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音樂《茉莉花》教學反思

《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戶曉,在世界音樂的舞臺上也有很大影響的中國民歌。下面我們來看看音樂《茉莉花》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借鑑。

音樂《茉莉花》教學反思

音樂《茉莉花》教學反思1

緊張而激烈的市音樂優質課比賽終於結束,回顧整堂課有滿意的地方,也有遺憾,現總結如下:

1、語言不夠精煉。一堂高質量的課是沒有廢話的,教師的語言可以直接引導和幫助學生理解新課。那天由於緊張我說了很多沒有預設的詞語,也許對於別人來說沒有注意到,但是,要想把課上好一定要在語言上再下功夫。

2、與學生的距離有點遠。當時上課的舞臺很大,板凳的排列也有些靠後,所以按我習慣的站位來說,這樣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就有點遠了,這樣一來可能就有失親切感。

3、結尾有些倉促。一個好的結尾可以讓人意猶未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天我怕超時就倉促的結尾了,我想整堂課就算講得再好,這樣的結尾也會不給力的。

總之,所有的失誤也好,不滿也好都是因爲緊張和準備不充分,這次有幸被選送到省裏繼續參賽,我會查缺補漏繼續努力,爭取優異成績吧!

音樂《茉莉花》教學反思2

本節音樂課以欣賞、歌曲學唱爲主,讓學生多聽、多唱、多感受,充分理解音樂作品的深刻內涵。本節課以茉莉花爲主線,在授新課之前,就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由器樂曲《茉莉花》作爲匯入音樂,相關的圖片作爲欣賞,熟悉的旋律極大地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爲歌曲的教學做了良好的鋪墊。

《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戶曉,在世界音樂的舞臺上也有很大影響的中國民歌:奧運會上、維也納金色大廳裏我們都能聽見《茉莉花》熟悉優美的旋律。這節課的教授我讓學生先從欣賞民族的作品出發,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引起了學生學習本首歌曲的極大興趣,清音雅韻的茉莉花不僅散發中國人真誠善良的本質,還成爲全世界人民共同的音樂,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理解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宋祖英的悉尼放歌,都是代表《茉莉花》在走向世界,因此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學唱歌曲非常的容易,但如果要唱好就不太容易了,於是我讓學生反覆聆聽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讓他們體會江蘇民歌的那種委婉抒情顯得非常重要,

透過感受音樂的巨大魅力,激發學生再次演唱《茉莉花》時,可達到本課最高潮。

音樂《茉莉花》教學反思3

我對《茉莉花》這首民歌小調非常的喜歡,她旋律優美,琅琅上口,全曲婉轉精美,感情深厚含蓄,生動地刻畫了茉莉花的潔白無瑕、美麗聖潔、芬芳怡人、樸實無華形象,這首膾炙人口的江蘇民歌,多次在國家與國際的重要活動中演唱演奏,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有一句話說的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無論是在100多年前的意大利歌劇創作,還是在2008的奧運會場上、又或者是今年的上海“世博”會開幕慶典上,都盪漾着《茉莉花》的音樂,從某種意義來講,《茉莉花》代表了中國的音樂形象,是中國民族文化的標誌。所以我決定選用這個課題來上一節區的音樂比賽公開課。我想讓孩子們感受到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樂更美!

上完這節課我感受頗深,從專家評委們的肯定和孩子們開心的表情中,我知道這節課上的是成功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悟,希望能與同學科的老師共勉、共進!

(一)、深入鑽研教材,確定三維目標。我反覆研究編者的意圖,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目標的設定要清楚明確,這對目標的實施、檢驗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抓住了音樂性。本課的組織教學發出的指令、唱上下課歌,調控學生的紀律、聽音樂時的律動、賞花時的背景音樂烘托氛圍、歌唱時強弱處理、音樂術語的――樂句、重複樂句表達、音樂風格的對比、教師的演唱、指揮等整個流程始終貫穿着音樂。

(三)、以學生爲主體,課堂互動效果好。本課各個環節基本上都是與學生商量往後走,給學生思維的空間,不包辦代辦。這也是本課的一個亮點,由學生根據自身對音樂的理解進行二度創作。講臺上不限只是老師,學生也發揮着主體作用。只有讓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與音樂融爲一體,主動地去體驗,他們對音樂的表現與創造纔有可能成功。特別在歌曲處理環節,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可做作曲家、小老師等等,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收集和整合的資料要豐富。不要輕視多媒體的作用,並且作到與時俱進,本課採用上海“世博”的茉莉花音樂就是個鮮活的例子。

(五)、教學形式多樣。在這節課中,我運用了運用探究法、模仿法、合作法、聽唱法等引導審美體驗,鼓勵個性創新,關注全體參與。我着手讓學生對不同地區、中外表現形式、不同表現形式的《茉莉花》進行對比評價,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表現能力。

(六)、教學語言不夠嚴謹。在講述音樂風格時,我的表述不清楚,例如:北方人、南方人的性格,我說成了北方、南方的性格。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注意語言表述方面更加嚴謹。

(七)、要注重生成性,補救教材的缺憾。上課時,學生在低聲區的演唱效果不夠好,我沒有及時解決這個問題,可給學生升調演唱,升調演唱在教學過程中可增加新穎感。

音樂《茉莉花》教學反思4

一、教學主題明確

《茉莉花》是小學音樂教材上一個很短小的欣賞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懂得弘揚民族音樂,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感”。隨着教學理念的更新,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對所學內容有了一定的選擇性。如果我們一味地照本宣科,很難令學生感興趣,課堂就顯得空洞,失去了它的光澤。於是我根據他們的特點重新思考了《茉莉花》這個題材,決定充分挖掘教材的潛力,設計一堂充滿美感、給學生美的享受的音樂欣賞課。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樂更美!

