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紙袋蝴蝶》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紙袋蝴蝶》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紙袋蝴蝶》教學反思

美術作爲一門藝術,能調節情緒、豐富想象力、培養創新思維,是幼兒表達行爲的第二種語言。12月4日~5日,南湖區骨幹教師進行了《美術教學中生活化材料、工具的運用》教學研討活動,探討透過生活化材料在美術活動中的運用,拓展美術教學的空間,將美術活動由封閉走向了開放,由傳統過渡到創新。其中,由湯含倩老師執教的大班美術活動《紙袋蝴蝶》給我印象頗深,下面談談我對這節課的分析及反思:

一、新奇、特殊的材料新

《綱要》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和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紙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用過後往往就丟棄了,但教師充分挖掘了它的教育功能,延發了一個生動、新穎的美術活動。引導幼兒大膽想象、探索、操作,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在活動中滲透了"變廢爲寶"的綠色教學理念,讓幼兒更加關注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廢舊材料,同時拓展了美術活動的內涵,激發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積極、寬鬆的活動氛圍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教師語言親切、自然,與幼兒互動性較強。運用啓發式的提問,引導幼兒想象、探索,確立了紙袋變蝴蝶的大膽設想,並在積極、寬鬆的探討氛圍中,確定了製作方法。幼兒在動手嘗試、體驗中經驗得到了提升,並掌握了蝴蝶翅膀是軸對稱的`這一數學知識點。在活動中,教師能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提供了大小不一、軟硬程度不同的紙袋,讓幼兒根據自身的不同發展層次有針對性地選擇材料,促進了每個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在裝飾蝴蝶中,教師再次提供了生活化材料:刨花、彩紙等,讓幼兒在裝飾中發現美、創作美,感受美。孩子們獲取了自信,感受了成功的快樂,在最後的舞蹈表演中將本次活動推向了高潮。

三、我的建議

1、裝飾材料過於單一本次活動中,教師提供的裝飾材料過於單一,對幼兒的創作起了侷限性。且教師幫助在每個材料上貼上了雙面膠,對大班幼兒來說完全有能力自己完成,應讓幼兒真正以一個主動者的身份參與到製作活動中,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及成功感。

2、創新能力有待加強在提倡創新教育的時代,我們可否讓幼兒的想象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蝴蝶翅膀的製作過程中,教師可否引導幼兒嘗試創作各種形態的翅膀,讓活動變得更加有聲有色。

本次觀摩活動中,讓我們對生活化美術材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探索,對今後的美術教學也有了新的見解。在提倡"迴歸生活,迴歸自然"的教育策略下,我們教師要做好幼兒與生活的牽線者,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尋找美、發現美,將美真正融入到美術創作中,綻放幼兒的藝術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