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三年級下冊教學反思「彙總」

三年級下冊的課文有很多,老師們需要在教後做好反思,下面小編爲你分享三年級下冊教學反思範文吧!

三年級下冊教學反思「彙總」

1、三年級下《解決問題》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利用教材資源,爲學生提供生活化的現實問題的情境,創設學生樂學情境。本節課以學生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內容爲素材,展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碰到的買麪包的計算問題。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一資源,透過提問你發現了什麼數學資訊?吸引學生看圖蒐集主題圖中的數學資訊,再透過提問根據這些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爲下面的探究學習創設了現實的情景,促使學生能在真實的情境中較好的理解和掌握用兩步計算來解決問題的想法。在練習設計上注重數學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繫,讓學生在學會必要的知識後,及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課件出示一家文具超市一些學習用品的價錢,再告訴學生給你80元,你喜歡買哪兩樣文具,算一算還剩多少錢?使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時,也使學生理解今天學習的數學知識具有應用價值,使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2.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讓學生從問題情景中提取數學資訊並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反饋;使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上透過提問你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嗎?你又是怎樣想的?讓學生充分交流研討,暢談自己的想法,然後着重說明解決問題的思路。列式計算時可以先分步列式再列綜合算式,利用現實情境加強分步與綜合之間的聯繫,同時強調不同算法的內在聯繫。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激勵和尊重學生多樣化的獨立思考的思維方式。這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有效地培養學生解決簡單現實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

不足之處:

在用小括號將分步計算的式子列成綜合算式時要更加註重理解分步計算時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義,加強分步與綜合的聯繫。另外在小括號的引出時,應該放手讓更多的學生髮表自己想改變運算順序所做的記號,從而得出統一用小括號表示先算部分,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使學生充分明確小括號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三年級下冊語文《絕招》教學反思

《絕招》這篇課文是新課標人教版第六冊第四組的略讀課文,講的是幾個小夥伴之間發生的趣事。這篇課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細緻刻畫的小柱子這個人物形象鮮活欲出,躍然紙上。可以說,他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學生都可以從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強,不服輸。因此,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很容易產生情感共鳴。

略讀課文是人教版教材的新類型,本課教學我進行了大膽嘗試,根據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和本課的選編意圖,力求突出以下四點:

1、自讀自悟: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時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點撥,組織下,運用自己感興趣,最擅長的學習方法進行充分的自主閱讀,自主學習,並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全班討論,互相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整個教學環節中,實踐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享受了閱讀的樂趣;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透過這樣的教學,學生感受深刻而豐富。

2、學法指導:

重點內容精讀,次要內容略讀,這是略讀課文主要的教學方法。因爲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去講解,分析,所以這節課我基本選用“全放” 的教學方法。以一個學習夥伴的身份給學生加油,並作適當的引導。根據本組課文內容和本課“閱讀提示”,我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訓練,培養學習能力與學習習慣。引導學生讀書時先想一想課文中講了幾個小夥伴,涉及了哪幾種絕招。建議學生動筆在文中畫出來,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其次,讓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在小組裏質疑並互問互答,合作學習。接着組織學生各抒己見,全班解決,如“小柱子爲什麼要練絕招?他練了什麼絕招?爲什麼小夥伴羨慕地豎起大拇指?”這樣的課堂既能讓學生完成自主學習的目標,又達到合作探究,互動學習的效果。

3、角色互換:

本次教學中,我注意與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過過“教師癮”,自己退而成爲指導者,組織者,聽評者,讓課堂教學充分走向民主和開放。如:請學生當小老師指導大家分析課文題目;向大家介紹課文裏的生字;用自己的話說說小柱子怎樣練絕招等。學生在這樣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習語文思維敏捷,興致高昂,爭當下次的小老師。

4、珍視感受:

別看學生的年齡小,卻有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絕招。學生閱讀這篇課文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透過個性化的自由閱讀,很快能說出課文中小夥伴之間發生的趣事,並這些事發表自己的看法。孩子們紛紛發言,說得合情合理,切合實際。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在熟讀並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表演自己的絕招。表演使學生大腦想象處於積極的興奮狀態,學習情緒也達到了**。如:張宇同學爲大家表演口技——學動物叫;林毅同學爲大家表演一筆畫等。在這種民主開放,別開生面的課堂教學中,臺上臺下學生都能主動積極地進行創造性學習,教學效果良好。

