼兒並沒有獲得確切,具體的資訊,以加強幼兒某方面的優勢發展,而只是讓幼兒“高興”,久而久之就會要麼使得幼兒認爲這種表揚太過於廉價,失去一個發展的外在動力,要麼就會滋生驕傲的情緒。

3.教學評議的異化

幼兒園公開課應該既重教學,又重研討,教學的中心應該是幼兒,研討的終極目標也是幼兒。但是在教學評議時,教師個人的自我評價,他人的評議都沒有用正確的理論、思想來觀摩、分析、反思公開課。

“因爲公開課上得成功不成功,涉及到對一個教師的評價,所以,許多非客觀因素、非科學因素就必然地滲入到公開課中,尤其是公開課的評課環節當中。也就是說,公開課評價不能過份強調教學方式和手段,公開課更應成爲當時各種新的教學方法或教學理念的實驗場。”

上課教師在自我評價的時候,往往覺得整堂課只要順利按照教學準備上完就算是一堂成功了。雖然作爲公開課就含有“優秀”的成分,但是順利不代表優秀,而是教師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引導孩子解決他們的問題,把孩子需要和應該具有的知識傳達給他們,這種傳達的過程是生命之間的相互影響。教育本就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我們想要祛除這種影響都是不可能的。

而另一方面,他人對教師的評價,往往空而泛。例如,“教學目標明確”、“教態好”等等籠統含糊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沒有針對性,沒有達到公開課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這樣反而使教研後續不足。

4.公開課中存在教育公平問題

“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幼兒的發展,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幼兒,要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已有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用適當的方式給予幫助和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但在公開課中卻存在不公平現象。有的老師指出,爲了上好公開課會把平時平時搗蛋不聽話的孩子剔除。最常見的是在公開課中,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的孩子都是老師喜歡的或是平時表現好的孩子。那些所謂表現不好的孩子完全被忽視。這樣的.公開課沒有把孩子放在中心,已經丟棄了教學的終極目標。

二、對幼兒園公開課的反思

幼兒園公開課存在的問題已經阻礙了公開課正向功能的發揮,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與反思。

1.追求功利化

幼兒園和教師在考慮公開課時也許更多出發點不在於教學相長,而在與透過公開課的形式獲得更多的優勢資源與利益。

2.價值取向的偏差

教學包括教和學,教是爲了學,教是爲了不教。幼兒園的所有一切作爲都應是以促進幼兒健康而全面發展爲目的。公開課也應該是以幼兒爲中心的教學,公開的目的不應僅是教師的教學,還應有幼兒所呈現的。教師專業成長的終極目標是孩子的發展,所以公開課如果只是圍繞教師進行,而忽視幼兒,把幼兒當做配合教師的道具是本末倒置的。

5.教育理論掌握不夠深入

在幼兒園公開課中究竟是要反映什麼教育理念,什麼教育思想,有什麼新的教學方法產生,在公開課進程中有什麼教育契機可以值得我們研究,等等問題,教師和聽課人員都沒有很好的理解。因此,公開課就只流於表面,流於形式。

三、幼兒園公開課常態化的重構

1.價值取向的轉變,以幼兒爲本,防止教育不公平現象

教育不僅是要有效率、效益,還要有生命,教育應該是生命在場的互動,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在公開課的舞臺上教師應該是導演或只是幼兒的配角,而不是主角。爲了孩子的發展要求教師專業發展。爲了每一個孩子成長,教師要公平對待,給每個孩子受教育的機會。不把公開課功利化,把公開課當成研究課,就不會迴避問題,而是直面問題,進行問題分析,進而解決問題。應該始終堅持教學相長這句話。

2.加強幼兒教師教育機智素養修養

幼兒園教師面對的是一羣天真活潑,有“哲學智慧”的孩子,這就需要幼兒園教師學習多方面知識,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時纔不至於爲不“尷尬”高控制幼兒,或不讓幼兒提問。教育機智是要在豐富的知識及教育經驗中形成的。我們不能苛求幼兒教師什麼都會,但是我們可以運用教育機智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始終懷着這樣的信念:不要只做教書匠,而要做教育家。教育家有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而這種個人魅力來源於教育實踐的豐富經驗,善於處理問題的機智。擁有教育機智的教師,上公開課前就會對上課內容瞭然,不斷“打磨”的是自己,而不是“磨”上課對象。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爲了一堂好課,我準備了一輩子。”我們應該秉承這樣一種專業精神。

3.完善評價標準

“公開課既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也是其人格魅力的展示舞臺;公開課既是切磋研究、生髮集體智慧的機會,也是合作分享、打造團隊精神的空間;公開課既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照,也應是對學生作爲‘人’的關懷過程。”對幼兒園公開課的評價不要只看到教師的發展,還要看到幼兒在其中的展示,教學的目的是否達到。並且要細化評價標準,不能只是籠統、模糊的評論。多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交流,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4.注重教學有效性

“教師的教學必須要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和幼兒實際,在融入幼兒經驗的教學中幼兒的參與性才能得到提高。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爲和策略纔是真正的有效教學。”公開課異化,只流於教學形式,忽視了幼兒,忽視教學的目的。事實上重複出現的教學材料或教學情境會使幼兒失去興趣,幼兒參與度就不高,教學就達不到本身的目的。我們有時只爲追求公開課的“完美無缺”而費事費力的打磨了一堂公開課,但實際上,只要是教學中幼兒有收穫,生命對生命發生了影響的,這樣的教學就是有效的。並且我們應該清楚認識到沒有完美的教學,只有不斷改善,反思的教學,只有認識到了自己不足之處,我們才能進步,認識到別人的不足才能借鑑經驗。我們應該回歸公開課的本色。公開課雖然在於示範引領,但是它也應該是真實而富有魅力的,它不能作假作秀,它所要展示的是師生之間的有機互動。所以幼兒園公開課應以幼兒爲中心,注意教學的實效性。

我們認識到了幼兒園公開課的作用及其問題,但是隻有讓公開課發揮其正向功能,才能充分發揮其功用,體現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