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精選22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怎樣寫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精選22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精選22篇)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1

回顧《荷花》這堂課的教學,覺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個教學過程,基本是按照備課思路進行的,從匯入到新授再到重點突破,較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讓學生在情境中品讀語言,欣賞語言。不僅要讓學生領略到荷花的美,更要讓學生領略到語言的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比我出色。他們對詞句的品讀和感悟有一定的深度,而且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尤其是對“挨挨擠擠”、“冒”、等詞的探究,讓課堂實現的真正的“對話”,給課堂帶來了生機。

文章語優句美,充滿想象,讓人讀後能身臨其境,賞心悅目。爲了讓學生能好好體味文章語言文字的美,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採取多種多樣的讀書形式來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學生們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讀得津津有味,聲情並茂,似乎自己也變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在教學中,我積極創設情景,營造民主、平等、開放的氛圍空間,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做。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了必要的引導——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透過討論,把各自在獨立探究中的發現進行交流,從而生生之間互相啓發,互動地學。然後,組織學生之間的交流彙報,學生在悉心傾聽中發現見解的異同,比如讓學生談談欣賞荷花後的感受、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書。調動學生全身心投入,使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2

下午一節課,本想抓住這個時間,敲幾個字,可是當開啟電腦,望着屏幕,卻一直在發呆,不知要說些什麼,寫些什麼。是的,很久沒敲字了,手也懶了,頭腦也遲鈍了,整個人也變的懶散起來。寫些什麼呢?就說上節課吧,課前我把課件做好,上課時,不巧投影儀的展示臺壞了,只好藉助電腦來連接。

當出示滿池塘的荷花時,孩子們立刻尖叫起來“哇,好漂亮啊!”“同學們知道它的名字嗎?”“荷花!”“荷花長在哪兒?”“水裏。”“瞧,這麼美麗的荷花把蝴蝶都吸引來了!”當一隻動態的蝴蝶飛來時,一直上課是睡覺的李金茹今天也顯得很是激動,隨着一段音樂的響起,孩子們立刻活躍起來,整個課堂很快都跳了起來。“看,這是誰?”“青蛙!”同學們有見過嗎?有誰知道青蛙是怎麼跳的嗎?…….問題剛落,一雙雙小手早已舉得老高,“老師,我會!”李想舉手了,一手指着自己,信心十足。“好,我們先請李想給我們表演一下,我們鼓勵一下他好不好?”在我提議下,孩子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了李想。看着李想可愛的樣子,真得難以想象他平時的“惡作劇”——一個聾啞智力障礙孩子的行爲。一節課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

作爲一名和孩子們整天在一起的年輕老師,我很快樂,也很幸福。上帝是公平的,他關了這扇門,還會敞開一扇窗。其實我們的聾啞孩子真得很是聰明,可愛。希望他們在這裏快樂每一天!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3

本節課教學讓學生透過讀文,欣賞教師大幅的荷花圖,在悠揚的輕音樂下放鬆、陶醉,創造性地想象,調動了學生欣賞美的情感。我反覆問自己究竟是哪個環節觸動了孩子們那天真爛漫的心?是我的配樂朗誦?是那色彩斑斕的板書?還是那星光下的荷塘月色?不!它們不是單一存在的,正是他們的融合給了孩子們太多的驚喜,甚至超過了欣賞實物片斷。營造這樣一個氛圍,在如此優美的詞句下孩子們能更好的想象屬於自己和荷花仙子的美好境界!也正因此孩子們感受到了語文的薰陶,這也正是自己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了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同時大量的激情仿寫鍛鍊了學生掌握運用語文規律的能力!整個教學過程師只是一個引導者,紮實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如:在什麼地方提問?哪些是有效的問題?當然孩子們的表現是存在差異的,但只要他們把握機會表現自己,我就爲它們喝彩!

豐富多彩的內容相對於短短的四十分鐘,確實太少了,有時面對那一隻只舉得高高的小手,我不得不說抱歉!但我始終認爲“抱歉”和孩子們的表現欲、求知慾,比起來太微不足道了,不禁要問自己爲什麼急於進入下一個環節?爲什麼讓一部分沒有表現到自己的孩子感到遺憾?看來我的教學理念在某些環節還是過於死板,要改進,要真正領悟到重學生學,重學生學得過程的精髓!

一節有音樂,有色彩的語文課是如此的有魅力,前方任重而道遠,每一節課的取其精華預示着自己將走的更遠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4

今天,我教學了葉聖陶寫的一篇文章《荷花》。這是一篇寫景散文,課文描寫了公園裏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主要讓學生透過自主學習,找出課文中描寫荷花美的各種姿態的句子,開始反饋學習情況了,同學們紛紛舉起了小手,說出了正確答案,看來同學們自學情況還真不錯,我心中暗自想到。一位同學說:“老師,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冒’是什麼意思?”我一聽這個問題問的好啊,我就說:“同學們,你們說這個‘冒’字用的好嗎?還可以換成哪些詞?”班裏頓時嘰嘰喳喳的說開了,有的說可以換成長,有的說可以換成伸、鑽、探。我覺得同學們的思維此時已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看着同學們意猶未盡,我又問道:“白荷花從荷葉叢中冒出來想幹什麼呢?”一個小女孩站起來說:“她想看看我們這個精彩的世界”,她的回答給我帶來驚喜,這時另一位同學好像也理解了課文說:“她想出來透透氣。”在他們倆的激發下,同學們都踊躍的舉起了手,“她想出來展示自己美麗的舞姿”,“荷花想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荷花想出來看看美麗的大自然”。瞧他們說的多好,我不由得爲他們鼓起了掌,我拿起了書,讀起了課文,同學們也紛紛拿起書和我一起讀了起來。此時,我和我的孩子們都已被葉聖陶筆下的荷花深深的陶醉了!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5

