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15篇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15篇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1

《黃果樹瀑布》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寫我們在黃果樹瀑布景區遊覽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景觀的壯美,謳歌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及對人的性情的陶冶。詞彙豐富,語句優美,尤其是比喻句的大量出現,使語言格外具體、生動,讓人感受到黃果樹瀑布的壯美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機。那如何讓學生也能有這樣的感受呢?

首先,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始伊始,讓學生欣賞黃果樹瀑布的壯觀景象,他們能儘快進入美的境界,與產生共鳴,然後用一兩句話說出對黃果樹瀑布的總印象。第四自然段講的是瀑布激起的水花落在黃果樹小鎮上的一系列輕盈優美的動作,其中“銀雨灑金街”這個比喻最使學生心馳神往。在教學中,演示“銀雨灑金街”的奇景,讓學生體會“騰空而上、隨風飄飛、漫天浮游”,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情境之中,情由境生。如此美妙之境怎能不讓學生感受到瀑布揮灑飄揚之美.

其次,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朗讀體會。爲了引導學生透過聲響、形態體會黃果樹瀑布的壯美,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聲響、形態的詞句,如“嘩嘩、潮水般涌過來、蓋過了人喧馬嘶、雷聲轟鳴、山回谷應、訇然作響”,“好像一匹寬幅白練正從織布機上瀉下來”……抓住這些詞句朗讀體會,產生了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之感。

第三,大聲齊讀。尤其是本文的第一、二、三、六、七自然段,只有運用齊讀,才能渲染出瀑布的無比壯美,烘托出大自然的無限生機。

學習本文,學生對大自然的傑作——美麗壯觀的黃果樹瀑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獲得了美的體驗。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2

今天,上了《黃果樹瀑布》的第二課時。整堂課,我圍繞文章的中心句“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傑作!”展開教學。設計了“作者爲什麼稱黃果樹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傑作呢?”和“作者來到黃果樹風景區,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兩個主幹問題。整個教學過程以讀爲主,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黃果樹瀑布的特點,在讀中感受作者內心的陶醉,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交融。

在教學中,我始終用“遊客”的身份把學生和作者緊密聯繫在一起:“當你剛進入黃果樹風景區時,你最想幹什麼?”引發了學生對黃果樹瀑布的渴望;“當你聽到黃果樹瀑布越來越大的聲響時,表明我們離瀑布越來越近了,你又在想什麼?”道出了“遊客們”內心的急切心情;“現在,那匹寬幅白練就在你的眼前,你內心又有什麼感覺?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讓學生身臨其境,走近了黃果樹瀑布;“作爲遊客,你千里迢迢來到風景區,難道就只想遠遠地看着瀑布嗎?你還想做些什麼呢?”則又讓學生跟隨作者的腳步來到了谷底,享受黃果樹瀑布帶來的涼爽與愜意;“遊客就這麼久久地坐在瀑布跟前,感受到每個細胞都灌滿了活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此時,你的感受又是怎樣的?”把學生和作者、遊客和大自然緊緊地融爲一體,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學得挺感興趣。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3

葉聖陶先生說過:“入境始於親”。只有當學生親生體驗過,纔會展開積極的想象,從而主動積極、創造性地理解課文,體悟情感。這句話指引着我整篇教學的設計。所以在教學中,我覺得有一點是成功的,這是一篇語言優美的寫景散文,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黃果樹瀑布的聲音和形態,由於瀑布離我們生活比較遠,對於孩子來說,缺少直觀的感受,缺乏生活的沉澱對文中的有些語句。如果就這樣講一講,孩子只能浮光掠影地瞭解課文,所以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使用了多媒體,使圖文音像相結合,帶給學生多種感官的刺激,使學生能儘快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有最大程度的感悟,這樣,才能將外部語言文字化爲自己的內在情感,在讀賞說中深切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又使學生開闊眼界、受到審美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一節課下來,我總感覺這個多媒體的播放是不是多了,總共有5次,再加上不是串聯的,也正是因爲這樣開關開關,影響時間和師生的思路。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仔細想來,這節課的不足之處還有:

1、課的節奏不夠緊湊,前鬆後緊。

2 、沒有關注學生,缺乏教育機智。

不知從何時起,好像很不滿足於很順當的課堂,但是真正面對學生的生成時又缺乏教育機智。原因有: 只顧一廂情願地完成教學任務,而沒有停下腳步認真傾聽孩子們的回答,沒有關注課堂中的實際情況,對於學生的生成不夠敏感,沒有很好地利用生成的資源。如當學習瀑布的形態時,學生說到“瀑布像銀河從九重天落下來。這時沒有及時引導學生把黃果樹瀑布與廬山瀑布進行對比,提煉出黃果樹瀑布的寬,以及它的氣勢非凡和雄偉壯觀。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4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應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我在教學這一課時,針對學生對黃果樹瀑布認識不深,讓學生先觀看黃果樹瀑布的圖片,感受瀑布的美麗、雄壯,再引出課題,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情感,又暗示了課文的內容。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還是在識寫生字上,這是新大綱的要求。接着,我透過多種方式讓學生來識記生字,理解字詞,並加強句子的練習,增加詞彙量,爲日後的自學生字詞以及文字的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1、兒歌法。讓學生邊念兒歌邊寫“挺”,這樣基本就沒有學生寫錯這個字了。

