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2012年高三語文一輪複習導學案(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人教

 教材篇目

《春江花月夜》《夜歸鹿門歌》《夢遊天姥吟留別》《登岳陽樓》《菩薩蠻》

單元目標

1.背誦並默寫相關的名言名句。

2.複習運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鑑賞方法理解意象和感情的關係。

重點難點 

1.複習掌握“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詩歌鑑賞方法。

2.複習掌握分析古詩景情關係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積累運用】

一、字音

灩灩yàn霰彈xiàn汀上白沙tīng

瀟湘xiāo xiāng寂寥jì liáo巖扉fēi

剡溪shàn郯城tán水澹澹dàn

鸞回車luán訇然中開hōng吳楚東南坼chè

豆蔻詞工kòu壚邊lú聒噪guō

淥水lù謝公屐jī涕泗sì

乾坤qián kūn戎馬róng荸薺bí qí

戊戌wù xū纖塵xiān縴夫qiàn

碣石jié扁舟piān扁平biǎn

青楓浦pǔ姓蒲pú天姥山mǔ

姥姥lǎo

二、字形

1保uān喧賓奪主xuān煊赫xuān 萱草

2彼甦àn dàn澹澹彰善dàn癉惡

肆無忌dàn憚dàn啖以重利

3眘hàn剡溪shàn禪讓shàn膳宿

shàn 嬗 變

4倍梗毹埃蹀⒊穡毹埃蹩

5眏ié碣石jié桀驁jié孑立jié羯鼓

三、詞語

1.思考下面句中加點詞語使用的正誤。

(1)蒙山巍峨挺拔,讓人高山仰止。(×)

(2)這個小男孩正值豆蔻年華,精力旺盛。(×)

(3)老師一來,這兩個正在打架的孩子立刻停下來,摧眉折腰。(×)

(4)洞庭湖江天一色的壯景是何等迷人!(√)

(5)青年時代猶如春花秋月,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刻。(√)

2苯饈拖旅婢渥又屑擁愕淖幀

(1)乾坤日月浮

(2)訇然中開

(3)迷花倚石忽已暝

(4)煙濤微茫信難求

(5)吳楚東南坼

(6)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7)失向來之煙霞

(8)巖扉鬆徑長寂寥

(9)虎鼓瑟兮鸞回車

(10)雲青青兮欲雨

(11)列缺霹靂

(12)對此欲倒東南傾

(13)訇然中開

(14)古來萬事東流水

(15)慄深林兮驚層巔

3.指出下面加點詞的含義與現代漢語有何不同。

(1)可憐樓上月徘徊

(2)應照離人妝境臺

(3)惟有幽人自來去

(4)淳熙丙申至日

(5)勢拔五嶽掩赤城

四、名言名句

1狽繅桓,雪一更,            ,故園無此聲。

2苯セ蘋瑁            ,都在空城。

3倍十四橋仍在,            ,            。

4            ,月涌大江流。

5            ,溪柳自搖沙水清。

6鄙街邢熬補鄢槿,            。

7蔽蠢夏還鄉,            。

8蔽獬東南坼,            。

9筆蘭湫欣忠噯鞝耍            。

10            ,使我不得開心顏?

11痹魄嗲噘庥雨,            。

12鼻а彝蜃路不定,            。

13            ,惟有幽人自來去。

14焙柩慍し曬獠歡齲            。

15比鬆代代無窮已,            。

16苯水流春去欲盡,            。

17            ,願逐月華流照君。

18卑自埔黃去悠悠,            。

19弊院馬窺江去後,            ,            。

五、素材集成

1彼夭模翰恢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

應用提示:歷史如滔滔江河,滾滾而去,古今多少事又有多少人銘記於心?天地恢恢,古往今來一成不變的只有江水明月,人生比之,無疑是如芥子比之須彌,黃沙之於大漠,滴水之於大海。既然如此,爲何不放棄那些如雲如煙過眼即逝的虛名利祿,爲民造福,爭取流芳百世呢?