課文描寫夏日公園裏一池荷花盛開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其中的遐想。文章運用許多好詞佳句,表現了荷花清新脫俗、美麗婀娜的風姿。全文一共五個自然段,在第二課時的的教學中,我主要以體會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學習爲主。在教學中,我先向學生提出這一自然段的幾個中心問題:文中描寫了幾種不同形態的荷花?整段文字採用怎樣的結構來寫?劃出這一節中你最喜歡的幾個好詞。接着,我讓學生帶着這些學習要求,用各自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第2節,在文中圈圈點點。其間我巡迴檢查中,看到有的學生讀得有滋有味,頗爲入味。而最後一個環節就是進行教學反饋。

從反饋情況來看,對於幾種不同荷花的概括和好詞的尋找,學生分析理解的都挺不錯,基本能概括出三種不同形式的荷花姿態,找出它們各自的特點。但在仿寫這一環節中,問題就凸顯出來了。有一部分學生缺乏優美的語言表述能力,語言文字讀來乾巴枯燥,沒有好的形容詞來修飾,說明平時辭藻的積累不夠;有一部分學生流於純課文的模仿,缺乏自己的想象力,形式結構太過雷同課文;而大部分學生的素材範圍狹小,僅限於幾種花卉,說明學生課外知識欠豐富,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所知較少。。凡此種種,從課堂總體效果來看,這節課還是能達到預期目標,也能從中折射出一些問題,懂得今後在學生創新思維及好詞佳句的積累上,還需好好加以重視。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6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讚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麗。全文分兩部分,第1部分(1~3)自然段,看荷花。第2部分(第4、5自然段)透過想象進一步描繪了荷花的美麗。

教學本課我引導學生多層面的瞭解文字內容,透過欣賞荷花美,品讀荷花美,邊讀邊想象荷花美,使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了共鳴,獲得了審美體驗。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出示《荷花》圖片,請大家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麼。揭示課題。學生交流後引入:課文中的我又是怎樣看荷花的?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

二、充分誦讀,激活語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再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表現荷花的“美”。學生的自主選擇,隨機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感知:聞到清香、觀察形狀、欣賞姿勢、想象情景、回到現實。以“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學習,這段具體而生動地展現了荷花的形狀美,學生最感興趣。邊讀邊想這一段,你覺得這段話中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說說你的體會。引導學生抓住寫荷花特點的詞語教學寫荷葉的句子,透過看圖,指導有感情讀,想象一池荷葉長勢之美。而“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進行教學的,透過課件直觀演示後,讓學生給“冒”字換個詞(長、鑽、伸、露、探、衝),理解“冒”的意思,再讓學生說說從“冒”字你體會到什麼?(“冒”寫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生機盎然,又寫出了荷葉的茂盛。)

“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後想幹什麼?”組織學生想象寫話。隨着對荷花形象理解的深入,情感的交融,學生的情感被激活了,無窮無盡的讚歎充塞於胸腔,他們迫不及待的想抒發自己的情感。有的說: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有的說: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鮮的空氣。有的說: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在盡情地展示自己的美麗容貌......最後,讓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想象相應畫面。這樣的教學設計,既鍛鍊學生想象力,又訓練學生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可謂一舉三得。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7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讚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風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它的語言文字美,描寫的景物美,產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透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主要讓學生透過自主學習,找出課文中寫荷花的句子,或是你認爲很美的句子,找一找,畫一畫,並說一說,由此展開小組討論學習。

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還結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誦訓練。在反覆品讀欣賞後,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圖文對照,學生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這一背誦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彙的積累,更好地抒發了學生的情感。

但是,課後,當我靜下心來,再次審視自己的教案,回想自己的教學過程,卻發現了許多遺憾之處。

首先,課文中的兩幅插圖雖然十分精美,但我卻忽視了這一教學資源。只是讓學生簡單進行了觀察。如果在教學中,能適時地讓學生來說一說圖中的荷花,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一下荷花。我想學生對荷花的情感定能更上一層樓。

其次,雖然課堂上注重了對語言文字的體悟和訓練,或者說引導學生對重點字詞的理解把握,但是缺乏朗讀的指導,沒有注重學生的朗讀。比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備課時我設計了這樣兩個問題:這個“冒”還可以換成別的什麼字呢?怎樣長出來纔可以叫冒出來?學生懂得“冒”有長、鑽、伸的意義,我又相機讓學生想象這些百荷花冒出來想幹什麼?引導學生想象荷花不經

意間鑽出水面,亭亭玉立的盎然生機。學生能有自己的體會,但是我卻忽略了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千篇一律用齊讀的方式扼殺了學生的體會。