2、重點筆畫識記法。比如記“歡迎”的“迎”,記住沒有那一撇。

3、拆合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可以兩分組合的漢字。如,什麼“扇”,“戶羽”扇。這麼一拆一合,朗朗上口,還很好記。

總之,我們教師在平時教學生字時,要多想多聽,還要發動學生的積極性,看如何記憶纔是對學生最好的,把煩瑣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5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作者在黃果樹瀑布景區遊覽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景觀的壯美,謳歌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在教學本課時,我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

(一)整體感知。讓學生觀看一段黃果樹瀑布的錄像,對瀑布有了感性的認識,讓他們說說觀後的感受,並讓他們找出一句作者讚美黃果樹瀑布的話,並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

(二)學文感知。想想作者是從哪裏體會到黃果樹瀑布是大自然的傑作的?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中寫瀑布聲音響、形態美、感受深的句子,組織交流,並指導朗讀好這些句子。然後播放錄像片斷,給學生視覺上的感受,進一步感知瀑布的壯美。

(三)說話訓練。出示瀑布美景圖片,我設計讓學生當“導遊”,把黃果樹瀑布的美景介紹給他人的環節。這樣既是學生對所學課文內容的整合,又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最後讓學生讀一讀開課時出示的那句話,又迴歸到整體。

《黃果樹瀑布》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根據課文的特點,教學時,我充分地放手讓學生去讀,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即“寫瀑布聲響和形態”的句子重點品悟,品味瀑布的特點,感受作者的用詞之精、之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透過品味關鍵詞句,體會到作者遣詞造句謀篇的匠心。之前我和學生還到多媒體教室專門欣賞了一下黃果樹瀑布的壯觀景象,學生朗讀起來就更加有味了。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我集中目標,引領學生緊緊圍繞“瀑布的形態和聲響特點”品詞析句、誦讀感悟。集中教學力量,抓住教學主線,把文字、文章中所蘊涵的知識、能力、情感等“轉化”爲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最大的收益和進步。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6

文字是作者情感輸出的方式,俗話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黃果樹瀑布》的教學重點是感悟瀑布景觀的壯美和大自然無限生機對人性情的陶冶。依據經驗學生對純寫景的美文對於缺乏直觀感受,缺乏生活積澱的學生來說,理解時有困難,如果還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更是難上加難,教學中課堂氣氛也會因此而顯得異常沉悶。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讀中感知,讀中感悟,培養語感,進而理解課文。爲了讀懂文字,讀出作者的情感,我對教材進行了重組,着重抓住文中三次描寫瀑布聲音、三次描寫作者深刻感受和描寫瀑布形態“一匹寬幅白練”的語句重點進行指導朗讀。抓住重點有層次地指導朗讀,讀中感悟,巧妙地化解了教學難點,在與文字、學生對話過程中基本感到得心應手。

指導朗讀描寫瀑布聲音的語句時,先分開來讀出聲音的輕柔、響亮、巨響,作者分別把瀑布聲比作風聲、潮聲、織布聲、雷聲、樂聲;接着讓學生說出聲音變化的原因,最後分角色讀出瀑布聲音的變化。指導讀好描寫瀑布形態的語句時,讓學生先找出描寫瀑布壯美的詞語,然後指導讀出瀑布的寬大和一瀉千里的氣勢,品味黃果樹瀑布的寬與大。

指導朗讀描寫作者獨特感受的句子時,先分別找出寫感受的三句話,接着體會作者的感受,其中聯繫上下文重點理解第二次感受,最後請三個學生朗讀這三句話。隨着朗讀的逐層深入,學生的感受也越來越深刻,最後已與瀑布融爲一體,讀得有聲有色,情感在不斷昇華。變換方式的誦讀讓學生讀得有滋有味,將文字理解透徹了,彷彿身臨其境、如聞其聲,同時將文字優美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積累,提升了自己的語文素養。

每篇文章的寫法都有一、兩處值得細細品味,學習借鑑。《黃果樹瀑布》作者採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將黃果樹瀑布作了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描繪,寫作特色很鮮明。爲了不着痕跡地讓學生明白作者是怎麼寫的,我抓住中心句迴環教學,同時扣住描寫聲音、形態、感受的句子來講,其他句子一帶而過,捨棄部分就是爲了讓學生更好、更集中地獲取知識。講解瀑布聲音時,讓學生前後聯繫起來思考同一道瀑布,三次聽到的聲音爲什麼會不一樣?在我的點撥下,學生能從作者與瀑布距離遠近的不同方面來考慮問題,明白了離瀑布越近聽到的聲音越響。這樣的指導,能讓學生在下次習作中描寫到類似的聲音時,自然而然地就會模仿本文的寫法,透過實踐化爲自己的寫作技巧。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細細研讀這個內涵豐富、外延深邃的例子,才能明白作者寫了什麼,是怎麼寫的。對於學生來說,文章的寫法今天從這裏借一點,明天從那裏借一點,後天就成爲自己的了。其實,老師的作用也就在於此——讓學生學會從文字中採擷知識點,獲取智慧。這節課結束後佈置小練筆讓學生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寫一篇遊記,學以致用。