當然由於本人對新課程學習還不夠,有許多精髓的內涵還領會不深,在教學中難免含有偏頗,請同行們給予指正。

3、三年級下冊《張衡》教學反思

一、準備充分,強拉吸引力

小學中段的學生雖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即成的學習習慣,但仍需教師的提醒和輔助。課堂40分鐘,專注力集中的有效時間不過20分鐘,如何高效利用有限時間?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闢的指出:“注意力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所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纔是關鍵。那麼有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呢?作爲教師,我認爲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這個準備不僅包括知識梳理、重點提煉、環節設定、課堂構建、資料收集等(重點在對教材的挖掘),還包括教師對課堂趣味性的設計準備。只有在課堂中保持高度的趣味性才能抓住學生求知的心。即便在課堂生成中也應靈活教授,強拉吸引力,讓學生的學習性質發生轉變,變爲主動的自主的好學、勤學。

二、以點帶面,靈活教學

在《張衡》這堂課的教學中,有一“按一定的順序寫作”重點。在上課時,我理出順序,讓學生進行實踐聯繫。但是在小結和課堂生成中,我過於強調書本上的順序:由整體到部分,由上到下。但經郭主任點撥,我才明白教材只是一個例子,知識點僅僅是一個點,教師應該做的就是以點帶面,以片促全。在這個教學例子中就應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寫作的順序,說說還可以有哪些順序。其中只要抓住“序”即可。處理知識點要靈活,有遷移和有益長線發展。

三、抓住生成,由表及裏

課堂雖有預設但並不會按計劃發展。課堂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課堂生成。如何讓它變得精彩,讓學生出彩?說要問題就是教師應有價值靈敏度和智慧語。在《張衡》這一課中,我就忽視了一個學生提出的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這篇課文好像不是在寫張衡。當時我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看待學習這篇課文。現在想來實在是錯誤的。課文面對的就是學生,學習的主體也是學生,那麼我們不以童化的視角來看待課文和實際教學呢?在課堂中我就缺乏了價值問題的敏感度。如果僅僅把我和抓住學生這一疑惑,用只會的言語引導和教學,這不就是讓學生的學習水到渠成,效果自顯了嗎?由一看似簡單的問題開始,由表及裏的挖掘和深入淺出的講解,才能點石成金,化腐朽爲神奇,才能讓學生出彩。

四、評價多樣,積極有效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有效地激勵能使學生學習效率極大提高,但關鍵問題是:每個學生的參與度和投入度纔是課堂效率的試金石。因此,學生評價顯得尤爲重要。評價要落實關注到每一個學生,關注他們上課的行爲和精神狀態,並隨時根據需要調整。評價也應由每個組員構成集合爲整組評判標準,標準需每個學生認可。形式可以多樣,不拘一格,可以使語言激勵、形式表揚、物質獎勵等。關鍵是公正積極有效。

最後作爲教師,要有強有力的執行力,應時刻履行教師職責,篤定信念,勇往直前。

4、三年級數學下冊《比大小》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學生在三年級下學期已學過簡單的小數大小比較,這次教學安排在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之後,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對小數有個完整的認識。課後,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學過程及效果,我感覺在這次教學中我比較注意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並注意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一、注重遷移,提供充分發揮的空間。

這節內容與前面所學的整數大小的比較有內在聯繫。我充分利用這些有利的條件,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小數的大小比較進行嘗試,激發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一開始,透過讓學生對整數進行比較,回想整數比較的方法,鼓勵學生將其類推到小數的比較中。注重知識的遷移,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同時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的思路迴歸課堂,讓學生體會到“比較的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體會在使用比較的方法解決問題時,要掌握比較的有序性、相對性和傳遞性,從而培養辯證思維。在探索中,開展小組討論,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教學難點的處理

“小數的大小比較”與整數大小的比較在方法上有相同也有區別,正因爲此,學生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容易存在這樣一個誤區,誤認爲小數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

針對此難點,在學生總結出小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之後,我提出“位數多的小數就一定大”這句話對嗎?讓學分析判斷,將研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透過小組討論、舉例驗證的方法,得出“位數多的小數不一定大”的結論,學生明確“小數的大小與位數的多少沒有關係”,這樣學生認識了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與小數的比較大小的方法的聯繫與區別,促進數學知識的系統化。

三、營造氛圍,使學生樂於學習。

整節課我努力使自己成爲學生中的一員,以一個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學習,使學生感到親切、輕鬆、能主動的學習。在教學問題設計上對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將問題設定梯度,分層提問。這樣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其次在鞏固知識、運用知識的學習環節,針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各類學生都有熱情參與、有能力參與。總之,多給學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老師的熱愛、尊重和期待中學習,提高其學習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主動和諧地發展。

不足:

1.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們完全可以透過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遷移到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上來,絕大多數的學生學起來都會感到非常的輕鬆,對知識點還掌握的比較好,但我還是覺得在設計時忽略了學生的整體參與。

2.我覺得自己的評價性語言太單一,不能及時的給與學生以鼓勵,也就是沒有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不能讓學生的激情去染升。