最後,我的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煉。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點撥語、評價語等語言設計,必須好好斟酌,應該將教學環節設計的更有針對性,更能兼顧全體學生。我想,只有認真思考,努力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並加以改進,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8

《荷花》是一篇寫景的記敘文。作者用第一人稱描繪了公園裏滿池荷花的美麗景色和“我”看荷花時的感受。讚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文的教學重點我放在引導學生理解和欣賞滿池荷花的靜態美。爲此,第一課時,我沒有像以往一樣讀文、學生字。而是透過觀察圖畫,讀文體會。在讀中自悟。抓住第二段讓學生多讀,反覆讀。體會用詞之巧妙。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本想用課件比圖效果要好些。可是怕麻煩沒有用課件。相信用課件,學生觀看錄像後更能感受到荷花的美。

爲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白荷花的幾種姿態,我用前年教這一課時的方法:讓學生用手來演示出荷花的幾種姿態,幫助理解背誦。學生興奮得不得了,不停地用小手來表達他們心裏荷花美麗的姿態。不到五分鐘,每個同學這三句話都會背誦了。更可喜的是有些同學把花骨朵飽脹得要破裂似的演示得維妙維肖。講到“白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句時,不少學生情不自禁把自己當做了荷花邊讀句子,邊迅速從座位上站起來,猶如朵朵荷花冒出水面。教室裏這邊冒出幾個,那邊冒出幾個。我趁機看看這個看看那個,說:“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由此我又問:“這滿池美麗的荷花是誰創造的?”話音剛落,就有十幾位同學說:“大自然。”我太吃驚了。教幾年了,以往問學生時,學生們總是回答葉聖陶、畫家等等。甚至有人說園丁。可今年的學生回答如此肯定,如此迅速。讓我着實意外。

感嘆一:學生越來越聰明瞭。現在的孩子看得多,接觸得多,懂得也多。

感嘆二:新教材單元之前的主題讓學生明白了本單元的主題。使學生有的放矢。

感嘆三:新課改中我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充分動口、動手、動腦。把學生的大腦調控到了興奮的狀態。所以學生才能思路敏捷,對答如流。

由這節課,我想到了。我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應該保證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讀、去思、去做、去說。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自始自終過着愉快的精神生活,這樣纔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9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讚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作者葉聖陶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它的語言文字美,描寫的景物美,產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透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完成寫一種植物的教學任務。

1、隨文識字。本課的9個生字,集中分佈在課文的第2節描寫荷花姿態的句子中,第4小節作者的想象中,因此識字教學我採用隨文識字的方式。描寫荷花姿態的句子是一句長句,其中又有4個生字。爲了讓學生能正確讀好句子,先學習生字以掃除在朗讀時可能遇到的障礙。每個生字的教學各有側重,其中“展”重在字形,“破”重在部首,“嫩”重在讀音。另外4個生字“佛、裙、隨、蹈”的教學則比較置後,則先讓學生在反覆的與文字接觸中,讀準字音,而後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認識“佛、裙、隨、蹈”。這樣的生字教學設計既能提高識字效率,又能避免由於識字教學的介入而中斷的學生與作者之間的情感交流。

2、朗讀體會。本文語言優美,在閱讀教學時我引導學生以讀爲本,在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悟、積累文字語言。如:教學第二小節時,抓住這節中的一些精言妙語—描寫荷葉多、荷花各種形態的句子,讓學生有滋有味地進行誦讀,引導學生細細品味荷花的各種美姿,感受荷花的美,體會作者的情,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上讀好這部分課文,熟讀成誦,達到語言積累的目的,在賞讀中培養審美語感。同時遷移到寫一種植物的方法上來。

3、藉助媒體。爲了更好的使學生與文字、作者交流,感受荷花的婀娜多姿,體會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教學時我藉助媒體,創設了一個學生與作者一起“看荷花、賞荷花、想荷花”的情景,讓學生和作者站在同一角度上,從而更好的達到情感上的共鳴。例如:課文第二段中三種荷花的樣子。

4、教學不足。學生髮揮想象的餘地不多,可能受到媒體和同學回答的影響,在作業時有點千篇一律。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10

《荷花》是一篇寫景記敘文,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象的事。讚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我按聞荷花、看荷花、贊荷花、變荷花又回到看荷花這樣的思路來進行教學,上完後感覺比較成功,因此記下了些許點滴。

《荷花》是葉聖陶寫的一篇狀物抒情的記敘文,文章語句優美,充滿想象,讓人讀後能身臨其境,賞心悅目。葉聖陶先生一向重視語文課中的美讀,他說過: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這無非如孟子所說的一毅逆志,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不但瞭解作者說些什麼,而且與作者心靈相同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穫。所以這篇課文我主要採用的是美讀法教學,在合適的地方配上了寫話指導。

這節課我覺得最成功的地方一是在教學第2段時,抓住“冒”字,首先讓學生給“冒”字換一個詞,帶入文字中讀,再提問,爲什麼文章要用“冒”字?而不用別的字?接下來,用各種不同形式的朗讀來幫助學生對這個字理解。同時,在學完這一段後,我還讓學生邊讀邊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上動作來讀,從而進行三個“有的”句式的教學。課堂上,學生與文字不斷對話,在讀中逐步感悟。

