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漫畫》教學反思(精選10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麼你有了解過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漫畫》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漫畫》教學反思(精選10篇)

《漫畫》教學反思 篇1

本課透過欣賞漫畫匯入本課,讓孩子們初步感受漫畫給我們帶給我們的樂趣;然後透過欣賞、觀察漫畫,瞭解漫畫的幾種表現形式,並瞭解其中的含義;緊接着,讓孩子們給大家講笑話,教師演示怎樣將笑話以漫畫的形式表現。

本課學習的漫畫,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從其中瞭解作者所想表達的思想,與此同時,也從漫畫中滲透了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漫畫多以諷刺、幽默的形式呈現,所以孩子們的積極性都非常的高,整個課堂氣氛非常的活躍。但是,在學生創作時,讓孩子們可以用漫畫的四種表現形式表現社會上的人或事,也可以用漫畫的形式表現自己所瞭解的笑話,但孩子們多是表現了笑話,應拓引導學生思考:社會上有哪些值得人誇讚的或是有何不滿的事物,你想如何表現?然後在適合的出示一些範作。

《漫畫》教學反思 篇2

小學美術課從形式上可以分爲美術欣賞課和技能訓練課,其實這兩種類型的課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在側重點上有所不同罷了,所以在執教《漫畫欣賞》這課時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主要先從瞭解中國本土漫畫入手進行欣賞教學,並在欣賞的過程中讓學生試着拿起畫筆大膽的進行創作,教學效果較好。接下來我主要談談在欣賞課中教師教學時應該注意的幾點:

1、教師要提高對欣賞課的認識,教師首先要利作品有一個較全面深刻地理解。另外在欣賞的方法手段、教具的使用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師也要心中有數。備課越充分,教學效果就越佳。

2、欣賞時要有重點,有些作品以藝術特色、繪畫技法欣賞爲主,像日本的動漫人物形象,而有的在藝術特色欣賞的同時更要對作品的主題思想學習領會《瞻瞻底車》、《三毛流浪記》等,此外在選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師要把欣賞的重點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風格獨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學生對著名作品的印象。

3、欣賞的內容不可過深,超出了學生欣賞能力的東西,教師要少講,甚至不講,要欣賞那些看得見、摸得着學生易於接受的直觀內容,如某一點某一處的用色、線條、構圖、明暗等。

4、欣賞的手段要多樣化、生動化、藝術化,避免教師空洞枯燥的講解、學生被動地乾巴巴聽的現象。可以採用故事、提問、討論、觀察、懸念等多種形式,還要充分發揮幻燈、掛圖、錄像、錄音等現代教學手法,增強欣賞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使學生樂學、想聽、愛看,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

5、欣賞的時間不可過長,內容過多過濫,學生會厭倦,教師可以把欣賞教學穿插於平時教學之中,使欣賞與傳授技能相結合。

6、欣賞後要有檢查和總結。可以採用提問、談話及動手試畫的方法來進行。使之達到複習鞏固減少學生遺忘的作用。

《漫畫》教學反思 篇3

爲了讓學生對漫畫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激起大家的興趣,在一上課的時候我就讓大家先觀察課本上的漫畫圖,認識我國三傳統漫畫大師,再欣賞那些含有明確寓意的漫畫,透過觀察——思考——討論等環節進行,接着總結出漫畫的含義,這樣孩子們就更深刻的理解什麼是漫畫了。

透過此課的學習,孩子們對平時喜愛的漫畫和動漫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並且還對自己喜歡的漫畫或動漫形象進行臨摹或創新,知道了漫畫和動漫與生活緊密聯繫。出現的問題是,個別同學在師生交流時,不善言談,儘管是自己很喜歡的形象也不會主動站起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漫畫》教學反思 篇4