這節也有很多不足,因自身對黃果樹瀑布缺乏親身感受,自身個性使然,課堂上個人的投入程度還不夠,因此,我沒能與文字、作者完全產生心靈的共鳴。受我情感的影響,學生的情感還沒渲染到位,課堂氣氛也就不是盡善盡美。還因平時對學生的訓練不完全到位,課堂上有些學生的發言顯得不是那麼完美。這些不足之處都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進一步打磨自己,爭取課堂教學水平日趨完善。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7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見,新課的匯入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精設匯入,使之與教學內容銜接得天衣無縫,又能很好地喚起學生的生活積澱,而不留痕跡呢?在教學《黃果樹瀑布》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個人。板書:徐霞客

瞭解他嗎?指名說。師介紹生平。

師:知道他的塑像現在在什麼地方嗎?

師:板書“黃果樹瀑布”。知道什麼叫“瀑布”?看過嗎?誰來描述一下?

師:知道這位偉大的旅行家的塑像爲什麼會放在這裏?猜猜看?

師:是啊!他被黃果樹瀑布的美景所吸引住了!這麼美的景,誰不想永遠的留在這兒呀!黃果樹瀑布究竟有多美?想去遊覽嗎?現在就讓我們開啟書,一同隨作者到那兒遊覽一下吧!

設計理念:

一、在學生頭腦中烙下了黃果樹瀑布的地位。

雖然徐霞客在文中結尾處才提及了一句話,但這段話卻在暗中明確了瀑布的地位,就連明代的地理學家都留戀此地,都被其所陶醉,可見它的魅力,我們被陶醉也就不足爲奇了。

二、喚起了學生生活的儲備,爲我所用。

雖然,瀑布離我們很遠,學生沒有直觀感知的經驗,但是學生已從各種媒體中早就瞭解到了。如何使學生的這種儲備及時地調出,與課文內容進行匹配、重組,引導學生“說說你所瞭解到的瀑布的樣子”恰是解決了這樣的難題。

三、激發學生閱讀的期待,促其主動地去探知。

學生一旦有了一種閱讀期待,就會饒有興致地主動閱讀探究,以驗證自己的期待。“知道徐霞客的塑像爲什麼會被放在這裏嗎?”這一問題的安排正有此意。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8

課前預習:

1、瞭解本課的作者,完成《助學》 “預習積累”第2(1)題。

2、通讀課文,完成《助學》“預習積累”第2(3)題,並查閱《現代漢語詞典》瞭解四字短語的意思,積累在筆記本上。

3、大聲朗讀課文4—5遍,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4、小組合作蒐集有關“黃果樹瀑布”的資料和圖片,小組之間交流。

(任務完成,1、2兩項任務由小組長檢查,評出等級並計入本週語文學習評價。)

相關課程標準: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3、隨文學習基本的詞彙、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瞭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

4、能利用圖書館、網絡蒐集自己需要的資訊和資料,幫助閱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理清文章脈絡。

2、透過品味語句,體會文章酣暢的景物描寫,感受作者強烈而獨特的情感體驗。

3、透過多種形式的聽說和朗讀來感受瀑布的壯美和魅力,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評價任務:

1、能夠有在讀準字音、讀準節奏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結合小組合作蒐集的“黃果樹瀑布”的相關圖片和資料,走近作者,走近文字。

3、能夠簡單地賞析文章獨具魅力的語句,並透過想象感受不同感官帶來的不一樣的瀑布美。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李白有詩云:“西登香爐峯,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王安石吟:“拔地萬里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機絲掛,映日還成五色文。”趙孟頫更看見:“飛簾如玉簾,直下數千尺,新月如簾鉤,遙遙掛碧空。”……爲什麼這麼多的文人墨客都被瀑布折服呢?我想這其中總是有些緣由的吧!那麼詩人于堅,是否也是因爲些什麼而帶給了我們不一樣的《黃果樹瀑布》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於堅,走近《黃果樹瀑布》。

二、知瀑布——知識擴展,領略壯觀

(下面請我們的優秀導遊小組帶領我們一起領略祖國大好河山——黃果樹瀑布吧!)

(小組四人按分配任務進行——生D:操作準備好的黃果樹瀑布各種景緻的組圖幻燈片。生A、生B、生C:分別進行解說,引導全體同學共同遊覽黃果樹瀑布的美景。)

生A:大家注意,我們將要看到的就是位於我國貴州省鎮寧縣白水河上的黃果樹瀑布。它是我國最大的瀑布,也是亞洲最大的瀑布。瀑布寬約20米,從60米高處的懸崖上直瀉犀牛潭。(瀑布傾瀉的聲音)

生B:大家靠近一些,來觀賞瀑布萬馬奔騰的陣勢。(瀑布全景圖)

生C:大家快看!水拍擊石!(瀑布近景圖)

聽這雷劈山崩的震撼!(水擊石的聲音)

生A:大家快來感受這飛濺的水花!(瀑布飛濺的水花圖)

透過騰騰的霧氣,大家可以欣賞日光下的五彩繽紛。(陽光下的瀑布圖)

(感謝導遊小組帶給我們的精彩講解!我們領略了黃果樹瀑布的美景,那于堅領略到的美景是否和我們一樣呢?)