其次就是利用課文的留白處進行適當的寫話指導如文中第四小節中有這樣一處留白: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我抓住了最後的省略號,問學生,還有誰會告訴我些什麼?提醒學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時間和地點的特點,展開大膽豐富的想象。學生的回答:“蝴蝶飛過來,落在我的肩膀上,彷彿要與我比一比,誰纔是這最美的。小鳥飛過來,繞着我打轉,唧唧喳喳地告訴我,今天早晨它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一隻小青蛙跳到了大荷葉上,擡着頭,看着我,它一定在想,要是我也變成這樣一朵美麗的荷花該有多好啊!”等等。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這節課,我藉助美麗的範文,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受到薰陶。收到了教師與學生共同雙贏的效果。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11

《荷花》描寫了公園裏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前,我先讓學生用平時積累的語言形容以前所見到的荷花的樣子,之後用課件呈現荷花圖,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讓學生首先在視覺上感受到荷花的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着便走進課文,體會這篇課文描寫荷花的優美語言。

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在掃清生字障礙後,從文中找出自己認爲把荷花寫得很美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荷花美在哪裏,作者爲什麼能把荷花寫得這樣美?在交流時,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用得好的“冒”字,以此感受作者語言的精到,然後用不同的圖片展示荷花開放的不同狀態,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透過不同的讀書形式激起學生的讀書興趣,透過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荷花的美麗,也幫助學生儘快背誦,這一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位,也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彙的積累。

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語言訓練的環節: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後,我讓學生根據我提供的圖片想象白荷花還會有哪些不同的姿勢,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說話,學生有的說出了“有的躲在荷葉下,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說“有的一朵靠在另一朵旁邊,好像在說悄悄話”,有的說“有的三段荷花緊挨在一起,像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的說“有的荷花歪着頭,像在和蜻蜓說悄悄話”,有的說“有的荷花靠在荷葉上,像在享受溫暖的陽光”?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讓我很驚喜。

這節課,我藉助美麗的圖片,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受到薰陶,可以說達到了教師和學生雙贏的目的。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12

我國教育家葉聖陶也曾指出:“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爲了達到用不着‘講’,‘教’都是爲了達到用不着‘教’。”國內外教育家的精闢論述,強調了教師要引導學生入知識之門,帶領學生上科學之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一輩子受用。如何改革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呢?下面就《荷花》第一課時,談談我的粗淺見解。

(一)激趣匯入

一堂新授課,導語的設計至關重要。所謂“萬事開頭難”也就是這個道理。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樑。透過橋樑,師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話所說的“良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

今可採用謎語匯入“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也可用回憶舊知法匯入。即讓學生回憶三冊27課《學畫》,王冕畫的那池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如此激趣匯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初讀課文,除了掃清文字障礙,還要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局出發瞭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體現“挈領一頓,百毛皆順”的教學思想。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教師檢查:哪些字容易讀錯,該怎麼讀?

2.課文寫了荷花的哪幾方面?

(三)深讀悟情,學法遷移

當前課堂教學的最顯著的特徵之一,便是資訊量的傳輸吞吐非常活躍。如果說“講述”是資訊的單向傳遞,那麼“談話”也不過是資訊的雙向傳輸,而“討論”卻是資訊多向、立體的傳輸。教師在確定教學方法後,組織討論的藝術,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導作用。因爲透過討論,可讓學生在自主的情況下學懂課文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爲什麼這樣寫。進而從讀學寫,水到渠成,訓練技能,形成學力。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語彙的積累、內化。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課文總結,在課堂教學中地位不可低估。透過總結,能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儲存資訊,鞏固記憶知識。有利於兒童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爲高一年級的學習打下基礎。

(四)、課堂設計的特色分析

1.教學從整體到具體,再回到整體,思路清晰,脈絡分明。

2.抓住作者寫荷花荷葉的精妙之筆,咬字嚼句,反覆品味,不僅讓學生欣賞作者遣詞造句落筆的生動準確,而且透過遷移學習,訓練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3.多法品讀,內化語言。對於文質兼美的文章,抓好讀的訓練是最好的教學手段。因爲文章的“美”是學生透過多種讀法品味出來的。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使學生陶醉,產生共鳴,也只有熟讀才能成誦,把課文裏一個個句式,一種種規範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

4.教學中學路分明:從撫—領—放。全體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自主、積極、主動的活動。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全頻道”運作,“多功能”協調,“立體式”展開。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13

這是一篇抒情的寫景物的文章,作者透過對荷花細緻的描寫,體現了荷花的美麗。在教學中我聞荷花、看荷花、贊荷花、變荷花又回到看荷花這樣的思路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文章的脈絡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1、談話激趣,匯入新課:出示《荷花》圖片,請學生談談可以用哪些詞語形容荷花,喚起對荷花美的回憶。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這樣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鍛鍊了其口語表達能力。

2、抓住重點詞來體味——重點詞“冒”《荷花》這篇文章非常適合閱讀,並且學生可以利用這篇文章進行仿寫,其中有許多好詞佳句,適合學生積累,運用到作文中去。

例如描寫荷葉的句子: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單單一句話就寫出了荷葉的三個特點——多、綠、圓。描寫荷花姿態的句子更多了。如何讓學生有感情地體會,就是要抓住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分析,體會,對其中的重點詞語進行品讀,研討。在這段話中,雖然有許多好詞佳句,但是畢竟一堂課的時間有限,我們也不能眉毛、鼻子一把抓,必須有詳有略,所以,在這段話中,我重點抓住了“冒”字,讓學生來體會這個字用得真好!一開始,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在這段話中,那個詞語或那個字你覺得用得特別好?學生一下子找到了“冒”這個字。接着我問:怎麼樣的長出來才叫冒呢?

