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手指教學》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手指教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手指教學》教學反思

第一次讀豐子愷先生的文章是《白鵝》,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又一次拜讀了《手指》一課,更領略了大師的文采,喜歡上了先生的文風。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瞭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啓示,瞭解作者採用的表達方法。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學生也很喜歡這篇課文。教學的時候我採用“初讀課文,瞭解大意——細讀課文,感悟寫法——品讀課文,遷移運用”的步驟進行。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這一環節,我把重點放在表達方法的體會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進行整體理解。瞭解課文主要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態和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手指的全體,同人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細讀課文,感悟寫法”這個環節主要是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點的句段,進行重點體會。學習第二自然段,我採用“扶”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先指導學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狀(姿態)特點——不美。具體表現爲: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從體形、頭形、構造三方面進行描寫,大拇指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然後用關聯詞“但”一轉,寫他在五指中,卻是最能吃苦的。具體描寫了拉胡琴、水噴出來、血要流出來時他“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的表現,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瞭解了這段話的基本意思,再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畫出寫大拇指形狀和寫“吃苦”的句子,體會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進行描寫,重點體會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文章的三至五自然段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採用上面的學習方法,進行自學。學生在討論中學會了排比、比喻、擬人、設問的表達方法,並知道了爲什麼這篇文章讀起來讓人覺得興趣盎然。就是因爲作者的語言幽默風趣。

教學至此,顯然沒有激發本班學生的更大的閱讀興趣,還沒有拓展學生獨立閱讀的思維空間,留下思想,提升素養。所以緊接着,我拋出如下問題:

1.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2.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爲什麼?

學生在預習時已經對豐子愷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瞭解。一石激起千層浪,一雙雙小手舉起來了。

有的學生說作者喜歡食指,因爲食指勇於探險、不怕犧牲,而且最爲機敏,就象豐子愷的生活遭遇……

有的學生說作者喜歡大拇指,因爲大拇指最肯吃苦,默默奉獻。豐子愷是一個打定主意,專心學畫,把一生奉獻給藝術,永不變志的人;豐子愷做任何事也一絲不苟……

有的學生說作者喜歡無名指和小指,因爲無名指和小指體態秀麗,在絲竹管絃、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豐子愷很喜歡音樂……

有的學生說作者喜歡中指,中指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豐子愷一生都是個文質彬彬的君子……

學生中有的願意做中指,有的願意做大拇指,有的願意做無名指和小指,這是因爲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同時受到作者的精神和人格浸潤。

課後,我讓學生觀看《五官爭功》的小品,並鼓勵大家結合課文的描寫,以小組爲單位表演《五指爭功》,更加深了對課文內涵的理解,也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標籤:反思 手指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