適用話題:永恆與瞬間。

2彼夭模喊材艽菝頰堊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

應用提示:回顧歷史長卷,我看見那放蕩而又才華橫溢的李白。他一生都在嚮往能夠施展政治才華,卻偏偏不肯向權貴作出半點妥協。面對權貴敢讓高力士脫靴、楊玉環磨墨,正是這樣使他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適用話題:張揚個性與社會需要、氣節。

3.素材: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登岳陽樓》)

應用提示:在詩人筆下,洞庭幾乎包容了整個天地萬物,主宰它們的沉浮,日月星辰隨着湖水波動而漂盪起落,不禁讓人想到杜甫一生時刻將人民的安危和國家命運放在心上,他眼中不只一個洞庭,而是整個吳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僅有自己,還有天下百姓。

適用話題:愛國、心志、人生、歷史的天空。

4.素材: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應用提示:眼望着萬里江山,天下到處還動盪在兵荒馬亂裏,詩人倚定了欄杆,北望長安,不禁涕泗滂沱,聲淚俱下了。適用話題:戰爭、愛國。

古代詩歌鑑賞之鑑賞詩歌的意象和思想感情(景情關係)

【考點解讀】

該考點選材多以寫景抒情詩爲主,以概括詩歌中的景物特點和抒發的情感爲具體的考查點。試題形式則有:①從全詞看,某個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如(2009年安徽卷)從全詞看,“空惆悵”和“無人解”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②寫法上考“某一聯是怎樣寫景的?”③從“景”與“情”的角度,賞析某句。④全詩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變化?等等。

【溫馨提示】

①掌握部分常用鑑賞術語;②掌握部分常見的古典意象的情感指向;③注意關鍵的動詞和形容詞。

【考題例析】

1.(2011年高考湖北卷)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後面的題目。(8分)

         登   城                            望湖樓晚景 

              劉敞                                 蘇軾

雨映寒空半有無,                     橫風吹雨入樓斜,

重樓閒上倚城隅。                     壯觀應須好句誇。

淺深山色高低樹,                     雨過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圖。                     電光時掣紫金蛇。

(1)兩詩均寫江南雨景,但景色有異,《登城》寫的是□□□□,《望湖樓晚景》寫的是疾風驟雨。(2分)

(2)兩詩第三句都描寫相對靜止的畫面,請分別說說它們在原詩結構中的作用。(2分)

(3)以上兩首詩,劉詩優美,蘇詩壯美,請結合詩句賞析。(4分)

【參考答案】

(1)和風細雨   

(2)①劉詩第三句承接前兩句,並與濛濛細雨疊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圖意境②蘇詩第三句從“橫風吹雨”轉入“雨過潮平”,爲描寫雷電蓄勢。.承上啓下。

(3)①劉詩透過寫雨映寒空,山深樹幽,倚樓眺望的一幅水墨畫,運用白描手法,描繪出一幅江南水墨圖。 ②.蘇詩透過寫橫風斜雨,潮江涌動,運用比喻手法,寫出了雨前、雨後的壯觀美景 。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考查對詩歌的鑑賞能力,能力層級爲E級。兩首詩歌同爲寫景佳作,賞析時抓住詩人描寫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點,結合詩人的詩歌特點,進行全面賞析。

2保2011年高考江西卷)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8分)

                                清   明①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②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 注 ]①此詩作於詩人被貶宜州期間。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時晉人。從晉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後拒絕做官,隱居綿山被燒死。

(1)這首詩首聯寫景抒情有什麼特點?(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指出“人乞祭餘驕妾婦”這句話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背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運用擬人、對比的修辭手法,描寫清明時節兩種不同的景色,以樂景寫哀情,哀景襯哀情。

(2)《孟子》或《齊人有一妻一妾》。   表現了詩人對賢愚混雜、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憤慨,表現出詩人一種無奈的超脫。

【註釋】(1)桃李笑:形容桃花、李花盛開。(2)冢:墳墓。(3)蟄:動物冬眠。(4)這句詩用的是《孟子》中的一個寓言,講的是齊人在墳墓前乞求祭品充飢,反而在其妻妾面前誇耀有富人請他喝酒。(5)這句詩用的是春秋時的一個典故。志士介子推不貪公侯富貴,寧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6)是:對,正確。(7)蓬蒿:“茼蒿”的俗稱。此指雜草。

【譯詩】清明時節,桃李含笑盛開,但野田荒墳卻是一片淒涼,令人哀愁的景象。春雷驚天動地,驚醒了蟄伏的龍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長得很柔嫩。過去有個齊國人在墳墓前乞求祭品充飢,回家卻向妻妾炫耀,說富人請他喝酒,與此相反,晉國志士介子推不貪公侯富貴,寧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載,賢愚混雜,誰是誰非?最後都是掩埋在長滿野草的荒墳中。