在我的預設之中,學生應該會非常活躍,答案也會豐富多彩,例如:高興地長出來,迫不及待地長出來……但是另我沒想到的是,學生眼睛瞪得大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學生都沒什麼反應,一看這個情形,我也傻了,我再怎麼預設,也沒想到學生會是這樣的反應。因此,我只能換一個問題:荷花冒出來是想幹什麼呢?這下,學生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方向,有的說因爲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迫不及待地長出來了,有的說她想要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快速地長出來了,還有的說她想要和青蛙,小燕子來打招呼,很高興地長了出來……沒想到,問題一更改,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了,而且感受到了“冒”字用的好處!由此可見,教師的提問至關重要,好的提問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更好的體會句子中重點詞把握。

3、學習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來仿寫其他的花。爲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先讓學生熟讀課文,並且歸納出荷花的三種姿態,學生很快就總結出來了,一種是纔開,一種是全開了,還有一種是花骨朵兒,接着,我讓學生看着板書,把荷花的三種姿態進行復述,學生因爲有了剛纔熟讀的基礎,現在又有板書的提醒,讓他們複述下來輕而易舉,這樣既體會到了荷花的三種姿態,而且學生在課堂上就積累了好詞佳句,課後背誦課文時就比較輕鬆了。最後,我讓學生進行想象,除了這三種姿態,還會有哪些姿態?有的說昂首挺胸,像士兵,有的說低頭不語,像害羞的小姑娘……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對於寫其他的花都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在課後佈置作業時,我把學生分爲三類,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自己選擇其中的

一種花,用自己的話來介紹;如果有一點困難,可以採用大家剛纔討論過的,如果還是不會寫,可以利用荷花這一課中的第三自然段。這樣的方式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了。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14

<荷花>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我很喜歡。爲了讓學生感受到課文的美,我先花了一節課的時間來朗讀,等學生讀的很熟了纔來講。

學習第二段時,學生在體會“冒”字是否用的好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有的學生認爲“冒”字用的好,不能替代。有的學生認爲“冒”字好,但用“鑽”字也可。不過大家都認爲“長”不好。我沒有表態,讓學生自己辯論。雙方意見相持不下,討論得很激烈。最後我說,那我們來查字典,看看兩個字的意思有什麼不一樣。透過比較字意,學生認識到還是“冒”的意思比較貼切。

今天學習第三自然段,我說:“現在你們就是一朵荷花,在陽光下亭亭玉立,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學生們閉上了眼睛,一會有些孩子舉起了手:“老師,我看到了許多人在觀賞我們。”又一個孩子說:“我看到蝴蝶飛來了,在我身邊舞蹈。”我欣喜地說:“你的想象力真豐富。”很多孩子舉起了手,“我看到了一隻青蛙跳到我身邊,呱呱地叫。”“我看到了一位畫家在畫畫,畫出了美麗的我們。”。。。。。學生們高興地說着,笑着,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

下午我改學生的小練筆,寫一種花,學生是週末回家寫的。大部分學生寫的不錯,但是仿寫課文的痕跡非常濃。想到他們纔開始寫植物,仿寫未嘗不可。一個學生寫的特別有意思,他說看三角梅的時候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腳,早有蜻蜓立上頭。他把這句改爲:小花才露點點紅,早有蝴蝶露上頭。我覺得寫的很好。部分學生估計是看了作文書,還知道昇華中心,昇華到喜歡花的品格。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描寫花時沒有順序,以及描寫得不夠詳細。明天重點講這方面。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15

《荷花》一課,作者把荷花寫活了,教者當然也應該把荷花教活。我在教學本課時,就利用荷花課件力爭把《荷花》一課教活。

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把每個學生當作一朵荷花,引導學生在讀中揣摩,千方百計帶學生走進課文,讓他們也陶醉在荷花叢中。

因爲只有讀,才能產生最佳的感受,透過學生的朗讀,用陶醉引領學生從另外一種角度來欣賞課文,對於師生來說都是一種收穫。

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當學生體會到作者是怎樣看荷花時,組織學生反覆誦讀相應的段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文第2段可組織學生抓住重點詞進行發散性誦讀,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不同的感情;課文第3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競賽性誦讀,鼓勵學生一個比一個讀得好;課文第4段可組織學生進行創造性誦讀,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引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在學生的誦讀過程中,教師隨機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學生充分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把主要精力花在讀好、讀美這些語句上面。對極少數重點語句,教師視學生的感悟情況,作出相應的點撥和必要的調控。

