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公輸》課堂課堂實錄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大家還記得一年前發生的伊拉克戰爭嗎?

(從學生非常熟悉的事件匯入,自然、貼切、巧妙,起到一石三鳥的作用:一是創設了情境,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二是引導學生思考,培養了學生熱愛和平的人文情懷;三是和課文內容緊緊聯繫起來,有助於學生閱讀文字。)

生1:記得。

師:這場戰爭不僅給伊拉克人民帶來了災難,而且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心靈上留下了創傷。我們還清晰地記得,在這場戰爭爆發前,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組織、愛好和平的國家以及愛好和平的人士四處遊說,力圖阻止美英等少數國家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但是,結果卻是──

生2:失敗了。美英等國最終還是發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

師:那麼,國際社會的斡旋爲什麼以失敗告終?

生3:******太專制。

生4: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生5:美國太強大了,他想稱霸世界,誰不聽他的話就打誰。

師:對,美國太強大,伊拉克太弱小,而支援伊拉克的國家也沒有誰是美國的對手,所以沒有實力阻止美英等國對伊發動戰爭。看來,阻止戰爭,不僅要有三寸不爛之舌,還要有實力作後盾。其實我們的祖先早就對這點作了詮釋,不信,我們來讀一讀《公輸》,看一看墨子是怎樣阻止一個強大的國家去攻打一個弱小的國家的。(多媒體課件打出:公輸《墨子》)

二、解題釋題,明確目標

師:現在請大家開啟讀書筆記本,將大家蒐集、整理的有關資料交流一下,看看誰蒐集得比較全面、完整。(學生交流、評比,推薦蒐集得較全面較完整的筆記本,教師用投影展示給全班同學。)

(傳統教學都是教師解題、釋題、介紹作者,此處教師卻把這一教學任務放在課前,讓學生自主查閱,顯然可以有效培養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

師:大家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很強,能夠自己去查閱,去探究,這種精神值得發揚。下面我們看看學習本文應達成哪些基本目標。點擊課件,屏幕顯示目標。(目標略)

三、朗讀課文,揣摩文意

師:下面我們帶着目標學習課文,首先請大家對照註釋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後我們共同解決。

(突破了講析式,教師不再包辦字詞句的詮釋,而是讓學生爲學生釋疑,教師着重對方法進行了必要的提示,對難點進行適當的點撥。)

生1:“吾義固不殺人”的“固”是什麼意思?

生2:“固”作“本來”講,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堅持道義本來不殺人的”。

師:“固”作“本來”講這種用法我們已經學過,學習中我們要善於聯繫以前學過的知識,就像這位同學那樣。(生點頭)

生3:“爭而不得,不可謂強”,這裏的“強”是“強大”呢,還是“堅強”?

生4:我認爲是“強大”。

師:“爭論了卻達不到目的,不能說是強大。”說得通嗎?

生5:說不通,應該是“堅強”。

師:詞語的理解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要聯繫上下文去理解。

(生點頭,默認。)

生6:“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一句中的“以”和“之”我不理解。

生7:我認爲“以”是“以爲”“認爲”,“之”是“的”。

師:“之”是“的”嗎?說不說得通?

生8:我認爲這個“之”字沒有實義。

師:很對,這個“之”是一個虛詞,無實義。

生9:“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句中“乃”是什麼意思?

生10:“乃”是“才”的意思。

11:我認爲不是“才”,而是“於是,就”。

師:大家同意哪種說法?

生12:第二種。

師:我也同意第二種,因爲前後兩句不是條件關係。

生13:“吾請無攻宋矣。”是楚王攻打宋國,爲什麼還請求不攻打宋國了呢?

師:這個“請”不是請求,是一個謙詞,不翻譯。

生14:“吾既已言之王矣。”我老是翻譯不通。

生15:我既然已經說給大王了。

生16:我已經對大王說過了。

師:大家同意哪種翻譯?