三、讀瀑布——聽讀課文,體驗感受

1、聽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學習方式:(1)學生聽朗讀,整體瞭解課文內容。

(2)請三名同學分別朗讀朗讀課文,教師指導朗讀並示範。

(3)學生分別總結文章段落內容,思考之後概括主要內容。

明確:本文主要寫作者對黃果樹瀑布以前間接瞭解的印象和後來親身遊歷黃果樹瀑布後感受到一種新鮮、生動、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愉悅和震撼。

2、本文講述了作者對黃果樹瀑布的感覺變化。縱觀全文,作者對黃果樹瀑布產生了哪些獨特的感受?

學習方式:(1)學生細讀課文,從文中標畫出體現作者情感變化的詞句。

(2)學生討論具體有哪些獨特的感受。

(3)體會情感變化,教師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變化。

明確:“並不會特別的激動”→“似曾相識的無聊感” →“猛然間聽見了瀑布的聲音,當時我心裏一陣激動”→“我和它立即建立了一種陌生的接觸” →“它撫摸我,親近我” →“另一個瀑布在我的生命裏復活了” →“我和這瀑布之間建立了一種真正的關係”。

(作者的這種情感變化是和他觀賞黃果樹瀑布密不可分的。作者所經歷的黃果樹瀑布是怎樣的呢?)

四、觀瀑布——美讀課文,感受壯美

反覆朗讀作者描寫親歷的黃果樹瀑布的語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寫黃果樹瀑布的?

學習方式:(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從文中標畫描寫瀑布的語句,在課本一旁做好批註。教師巡迴指導。

(2)小組內進行交流,教師參與學生的交流。

(3)各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彙報交流。

在此過程中,透過學生的賞析,指導學生朗讀,可單獨朗讀,男女生朗讀,小組朗讀,集體讀,讀出感情。

(4)教師做好點評總結。

預設:

a.“它放射的聲波令我的耳膜鼓了起來,……它先是侵入我的耳朵,然後灌滿了我的耳朵,最後是震耳欲聾。”

(作者從聽覺角度抓住了瀑布的聲音進行描繪,直接寫出了瀑布的有聲帶給我的震撼感覺。

b.“與此同時,我的頭髮開始潮溼,……像落湯雞一樣裏裏外外徹底溼透。”(作者透過“潮溼”這一觸覺感受的描寫使得並不舒適的感覺引發了美好的

感情,突出了直接的接觸帶來的痛快淋漓之感。)

c.“那懸掛在高原上的大瀑布,猶如一隻瀰漫於天地之間的巨手,從高處……呼吸着潮溼。”

(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並用一系列的動詞抓住了視覺進行了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親近瀑布時痛快淋漓的感受。)

d.“我感受着我的生命在巨大的水聲中的驚恐、疼痛;在潮溼中的寒冷、收縮。”

(由身體上的外部刺激引發了心靈深處的歡樂感受。)

e.“我周身溼透,我有溼透的話要說。”

(作者以形象誇張的比喻形容自己的情感和生命完全被瀑布所浸染,有強烈的抒情性。)

f.“這裏永遠不會進入攝影鏡頭……你看到的就是水猶如玻璃粉碎那樣的運動。”(作者抓住了獨特的視角——瀑布的背後觀察,與瀑布的接觸更加的親密;同時運用了比喻,描繪了立體的黃果樹瀑布。)

明確: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的角度去觀察描寫黃果樹瀑布,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樸實、宏偉、壯麗的黃果樹瀑布,也由此帶給了作者不一樣的獨特感受。

五、感瀑布——再讀課文,體味昇華

1、黃果樹瀑布是獨一無二的壯麗景緻,爲什麼作者卻在第四自然段中說一個“灰飛煙滅”了,“另一個瀑布在我的生命裏復活了”?

學習方式:(1)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獨立思考。

(2)教師引導學生規範答題。

明確:一個“灰飛煙滅”了,是指圖片上的那個黃果樹瀑布。那個缺少生機,缺少活力,沒有生命的黃果樹瀑布在這一刻消失了。而“另一個瀑布在我的生命裏復活了”是指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內心感受的黃果樹瀑布。它是真實的,“活的”黃果樹瀑布。它讓作者真正體味到的黃果樹瀑布的壯美。

(作者由開始看到圖片的不激動以及似曾相識的無聊感在親身接觸黃果樹瀑布之後感受產生了極大地轉變,這是運用了寫作手法——欲揚先抑。而作者僅僅是要表達對黃果樹瀑布的喜愛讚美之情嗎?)

2、文章的第七自然段對我們寫作有何啓發意義?

明確:我們應該學習作者這種不寫千篇一律的陳詞濫調,力求親身經歷、親身體驗,非寫出獨特感受不肯下筆的寫作態度和創新精神。

六、悟瀑布——齊讀課文,再會壯美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概括本文的主旨。

明確:這篇遊記散文生動地寫出了作者所見所聞的黃果樹瀑布的壯美,表達了作者爲擁有那種全新的發現和體驗,內心所產生的無比喜悅的心情,從而告訴讀者,認識自然景物和認識其他事物一樣,注重實踐,親身體驗,就會獲得真知。

作業設計:

一、大聲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完成下列問題。

(1)這一段中表達出作者最主要感受的詞是 。文中“作爲一個一直統治着我的一個早已乾癟的概念”指 ,而“另一個瀑布”是指 。

(2)這段主要從哪些角度來寫黃果樹瀑布的?表現了它怎樣的特點?

