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北師大版下冊《1分有多長》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二年級數學北師大版下冊《1分有多長》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數學北師大版下冊《1分有多長》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下冊《1分有多長》教學反思1

學習本課知識之前,大多數學生對分和秒的知識已有所瞭解。因此,在本節課中重點讓學生體驗1分有多長。以下是本節課的幾點反思:

1、我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多次積累活動經驗。比如讓學生安靜的聽秒針走動的滴答聲,初次體驗1分鐘的長短。接着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規定的一分鐘內幹自己感興趣的一項活動,讓學生能真正感知自己在1分鐘能幹多少事情。最後給一分鐘的時間參觀學習別人的學習成果,並估計一分鐘時間到時就停止學習,讓學生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在體驗1分鐘有多長後,課堂上我並沒有機械地教學生分與秒的關係,而是進行了隨着秒針走動1圈數數的練習,讓學生同時觀察秒針和時針分別走了幾小格是多長時間,讓學生透過觀察、比較,直觀形象的動態實物操作,感受到分針和秒針同時出發,同時停止,因此他們經過的時間是相同的,使1分=60秒的結論的得出水到渠成,直觀形象來突破重難點。

本節課設計的體驗活動雖然多,但是注重了體驗的層次性,所以並不重複,而是令學生每次的體驗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穫,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就是時間的主人。

二年級數學下冊《1分有多長》教學反思2

《1分有多長》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時、分、秒中的第二課。時間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尤其是對於二年級的學生,因此想要讓學生很好的感知分、秒的概念,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創設情境,並且要與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在活動和情境中真切的感受時間,認識時間,體驗時間。

本節課,我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爲了讓學生有更真實的感受,我製作了鐘錶的flash動畫,透過動畫的直觀演示,不但讓學生體驗了1分的長短,還根據觀察自己發現了1分=60秒。

本課重在“感受”,首先透過播放學生喜愛的動畫片,讓學生初步感受1分的時間很短。其次透過“擊鼓傳物”和“木頭人”2個活動感受同樣是1分,但是卻因喜好或心情的變化而感覺不同。接下來,我又安排活動“1分能幹什麼”,透過學生的實際操作,體驗到雖然1分的時間很短,但是我們卻能完成很多事情,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珍惜時間的情感。最後,學生不看鐘表自己估一估“1分有多長”,感受時間的長短,提高估算時間的能力。

課後在和聽評課老師的交流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

問題一:估“1分有多長”的活動處理的不到位。

在估時間時,我採用的是教材中推薦的環節,讓學生從1數到60。課上,很多同學都提前舉手,甚至有5名同學在10秒左右的時候就舉手了,這說明學生對時間的感受不準確,沒有掌握到秒針走動的頻率。我應該在教學中加強感受“5秒”的活動,可以提供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根據秒針的節奏做活動,再加以小結。如,每數1個數,用1秒的時間。

問題二:練習方式單一

在試講時,對於單位換算的習題我採用的是動筆計算的方式,不過當時費時很多,以至於沒有在課堂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出於對時間的把握,在本課我選擇了學生口述的方法,這樣雖然節省了時間但卻不能掌握到班內所有的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情況。我應該再精簡一下自己的語言,少說無用的話,從而縮短時間。

每次課後都有一種悔不當初的感覺,這正是我缺乏經驗的表現,所以以後我要多看書、多聽課、多思考、多請教,是自己快速成長、成熟起來。

二年級數學下冊《1分有多長》教學反思3

時間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尤其對於二年級的學生,因此讓學生很好的感知分、秒的概念,1分的長短,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就本節課作以下反思: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一、創設有趣的數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導課時,我讓學生一邊聽大約1分鐘的音樂,一邊看鐘表上秒針,分針的變化。思考:這段音樂大約播放了多長時間?學生不僅親身體驗了1分鐘的長短,而且觀察到1分鐘在鐘面上秒針,分針發生的變化,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二、學生能根據導學內容,自主預習,以學定教。提高了課堂效率。

我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區分時針、分針、秒針。並提示學生,從粗細長短來區分。時針又( )又( ),分針又( )又( ),秒針最( )最( ),而且( )針走的最快。

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多種多樣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們多種感官參與,體驗1分鐘能幹的事情。從而突出本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

1、數一數。觀察鐘面,讓學生看着走動的指針、聽着秒針走動的滴答聲、跟着秒針走動的節奏數數,體驗1秒、2秒、5秒、10秒、60秒的長短。整個過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親身體驗1秒、1分鐘的長短。

2、組織1分鐘的集體體驗活動,讓學生體會一分能幹什麼。

(1)組織學生測一分鐘脈搏,課前我指導學生找到自己的脈搏,課上集體體驗1分鐘脈搏跳動的次數。學生彙報時,會發現:1分鐘內脈搏跳動的次數是不同的。我及時和學生交流:脈搏的1分鐘跳動次數是60—100。而且脈搏的跳動隨學生年齡、性別、坐姿、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2)分組體驗1分針能幹什麼?1組學生寫自己的名字,統計能寫幾遍;二組畫畫,三組讀《小鹿的玫瑰花》;四組做口算。並統計自己1分鐘能做正確幾道題,記錄在導學案上。整個活動學生全體參與,深切地感悟到1分的長短,體會到一分鐘能幹什麼。同時也感受到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3)估計1分鐘長短。播放薩克斯演奏的《草帽歌》,讓學生站起來做自己喜歡的動作,估計1分鐘時間到,坐到座位上。教師採訪估計較準確的學生,怎樣估計1分鐘時間的方法。雖然不能達到人人都估計得很準確,但學生在這些有趣的活動中體驗了一分鐘的長度,初步建立了1秒、1分鐘的概念,學生能在原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中,用自己的方法估計一分鐘的長短,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同時學生也獲得了廣泛的生活經驗。

二年級數學下冊《1分有多長》教學反思4

本節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體驗1分有多長,探究時間單位之間如何換算。在教學的過程中,雖然開展的活動較多,如聽聲音、數秒數、拍球、寫字、量心跳等,但並不重複。

因爲1秒、1分的概念較抽象,只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把數學學習活動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將抽象的時間轉化爲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學生才能切身體會1分有多長,真正感知1分內能做什麼。而且這幾個活動有一定的層次性,學生經歷聽聲音、數秒數的活動,直觀發現分、秒之間的關係,感受1分的長短;在知道1分有多長的基礎上體驗1分能做什麼,這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拍球、寫字、量心跳等多個活動讓學生從不同程度、不同角度體驗1分能做什麼,從而不斷積累活動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