我們在抓住課文重點,引導學生精讀細賞之後,學生對課文內容也爛熟於心了。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16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作者透過對荷花細緻的描寫,體現了荷花的美麗。在教學中以“我”聞荷花、看荷花、贊荷花、變荷花又回到看荷花的思路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文章的脈絡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本文的教學對象爲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們對周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仍以直觀形象思維爲主,能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喜歡閱讀,能展開豐富的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1、抓住閱讀,培養語感,體會“冒”字。

《荷花》這篇文章對於閱讀教學來說是十分合適的文字材料,課文中許多地方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流動,因此在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學生對於文字閱讀的掌握,讓他們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讀課文,體會課文。如何有情感地去體會課文呢?這就要求抓住一些重點的詞句,進行分析,體會,對詞句進行一定的品讀,研討,深入到文字中去。對“挨挨擠擠、冒、露”這些具有特點的詞語進行分析,來體會荷花的形態,在學習“冒”這個詞語的時候,我讓學生當自己就是荷花,我問學生:荷花荷花你爲什麼要冒出來呢?學生有的回答:荷葉挨挨擠擠的,我只能冒出來呢。有的回答,我想早點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看看美麗的天空。有的則回答,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既是對冒這個字的形象解釋,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鍛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2、學習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來仿寫其他的花。

我首先讓學生先熟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用“有的……有的……有的……”來描寫荷花姿態的,分成了幾種。學生很快就歸納出有三種:一種是沒開的,一種是開了兩三片的,一種是全開的。接着我又讓學生想象一下,荷花池中除了這三種姿態的荷花,還有沒有其他的荷花呢?如果你是荷花,你想怎麼樣地站在荷花池中呢?學生的思維被開啟了,有的說:有的荷花低着頭,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說,有的荷花仰着頭,挺着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麗的身姿。有的說,有的荷花在風中翩翩起舞……到這裏爲止,我先用有的……的句式讓學生學會了說荷花。

接着我讓學生想象下,讓你說說其他的花你會嗎?也說說其他花的三種姿態,好的學生馬上就能夠舉一反三,但是還是有部分學生不知道怎麼說,這時候我告訴他們,也可以用替代法,把荷花替代成其他的花,這樣一些思維不開闊的孩子也能夠試着說一說了。在佈置作業的時候,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擬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其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用“有的……有的……有的……”來描寫其它的花。

這樣就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了鍛鍊的機會。創設情境,讓學生儘快進入課文角色,可以優化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思維的活力。在這篇課文中我讓學生把自己就當成是荷花,然後來進行學習就容易的多了。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17

自提倡素質教育到全面貫徹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閱讀教學中我們欣喜的看到,課堂活起來了,個性突出來了,創新多起來了,這是新課標倡導“以人爲本”的教學觀的體現。但縱觀目前的閱讀教學案例不難發現人們對“課改”環境下教學還存在着一些誤區。前不久在我集團總部任教研究主任的全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於永正來我校送課,教學了三年級的《荷花》。教學中體現的深刻的教學思想,精湛的教學藝術給我們的閱讀教學留下了寶貴的啓示。

一、重基礎,“寫字教學”貫穿始終

目前閱讀教學追求“個性”“創新”成了一股時髦的風,“寫字教學”常常被人們忽視,平時的教學中尚能在課尾提一提並佈置學抄寫默寫,但在“課改”研討課之類的閱讀教學中越來越成了麟毛鳳角了,生怕學生的“創新”的熱情,弘揚的個性受到它的破壞。在於老師的課上“寫字教學”不僅受到了重視,而且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如於老師在匯入新課後即板書課題,他是這樣教學的,“請同學們一起看一下?荷花?怎麼寫的”。隨即在黑板上書寫,“?荷?字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何?字”。“現在我一起讀題目。”這樣的寫字教學一點不刻板又起到了識字的效果,做到“潤物細無聲”,教學過程中的也是這樣。

於老師讓學生把課文中自己認爲用得好的詞語劃下來,然後指名學生把自己劃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一個學生寫了“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中的“冒”字。於老師相機進行寫字指導。“這位同學?冒?字寫得很好,很正確。對學生的好的寫字習慣給予表揚,激勵和引導學生注重寫字“?冒?字的上部的兩橫不封口的不要寫成?曰?字,隨後又書寫?帽?字”,“這個字很形象,你看眼睛上(書寫?目?)戴着一頂帽子(畫個半圓,再畫兩橫作帽沿),帽口是不能封死的,又因爲帽子是布做的要加個?巾?字旁,這就成了一個?帽?了”。形象

的“字理教學法”即教會了學生識字,更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是真正的“爲學生終身發展服務”。課程最後於老師和學生一起把文中的生字書寫了一遍,提出了一些注意點,並讓學生認真描紅才結束此課。

二、讀書要讀出“味”來

以前的閱讀教學往往以“講解”爲主,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權利,現在的一些閱讀教學則因追求“創新”和“個性”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機會。《荷花》的教學爲“呼喚回歸閱讀權”的閱讀教學留下了深刻的啓示。

