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畫》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畫》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畫》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畫》的教學反思 篇1

《畫》是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點展開描寫,圖文對應。這一課是學生入學後接觸的第一篇詩文。我抓住學生好動、好奇、愛表現的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的謎語兒歌引出課題,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爲教學成功地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畫,並讓學生先從整體再由遠到近觀察,知道這是一幅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感受景物的美。我抓住教學的重點及難點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自主讀詩,畫出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用低年級小學生喜歡的方法進行檢查反饋:出示課件“生字寶寶”請學生開火車認讀;用生字卡片請學生搶讀。在學生讀通詩句後,我抓住詩句中的着眼點,把精力放在詩句的品析朗讀上,藉助精美課件在讀中讓學生感悟詩句的美,在讀中受到美的薰陶。在教學中,我堅持以讀爲本,讓學生真正成爲語文課堂的學習主體,透過自由讀、分組讀、男女生比賽讀、教師範讀,引導學生圖文對比,感悟詩句的內容。詩句的節奏感很強,朗讀時我十分注意引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在引導朗讀的同時,我還指導學生學會評價他人,讓他們從一年級第一學期起就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活動,從而培養他們注意學會傾聽的能力和良好的評價能力。詩中有幾對意思相反的詞,我引導學生透過比較瞭解它們的意思。然後說一說課後的幾對反義詞,用音節把它們寫下來,再說說生活中還知道哪些反義詞,學生說的很多。最後用了十幾分鍾指導寫了兩個字。識字教學是很枯燥的,在教學識字時,我善於總結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識字方法,同時還適當的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採用活潑有趣的方式重複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總之,這節課我能抓住一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創設寬鬆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多媒體課件的合理運用,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重點突出了識字和寫字的過程,並紮實有效。一類字的教學,我還是覺得老師自己在黑板上範寫、多次範寫是很重要的,我們現在的教學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越熟練,對在黑板上書寫就越來越生疏,孩子們被課件上的圖片、生字卡片“慣”得有些懶於動筆了。今天的課上,我反覆地在黑板上示範寫字,第一遍寫,要求孩子們仔細觀察老師的筆順、書寫每一筆的方法和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二遍寫是巡視了孩子們自己練習寫字發現了一些問題後逐一地改正他們的錯誤寫法和筆畫。但同時又有許多遺憾:沒有很好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對學生的學習沒有很及時的評價,板書速度慢,教學中語言不夠豐富,情緒不夠飽滿,有的環節還浪費了時間。學生在課上開啟書、翻書不出聲音,寫字時桌椅不出聲,這些都是教學過程中的細節問題,但它們卻是反映一個班級是否建立起了嚴格有序的課堂常規的一個評價標準。在課上,聽到我們班的同學放書霹靂啪啦的聲音,以及寫字時凳子扭動的聲音,我的心裏有說不出來的滋味。開學已經有兩個月的時間了,在這期間,我也曾專門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在深入地反思後,我想:對於學生的常規訓練,絕非一次、兩次地專項訓練就可以初見成效的。“好習慣21天養成”,我想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也不應忽視這些細節,都說“細節決定成敗”,課設計得再好,學生出現這樣的常規問題,導致學生的狀態顯得特別的浮燥,也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總之,對於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還有許多不足,還需要向身邊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今後還需要不斷地錘鍊自己。

《畫》的教學反思 篇2

本學期11月份進行了同課異構的美術教研活動,主題是《畫音樂》,這節課主要是將繪畫當中的點線面、色彩與音樂的情感聯繫起來,這節課本身是一節美術與音樂學科相結合的課程,所以在準備這節課的時候,我特意 向音樂 老師請教,哪種樂器來表現獨特的聲音;選取什麼情緒的音樂讓學生聆聽;哪類樂曲適合用美術的語言直接表現等;五線譜如何繪畫。向師傅和其他前輩請教設定的教學目標按照學生實際情況是否能達成;教學環節設計是否合理;每個教學環節銜接是否恰當……

關於這節課,我的教學設計環節是先讓學生玩律動遊戲,激趣匯入課堂,將學生帶入課堂氣氛中去,然後讓學生用繪畫語言表現聽到的樂器敲打聲,由此引出點線面是表現音樂的繪畫語言,用畫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匯爵士樂》進行欣賞以此來過渡到色彩,之後讓學生進一步欣賞音樂,然後動手用水粉來表現畫面。最後是展示作品環節。