【解析】這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嘆。首聯以清明節時桃李歡笑與荒冢生愁構成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嘆息。二聯筆鋒一轉,展現了自然界萬物復甦的景象,正與後面兩聯的滿眼蓬蒿荒丘,構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菸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杯黃土。詩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的命運,表達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於詩行間。這與詩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禪宗思想的濃厚影響是分不開的。但作品體現了作者的人生價值取向,鞭撻了人生醜惡,看似消極,實則憤激。

總之,詩人生動地描繪了清明節令到來時,萬物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與杜牧詩不用典故,也沒有濃豔華麗的詞藻,而是運用白描的手法,樸素的語言,爲我們描繪出一幅淳樸的鄉村風俗畫,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相映成趣,讀後令人回味無窮。

【定點訓練】

一、基礎過關

1苯饈拖鋁屑擁愕拇視

(1)雲青青兮欲雨

(2)青冥浩蕩不見底

(3)失向來之煙霞

(4)可憐樓上月徘徊

(5)熊咆龍吟殷巖泉

(6)慄深林兮驚層巔。

(7)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2. 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句子

(1)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表現詩人對人生失意和深沉感慨的詩句是                                  。

(2)表現天姥山高大的詩句是:                                   。

(3)韋莊的《菩薩蠻》中表現詞人矛盾情感的句子是:                                         。

(4)《登岳陽樓》中描寫洞庭之景的句子是:;描寫詩人悽慘處境的句子是:                         。

(5)紅顏棄軒冕,                     。

(6)                   ,陰陰夏木囀黃鸝。

二、閱讀鑑賞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滿江紅

登黃鶴樓有感

岳飛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①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注】①萬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築的土山苑囿、亭臺宮殿。

(1)詞中寫了哪些“風塵惡”的景象?

(2)詞的開頭寫作者登黃鶴樓遙望中原,結尾說“再續漢陽遊,騎黃鶴”,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變化?

4.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客中初夏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1)這首詩描寫的主要內容是,初夏天氣的總體特點是。

(2)這首詩一共寫了哪幾方面的景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5. 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後面的問題。

菩薩蠻(其二)

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①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②似月,皓腕凝霜雪③。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注】①合:應當。②壚邊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1)簡要概括詞中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江南好”。

(2)客居他鄉的人總是爲思鄉之情所苦,這首《菩薩蠻》卻寫道:“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試分析這兩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齊安郡後池絕句

杜牧

菱透浮萍綠滿池,夏鶯千囀弄薔薇。

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

(1)這首絕句通篇寫景,景中有情。運用了什麼手法寫景?

(2)透過詩中情景我們看到了詩人此時怎樣的心境?

7.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①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②

【注】①勞歌:本指在勞勞亭(舊址在今南京市南,是一個著名的送別之地)送客時唱的歌,後來成了送別歌的代稱。②西樓:指榭亭。

第二句和第四句運用了什麼方法?表現了景物怎樣的特徵?這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

8.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後面的問題。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三、四句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2)第四句中“落”也有寫作“在”的,你認爲用哪一個詞更好?請說明理由。

9. 讀下面王勃的兩首詩,回答問題。

江亭月夜送別(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羣。

江亭月夜送別(其二)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1)王勃的這兩首同題送別詩,在表情達意的寫法上有何主要區別?請作簡要分析。

(2)有人評點《江亭月夜送別(其二)》這首詩時,稱讚“寒”字之妙:“一片離情,俱從此字托出。”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或另有見解?請簡要闡釋。

三、擴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

在西域讀李白

夏立君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圖的。

②異域情調、漂泊情懷其實充滿李白所有詩文。李白是沒有故鄉的,或者說無處不是故鄉,醉酒的地方就是故鄉。他由碎葉入蜀,由蜀入荊楚入山東,由山東又輻射到大唐各地。沸騰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安住,他永遠行走在漂泊的長路上,飲他的酒,灑他的淚,唱他的歌。“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李白《春夜宴桃花園序》)這是詩人眼中的時間和宇宙--天地間只有逆旅和過客。詩人拒絕根的存在。這是徹底的漂泊情懷:把生命看做一場純粹的漂泊,並這樣實踐着,在中國文化史上是沒有第二人的。

