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課堂實錄教案模板

師:

課堂實錄教案模板

同學們,我們初次見面,先自我介紹,我姓歐,這姓不多見,誰能巧妙地來記住呢?

生:歐洲的歐。

師:那可是七大洲之一啊,好辦法。

生:歐陽修的歐。

師:巧借名人,不錯!

生:那是歐尚的歐。

師:希望今天的課上,同學們也像進超市一樣,各有所獲。

生:歐萊雅的歐。

師(疑惑):?

生:歐萊雅是一種知名化妝品。

師(恍然大悟):一用化妝品,就想起歐老師。真是好辦法。上課前我們先來聽一個故事,大家知道姚明嗎?他現在是國際大球星了,身價據說在一億美元以上。在今年9月4日,他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爲骨髓捐獻志願者,當時與記者有這樣一段對話:

記者問:姚明,你是真捐呢,還是作秀呢?

明答:一旦需要,馬上就捐。

記者又問:如果正在舉行一個重要的比賽呢?

明反問: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嗎?

聽了這個故事以後,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生命高於一切

生:比賽可以重來,而生命卻只有一次。

生:生命是金錢不能估量的。我覺得姚明很偉大!

師:是啊,姚明的話語雖然樸素卻感人。我們今天學習的一篇課文,也同樣是關於拯救白血病人的感人故事。一起讀題目。

生讀。

師:課前你們老師已經佈置了預習,課文讀了幾遍?

學生有的讀了三遍,四遍、五遍的也有。)

師:現在先來交流一下。誰知道文中的海峽指的是什麼海峽?

生:臺灣海峽。

師:那麼跨越海峽橋的兩端是?

生:這一頭是杭州,那一頭是臺灣。

師:兩岸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誰能用一兩句來簡單說說?

生:杭州的一個青年得了白血病,臺灣那裏的一個青年捐骨髓給他。

生:臺灣青年捐骨髓給患了白血病的杭州青年。

師:李惠利的同學真不簡單,不用老師教,透過預習,對課文已經有了很好的瞭解。接下來讓我們走進杭州,去看看躺在病牀上的小錢。哪位同學來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生讀,但文中第三句這個18歲的年輕人這朵生命之花綻放。讀的不是很流利,老師請他停下。)

師:這句話一連出現了幾個生字,確實比較難讀,也比較難懂。請各位同學自己多讀幾遍。

師:現在誰願意來試試?

生讀,果然好了很多。但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停頓不是很好。老師領讀這句話。

師:誰來說說即將什麼意思?

生:將要。

生:馬上。

生:馬上就要。

師:那麼凋零呢?

生:指花兒凋謝了。

生:花兒枯萎了。

師:

即將凋零在文中指什麼呢?

生:是指小錢快要死了。

生:小錢像花兒一樣隨時都可能凋謝。

師:我們以前學過一個成語叫含苞未放或含苞欲放,指花還沒有開放,那麼文中的含苞又指什麼呢?

生:指小錢很年輕。

生:小錢還沒有成年,他只有18歲呢!

師:是啊,18歲應該是最浪漫、最美好的年齡;18歲,應該是編織夢想,放飛希望的年齡。可小錢呢,當你讀到這裏,你的心裏是什麼感受?

生:小錢太悲慘了!

生:小錢太可憐了!

生:上天對小錢太殘忍了。

生:我真爲小錢感到惋惜!

師:生命是這麼美好,卻是這樣脆弱,怎麼不讓人痛惜傷心呢?一起來讀這句話。

學生讀。(這一次讀得投入、深情。)

老師請第一位同學繼續往下讀,讀完第二自然段。

師:同學們發現沒有?這麼可憐的小錢,文中卻說他是幸運的,這是爲什麼呢?

生(默讀後):因爲適合移植的骨髓10萬里,纔有一個,小錢居然找到了。

生:找到適合的骨髓,談何容易,可現在小錢卻找到了。所以說他幸運的。

師:從幾經輾轉中,我們可以想象小錢經受了多少次的失敗的打擊,對生命的絕望,才迎來這一線生機啊!有感情地讀好這段話。

學生讀文。(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走進了人物的內心,與小錢同呼吸,共命運。所以朗讀得很動情。)

師:同學們,這僅僅還只是個希望啊。臺灣的青年願不願意捐獻呢?骨髓會不會順利到達呢?手術能不能保證成功呢?對小錢來說,這一切都還是個未知數啊。讓我們來看臺灣那一頭,請同學們快速默讀3、4、5小節。想想此時此刻,臺灣青年他在做些什麼呢?

學生快速默讀,半分鐘後紛紛舉手。

生: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生:臺灣青年也是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杭州的小錢靜靜地躺在病牀上,是無奈,是等待。那臺灣青年又是在怎樣的環境中,怎樣的情況下,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呢?有些是顯而易見的',有些是隱含在文字中的,請同學們細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並連起來說說。

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邊思考。兩三分鐘後紛紛舉手。

生:在大地的餘震中,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在地震後不知家人是否平按無事的情況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還有補充嗎?