整個課堂比較活躍,教學環節還算順當。但是關於最後呈現的`展示作品效果不是很理想,本身我設計的展板背景不符合音樂上的五線譜的規律,需要改進。教師最恰當的方式還是讓學生直接作畫在音符圖形的紙張上,甚至可以是有色的彩紙,讓學生自由選擇。保證作品的整體性,不適合裁剪。最後由教師添加細節效果,以及小節線等細節。

學生自己聽音樂創作的這個階段,我選用了有異域風情的《波斯市場》這個音樂。應當適當給學生講講這個《波斯市場》的音樂背景和故事,能先讓學生聽一聽音樂,引導學生領會這個樂曲的旋律感覺,師生共同分析一下對音樂的感受,對點線面與色彩運用上的想法,再讓學生去表現會更好。

第二個環節是聽樂器用點線面表現,有可能的話讓學生可以拉拉小提琴、吹吹口琴等等,再是打擊樂。對比更明顯。並且在聽的時候可以請學生上臺進行演示,更加直觀,便於教師直接講解。

關於這節課堂中的老師示範環節,我試想過是否有進行示範的必要,最終還是進行了示範,因爲在示範過 程中 老師懂得更快得從畫家作品中汲取靈感,及時進行添加改進,使得作品更加吸引人。從中可知技能的學習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更直接更主要的還是要依靠老師的傳授,很多技能的東西是“不看不知道”,透過示範,可以讓學生在欣賞,觀察,思考中模仿,很容易掌握基本繪畫方法,學生透過示範的學習,初步發現了一些創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筆墨技巧,這時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也得到了體現。

那麼如何更好地進行美術課堂中教師示範的環節,我概括了以下幾個特徵:趣、活、實、美。

一、趣——激發興趣。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保持學生的興趣。教師的示範像是變魔術,從一張白紙慢慢 透過 老師的手中的畫筆變幻出濃淡粗細不一的線條,色彩紛呈的紋飾,組成精彩的畫面,如何不能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

二、活——範畫活用。示範環節中,這節課的畫面語言本身就是要求學生進行主觀地抽象地表現,此環節可見老師在準備期間所花下的功夫,個人覺得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是教師的範畫可以再更加具體生動一點,適當增加教師的語言魅力,這個可以向語文教師多學習學習,是不是會更加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畫畫的魅力,但同 時對於 老師本身來講也更具挑戰意義。

三、實——技法實在。示範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不能只走過場,要讓孩子學有所得,就得做 “到位”。在示範中不僅僅是把畫畫完,更多的是將本節課要解決的重點和知識點巧妙的結合進去。讓學生透過教師示範,領會本節課中的要點。

四、美——身心美麗。作爲老師在示範過程中給予學生的人文關懷也很重要,例如在進行示範的時候,教師可以有這樣的語言, “這邊的同學能看清楚老師的畫面嗎?看不到的話,老師轉個方向吧。”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感受,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爲學生着想,如果我是學生,我覺得我會很喜歡這樣細心的老師。

總之,我認爲教師示範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師要掌握好各種示範技巧和靈活地運用示範過程,纔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掌握美術技法和技巧,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師示範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分析教材,瞭解學生認知水平,制定出實際有效的示範過程,注重示範中與學生的交流與引導,其結果同樣可以在掌握技法的同時,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畫》的教學反思 篇3

《畫》這篇課文由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組成。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稱的美感。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

在教學中,我堅持以讀爲本,讓學生真正成爲語文課堂的“讀者”,透過自由讀、分組讀、男女生比賽讀、教師引讀等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悟詩句的內容和表達的感情。並且邊讀邊配上動作進行朗讀表演。如,讀到近聽水無聲時,做出側耳聽的動作;讀到人來鳥不驚時,做出擺手的樣子。學生的表演慾望一下子被點燃,躍躍欲試。我想,只要學生的朗讀興趣濃厚,在老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的朗讀水平一定會在不同的程度上有很大的提高的。本課文中句子的節奏感很強,朗讀時我十分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詩中有幾對意思相反的詞,我指導學生透過比較瞭解它們的意思。識字教學是很枯燥的,我在教學識字時,巧妙地誘發孩子們識字的慾望,並善於總結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識字積累,給他們創造發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機會,同時還適當的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採取活潑有趣的方式反覆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識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畫》的教學反思 篇4