③李白實在是中國詩人中的遊俠。他的浪漫、癲狂、愛恨情仇、寂寞與痛苦、夢與醒,他的豪氣義氣,他的漂泊,全都達於極端。“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所有讀書人心目中的偶像卻不是他偶像。他有時也說孔丘幾句好話,那是他嚮往功名富貴了。在他眼裏,遊俠比皓首窮經的儒生光彩多了。“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意輕千金裘,顧向平原笑。吾亦淡蕩人,拂衣可同調。”(李白《古風其十》)只有魯仲連這樣的俠客纔是可與之同調的朋友。李白自稱“十五好劍術”,傳說中他曾手刃數人。他二十幾歲便“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在維揚(今揚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這都是些遊俠行徑。他與朋友吳指南遊楚,吳不幸病死於洞庭,李白撫屍大哭。大約那時洞庭一帶還是很荒涼的,老虎來了,李白堅守不動。老虎走了,他將朋友權且葬下,後又返回舊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淨,揹着這骨殖走了很遠的路,爲朋友重新選擇了葬地。有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癡情,就是一位真正的遊俠了。即使闖進了朝廷,他那強橫的乃至有些無賴的遊俠脾氣也是不改的。力士脫靴,貴妃捧墨,御手調羹,他要求權貴尊重他,皇帝也應把他當朋友待纔好。他不習慣仰視。他之信任自己遠勝過別人對他的信任。這一切足令權貴齒冷,令謙謙君子瞠目結舌。

④魯仲連功成卻拒絕平原君賞賜給他的富貴功名,因而取得了不仰視權貴,進而折服權貴的資格。李白大呼要功名,要富貴,要酒,要女人,要朋友,卻仍然要求權貴與他平交,不得小看他。這個李白呀,他不知道這是怎樣一個妄想!

⑤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這些西域城市之間跋涉,每個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給我有力的震撼。幾十個世紀以來,這片廣袤的大地爲遊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臺,今日,我們仍能感受到遊牧者後裔的單純與猛烈。崑崙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橫亙中亞細亞的三架豎琴,將咚咚的馬蹄聲傳遞到最遙遠的地方。騎士們賁張的血脈不理會任何荒涼。成吉思汗的馬隊從塔爾巴哈臺從伊犁河從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將浩瀚的裏海變成內陸湖。多麼兇蠻單純而強烈的節奏啊!這個“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筆啊。李白從另一個方向來了,大地高山冰川駿馬胡姬,化爲他精神的馬隊。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溫柔敦厚細膩空靈,大筆橫掃,狂飈突進,給大唐詩壇注入西域騎士的剽悍與純粹,令所有騷人墨客爲之一驚。洞庭煙波,赤壁風雲,蜀道猿啼,浩蕩江河,全都一下子飛揚起來。

⑥遊俠李白颯沓而來,他的雙腳和詩筆生動了大唐山水。

10.“詩人拒絕根的存在”一句,“根”指的是什麼?詩人爲何拒絕根的存在?

11.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李白實在是中國詩人中的遊俠”?請聯繫文章第③節,分點表述。

12.(1)文章第④節說“他不知道這是怎樣一個妄想”,爲什麼說是一個“妄想”?

(2)文章在第⑤節中概括描繪了“崑崙山”、“騎士”和“成吉思汗的馬隊”等諸多形象,有什麼作用?

13.本文的結尾有什麼特點?請談談這種結尾對你寫作的啓示。

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參考答案

【積累應用】

三、

2.(1)象徵天地、陰陽等(2)形容聲音很大(3)天黑,夜晚(4)實在(5)分裂,這裏引申爲劃分(6)被戰爭破壞而未恢復的城池(7)原來(8)石門(9)名詞“鼓”用作動詞,彈奏(10)名詞“雨”用作動詞,下雨(11)名詞“霹靂”作動詞,意思是電閃雷鳴(12)方位名詞“東南”用作“傾”的狀語,向東南(13)“中”用作“開”的狀語,在中間(14)方位名詞“東”用作“流”的狀語,向東(15)慄,使……戰慄;驚,使……驚動

3.(1)古,可愛。今,值得憐憫。(2)古,離家在外的人。今,離羣索居之人。(3)古,隱居者。今,心情鬱悶,不開心的人。(4)古義指冬至這一天。今義指到了這一天。(5)古義指超出。今義,動詞,抽出。