漫畫是一種具有特殊藝術魅力的繪畫藝術,它的魅力體現在作品具有巧妙地構思、獨特的視角和誇張變形的大膽處理,能勾勒出社會生活中及想象中的人和事。它的魅力還在於作品所傳達的內涵在令人捧腹的同時發人深思,使人回味無窮。生活中學生又特別喜歡看漫畫,並且漫畫的關注度也比較高,只要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效果就達到了。

用公益廣告匯入,目的是讓學生在觀察生活的同時,更重要的去表現生活。欣賞大量的漫畫作品更深入學習漫畫的表現手法、創作意圖,學生因漫畫情節而發笑,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激發創作欲,進而進行課堂練習創作漫畫,讓學生想畫、敢畫、會畫,並且保持他們繪畫中的天真、質樸、充滿趣味想象的藝術風格,提高學生繪畫的質量,體驗創造的樂趣。

展示和評價是美術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評價的方法靈活多樣,可以集中點評,可以滲透到各個活動之中。在美術課堂中,可以這麼說,評價就是輔導。缺乏評價的課堂是失敗的課堂,課堂上,沒有學生的自評,老師無法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沒有老師的點評,學生無法得到專業上的指導,沒有學生之間的互評,孩子的作品就沒有被欣賞的受衆,如此,學生在美術學習中也就得不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必將減弱,勢必影響學生以後對美術的學習。課堂上,教師應充滿激情,爭取關注每一位學生,及時發現他們的優點,多用激勵性的語言去鼓勵他們,感染他們,學生才能對學習保持長久的興趣。透過自評、互評、教師點評,學生明白了自己作品的優缺點,爲進一步改進奠定了基礎。

在拓展環節,聯繫生活,印象最深的動漫作品,最後指出生活中不能沒有幽默,生活中的幽默需要觀察,生活中的幽默需要想象,生活中的幽默需要挖掘。至此,完成了本課時的課堂教學。

本課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層層遞進,絲絲入扣,但仍然需要教師用激情與智慧激活課堂,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認真鑽研業務,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我的課堂上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

《漫畫》教學反思 篇5

漫畫作文是我校國家級課題的研究對象。從湖南長沙學習回來要上彙報課,我借了六年級5班上了這節課,現將本人教學後的想法表達如下:

1、教學思路清晰。

我由學生最熟悉的漫畫談起,讓學生說對漫畫的認識。再出示漫畫,讓學生看漫畫,說漫畫,寫漫畫。再交流學生的習作短文,予以點評。最後對漫畫習作進行總結。學生有內容可說,有內容可寫。總體教學思路清晰。

2、教學重點突出。

習作教學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由說到寫,說是關鍵。所以,在課堂教學時,我充分引導學生對漫畫進行描述。比如:用上關聯詞,用上描寫人物的詞語,展開充分的想象等等。讓學生沉浸在漫畫的氛圍之中,充分地表達。

3、習作交流有特色。

短短的40分鐘,要充分展示教與學的雙邊互動過程。習作教學要提高質量,更在於習作交流。我在課堂中安排了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交流,在交流中進行評議。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習得寫法,修正不足……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們就是在這一節節的遺憾中,不斷感悟,不斷進步,不斷走向成功。這節課,我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是:

1、發散思維引導不好。

沒有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只侷限於“零分----發愁----捱打”這樣一個故事。

2、思維不縝密。

對漫畫內容的敘述,沒有有層次地展開,用詞用語較乾澀,沒有進行有效的歸總。

《漫畫》教學反思 篇6

本課優勢:本課每個環節的設計很好的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難點,並且採用符合學生水平特點的方法進行創作,使教學深入淺出,有效解決教學重難點。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的繪畫水平還達不到原創卡通的水平,因此採用了卡通中最常用的擬人手法,在原有生活物品的造型基礎上添畫人的五官、衣着、四肢,使之變成卡通形象,這種方法簡單、易操作,效果也很好,學生能從之體會到創作卡通的快樂!爲解決添畫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我採用作品示範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引,有效解決了“創作卡通形象”這一教學瓶頸。

