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京劇趣談》教案_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_語文教案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京劇趣談》教案_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_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京劇趣談》教案_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_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根據課文描述,展開聯想和想象,理解課文。

2.閱讀課文,瞭解京劇藝術特色,感受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的精彩。

【教學重點】

展開聯想和想象,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

瞭解京劇藝術特色,感受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的精彩。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朗讀音視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本堂課,老師帶領大家感受一種非常獨特的音樂藝術,相信同學們對它並不陌生,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播放《唱臉譜》視頻。

2.同學們,你們對京劇藝術有哪些瞭解?

3.資料介紹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佈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爲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爲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佈地以北京爲中心,遍及中國,成爲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xx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初讀感知

1.聽範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難讀的字,注意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三、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這篇課文從道具和動作兩個方面描述了我國京劇獨有的幾個藝術特色。)

四、品讀釋疑

(一)自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介紹了京劇的`哪幾個方面的特色?

(課文介紹了中國京劇兩個方面的獨有藝術特色,一是道具:有實在道具如馬鞭,還有一些虛擬道具;二是動作:亮相。)

2.讀“馬鞭”這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1)用馬鞭代替真馬,這是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傳統戲曲的表現手法。

(2)京劇中運用實在道具和虛擬道具。舞臺表演中,舉出幾個事例,揭示京劇中道具的獨到之處。

3.出示:同時這一根虛擬(nǐ)的馬鞭,給演員以無窮無盡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揚,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還在家門口,可以一擡手就走了一百里。馬鞭本身具備一種裝飾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馬鞭時,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方法。

(1)這段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把演員運用馬鞭的表演自由形象地寫了出來。

(2)你能仿照上面的句子寫一寫嗎?

4.自由讀“亮相”部分,思考: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1)靜態亮相,這是京劇藝術的高妙之處。

(2)動態亮相,凸顯英雄氣概。

5.出示:京劇還有一種奇特之處:雙方正在對打,激烈到簡直是風雨不透,臺下看的人非常緊張,一個個大氣不敢出,都把眼睛睜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間,誰就把對方給“殺”了。

在寫臺下觀衆的時候運用了什麼描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這是神態描寫,這裏描寫觀衆的緊張神態,是對舞臺中演員表演的激烈打鬥場面的烘托,側面描寫襯托出表演得精彩,引人入勝,爲下文的“靜”做好鋪墊。)

6.“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詩句的引用,有什麼好處?

說明這時候沒有聲音比有聲音更有表現力,人們的心緒已經與京劇表演中傳達的情感相融相通,突出藝術的高妙之處。

(二)主題延伸

讀了本文,我們瞭解了中國國粹京劇的一些藝術特色。此時,中國京劇藝術大門向我們敞開,你還想了解哪些方面,請同學們蒐集閱讀相關書籍資料或音視頻。

五、總結課文主旨

這篇課文從道具和動作兩個方面描述了我國京劇獨有的幾個藝術特色,讚揚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和繼承中不斷髮展的創新精神。

六、推薦閱讀

本課推薦閱讀《京劇》《看戲》。

課後反思

這篇略讀課文介紹的是我國京劇道具和動作這兩個方面,突出了京劇獨有的藝術特色。

在教學中,我首先播放京劇《唱臉譜》,讓學生對京劇有個大概的影響,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果然看了視頻,孩子們很開心,很幸福,這爲學習這篇文章開了好頭。接着我從整體入手,讓學生在充分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這篇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京劇的,這個問題不難,孩子們大部分都能回答上。另外這篇文章結構很明顯分爲兩部分。然後分段學習,重點抓住兩部分的關鍵語段,帶領學生閱讀,聯想,使學生感受到京劇的獨特魅力

整堂課下來,我覺得整體上的不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京劇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同時在課外延伸這個環境,讓感興趣的學生下課後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和視頻,以便更進一步的瞭解和學生,從而達到了弘揚我國傳統藝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