四、

1.聒碎鄉心夢不成2鼻褰譴島3輩ㄐ牡矗冷月無聲4斃撬嫫揭襖5幣疤液笑竹籬短6彼上慮逭折露葵7被瓜縲攵銑8鼻坤日月浮9憊爬賜蚴露流水10卑材艽菝頰堊事權貴11彼澹澹兮生煙12泵曰ㄒ惺忽已暝13毖異樗刪凍ぜ帕14庇懍潛躍水成文15苯月年年望相似16苯潭落月復西斜17貝聳畢嗤不相聞18鼻嚳閆稚喜皇こ19狽銑厙悄荊猶厭言兵

【定點訓練】

一、基礎過關

1.(1)“青青”,黑沉沉的。“雨”名詞作動詞,下雨。(2)“青冥”,天空。(3)“向來”,原來的。(4)“可憐”,可愛。(5)“殷”,象聲詞作動詞,震響。(6)“慄”,使……戰慄;“驚”,使……驚動。(7)名詞“霹靂”作動詞,電閃雷鳴)

2.(1)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2)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3)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4)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5)白首臥鬆雲(6)漠漠水田飛白鷺

二、閱讀鑑賞

3.(1)鐵騎滿郊畿,士兵“膏鋒鍔”,百姓“填溝壑”,千村寥落。

(2)由開頭對昔盛今衰的悲慨,對外敵入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恨,對統治階層奢侈誤國的隱隱痛心,對抗擊敵人收復失地的決心,轉到想象中“提銳旅”“清河洛”之後再登黃鶴樓的舒暢心情。

4.(1)初夏的風光;清和(清新、和暖)(2)晴景、雨景、遠景、近景;表達了詩人對夏日風物的喜悅心情。

5.(1)“春水碧於天”描繪了江南水鄉的景色(風景美)。(或: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秀色。)“畫船聽雨眠”描繪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繪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寫出了江南的人美。(2)久居他鄉的人都會思念家鄉,作者卻說,不到老的時候就不要回家鄉,否則會因爲過早離開江南而遺憾、惆悵,從側面表達了對江南極度的讚美和留戀之情。

6.(1)此詩顏色多彩而又協調,運用了以動表靜、以聲響顯示幽寂的反襯手法。

(2)在一個“盡日無人”的環境,隱然還有一位盡日看雨之人,可見其百無聊賴之情狀;而相對戲水的鴛鴦,更映襯出看雨的孤獨。

7.第二句用反襯的手法,以樂景寫哀情,在青山急流間紅葉滿樹,突出了景物的鮮豔美麗。第四句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寫了酒醒後西樓下滿天的風雨。淒冷的景物襯托出詩人悽清的情感。這兩句詩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的離愁別緒。

8.(1)對月懷遠、別離思聚的感情。(2)①“落”字好;它給人以動感,化無形爲有形,彷彿那段秋思隨着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使“秋思”形象化,更爲生動感人。②“在”字較好,明明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在誰家”,用“在”使秋思擬人化,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得蘊藉深沉。(兩種答案,言之成理皆可)

9.(1)第一首用“誰見泣離羣”直接抒情,表達離愁,第二首用寓情於景、景中見情的手法委婉(間接)表達離情。(2)同意。作者感到此夜江山寒,一個“寒”字寫出友人離去後心情的沉重與冷寂。(此題爲開放題型,可以不同意而肯定其它字眼,言之成理即可)

三、10.“根”指的是故鄉。因爲他認爲天地間只有逆旅和過客,他把生命看做一場純粹的漂泊。

11.(1)重俠輕儒。(2)輕財重義(或重視友情)。(3)藐視權貴。

12.(1)李白既沒有取得像魯仲連那樣“不仰視權貴,進而折服權貴”的功名,也沒有像魯仲連那樣拒絕功名富貴,追求世俗卻不阿諛權貴。這當然是一個妄想。(2)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的特徵,描繪這些形象是爲了引出李白詩歌中“剽悍與純粹”的西域風格特點,是爲了引出李白獨特的詩風對大唐詩壇的影響。(可聯繫文章的主旨)

13.文章的結尾形象生動:含蓄點明瞭李白獨特的詩風對大唐詩壇的影響以及他在唐代詩壇上的重要位置。

 

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