不足之處:

整個課的知識點太多,沒有很好的取捨,什麼都捨不得扔掉,導致課的內容太龐雜,課的的重難點太多。

改進措施:

適當的取捨是講好一節課的關鍵。所以要“忍痛割愛”將雷同重複的地方大膽的割掉,從而使教學不在“拖泥帶水”。

《漫畫》教學反思 篇7

《“漫畫”老師》是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本次習作訓練用文字“漫畫”老師,屬於寫人篇。從中年級就開始學習寫人的方法,中年級重在引導學生抓住特徵把人物的某一方面寫清楚;本次的'寫人訓練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的一次提升,重在引導學生藉助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特點,並且嘗試用上漫畫誇張的方式將人物表現得真實而有趣。

根據學情,我將教學目標設定爲以下兩點:

1.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點,用一兩件具體事例描寫自己的老師。

2.能評價、修改同學和自己的習作。

本次的習作教學共分爲四個大板塊: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教學中,透過名人漫畫的圖片配上簡短誇張的描寫文字,感受漫畫人物的表現特點。首先出示一組學生耳熟能詳的人物的正常圖片,說說他們最鮮明的特點;接着觀察他們的漫畫圖片,引導學生從鮮明的對比中,發現這些漫畫分別誇張了人物的哪部分特徵;然後與漫畫人物圖片相對應的漫畫人物誇張簡介,感受用文字“漫畫”人物語言誇張的特點,匯入新課教學。

二、引導回憶,確定寫作對象

在衆多老師中選擇並確定寫作對象尤爲重要,透過談話引導學生閉眼回憶,寫下三個印象最深的老師,縮小選擇範圍;然後逐一回憶並比較三位老師的特點,發現特點最突出的一位作爲寫作對象,並跟同伴簡單的介紹老師突出的特點。

三、例文引路,學以致用

首先明確老師突出的特點,根據學生已知經驗運用思維導圖列出老師的各個方面的特點,理清寫作思路。透過例文的學習明確本課“運用具體事例表現人物特點”和“運用誇張幽默的語言把人物特點表現得真實而有趣”兩大習作要素,習得方法並嘗試選擇思維導圖中最爲突出的一個特點,先用用一句話或詞語概括人物最突出的特點,然後用具體的事例、誇張的語言給老師畫一幅“漫畫”。

四、習作欣賞,點評激勵

透過自讀修改、教師評、同桌互評等方式,本着教什麼就評什麼的原則,對照評價標準進行點評。先由教師示範點評(先欣賞再評星),讓學生嘗試參與點評進行互評,以評的形式進行激勵,給學生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

從整節課學生的狀態和學生的習作來看,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還可以。本節課教學中最大的不足之處在於:例文的選用和品讀環節的處理。在設計教案的時候,最爲糾結的就是例文的選用,反覆修改後仍然感覺到“漫畫”誇張語言的運用不夠;在學習例文的環節對於例文的品讀做得不夠紮實,由於例文中語言誇張、幽默的特點不是特別明顯,加上設計的問題針對性不強,所以學生在讀例文時不能很快發現語言的特點。其次處理不好的是評價環節,由於實物展示臺出現故障,沒能直觀地呈現學生作品影響了評價效果,評價方式顯得機械和單調,未能很好地起到評價和指導修改的作用。

《漫畫》教學反思 篇8

《漫畫的啓示》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組教材作文訓練中的想象作文。它與本組課文的學習專題“生活中的啓示”緊密相關。在這次習作中,教材安排了豐富的內容,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爲學生提供了說話和作文的思路:可以是從一件小事中得到啓示,也可以從一句名言警句中得到啓示,還可以從一幅漫畫說起、寫起。意在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讀生活之書,從書中有所發現,得到啓示。並能自覺聯繫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行動爲生活之書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口語交際課上,我帶領學生交流了生活中的小事和名言警句帶給自己的啓示,這次習作課上,我選擇了引導學生從一幅漫畫說起、寫起。