一、抓住學科核心,以學生爲主體

音樂是以感受美爲核心的一門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把枯燥的音樂基礎知識直接給學生灌輸,最好的方法,應該是透過音響效果讓學生充分體會,這樣記住的知識,才能牢固,才能運用自如。因此,在授新環節中,讓學生充分感受歌曲的音符旋律走向,使他們能自主的觀察發現中國民歌的特點-----中國民族調式五聲音階。這個環節既透過感受音響的變化,又認真觀察,最後得出音樂基本知識。既培養的學生觀察的能力,又提高他們對音高感知能力。只是最後一個音顯得有點低,不利於聲音的發揮,所以我做了小小的改動,把它提高八度,速度放慢,這樣的處理更易於表達愛花、惜花,不忍將它摘下的情感。在反覆吟唱中歸納江蘇民歌的特點——優美柔和、細膩委婉。

二、語言生動,激發學生想象力。

在處理歌曲環節,師生運用各種演唱方法以及音量的變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學歌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以及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生動的語言,啓發他們學會選用正確的演唱方法處理歌曲。如“同學們,歌曲不僅僅可以用連音演唱的方法來進行演唱,同時還能運用其他的演唱方法來表現茉莉花獨特的美,你們下面在來唱唱歌曲,思考一下,歌曲中哪一句最能體現出茉莉花一朵一朵開在枝頭的景色呢,這一句我們又可以用哪一種的演唱方法來進行演唱呢?”透過語言啓發,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並運用斷音的演唱方法表現茉莉花開時小巧可愛美麗的景色。

四、深挖教材,提高學習興趣

從學情上看,學生對《茉莉花》已相當熟悉,爲了使《茉莉花》散發新的活力和魅力,本課我不單單停留在這一首歌的教學上,而是以“茉莉花”爲主題,增加了東北民歌《茉莉花》以及歌劇《圖蘭朵》中的《茉莉花》等內容。透過欣賞這些藝術作品,加深學生對《茉莉花》及民歌特點的認識,從中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

在匯入部分,我運用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的一段視頻,是一個手提紅燈籠的小女孩在全世界億萬觀衆面前,唱響了〈茉莉花〉,那清新優美的曲調,是全世界華人的驕傲,也必定會引起學生的共鳴。重現這激動人心的一剎那,引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樣的情境匯入必定會吸引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在這舉世矚目的時刻,編導爲什麼會選擇這樣一首民歌,問題的設定引起了學生的思考,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究的心理。接下來歌曲的學唱、感受也變得順理成章了。我還精心挑選了一盆含苞待放的茉莉花,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透過觀察真實的茉莉花深刻體會作曲家的思想感情。

同時,我還運用了多個視頻來讓學生感受中國民歌音樂的不同特點,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民歌根值於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體現了不同的地域色彩。江蘇人細膩委婉地表達對茉莉花的喜愛,東北人卻是豪爽熱情的,他們毫不遮掩對茉莉花的喜愛,體現在他們的歌曲裏,顯得風趣幽默。引導學生聽辨這兩首極具代表性的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引起強烈的聽覺反差,引導學生更好地瞭解我國的民歌和那裏的人民是離不開的。透過聽辨、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進行總結歸納,引導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經過比較學生髮現兩首《茉莉花》,節奏有的寬鬆,有的緊密,情緒有的清新優美、有的豪爽熱情、有的剛直爽朗,特別是東北版的,襯詞和拖腔的加入,更增添了幾分風趣和幽默。

五、上升高度,注重學生德育教育

民族的纔是世界的,一首《茉莉花》早在一百多年前,唱響了全世界。歌劇《圖蘭朵》或許離學生的生活很遠,但有了《茉莉花》旋律的注入,它離我們又那麼近。選取其中的幾秒鐘,引導學生聽辨用了那個版本的《茉莉花》,讓他們有目的的聽賞,增強民族自豪感。最後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茉莉花》,帶給學生視聽享受的同時,也呼喚他們情感的共鳴。最後的宣泄——完整演唱《茉莉花》時,學生果然比之前唱得更好。

這是一次音樂與民族相結合的嘗試,學生沉浸在《茉莉花》清新優美的旋律中,我相信透過本課的學習,他們肯定會對我國的民族音樂更感興趣,無形中提升了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當然,本節課還有一些地方不足,比如在學生畫線律線的環節中,過於形式化,沒有一個承上啓下的作用。經過聽取老師們提出的建議後我個人認爲,如果可以把這個環節放在白板上進行,只叫幾位同學來進行畫,也許會能有更好的效果。再一個就是本節課的亮點沒有,只是循規蹈矩的上完這一節課,沒有給學生留下更多的驚喜。所以說,教材的研讀對於青年教師的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再上一個臺階,爭取上出有智慧的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