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上冊《表內乘法》教學反思

透過一年級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能解決簡單的加減法的實際問題。這節課的教學“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乘法應用題”是教材第一次出現,這將是今後學習複雜的乘法應用題和除法應用題的基石。因此,學生應該掌握正確的方法,能熟練、正確地解決這樣的問題。

二年級數學上冊《表內乘法》教學反思

我們在學習了乘法的意義以後,有的學生看見求“一共”就用加法,見到“還剩”就用減法,這樣的學生是普遍存在,他們在學習本節課時將會面臨選擇算法的難題。爲了避免學生盲目的`套用某一種方法,需要正確的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解答。

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教學中,我首先指導學生充分理解題意,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教師課件出示例題7第一題:認真讀題,說一說你知道了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教師課件出示例題7第二題:認真讀題,說一說這個題的條件是什麼?問題是什麼?小組合作學習:比一比這兩個題,說一說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然後讓學生嘗試解答,再次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圖形和語言、表徵對問題的理解與分析

1、思考:這兩個題中都有4和5,爲什麼解答的方法不一樣呢?

2、擺一擺、畫一畫:你能用畫圖或者擺學具的方式說明你是怎樣想的嗎?

3、展示作品,並請學生說明圖中各部分表示的意義。

4、交流、討論:在第一題中同學們畫圖的形狀、大小不同,表示的意思一樣嗎?這些圖表示什麼意思?在第二題中同學們畫圖的形狀、大小不同,表示的意思一樣嗎?這些圖表示什麼意思?

5、思考:兩個題中都有4和5,請你結合圖,說一說它們表示的意思一樣嗎?4和5之間有什麼關係?

6、小結:在這兩個題中,雖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張桌子,但題中4和5表示的意義不一樣,所以解決的方法也不相同。

透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加法、乘法意義的理解更加深刻,看見求“一共”就用加法,見到“還剩”就用減法的現象將會越來越少。同時,學生經歷了從生活實際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的過程,獲得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學生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確實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