教學中於老師介紹了葉聖陶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散文語言清淅流暢,平實淡雅,寫景狀物細緻優美,耐人尋味。然後說:“《荷花》就是一篇描景的?美文?,我們要能讀出他的?美味?來”。這給閱讀教學下了一個總的要求,然後又介紹方法說:“古人把讀書叫估?煮書?(板書),書越?煮?才越有?味?”。在“煮書”過程中,於老師分三步走進行教學。首先是熟讀課文。“現在請大家認真讀課文,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熟(板:熟讀)。”在讀書過程中於老師邊巡視邊指導讓學生讀進去,然後指名幾位同學讀文。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於老師要求學生再品讀課文。

“同學們,請你們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板:“品讀”),把你認爲寫得好的句子或語句劃出來。”“同學們讀得很仔細劃得認真,再請你把自己體會的內容批註在旁邊。”這裏於老師提出更高要求,繼續“煮書”,深入“體味”。在“品讀“的過程中於老師讓學把一些好的詞語寫在黑板上。當“品讀”告一段落後,讓學生共同交流從劃出的詞語中“體味”到了什麼,並讓學生練習如何把體會到的東西透過朗讀表達出來。“品讀”逐漸進入了高潮,“煮”出的味道越來越美了。如:

一個同學在課文第一部分劃出了“趕緊“這個詞,並說到:

“我體會到了,?我?迫切的心情,巴不得一下子跑到,同時也好像?聞?到了塘裏的荷花的淡淡清香,荷花一定美極了。”(贏得了同學們一陣掌聲)。於老師繼續引導,“你能把迫切又美的感受讀出來嗎?”他試着讀到:“趕──緊──”(“趕”字讀得很急切,“緊”字則舒緩,讚美的讀出)。

於老師這時豎起了大姆指,然後又帶領大家讀了兩遍。此外於老師還引導學生“品讀”了“挨挨擠擠”、“冒”、“飽脹”、“翩翩起舞”等關鍵詞語及第四自然段中的優美語句。在細細“品讀”讀出“味”之後,於老師再讓學生美美地讀課文讀出“美味”來。(板“美讀”)在學生朗讀的過程於老師給予指導,並範讀,如第四自然段要輕聲讀,用氣讀,帶着想象讀。透過於老師的引導學生不僅自己陶醉在優美的文中,聽者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三、適當的“創新”

適當的“創新”或說“創新”要適當。“創新”是好事,是課改倡導的核心,但在一些課堂上,常常一“創”不可收拾,沾邊的不沾邊,恰當不恰當的統統稱之爲“張揚的個性”,有“創新”。歸究其原因,這是沒有在紮實的基礎上追求“創新”,沒圍繞文章或字、詞句、段的中心意思去“創新”。前面敘述中我們已經感覺到了在於老師教學中,學生透過“熟讀”“品讀”“美讀”課文,與“文字”進行了紮實充分的對話,創新思維非常活躍,產生的創新成果也與“文字”相貼切。

再如,在教學到“有的還是花骨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時,於老師播放課件讓學生說說“花骨朵”是怎樣的,有的學生說:“含苞未放”、“含苞欲放”,還有的學生道:“含苞羞放”,這時於老師又豎起了大拇指誇她想得好,既貼切,又運用了擬人的方法使“花骨朵”羞答答的形象栩栩如生。像這樣“創新的火花”,在教學過程中還有多處,每一處都讓我感覺到“油然而

生”,“水到渠成”。這纔是課改體現的“創新教學”。

以上三點是筆者聽課後油然而生的自我反思,於老師的課展示了教學藝術的無窮的魅力,表達他對閱讀教學的深邃的思想值得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去探究體會。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18

本節課後,我反思了本節課的教學,得到了幾點啓發。

一,如果說作者看到荷花感到的是“畫意”,而學生們感悟到的既有“畫意”,又有“詩情”。這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傳遞給我們的不正是詩情畫意嗎?學生的聯想彷彿偏離了教師的預設。簡直成了自由發言。其實,這自由發言正是學生獨特感受的流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是來自“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視的課程資源……如果說這是一個“教學意外”。那也稱得上是個“喜出望外”,因爲,這是學生“潛心會文字”的直接體現。

二,語文教學的“預設”是必須的,但要有彈性和留白;“生成”則更爲重要,它是語文課程的活力所在。教師應該接納和珍視教學中的“意外”,並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化選擇出發去拓深、拓寬語文課程的內涵和外延。這樣教學就不會侷限在“認知維度”一隅了。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學意外”建構生成爲“高效的教學環節”,語文教學就會出現“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出望外的意境。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19

一.抓住想象的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樂於想象是兒童的天性,學生的學習也總是伴隨着想象。在本文中有三處想象的訓練點:(一)、想象白荷花冒出來幹什麼?(二)、看圖想象白荷花有哪些動人的姿態?(三)、第4自然段末尾的省略號省略了什麼?爲了誘發學生的想象力,我展示動人的畫面,讓學生大膽想象白荷花的不同姿態,感受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課件動畫的設計,不僅刺激着學生的視覺,還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激發了情趣,活躍了思維,發展了智力。

二.朗讀感悟,體會文章語言的美。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荷花池邊欣賞美麗的荷花,觸景生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讓讀者身臨其境,賞心悅目。爲了讓學生能好好體味文章語言文字的美,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荷花,再配上優美抒情的樂曲,深深吸引了學生的眼睛,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讀書慾望。我還採取多種多樣的讀書形式來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有男女生賽讀,個人讀,小組讀,範讀,齊讀等。學生們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讀得津津有味,聲情並茂。瞧他們那搖頭晃腦的樣子,似乎自己也變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三.審美表達,豐富學生的語感。