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大都喜歡漫畫的特點,按照了解漫畫、欣賞漫畫、撰寫漫畫的步驟,層層深入,引導學生走進漫畫世界,又走出漫畫世界,站在一定高度品味漫畫,得到啓示,受到教育。在這幾個環節中,我注重相機滲透觀察和習作的方法,讓學生能以點帶面,舉一反三。一節課下來,我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課前所定的教學目標。但回想教學的全過程,仍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不斷改進、提高。

《漫畫》教學反思 篇9

本學期我還教了兩個單元的課文。課文最後一個單元是寫漫畫作文。根據學生喜歡漫畫的心理特點,我將本次習作與瞭解漫畫、欣賞漫畫、撰寫漫畫結合在一起。一開始只是讓學生對漫畫輕描淡寫的敘述,在全班互動環節,我讓學生嘗試用簡單的一兩句話來說說這組圖的內容,進一步完善了對漫畫的理解。緊接着,讓學生仔細觀察,結合漫畫主題,理解畫家的用意。在對漫畫的內容有了充分認識之後,引導學生體會漫畫帶來的啓示,並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結合生活實例,從不同角度去談。比如假文盲的漫畫,學生說了圖書館、公交車、醫院、花壇、還有闖紅燈的情況,學生的啓示比之前更加豐富,體會也更加深刻了。

這節課的形式豐富而不復雜,而到位的寫法指導和靈動的啓示給這節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這節課結束了,但我的思考還在延續:如何才能把寫法指導、課堂寫作和作文評講有效地濃縮爲一節課,使課堂更有效。

《漫畫》教學反思 篇10

本次的作文題材來源於課本單元練習,學生有話說,有話寫,在教學設計上,採用從賞文入手,先讓學生找到作文的感覺,再從指導看圖、指導說圖,小組說圖,集體說圖,獨自寫圖,到集體賞文。教學設計樸實、自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作文最重要的內驅力。如何激發學生習作的慾望,讓學生在激情滿懷的狀態下激揚文字,應該說,我在這節課的激趣上處理還是獨具匠心的。不論是開始的匯入,還是最後評講學生現場習作,始終以“賞”爲主,真正讓學生體驗到受別人賞識的滋味,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樹立了學生習作的自信心。

一、共賞佳作 樹立自信

學生習作的興趣和自信,作爲一種內驅力,還來源於在寫作的合作和交流的成就感。爲充分營造一個寬鬆、自然、樸實又能激起學生習作慾望氛圍,我在匯入激趣時,採用師生共賞的美文(學生平時的佳作被鑲嵌在精美的幻燈片中),不但排除學生畏難習作的情緒,而且讓學生從中感受到習作成功的喜悅,這樣的激趣手段真實、樸素,富有生命力。

二、明確目標 大膽說圖

作文課的目標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一種能力,而應該是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得到生命的成長,品味到世間百味,記錄生活百態;不僅讓學生傾聽內心的呼喊,還讓學生傾訴真我的需求。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從指導看圖、說圖入手,先引導學生把握看圖要領,如何仔細觀察,展開想象,但由於我沒有很好把握學生的學情,加上臨場反映不夠好,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最好的調動,留下了缺憾。一堂好的作文課,必需要有言語的交流,在指導看圖、說圖後,教學設計中安排小組說圖這一環節,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圖(或自己帶來的漫畫)、暢所欲言說圖,學生的思維再次被擊活。在集體交流中,學生爭先恐後說圖,課堂涌動着智慧的波濤,感受到作文的快樂。

三、成果展示 快樂作文

習作是一種與人交往和溝通的雙項表達形式,課標對中高年級學生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讓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懂得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因此,在這堂習作教學中,我努力給學生創造了習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上臺讀自己的現場美文,讓學生找到自己在作品中的好詞、好句、好段落,體驗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