二、完成本課《助學》“學習測評”1—9題。

板書設計:

黃果樹瀑布

于堅

“不是特別激動” 幼時觀賞圖片瀑布

某年親身遊歷瀑布

“無聊感” 入口初見

“一陣激動” 遠觀聽聲(聽覺)

“在我的生命裏復活了” 身臨接觸(視覺、觸覺)

“有溼透的話要說”

教學反思:

在教學設計上,由學生模擬真實導遊現場,並加入視聽的感染使得一些想象力較弱的學生腦海中能夠先產生具體的畫面,由此在品讀課文時更加容易走入創設的情境之中。情由境生,學生自然而然地就能夠感受到瀑布的灑脫、飄揚之美了。

本節課在按照“寫什麼—怎麼寫—爲什麼寫”的思路進行分析的同時,把重點集中在了第3、4、5自然段的理解品味上,在此充分發揮了學生眼、耳、口、心齊動的陣地作用,透過學生的“朗讀—賞讀—美讀”使得學生在體味作者情感和描寫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節課注重學生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與提高,但由於課堂內容設計的限制並沒有達到最佳效果。但總體來說,本課的教學實踐較好地達到了預設目標,使得學生明白了語文應該怎樣學、怎樣用,這樣,學生的語文學習才能走得更長、更久。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9

《黃果樹瀑布》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寫我們在黃果樹瀑布景區遊覽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景觀的壯美,謳歌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及對人的性情的陶冶。文章詞彙豐富,語句優美,尤其是比喻句的大量出現,使語言格外具體、生動,讓人感受到黃果樹瀑布的壯美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機。那如何讓學生也能有這樣的感受呢?

1.讀爲主線,多形式、多層次朗讀。

朗讀是賦予作品以生命,是老師的再創造。朗讀是活的,講解是死的。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則理解、感動。徐永年說過:“閱讀教學是要讀,寧願讓學生跟着我一句一句地讀,也不要多分析,多講一句。”所以,這節課中我讓“讀”唱主角。作爲第一課時,我捨得花時間給學生讀書,縱觀整節課,兩次通讀全文,一次默讀全文,更有多次感情朗讀、回讀。特別是精讀環節。以課後習題4爲統領,讓學生先找出描寫瀑布形態和聲響特點的句子,再說說感受,最後把感受帶到文中反覆體會、朗讀、誦讀,用讀讀出自己對文字的理解。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透過品味關鍵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的匠心,學生是用“兩隻眼睛”讀書,這樣,才能不斷地讀出恍然大悟。

2、不動筆墨不讀書,勾勾畫畫好方法。

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明確閱讀教學的重點在培養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所以課堂上老師告訴學生,用筆畫畫書中的關鍵詞句,在旁邊做上批註,而圈點批註使語文課充滿了源頭活水般純正的味道,它的的好處就在於: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

3、目標簡明,紮實有效。

都說,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大道至簡”,返璞歸真。實踐也證明,課堂教學中,越是集中目標,就越容易抓住課堂的重點;越是目標簡明的課,就越容易抓住文章的核心和實質。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明白、輕鬆起來。

這節課,我引領學生緊緊圍繞“瀑布的形態和聲響特點”品詞析句、誦讀感悟。集中教學力量,抓住教學主線,把文字、文章中所蘊涵的知識、能力、情感等“轉化”爲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最大的收益和進步。正所謂“教的越少,學得越多”。

縱觀整堂課,這樣的寫景美文應以朗讀爲主,但是感覺學生沒有讀到位,我也沒有指導到位。比如“銀雨灑金街”這個環節,沒有抓住“騰空而上、隨風飄飛、漫天浮游”等詞語進行指導朗讀,也沒有找到相關的媒體資源,讓學生直觀感受,去體會“銀雨灑金街”的奇景。最後,學完課文,由於時間關係,我總是抓住了一些句子來讀,沒有讓學生整篇課文美美地讀一讀。公開課上這樣的寫景文,是第一次,我想以後還會繼續嘗試。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10

《黃果樹瀑布》,這堂課引發我的思考的核心是如何使課堂成爲最有效的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真正有所獲,讓每一個教師都無遺憾地走出課堂。首先,我結合我這堂課談談我的感悟。

一、有效的課堂是建構在對教材充分把握的基礎上的

《黃果樹瀑布》是一篇遊記,移步換景的順序非常清晰,文章還有一個特色,作者在遊覽中的感受特別豐富也特別精彩。其中,讓學生與作者迸發同樣的感受甚至得到自身的獨特感受是難點。一開始,我粗看了課文,很快就將文章的主體部分2-7小節的教學板塊定下了:1-4聲音、形態