婀娜多姿的荷花,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還特別適合審美教育。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過:“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優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規律,語文教學中應創設情境,寓教於樂,實現審美主義和審美客體的和諧統一,讓學生藉助範文,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在聽說讀寫訓練中薰陶感染,潛移默化地受到審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如用課件呈現多幅荷花的照片並播放背景音樂,學生無拘無束、有滋有味地觀看和想象,體驗美感。看後鼓勵學生自由發言,給他們這樣的句式來說:“荷花,_______!”或“___________的荷花。”例如有學生說:“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樣迷人,你的姿態是那樣的動人!”有學生說:“亭亭玉立的荷花。”有學生說:“千姿百態的荷花。”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20

作者葉聖陶先生在《荷花》這篇精讀課文描寫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麗姿態,以及作者欣賞荷花時的美好感受。課文按照“聞到清香—觀察形狀—欣賞姿勢—展開想象—回到現實”的過程,思路非常清晰。

精準的用詞、生動的描寫,是文章精妙之處。執教中,我緊緊圍繞“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這個概括一池荷花之美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去課文中尋找體現荷花之美的語句,並透過品讀、批註、交流,感情朗讀等學習形式,去積累語言,感悟課文語言的的精妙。在講課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品悟,順學而導,主要交流了兩組語句。

語句一:“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個句子哪個字用得好?好在哪?引導學生透過觀賞圖片、朗讀去感知感悟。“冒”在這裏是形容在一片綠色的荷葉中,白荷花高高突顯出來的意思,形象地寫出了白荷花的豔麗奪目,蓬勃生長的樣子。

語組二:“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這三句話寫出了荷花的幾種姿態?哪些詞、字深深地打動了你,讓你感受到了荷花的美?引導學生感受荷花三種不同的姿態各有不同的美,體會飽脹、破裂等詞略帶誇張,讓靜止的畫面一下子變得鮮活而具體。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去觀察其他的花,如桃花、迎春花、玉蘭花等,並進行仿寫,可以說水到渠成,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自然段,我主要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帶上動作在陽光下翩翩起舞,感受一池荷花在風中搖曳起舞的美好姿態。

這樣的文章,我們的語言真真難以描述其美,其妙,只有透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孩子把語言內化於心,爛熟於心纔是最好的學習形式吧!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21

《荷花》是一篇寫景記敘文,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象的事。讚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文分兩部分,第1部分(1~3)自然段,直接讚美了荷花的清香、形狀、姿勢。第2部分(第5自然段)透過想象進一步描繪了荷花的美麗。

教學本課我緊扣“美”字進行: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出示《荷花》圖片,請學生談談有關荷花的知識和看荷花的感受,喚起對荷花美的回憶,談話後揭示課題。揭示目標。課始讓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學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

二、賞圖學文,理解詞句。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再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表現荷花的“美”。學生的自主選擇,隨機指導學習“聞到清香”、“看到葉花”、“想到變成荷花”、“荷花充滿生機”四部分。以“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學習,這段具體而生動地展現了荷花的形狀美,學生最感興趣,這一段教學的着力點引導學生抓住寫荷花特點的詞語教學寫荷葉的句子,透過看圖,指導有感情讀,想象一池荷葉長勢之美。而“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進行教學的,透過課件直觀演示後,讓學生給“冒”字換個詞,理解“冒”的意思,再讓學生說說從“冒”字你體會到什麼?緊接着又抓住“冒”練習有感情朗讀。最後,讓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想象相應畫面。第三段的着力點是根據有關句子想象美、表達美,使美感進一步深化,這樣的教學設計,既鍛鍊學生想象力,又對第二自然段總分寫法進行遷移,訓練學生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可謂一舉三得。學習“想到變成荷花”部分,重點引導創新想象不同動物對荷花的不同語言。整個教學過程運用多媒體手段,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做到“圖文結合”、“情境學文”,“體會情境”、“昇華情感”。

荷花課後的教學反思22

《荷花》一課,全文一共五個自然段,在第二課時的的教學中,我主要以體會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學習爲主。在教學中,我先向學生提出這一自然段的幾個中心問題:文中描寫了幾種不同形態的荷花?整段文字採用怎樣的結構來寫?劃出這一節中你最喜歡的幾個好詞。接着,我讓學生帶着這些學習要求,用各自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第2節,在文中圈圈點點。基本能概括出三種不同形式的荷花姿態,找出它們各自的特點。但在仿寫這一環節中,問題就凸顯出來了。有一部分學生缺乏優美的語言表述能力,語言文字讀來乾巴枯燥,沒有好的形容詞來修飾,說明平時的積累不夠;有一部分學生流於純課文的模仿,缺乏自己的想象力,形式結構太過雷同課文;而大部分學生的素材範圍狹小,僅限於幾種花卉,說明學生課外知識欠豐富,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所知較少。凡此種種,從課堂總體效果來看,這節課還是能達到預期目標,但從中也折射出了一些問題,今後在學生創新思維及好詞佳句的積累上,還需更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