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2,5的倍數的教學反思

內容是在因數和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求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重要基礎,從而也是學習約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下面爲大家整理的是2,5的倍數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2,5的倍數的教學反思

2,5的倍數的教學反思 1

這堂課要引導孩子探索“2、5的倍數的特徵”,在出示百數圖之前,引導學生思考“我們怎樣去找2、5的倍數的特徵” 、“我們採取什麼方法去找2、5的倍數的特徵?” 整節課實際就是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討論——驗證得出結論——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實現課程、師生、知識等多層次的互動。整個教學力求把知識的傳授、思維的訓練、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能力的培養、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機融爲一體,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比如:讓學生寫電話號碼,列舉生活中的數等,使學生真正領略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也發現有許多環節處理極不得當,有待進一步改進。如學生提出最小的偶數是什麼?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花很多的時間,因爲小學階段我們只在0除外的自然數範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所以我們現在只能在這個範圍內說最小的偶數是2。其他也不適於多說,以免讓學生混亂。

2,5的倍數的教學反思 2

這部分內容是在因數和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求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重要基礎,從而也是學習約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學生的分數運算是否熟練,取決於約分和通分掌握的是否熟練,而約分和通分是否熟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不能很快地根據分子分母的特徵看出有什麼公因數,能不能很快地求出幾個分數的分母的公倍數。因此,熟練掌握2,3,5的倍數特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5”的倍數的特徵規律比較明顯,教學輕鬆。3的倍數特徵,學生較難發現規律,且受“2、5倍數的特徵”影響往往也從個位上尋找,(比如,個位上是3,6,9的),但經過觀察,發現這些數的個位上的數有的是3的倍數,有的不是,於是產生認知衝突。接下來,經過進一步提示,引導學生觀察各位上數的和,發現各位上的和是3的倍數。於是,形成新的猜想:一個數如果是3的倍數,那麼它各位上數的和也是3的倍數。

爲了驗證這一猜想,我補充了一些其他的數,如49×3=147,166×3=498等,使學生進一步確認這一結論的正確性。還可以任意寫一個數,利用這一結論來驗證,如3697,3+6+9+7=25,25不是3的倍數,而3697÷3也不能得到整數商,因此,它不是3的倍數。透過這樣的方式也使學生認識到:找出某個規律後,還要找出一些正面的、反面的例子進行檢驗,看是不是普遍適用。

爲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3的.倍數的特徵,進行課堂練習時,我還把一些數各個數位上的數經過不同的排列,再讓學生判斷,以加深對“各位上數的和是3的倍數”的理解。如完成“做一做”第1題時,學生判斷完45是3的倍數後,教師可以再讓學生判斷一下54是不是3的倍數。

利用2、5、3的倍數的特徵來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5或3的倍數,其方法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要形成較好的數感,達到熟練判斷的程度,也不是一、兩節課所能解決的,還需要進行較多的練習進行鞏固。

我感到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是這節課中最重要的兩種學習方式,學生透過自主選擇研究內容,舉例驗證等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相互質疑等合作探究活動,獲得了數學知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潛在能力得到了激發。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學生體驗到了學習成功的愉悅,同時也促進了自身的發展。

標籤:反思 教學 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