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師恩難忘》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我發現很多語文教師喜歡在第一課時讓學生練習分段。站在學生的角度,我想象那一定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且不說有些課文本身結構就比較模糊,讓學生分段有點勉爲其難。單從學生學習心理出發,剛接觸新課,他們肯定不能明白作者構思的來龍去脈,即使上完整篇課文,又有幾個學生能很明白作者的意圖呢,本來嘛,學習寫作對小學生是一件頭疼的事,更何況去揣摩作家的構思!

《師恩難忘》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學程導航”教學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以學定教,順學而教。語文教師要反思第一課時讓學生練習分段的傳統教學習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什麼時候練習分段,甚至某篇課文分不分段都應當認真思考一下。

回到《師恩難忘》第一課時的教學,我把教學重點放在朗讀課文上,因爲學生的朗讀拖拉特別嚴重,標點符號以及段落的停頓讀不好,有些長句子容易讀破。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初步讓學生了解一些表達方法。比如:第一環節,嘗試聽寫課文生詞、成語和最後一段中心句,然後從朗讀中心句入手,瞭解這句話點明題意的作用,告訴學生自己寫文章時也要注意篇末點題。再如:第三環節,整體把握一下,作者寫田老師是抓住了一個典型事件寫的`,這件事從哪兒寫到哪兒,是一件什麼事。許多學生尋找時都找了3——6自然段,那麼第7自然段和上面的事件有什麼聯繫?透過反覆朗讀,幫助學生髮現,第七自然中的“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講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是對上文事件的概括。從而明確了段之間的聯繫,並學習運用重點句子概括段意的方法。接下來同法練習概括1、2自然段段意和8、9段段意。

這篇課文我從學習表達的角度幫助學生練習分段、概括段意,自己覺得比較順手,至於後面的課文怎麼設計分段練習,視具體情況處理。

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者參與我們的討論,讓語文教學變得簡單、有效,讓師生從語文學習中找到快樂!

《師恩難忘》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上課伊始,我讓學生談談田老師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當學生說到田老師“故事編得好”時,我就讓學生結合我出示的幾個成語(引人入勝、娓娓動聽、身臨其境、春雨點點等)來描述一下田老師編的故事,接着讓學生讀課文中帶有這些成語的句子,目的在於讓學生勾勒出田老師講故事的情景。

兩個問題的解決比較滿意——爲什麼“這些故事如春雨點點,滋潤着我”?

學生默讀第三至七自然段交流印象深刻的地方時,一個學生說到田老師的故事還蘊含着做人的道理。這時,我啓發他們田老師的故事不僅教給我道理,還給了我知識——讓我瞭解了小詩的意思;田老師的故事還讓第一天上學的我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後來,我說:一個故事教給我一個道理,上千個故事就教給我上千個道理;學生接着說一個故事帶給我一份知識(一份快樂)……透過說這三句話,“一個”到“上千個”數量的遞增,學生很自然地就領悟了“春雨點點”的含義,因此在這時候請他們回憶古詩,他們就能準確地說出田老師的故事真是“潤物細無聲”哪!

另一個問題——爲什麼“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裏,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在理解“春雨點點”之後,我讓學生了解劉紹棠成爲作家後的一些成就,再回頭來看看自己的啓蒙老師,想想這其中有什麼聯繫,這個時候學生就自然理解了“播下了文學的種子”一句的含義。後來請學生聯繫課文原來的題目《老師領進門》來談談,他們就知道是田老師把我領進了文學的大門。

在本課的教學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朗讀指導太粗糙,學生感情不到位;對一些重點詞句的感悟還不深入,使學生對於文章的理解不夠深刻。想想自己的教學,與文中的田老師比一比,真是慚愧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