生:在突如其來的餘震,使針頭從肌膚裏脫落的時候,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生:在大家都跑到空曠地方尋求安全的時候,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誰能把同學們講的連起來說說呢?先試試。

(片刻後)師:我先開個頭,在杭州小錢靜靜地躺在病牀上的時候,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生:在杭州小錢靜靜地躺在病牀上的時候,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在大地餘震的時候,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的時候,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在突如其來的餘震,使針頭從肌膚裏脫落的時候,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曠地方尋求安全的時候,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說的真好。如果最後兩句,各加上仍、還是,就更有味了。誰還願意試試?

生:在大地餘震的時候,臺灣青年不顧危險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的時候,臺灣青年強忍着牽掛和擔憂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在突如其來的餘震,使針頭從肌膚裏脫落的時候,臺灣青年仍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曠地方尋求安全的時候,臺灣青年還是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在這樣的複雜的情況下,他卻能靜靜地躺在病牀上捐獻骨髓。是什麼力量讓他這麼做呢?他心裏是怎麼想呢?我們再認真讀讀3、4、5自然段,穿過字裏行間,努力走進臺灣青年的心裏。

學生低頭讀書思考,三三兩兩舉起了手。

師:你們讀懂了臺灣青年的心嗎?你們真正瞭解他嗎?

學生點頭稱讀懂了。

師:如果你就是那位青年,就你當時心裏所想,你願意接受我的採訪嗎?

學生紛紛表示願意。

師(模仿記者):你的事蹟感動了我,也感動着所有的中國人。請問:在當時大地餘震時,你躺在病牀上,你害怕過嗎?

生(模仿臺灣青年):說實話,我也害怕,生命給我的也只有一次啊。但我想到還有一個人需要我的骨髓去救命的時候,我就不害怕了。

師(模仿記者):你很勇敢。你知道嗎?這次地震,造成了2400多人死亡,幾萬人受傷。地震過後,大家都忙着尋找親人,搶救親人。可你並沒有這麼做。有人說,你根本不愛自己的家人。是這樣嗎?

生(模仿臺灣青年,有些激動):不是,我愛自己的家人。有誰不愛自己的親人呢?我躺在病牀上一直擔心着他們,所以我一下病牀就去尋找他們了。

一生插話:他們胡說,我怎麼會不愛自己的家人呢?我一直爲他們擔心呢。但當時如果我也去尋找家人的話,那杭州的小錢,不就要死了嗎?

師(模仿記者):最後一個問題:據我所知,你這次捐獻對象是大陸一位青年,也許這輩子你們都不能相見,也許他都不能向你當面致謝。你不遺憾嗎?

生(模仿臺灣青年):不遺憾。我捐獻骨髓不是爲了讓人感謝。

生(模仿臺灣青年):不遺憾。我們是同胞啊,只要他能活下來,我就很幸福了

生(模仿臺灣青年):不遺憾。我知道小錢能救治好,我就很開心了。姚明不是說,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

師:同學們,你們已經讀懂了課文,讀懂了臺灣青年的那顆善良的心。他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我們一起讀這句話。

學生深情地朗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終於從身軀裏涓涓流出

師:其間,有個了不起的人一直在默默地工作着,他就是李博士。請同學們劃出描寫李博士的句子,自己讀好。

指名讀。老師邊聽邊板書步履匆匆、沉着、奔波

師:履在古時候就是鞋子,那麼步履匆匆呢?

生:就是腳步匆匆,

生:就是快速地走。

師:聯繫上下文說說奔波什麼意思呢?

生:就是來回奔走。

生:忙忙碌碌地不停地奔走。

生:指李博士趕得很急。

師:從這三個詞語步履匆匆、沉着、奔波上,你讀出了什麼?

生:我覺得李博士醫術很高明。

生:我讀出了當時時間緊迫,李博士像是和時間在賽跑。

生:我覺得李博士是一心爲病人着想。

師:一心爲病人着想說明他?

生:醫德高尚。

師:這位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李博士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政道博士。有關他的事蹟課堂上不展開了,我們可以透過百度去搜尋閱覽。

同學們,當醫院手術室的門禁閉的時候,大家都在靜靜等待着,期盼着。這時手術室的門忽然開啟了,告訴了大家一個好消息:小錢得救了!你聽到這個消息心情怎麼樣?

生:太高興了

生:我爲小錢感到高興!

生:我祝福小錢永遠幸福!

生:我無法形容自己的心情,我太興奮了!

師:我想此時此刻大家的心情是一樣的,爲小錢的得救由衷地高興。請同學們融入你們的那份感情,自己試着讀最後一自然段,用心感受文中語言流露出的那份真情。

學生認真朗讀。

師:如果你就是小錢的同學,和他朝夕相處、親密無間的同學。你聽到消息後的心情怎樣呢?不用說,讓你的朗讀告訴我。

一生認真地讀,投入而有激情。

師:如果你就是小錢的父母,爲他擔驚受怕、操碎了心的父母。你聽到消息後的心情這樣呢?不用說,讓你的朗讀告訴我。

學生真情投入,讀得熱淚盈眶。

師:現在我們對課題中的生命橋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誰願意來談談?

生:是兩岸同胞的愛心架起了生命橋。

生:是臺灣青年冒着生命危險捐獻骨髓,才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所以叫生命橋。

生:是兩岸的血脈親情才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所以說是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師:是啊,正如姚明在採訪中所說,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呢?珍視生命,拯救生命,它其實就融於實實在在的行動中,平平實實的細節中,這篇文章讓我們對生命有了新的思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