3.有的地方講的太多,還不夠放手,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5、三年級語文下《真正的施主》教學反思

1.教師要學會把球再踢給學生

當孩子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比較另類,或是超出了你的預設範圍令你很難回答時,不妨把提出的問題像球一樣,再踢給學生們自己去解決,這樣能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成功感。這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也是需要我們努力去實踐的。試想,當初如果我不假思索地把教材的價值取向強加給孩子,還會出現孩子爭辯時的激動嗎,還會有師生的心靈對白嗎?不會!把問題還給學生自己去解決,調動了他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爲學生提供了享受成功的機會,同時也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孩子們的想法和觀點、他們思維碰撞後的火花,也就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無痕育人。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教育意圖隱藏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國著名教育家於永正說:當老師教育學生時,如果學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敗了。這是無痕教育的真諦。在這節課,當孩子說老人傻時我並沒有馬上否定,也沒有立即給予糾正,而是讓其他孩子談觀點。即便是這樣,我也沒有搬出法官的姿態,判斷對錯,而是採用了體驗式學習,讓孩子當賣雞蛋的老人,老師扮演買雞蛋的老師,透過三個問題,逐步深入,逐步探究老人的內心世界。三個問題的回答,是在解除買雞蛋老師的疑問,更是在拷問自己的內心。我爲什麼不同意加價,爲什麼在生活貧窮的窘況下還要降價賣雞蛋,我這樣做究竟是爲了什麼?這樣的質疑、思索、凝練、表達,是內心深處的呼喚,是靈魂深處的獨自。孩子們明白了自己的心,更走進了老人的心。當這一切都水到渠成後,我反過來再來問剛纔那位同學:你覺得老人還傻嗎?能用一個詞形容一下嗎?此時的孩子經過了心靈的洗禮,他對老人的感悟必將是真摯而深刻的。

從傻到偉大這一價值觀的轉變,老師沒有一點說教,更沒有所謂的善意引導,而是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自己思考、自己感悟,充分發揮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將情感體驗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把德育教育不留痕跡地滲透進去,潤物細無聲,這就是無痕教育。

3.體驗式學習

現在的語文課我最常用的一種學習方式就是體驗式學習,因爲我覺得它最容易讓學生走進文字、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零距離的和文字、和人物、和編者進行對話。在這節課,我正是讓學生轉換角色、扮演老人,設身處地地想老人之想,纔有了後面學生的精彩發言。這樣的體驗是獨到的,是成功的,它既突破了課文難點,又對自己的價值觀有了深層次的認識。值得注意的是:體驗與情感二者缺一不可。

4.匯入環節不容忽視

在開始部分,我出示了4幅圖,每次看這幾幅圖我的心總是酸酸的,眼眶潮溼,我想作爲第一次看的學生感受會比我更強烈。因爲現實中的自己和圖片中的他們反差太大了,再加上老師深情地描述,會更能引發學生的閱讀動機,調動學生內心的積蓄,隱埋的情感,從而認真地去閱讀,去體會。

6、三年級語文下《翠鳥》教學反思

《翠鳥》這篇精讀課文描寫了翠鳥的外形、活動和居住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文中作者對翠鳥作了非常細緻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美麗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抓住事物的特點來描寫”是本篇課文的寫作方法。作者在描寫翠鳥的外形時,按一定的觀察順序寫了翠鳥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運用了比喻手法,寫出了翠鳥的“漂亮”;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疾飛”,“剎那間”等詞句的描寫,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同時,本課又很好地做到了“文道統一”:告訴孩子要熱愛動物,就要與動物和諧相處。

我在教學翠鳥的外形和活動時,及時補充課件,先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翠鳥外形的美麗和行動的敏捷。然後再充分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在閱讀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從各自獨特的視角去體會,去解讀課文。只有這樣,學生纔是一個真正的閱讀主體,他在閱讀中才能真正體驗到自己的精神勞動所帶來的快樂,他纔可能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思想。朗讀也是一種極具個性的融理解和表達於一體的綜合性活動,不同的人對一篇文章的體會即便一樣,朗讀的方式也肯定是有差異的。因此,在朗讀指導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在學生自由閱讀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詞語與句子品味語言美,體會作者是怎樣把翠鳥寫得那麼美那麼可愛的,再把體會到的透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在朗讀中想象、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在此基礎上,利用教師的板書,引導學生背誦描寫翠鳥的外形的段落,然後讓學生仿說自己喜歡的鳥,學生在說的時候及時指導敘述的順序,幫學生理清思路,最後再寫下來,在小組內交流,讓學生感受讀與寫關係與魅力。在教學翠鳥等魚、捕魚的部分,我以“誰能讀出翠鳥的機靈、敏捷”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後小組內評讀,透過反覆朗讀讓學生體會到“清脆”、“疾飛”、“一眨眼”、“輕輕地停”、“一動不動”、“蹬”、“叼”、“剎那間”應該如何變化讀。再進行男女生、師生賽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讓學生在寬鬆的環境中讀好書,感受閱讀的快樂。

