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初中語文上教學反思_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語文上教學反思_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語文上教學反思_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初中語文上教學反思_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一、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和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我在《燕子專列》的第一課時確定瞭如下的達成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會通順、流利讀課文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過程方法目標: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學會探究,在老師創設的情景中,自己學會想象,在老師的鼓勵聲中,自己學會表達。

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透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增強愛護鳥類的意識。從課堂的實施來看,這幾個目標還是基本能達到的。

二、今天比較滿意的地方,就是能創設一個個情景,把孩子們帶進文中。《新課標》要求: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所以,我在設計時,就儘量不讓學生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了解故事,而能入情入境地體驗課文,想方設法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小燕子,當作小貝蒂,設身處地地閱讀想象,交流感受。如指導理解第三自然段的時候:學生把自己當作小貝蒂,和老師對話:“小貝蒂,雪太大了,路太滑了,小貝蒂,我們回家吧。”“小貝蒂,你已經一天沒有吃東西了,我們回家吧”“小貝蒂,那山崖巖縫太危險了,我們回家吧。”再如拓展延伸環節:列車開動了,人類的愛心感動了春天的精靈,車廂裏的小燕子在唧唧喳喳,向人類致謝呢。你聽,你認真地聽,你安靜地聽,你聽到它們說什麼了嗎?

你看,那隻燕子正朝着一位抱孩子的阿姨張望,它在說什麼?你看,那隻燕子正不停地朝着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揮動翅膀,它在說什麼?你看,還有一隻可愛的燕子正深情地注視着貝蒂,它又在說什麼?。這些動情的語言把孩子們引入了課文中的世界,在那裏,他們激動着主人翁的激動,感受着主人翁的感受。這樣就少一些生硬的剖析,增加一些語文味。

三、比較遺憾的是:

1、自己相對緊張了,對孩子整體的情緒與表達把握不夠。特別是到了後面,感覺提出的問題不夠明確,不夠到位。

2、教學的整體設計感覺比較浮躁,教師說得多,整頓紀律的時間也用得多了,這樣學生就說得少,說得不夠好了。

3、朗讀的時間不夠,特別是教師在範讀方面不夠。

四、設想與重建:

1、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該更關注學生的情態發展,挖掘課堂的生成資源,讓自己的教學教態更從容,更淡定。

2、在以後教學中,更多把平臺讓給學生,讓他們施展,把方法教給學生,讓孩子們發展。

初中語文上教學反思_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一)以活動爲主線,讓學生走進自然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的、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型。它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透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找秋天》這個主題活動主要是讓學生觀察認識秋天的季節特徵,體驗發現秋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並在創作活動中發展想象力、創造力,從而激發學生觀察、探索自然的興趣。基於此,我採取以活動爲主線的方式,讓學生走進自然,在活動中感悟。

例如:“猜一猜”活動。在學生交流完觀察到的秋天的特徵後,我又透過CAI讓學生了解了一些平日不常見或見不到的秋天的變化,學生們看的很認真,怎樣能讓這些內容牢記在學生腦中呢?我想到了平日我們說話時常用的以輔助的肢體語言,讓學生用自己的身體演繹發現,再讓同伴猜一猜的辦法。活動中,臺上的學生或個人,或合作表演,臺下的學生高喊謎底。CAI創設情境欣賞活動縮短了學生與自然的距離,表演活動深深吸引着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中。

(二)注重過程、體驗,培養創新精神

精心設計好活動的根本目的是爲了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爲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我們要讓學生在活動中能自覺的感悟真理,從而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不能爲了活動而活動,所以,活動要注意過程、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猜一猜”活動中,學生與自然親近後,對大自然的美有了很深的感受,如何能讓學生的發現得到更高的提升?實現融知識、技能教育的要求與情感態度的培養爲一體呢?參與課改實驗我體會到:“體驗”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於是我設計了賽歌會的活動。借用學生們熟悉的《春天在哪裏》這首歌曲,創編《秋天在哪裏》的歌,並進行唱歌比賽。活動中孩子們情緒高漲,小組討論歌詞,把大家認爲最美的寫下來編進歌裏,然後積極練習合唱,不一會兒,秋天的美景不只是在學生眼裏、心裏,而是從他們心底裏唱出來。

活動中,孩子們創編的歌詞朗朗上口,在場的老師都爲此驚訝。演唱會上大聲唱着自己編寫的歌,勁頭十足,有的孩子下課後還在不停的唱。

可見,活動過程中的體驗是多麼的重要,正如我們實驗區教師感受到的那樣:聽到的內容易忘記,看到的容易記得,只有親身經歷了纔會記住。

初中語文上教學反思_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第一自然段介紹了秋是古時候的一位下棋能手。主要透過“能手”“遠近聞名”這兩個詞語突出秋的棋藝高超。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談談對這兩個詞語的理解,從而讓學生感受秋的棋藝高超,讓學生心生讚歎,感情朗讀。