《畫》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一年級上冊的一篇古詩。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爲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這是學生入學後接觸的第一篇詩文。我抓住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好表現”的身心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的謎語引出課題,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本節課我用了一個課時,教學過程中鑑於大部分學生已經會讀本詩,我採用由謎語匯入——初讀課文——學習生字——圖文結合研讀課文內容——指導朗讀的步驟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理解詩意,學習朗讀。

在本節教學中,我做得比較好的是:

1、謎語匯入。

我以謎語匯入本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爲後面的學習開啟了一扇大門。

2、識字教學。

本課中有許多反義詞,我利用這一特點幫助學生記憶生字,如遠——近、來——去、有——無等。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動腦筋,想辦法,利用平日的生活經驗記住生字小寶寶,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識字教學是很枯燥的,在教學識字時,我讓四人小組共同學習,先觀察字的結構,然後找出漢字的的特點,再討論說說怎麼寫才能寫好看,然後大家共同交流學習。孩子們多說,讓他們從生活中去理解這些字,在一定的語境中去學習這些字。

3、圖文結合,理解詩意。

在掃清生字的障礙後,接下來要做的是領會課文的意思,本課有一幅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與插圖結合便於學生對古詩的理解。揭示課題後,我出示了本首詩中的四個重要的字“山”“水”“花”“鳥”,根據每行詩的特點與插圖相結合,讓學生透過插圖理解本首詩。在理解詩意時我啓發學生髮揮想象並根據個人的感悟做出相應的動作。如讀到“遠看”學生把手放在額前,彷彿眺望遠處,“近看”則低頭下看,“花還在”做花開的樣子,“水無聲”學生則擺雙手或與同桌對擺單手。讓學生在看圖、表演中不知不覺悟出詩境達到理解詩意的目的。

4、指導朗讀。

如何讓學生讀出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呢?在教學時我創設優美的情景,引導學生學會朗讀。在指導朗讀時爲學生創設情境,並結合錄音朗讀,指出讀好古詩首要的是字音要讀準,其次要讀出節奏,讀出古詩的韻味。接着我讓學生自由選擇一種方法把課文讀正確。學生或自己拼讀,或者舞着讀,讓他們透過各種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隨後我組織學生試讀古詩並進行評議,在評議中糾正個別讀錯的字音。

當然,教學過程中也有不足。新課標指出:“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指名學生回答問題或朗讀後,我沒有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沒有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及對別人的優點與不足之處進行討論。對於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錘鍊自己。

《畫》的教學反思 篇5

《畫》一課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這是學生入學以來接觸的第一篇古詩,對於一個沒有一點基礎的一年級孩子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孩子沒有學習知識的積累,如何是學生有滋有味地循環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受到美得薰陶呢?

課堂上,我運用了組詞、觀察圖畫以及具體描述情境的方法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理解“遠”“色”“近”“無”的意思。

出示“遠”,指名認讀。誰來組一個詞語?(遠去、遠歸、遠遠、大老遠)遠這個字和誰相反?(近)

出示“近”,指名認讀。辨別“遠”“近”的字形,給“近”組詞,孩子們組了很多詞語:近處、遠近、近門

這樣,透過組詞的辦法,學生不僅認識了遠和近兩個字,而且理解了它們的意思。爲理解詩意打下了基礎。

“色”,誰來給色組個詞?(顏色、色彩)那“遠看山有色”是什麼意思?由於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很快就說出了第一句詩的意思。

我們理解了第一句,第二句詩誰會解釋?(走近了也聽不見水的聲音)同學們,爲什麼走近了也聽不見水的聲音呢?

2、觀察圖畫理解詩意

大家看看這幅圖畫,畫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鳥,多麼漂亮呀!你能連起來說一說後兩句的意思嗎?學生興味盎然,大家都踊躍舉手,爭相發言。說的十分好。

3、師描述意境,學生體會

學生中間休息時,教師針對畫中的內容配樂進行有聲有色的描繪:遠遠地看畫中的山,青青的,綠綠的,真漂亮呀!走近細聽,可是聽不到一點流水的聲音。春天過去了,炎熱的夏天過去了,秋天也過去了,冬天來了,可是這些花依然開着。到鳥跟前,驅趕鳥,無論怎麼驅趕,鳥依然不害怕。這是爲什麼呢?

用以上方法,學生感悟到了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收到了美的薰陶。

標籤:反思 教學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