課件感受,說爲次,讀爲重;5-7小節感受,開放教學,自由說感受,讀爲次結果在試上中,很快就發現板塊是清晰了,可學生在說聲形時跳到了銀雨撒金街,作爲一步一步走近的遊記顯然不太妥當,而說感受時,問題更大了,要麼停留於某處的感受,要麼天馬行空,空而大,我收起來很難,而且目標常常無法達到。後來與一些優秀教師的探討中,明確了作爲遊記教材,還是適宜隨着作者的腳步一步一步來,不必刻意追求華麗的形式,而且作者的感受也是層次分明的,親近感—被水聲包圍萌發的活力感——渾然忘我,與自然交融的生機感,聲音的變化是一條主線索。反覆實踐後,我採用了戲水活動感受親近,聽水聲讀文字感受音樂與活力,用配上水聲的多次朗讀分享朗讀感覺的活動與瀑布與自然交融,這樣,課堂上學生基本能走進作者的內心,產生共鳴,目標基本達到。所以有效的課堂一定是

建構在對教材正確、充分把握的基礎上的,我們每一位教師一定要在鑽研教材上下工夫,針對教材特點,立足教材內涵上的課堂教學纔是有效的。不必盲目追求設計的新穎。

二、有效的課堂離不開豐富的聯想

學生的思考都是在一定的知識背景下進行的,當學生遇到具體的問題時,首先應該是聯想,有效的思考必須從聯想開始。我這堂課上注意用課件創設情景,用語言引導學生聯想,比如在學生感受“樂聲奏鳴、充滿活力”時,我用精選的水聲引起“樂聲”的聯想,用置身樂聲中,你想做些什麼的引導使學生展開聯想,調動平時的生活體驗,很快感受到了活力。所以,我覺得有效的課堂離不開豐富的聯想。

三、 有效的課堂在激情中展開

只有具有激情的教師,才能讓課堂多情善感起來,只有充滿情感交流的課堂,才能培養出創造性的學生。我上了這麼多次,感覺最好的一次是在西夏墅借班上課,也許是想給陌生的孩子們留下一好的印象吧,那次,我很投入,比較有激情,也許感染了孩子們,他們和我配合默契,表現出色,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我深切地感受到,有效的課堂必須是情感的課堂,必須是師生情感相互感染、碰撞的課堂。

一、 有效的課堂語言如何定位

寫景的文章語言很美,我設計的課堂教學語言、預設的評價語言也追求着美感,可很多老師說,教師的語言太美了,有時學生都不懂,無法和學生交融溝通,而我自己呢,因爲[怕評價的乏味,則明顯地感到上課時總被預設的評價所牽制,出現不自然、牽強附會的評價,所以我困惑:語言通俗,配不上文字的語境,更談不上薰陶學生;語言優美,與學生語言水平脫節,教師的課堂語言到底如何定位,才最有效呢?

二、有效的引導如何掌握其緯度

在學習感受時,一步一步來引導後,學生的感受基本出來了,但隨之而來的是一種瑣碎的感覺,總覺得自己是在牽着學生一步一步地走,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能力並沒得到體現,在新課程的背景下,這種感覺顯然是不太妙的,而且,表面看老師很主動,可我內心的感覺卻是很被動,學生在引導下,語言素養好的說精彩了,我也精神上來了,有的班在引導下說不出個所以然,我有心再引導,又怕落個細碎牽鼻子的罪名,我的情緒也低落了,所以,校長總說我是被學生調動,而不是我調動學生,其實,是我真的無法把握引導的緯度,怕多走了一步,也怕少走了一步,有效的引導恐怕是我們迫切需要探討的問題呀!

曾經,我埋怨過選擇的教材太難,甚至想爲什麼不封閉式比賽呢,可現在,我想,難道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碰到自己不感興趣或難以把握的教材也能放棄不教嗎?當然不,作爲一個教師,如果把每一堂課都當作一座山峯,我們要做的是攀登,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攀登不止,我們才能真正享受到教育賦予我們的內在的尊嚴和幸福!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11

今天上午,我們學習第17課——《黃果樹瀑布》。

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是一個感嘆句:“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傑作!”感嘆句當然是適合有感情地朗讀的,於是,我讓大家齊讀一遍。學生拖長聲音讀了一遍,毫無感嘆的味道。我提醒學生:“注意標點,請大家再讀一次。”學生又讀了一次,強調了傑作。我說:“聲音能大一點嗎?”學生放開聲音又讀了一次。雖然我要求了三次,學生也讀了三次,但我的內心有一杆秤:這個句子是作者的感嘆,不是學生髮自內心的感嘆,當然讀不好了。好,那就等等再說吧。

學到作者的感受部分時,學生分別找到了“舒服極了”“灌灌活力”“挾來生機”,這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我放開視頻,頓時,黃果樹瀑布那訇然作響的聲音充滿教室。我請學生看着雄偉壯觀的瀑布,聽着氣勢非凡的聲響來讀一讀這段話:聆聽着訇然作響的瀑布聲,只覺得胸膛在擴展,就像張開的山谷,讓瀑布飛流直下,挾來大自然無限的生機。學生的激情終於迸發了,彷彿他們是主唱,而瀑布在爲他們伴奏。這時,我順勢讓學生再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那感覺,才真正像發自學生內心的讚歎!