第二自然段寫了秋的兩個學生在學棋時的不同表現。這是本課的重點段落,課文中的插圖也與此段內容相對應,形象地展示了兩個學生學習時的不同表現,對比鮮明。教學時可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再讀讀課文,找找課文中哪些句子寫了圖畫上的情景。按照學生的觀察順序分別出示文中的句子。一處:一個學生專心致志,一邊聽一邊看老師在棋盤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還要問上幾句。讓學生讀讀找找這個學生的動作,強調“一邊……一邊……”這個關聯詞,讓學生體會看和聽是同時發生的,學生看的時候在聽,聽的時候在看,再用“一邊……一邊……”說說話。然後帶領學生朗讀,體會他的認真專心。而另一個學生是怎樣學習的呢?學生不難找出相關的句子。同樣讓學生讀,抓住“走了神兒”“不由得”體會這位學生的學習態度。找找另一位學生在做什麼,想什麼,讓學生知道這位學生在學習時是心不在焉。聽着聽着就想到別的地方去了,也不再注意老師的講課了。再讓學生對比朗讀兩段話,讓學生進一步明白兩位學生的學習態度是截然不同的。這樣不同的態度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呢?自然地過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學習。

第三自然段用簡潔的話語介紹了這兩個學生後來的情況,一個成了出色的棋手,另一個棋藝一直沒有多大長進。簡潔的敘述學生一讀就懂,這時就讓學生進行討論,都是秋的學生,都是秋在教,爲什麼會出現不同的結果?讓學生用上“因爲……所以……”說一說。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成的道理。告訴學生這是一種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小培養,將來受益無窮。

學完課文,並不意味着結束。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的強音就是學習。我國有許多著名的圍棋能手,聶衛平、馬曉春、俞斌、常昊等,可以讓學生去收集一些他們的小故事和同學交流一下,有條件的還可以學習一下圍棋。

初中語文上教學反思_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我爸爸》這本幽默的繪本里,透過孩子誇張的幻想,塑造了一個讓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這個爸爸一天到晚穿着一件長長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過月亮,吃得像馬一樣多,遊得像魚一樣靈活……《我爸爸》的環襯上的圖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黃色睡衣的一個小小的局部……在本次繪本教學前,首先我與文字進行了對話。

如何看待繪本,繪本閱讀指導不能等同於繪畫欣賞,儘管畫面佔有主體地位,文字不過三百餘字,但繪本仍然是一種文學讀本。同時繪本閱讀指導不能上成簡單的語言課,要重在激發幼兒閱讀興趣。所以繪本的閱讀應該定位在圖文結合閱讀欣賞,實現讀讀、想想、說說、寫寫、演演、玩玩的有趣的閱讀過程。活動前我讓幼兒樹立爸爸在我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再想辦法引導幼兒感受文字:由《我爸爸》,到“我愛爸爸”,最後到“爸爸愛我,我愛爸爸”的情感昇華。在課中同時,我還和幼兒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如:抓住一個“酷”字貫穿始終,“酷”是什麼意思?爸爸的“酷”到底表現在哪兒?我出示了“我爸爸很酷”的課件,幫助幼兒豐富對“酷”的理解:厲害、強壯、快樂、高大、溫柔、聰明,步步推進,對爸爸的愛也就越來越自然入心。又如我讓孩子在觀察“我爸爸像魚一樣遊得快”等幾幅圖文後。緊接着連出示兩幅圖:變成河馬的爸爸、變成猩猩的爸爸。這時候在有指導的情況下,放手讓孩子想象,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猜一猜這兩幅圖的所配文字是什麼。從而小結出爸爸在“我”心中的形象。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下去發現,在發現中表達。

於是,故事在不知不覺地生長,愛也在不知不覺得生長。孩子們竟然將文字還原成生活,用生活的、活潑的、帶着體溫的、如詩般的言語道出了“爸爸的心靈像水一樣清晰”“我爸爸像太陽一樣,永遠閃爍着光芒”“而且我知道,爸爸也愛我”時,我感受到那水一般的靈動的語言。讓所有人都深深體會父子(女)之間的親情。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閱讀繪本所給予的不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細節的領悟和心靈的體會……所以我們不僅倡導在幼兒園讀也提倡家長與孩子在家共讀,從小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

初中語文上教學反思_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本單元以“革命傳統”爲主題,組織了三篇課文。課文都是從“爲民服務,與民交友”的角度描寫了三位革命領袖。《吃水不忘挖井人》講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爲老鄉挖井,解決村民生活困難的故事,表達了村民對毛主席的感激之情。《難忘的潑水節》體現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朱德的扁擔》圍繞“扁擔”向學生描繪了一個以身作則、模範帶頭的朱德軍長。無疑,從教學內容可以看出,這些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給學生學習課文帶來一定的難度。爲了讓學生走進文字,更好地感悟偉人的美好品質與偉大形象,我從三個方面下足工夫:

一、下足學生預習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