生17:第二種。

師:我也同意第二種,因爲“既”是“已經”的意思,“言之王”是“言之於王”,省略了介詞“於”。

師:我們理解了文章大意,下面請一位同學將全文朗讀一遍,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奏,揣摩人物說話的語氣語調,其他的同學小聲朗讀,並評判一下,看看你的同學讀得怎樣。

(一女生朗讀。)

生18:讀得流利,聲音洪亮。不過有幾個字讀錯了,“短褐”的“褐”應讀“hè”,而不讀“jié”。“雉免”的“雉”讀zhì,不讀“cí”,可能她把“雉”“雌”弄混淆了。另外,應讀“禽滑(gǔ)釐”,而不讀“禽滑(huá)裏”,其實書上有註解。

師:他聽得很仔細,把讀錯的地方全都糾正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分析了讀錯的原因。

生19:她讀得節奏感比較強,停頓也處理得比較好。但我認爲有四處地方處理不夠妥當:一是“此爲/何若人”,應讀成“此/爲何若人”;二是“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爲與此/同類”應讀成“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爲/與此同類”;三是“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應讀成“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四是“然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應讀做“然/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師:厲害!連這麼細小的地方都聽出來了,很有文言語感。

生20:人物的語氣語調也處理得比較到位,如墨子的話正氣凜然,一氣呵成,富有論辯性。但有兩處我認爲處理不夠好,一處是“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輸理虧,心裏發虛,無言以對,同時把責任推到楚王身上,仗勢欺人,朗讀時要把他心裏發虛又仗勢欺人的語氣讀出來;二是“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輸盤想殺掉墨子以絕後患,還有一種威脅的意味,所以也應朗讀出來。

師:真了不起,對人物有準確的把握。如果這樣朗讀課文,那麼人物形象也就會躍然紙上。下面老師來讀一遍,大家看是不是合乎要求,並希望大家提出意見。(師朗讀)

(重視讀,體現了語文特別是文言文的教學規律,不僅有範讀,還有朗讀的指導與訓練,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

生21:老師讀得好,不過你的聲音沒有張潔(班上一女生)的動聽。

師:那我們請張潔朗讀吧,同學們跟着小聲朗讀。(張潔朗讀,衆生跟着小聲朗讀)

師:請大家再大聲地將課文讀一讀,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層次和人物形象。

四、師生對話,解讀文字

師:透過朗讀,我想大家對課文內容一定有所瞭解了,現在我們以“這篇課文敘述了           的故事,表現了     ”爲話題,試着和作品對話,從而更深入地把握課文內容,可以爭先恐後地說。如:敘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現了墨子的機智、勇敢和善辯。

(以話題的形式,讓學生朗讀文字,有利於學生髮表不同的看法,讀出個性,讀出自己的獨特感悟,實現了師生與文字的交流,體現了閱讀的規律。)

生1:敘述了墨子阻止大國侵略小國的故事,生動地表現了墨子“兼愛”“非攻”的政治理想。生2:敘述了墨子爲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勇於實踐和頑強鬥爭的故事,表現了要制止不義戰爭不僅要從道義上說服別人,還要有實力。

生3:敘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不僅表現了墨子的機智和勇敢,同時表現了侵略者的陰險和狡詐。

生4:敘述墨子用道理說服公輸盤,迫使楚王不得不放棄侵略宋國的意圖的故事,表現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對攻伐的精神。

……

五、吟誦玩昧,合作探究

師:我們都已進入了角色,走進了課文之中,有自己的感悟,現在我們深入學習課文,透過吟誦玩味進行探究和鑑賞,深入領會課文的內容、層次、寫法,欣賞作品的美。請大家先用吟誦法朗讀,要真正進入情境之中,讀得入情入境,搖頭晃腦,自我欣賞品味。

(吟誦、品析、探究,將傳統的優秀的教學方法吸收過來,爲我所用,並融入現代教學方法,形成獨特的文言文教學方式;同時探究專題也充分表現了文字內容、寫法特點,可以說,這些問題探究清楚了,文字的學習也差不多了。)

師:現在我們分組邊吟誦邊品析邊探究,先着重探究如下幾個問題(點擊課件,屏幕顯示):①課文寫墨子止楚攻宋有哪幾個步驟?是怎樣一步一步說服楚王的?②課文在敘述時曲折生動,表現在哪些地方?試結合課文具體說說。③墨子的語言很有論辯性,這種論辯性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各組探究後派代表向全班彙報。

(學生分組吟誦、品析、探究,然後彙報。)

(彙報略。)

(學生提出探究問題,說明學生已完全深入了文字之中,像這樣解讀文字,收穫一定很大。)

師:下面請大家再朗讀吟誦課文,看能不能再提幾個有價值的探究性問題。

生1:墨子爲什麼用許多比喻說理?