此時,我感嘆道:“黃果樹瀑布啊,我終於看到了你,你是那樣雄偉壯觀,氣勢非凡!如果我是一位畫家,一定拿起手中的畫筆,畫下你壯觀的容顏!”我環視教室,問道:“同學們,如果你是一位音樂家、詩人……你會怎麼做?”這本是一個疑難點,我打算等一兩分鐘,沒想到馬上有學生舉手。

生1:“如果我是一位音樂家,一定爲你譜一支雄壯的樂曲。”

生2:“如果我是一位歌唱家,我一定爲你高唱一首歌。”

生3:“如果我是一位詩人,我一定爲你作一首美麗的詩。”

生4:“如果我是一位攝影師,我一定……”他說不上來,有人替他說“我一定爲你照一張最美的相片。”

沒有人發言了。我說:“我們都是朗誦者,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一段,來表現它的大氣磅礴。

這一下子,所有人的激情達到了高潮,讀得我的內心都有點激動了。

看,激發學生的激情是多麼重要!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12

《黃果樹瀑布》是一篇文筆優美、構思巧妙、富有感情的散文(遊記)。作者透過自己遊覽黃果樹瀑布的所見、所聞、所感,不僅寫出了黃果樹瀑布的雄偉壯觀之美,更提示我們大自然富有勃勃生機,展現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美好畫卷,表現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說過:“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這樣的美文,我在教學中,讓學生透過媒體,藉助範文,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儘可能讓學生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體驗課文中的美——黃果樹瀑布的壯美、情致的美好,受到審美教育。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致。

上課伊始,我緊扣文末兩個“沉醉”,創設徐霞客與遊客飽覽黃果樹瀑布後沉醉的情境,啓發學生“連徐霞客這樣一位足跡幾乎遍及全國名山大川的地理學家都陶醉了”,可見這黃果樹瀑布不同凡響啊!以此來激發學生興致,使他們急切地想了解這黃果樹瀑布的神奇與壯美。

二、藉助媒體,品悟壯美。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讀中感知,讀中感悟,培養語感,進而理解課文。”遵循這樣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我充分地放手讓學生去讀,從讀中品味瀑布的特點,感受作者的用詞之精、之美。有些文句學生一下子難以想象畫面,我便藉助媒體開啓他們的想象之門。

1、感悟形態,領略壯美。

在設計時,考慮到“騰空而上、隨風飄飛、漫天浮游、銀雨灑金街”等這幾個詞語難以在一些想象力較弱的學生腦海中產生具體的畫面,所以在學生學習這一段時,一張水花飛濺、漫天飛舞的圖片適時出現在課堂中,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圖片與錄象創設的情境之中,情由境生,如此美妙之境怎能不讓學生感受到瀑布揮灑飄揚之美,這樣,朗讀也成爲一種另有風味的美,我在欣賞黃果樹壯美的同時,也在聆聽一支唱響在孩子心中的讚歌。

2、研讀想象,體悟感受。

在感悟黃果樹瀑布聲響、形態的特點之後,我讓學生研讀抒發作者感受的句子,從作者的感受中尋求自己的感受。由於媒體中的圖片、畫面,已深深震撼了學生的心靈,所以,他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風光讓人心曠神怡,陶冶了人的情操。

三、讚美瀑布,昇華感受。

此時,課堂接近尾聲,學生也深深沉醉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中,難怪文末寫道:“綠樹掩映間,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遙對瀑布,彷彿在凝神諦聽遠處的瀑布聲。他完全沉醉了。此時此刻的我們,也完全沉醉了。”學生也早已領悟,寫塑像上的徐霞客完全沉醉,是更加襯托出作者、我們完全沉醉了。

當我提問:你在觀賞了黃果樹瀑布後,想怎樣讚美黃果樹瀑布,學生思考後紛紛發言。有的說:黃果樹瀑布的美景,只應天上有。有的說:我願化作瀑布旁的一尊塑像,與瀑布朝夕相處,永遠觀賞這一美景。也有的說:黃果樹瀑布這樣壯美,我們應好好保護它,讓它永葆青春,永遠美麗。……當反覆齊讀全文第一句作者對黃果樹瀑布的高度讚歎:“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傑作!”學生對黃果樹瀑布的感受已達到了高潮。

當然,這堂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感悟黃果樹瀑布的聲響這一環節,我原本計劃在學生研讀想象的基礎上,播放瀑布漸近漸響的聲音,但由於對多媒體掌握還不熟練,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因此給本節課留下了一大遺憾。另外,學生的朗讀還不夠充分。不過,這些遺憾也將激勵我今後再接再厲,不斷努力。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13

《看黃果樹瀑布》是我國著名兒童文學家常瑞寫的一篇遊記。課文主要寫了京京在陽陽的帶領下游覽了貴州的黃果樹瀑布,看到了瀑布的壯麗與神奇。

本課的課學習主要從以下幾個點展開:

一、找出描寫瀑布聲音與樣子的句子,並透過句子的描寫透過想象感知瀑布的壯麗與神奇。

爲了能讓學生自主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我首先出示了閱讀小提示:

1、遠處傳來一陣像( )的聲音,是()的聲音。

2、找出描寫瀑布聲音的句子,用波浪線勾出來。

3、中國最大的瀑布是(),有( )高。

4、找出描寫瀑布樣的句子,用直線勾出來。讓學生帶着問題進行閱讀,邊讀邊思考,邊讀邊動筆。

主要是對描寫樣子的句子進行了細讀,特別是“瀑布落到深深的潭中,不珠濺得比山崖還要高,銀光閃興,晶瑩耀眼,像給大山罩了一層潔白的面紗”透過反反覆地讀,並讓學生找出句了中的美詞,想像畫面,從對動詞“濺、罩”的聯繫生活體驗理解,從而感受到瀑布的壯麗

二、初步感知按一定順序觀察的寫法。

本課有幾個具體的觀察點,透過點撥讓學生課文中陽陽觀察瀑布的不同地點,並讀讀他從不同點看到的瀑布的樣子的句子,使學生對按一定順序觀察景物有一個初步的感知。並結合練習題再對觀察的順序鞏固了一遍。

本課中較好的做法:

將課堂教學與同步作業結合起來,提高了效率,同時也是對課堂教學的現場反饋,有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閱讀教學跳出以前的只讀的單一,透過讀前帶問題,讀中動筆,讀後交流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文的學習活動中來,讓老師能更快地瞭解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14

《黃果樹瀑布》是一篇內容優美的課文,寫作者在黃果樹瀑布景區瀏覽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的壯美,表現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我在教學這篇文章時,爲了讓學生能感悟黃果樹瀑布的氣勢非凡,雄偉壯觀,我的教學設計就以感悟語言文字爲主,以讀代講,以讀促悟。在處理教材時,我讓學生找出文中從哪兩方面描寫瀑布的氣勢非凡與雄偉壯觀。學生在閱讀中明白從聲音、形態兩個方面來描寫。先感受其聲音的雄壯,再感受其形態的壯美。

一、緊抓文字特色。

這篇課文着重描寫了瀑布的聲音,讓學生了解作者用移步換景的寫作順序,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景區口”“路上”“山徑上”“谷底”的聲音,並集中在課文的2、3、6、7自然段。因此,我始終緊抓“聲音”這條主線進行教學;在課的開始,我以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的“望”來匯出作者的“聽”。讓學生在這一衝擊中,碰撞中,對這聲音有了興趣,有了期待;以“在哪聽到怎樣的聲音”來梳理內容,並感知以聲音爲主的主要內容;解讀聲音的美感和作者描寫聲音的方法。

二、進行層次解讀。

教學中,我行走着“聽瀑——看瀑”這樣的足跡。讓學生先找到和讀好描寫聲音的句子,讓學生明白作者雖然沒有親眼看到這瀑布,但是從聲音也大致領略到這份壯美,進而轉化爲學生的感知。然後再去找描寫瀑布形態美的句子,抓重點詞語“寬幅白練”、“銀雨撒金街”來感受瀑布的壯美和詩意美。最後以陶行知的詩歌《瀑布》朗讀進行整體感悟。

可惜的是在引導學生理解“銀雨灑金街”這一奇景時,缺少了媒體資源,覺得缺少美感。如果能及時放給學生看一下,那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黃果樹瀑布》教學反思15

《黃果樹瀑布》是選自蘇教版小學五年級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祖國各地”。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遊記散文,記敘了“我們”在黃果樹瀑布風景區的所聞、所見、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的壯觀景象,謳歌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首先,我在課前利用多媒體播放那英等歌星歌唱《黃果樹瀑布》,激情澎湃的歌聲能激起學生的熱情,課堂中再爲學生展示了黃果樹瀑布的美景圖,有聲響的視頻能很快將學生帶入到壯觀的瀑布世界,如此一來,喚起學生對“黃果樹瀑布”的喜愛與嚮往之情。這樣做,不僅激起了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讓他們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課堂教學時,我巧妙地賦予學生遊客的身份,使學生對文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

其次,這篇課文作者的高明之處是運用優美的語言,真實細膩而又具體生動地描繪了黃果樹瀑布的壯美無比、生機無限,文中運用了許多修辭手法,如比喻、誇張、對比等。本課長句子也較多,在教學第一課時時,我便重點讓學生讀通讀順全文,並讀出感情,領悟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對景物進行描寫的好處。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即“寫瀑布聲響、形態、感受”的句子重點品悟,品味瀑布的特點,感受作者的用詞之美和精準,並很好地爲第二課時的學習打下基礎。

再次,《語文課程標準》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第三學段(5-6年級)中指出:“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教學本課時,我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的寫作結構和寫作順序。文章第一句話是全文的總起,作者運用總—分的寫作結構,從不同角度對黃果樹瀑布進行了描寫。全文運用“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描寫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教學時我適時地提醒學生學習這一寫作方法,並且安排課外練筆,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黃果樹瀑布語言優美,教學本課時,運用詩句總結本課時:“黃果樹瀑布是大自然的傑作,是懸掛在天地間的歌;她用動人的歌喉譜寫了天地間雄壯的樂章,讓我們下一節課再來繼續黃果樹瀑布之旅!”此筆我覺得爲畫龍點睛之筆,讓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了昇華,爲第二課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