透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對鳥類有更深入的瞭解,他們會自覺地愛上這些小生靈,並知道愛鳥不捉鳥,時時處處保護他們,同時也增強了環保意識,讓人和動物能友好、和諧地生活在美麗的地球村裏。

7、語文三年級下《心中那盞燈》教學反思

學習這篇課文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兩個教學關鍵點來進行學習。其一是品讀父親做冰燈的動作以及父子之間的對話,體會濃濃的父愛。其二是入情入境地地朗讀課文。其中用到了多種訓練方法,如自讀批註法、角色朗讀法、情境感悟法、合作交流法、讀寫結合法等。

課前我先要求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課堂上展示預習的成果,鍛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和習慣。整個課堂上,學生想表達的很多,尤其是在老師的引讀下,來重複的去讀幾個關鍵的句子時,學生的感情很飽滿,他們透過自讀自悟和課堂上的引導點撥,領悟到了文中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

當課堂進行到總結感悟時,我讓學生說說自己父親是怎樣愛自己的,有孩子說出了一些具體的事例,有的孩子卻說父親不太愛自己,他大多時間在外打工,在家時一見自己犯錯了就會懲罰,根本就看不出父親有多愛自己。

中國人不愛表達自己的情感,尤其對於一個並無多少文化的農村男人來說,他更不善於把自己的愛表露出來。但是不能讓孩子這樣誤認爲父親不愛自己。

我想到了普通話測試材料上邦貝克的一篇文章《爹不懂得怎樣表達愛》,就把那篇文章讀給學生聽,讓他們想一想:你的父親是不是也想文中的父親一樣把愛意埋在心底,而表現出嚴厲和冷酷呢?他是真的不關心你嗎?我讓學生認真地用心去體會父親,父親肯定把愛藏在了他的語言裏,他的行動裏,他的神態裏,他的心裏……

總的來說,這節課還是比較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一些讓人覺得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比如對文中父親爲什麼“尷尬”的理解,學生只是說父親覺得自己沒有玻璃,有點對不起兒子,我並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挖掘。現在回想起來,可以讓學生說說讓父親尷尬的客觀原因是什麼——家庭的貧困,但是貧苦的父親爲了滿足兒子一盞有亮燈籠的心願,他費神地想出用冰代替玻璃,還忍凍受累地打磨了那麼長時間,這更能表達出父親愛子之深。

8、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次》教學反思

一、檢測識字,紮實教學

低年級以識字爲教學重點,到了三年級過度到以閱讀教學爲重點,把最多的時間留給了學生去讀書、感悟、拓展,忽略了檢測學生的識字。《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三年級要培養學生的濃厚識字興趣。這說明識字教學還是不能放鬆。沒有認識生字哪來的感悟?所以在講這節課時先出示了上節課所學的生字詞指生認讀並用你喜歡的詞語練習說一句話。這樣做即檢測了學生對前一節課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又對學習好課文打下基礎,同時落實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抓住一條主線,理解感悟課文內容

“語文是讀出來的”這是支玉恆告誡我們的一條最基本的語文教學法。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抓住一條主線:文中的小男孩那些地方讓你覺得他很了不起,面對困難永不退縮?帶着這個問題自由讀文並畫出有關的語句。學生透過讀感悟到:他年齡小臺階高很了不起。站都站不穩腿哆哆嗦嗦可他等臺階的願望十分強烈。面對一次失敗他沒放棄而是憋足了勁,小腳又一次踏上臺階成功的站到了人行道上。(學生感悟到什麼就讓他讀有關的句子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注重課內向課外的延伸

在學生理解感悟後,引導學生說說:小男孩之所以能成功的踏上臺階靠的是什麼?學生有的回答是靠媽媽的鼓勵才成功踏上臺階的。有的回答是他面對困難勇於挑戰……這時我讓學生說你的第一次經歷。讓學生不侷限課本走出了課堂擴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課堂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

設計中存在如下不足之處:

一、讀的形式有些單一

縱觀整堂課,發現學生是練習讀文了但讀文的形式有些單一。如:在文中描寫老奶奶與小男孩的媽媽話語時,指採用了指讀、自由讀的形式。如果再讓同桌之間分角色朗讀或班級內在展示讀讓每位學生都參與起來會更好。

二、課後要佈置作業,提高課堂實效。

在講課結束後,如果佈置作業:把你的第一次經歷寫一篇短文或者日記會更好一些。這樣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

總之,路慢慢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