生2:文中公輸盤的描寫和歷史不太相符。

師:此問題非常有價值,值得我們探究。

生3:文中對墨子的描寫有美化之嫌。

……

師:這個問題很有創意。大家提的問題由於時間有限,一時半會解決不了,我們還是留着大家下去探究吧。如果需要老師幫助的話,我一定鼎力相助。

師:現在我們來看一看課文是怎樣描寫墨子的?透過這些描寫表現了他什麼特點?注意:要結合課文的具體描寫來談。

(充分利用文字資源,對學生進行文學鑑賞的訓練。)

生4:主要透過語言描寫來表現墨子,表現了他的機智、善辯。比如,他見到公輸盤,不先說來楚國的真正目的,卻從想借公輸盤之手殺掉侮辱自己的人說起,引起公輸盤的不快,繼而逼出“吾義固不殺人”。但公輸盤只知道殺一個人是不義,卻不知道興師攻宋殺更多的人,是更大的不義。所以,墨子接着指出:“義不殺少而殺衆,不可謂知類。”把公輸盤說得啞口無言。再比如說,墨子在說服楚王時,運用比喻、對比的手法,說得楚王諾諾稱善。墨子說話總能抓住對方要害,引其上鉤,先發制人,使對方無言以對。

生5:我認爲透過語言描寫還表現了他的勇敢無畏。墨子隻身前往,本來就是勇敢的表現,他是在用生命踐行他的政治主張!再比如說,當公輸盤發出“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的威脅後,墨子針鋒相對:“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你無非是想把我殺掉,我清楚你的險惡用心。)墨子的勇敢無畏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生6:我認爲還透過行動描寫表現墨子的智勇雙全。比如,他和公輸盤的對陣,他用自己的行動說明你公輸盤的雲梯並非不能摧毀的迷信,從而徹底挫敗了公輸盤。

生7:我認爲對比描寫也表現了墨子的機智和善辯。墨子的滔滔不絕和公輸盤、楚王理屈詞窮、無言以對形成鮮明對比,有力地表現了人物形象。

師:同學們非常聰明,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人物形象。那麼,作爲現代青年,你覺得墨子身上的哪些優秀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並繼承和發揚的呢?

生8:爲實現理想而不懈奮鬥的精神。

(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是語文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教者能夠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對學生進行人文薰陶。)

生9: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頑強鬥爭的精神。

生10:我以爲,他那種熱愛和平、反對不義戰爭的精神值得永遠發揚光大。(全班響起熱烈的掌聲)

師:是的,今天的和平是千千萬萬人奮鬥的結果。但是,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臺灣沒有解放,****勢力依然存在,恐怖組織也影響着人類的和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墨子那樣,爲和平而不懈奮鬥,那麼,生活就會安定,世界就會和平。

師:鑑賞文學作品,除了人物形象外,還可對文中美點、妙點進行品析、鑑賞。下面我們試着鑑賞一下。

(從語言入手鑑賞美點、妙點,是文學鑑賞的基本方法。)

生11:“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九設”“九距”表現了戰鬥之激烈。

生12:“攻械盡”“守圉有餘”形成鮮明對比,充分表現出了墨子的智慧。

生13:墨子勸說楚王時,以富人盜竊窮人爲喻,生動、貼切。

……

六、梳理小結,連結延展

……

師: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一定有所收穫,大家交流一下吧。

(從文字中獲取知識,訓練能力,收穫人生,文字作爲一種資源,其效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生1:學習文言文要多讀多誦,這樣就能讀出味道,理解文章的內容。

生2:透過學習,我學到了一種欣賞文學作品的方法,就是從描寫入手去分析人物性格。

生3:學習這篇課文的最大啓示是:爲了實現理想就要勇敢實踐,否則一切都是徒勞。

生4:我要發揚墨子的精神,做人類和平的衛士!  (響起熱烈的掌聲)

 

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