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關於語文教案彙總8篇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語文教案彙總8篇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畫,發現事物的相似特點,用像的句式說清楚自己的發現。培養觀察表達能力。

2.能自主識字,讀讀認認,與同學交流識字方法;讀背詩句;用詞填空,學會積累語言。

3.能積極參與找春天的實踐活動,主動與同學交流春天裏的新發現,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收集、處理、展示與本組課文內容有關的資訊資料,與同學共享快樂。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有相似特點的事物圖像和春天美景音像。

2.師生收集與春天有關的資訊資料(圖片、照片、音樂磁帶、詩詞、繪畫作品)

3.組織學生參加找春天的實踐活動。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多媒體畫面:春姑娘撒花變成圖上事物。配音:嗨,歡迎同學們來到語文園地小小觀察臺,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2.觀察比較,發現朋友。

導語:請趕快認識畫上的事物,哪些能成爲朋友。你是怎樣發現的?

3.觀察聯想,練說句子。

(1)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找到了一對對朋友,再想想,怎樣把你的發現說得更明白、具體。(請看課件)春姑娘是怎麼說的?(我發現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2)想試試嗎?先說給同桌聽聽,再爭取說給全班同學聽。

(3)同學交流時,比比誰聽得好,敢大膽說自己的意見

4.聯繫經驗,拓展交流。

誰還能發現,我們學過的課文和日常生活中什麼像什麼,請在小組交流。

(如:小狗的腳印像梅花,松鼠的尾巴像降落傘,彎彎的小河像飄帶)

[點評:這樣的設計能透過具體的事物,引導學生觀察聯想,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有趣的活動中,在聯繫已知經驗和生活經驗中,發展語言,發展思維。]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1)遊戲激趣。

導語:走出小小觀察臺,春姑娘又帶我們來到字詞遊戲宮(點擊課件)。

配音:歡迎同學們參加合作闖關字詞遊戲。請看遊戲提示:

①組成讀讀認認自學小組,選組長,

分任務。

②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字、記字,

比誰認得準,互相檢查。

③小組商量怎樣搶答彙報學習結果。

④快樂傳遞讀生字。

⑤生字搬家,考考你。

(3)當衆彙報小組學習結果,鼓勵每個組用不同的方式彙報。教師隨機指導。

材:與木相關。(材料、鋼材、教材)

渡:與水有關。(渡口,橫渡,渡船)

糧:與米有關。(糧食、乾糧、細糧)

帽:冒加上圍巾的巾,組成帽。草帽、衣帽、帽子

達與走路有關,到達、達到、雷達、直達車。

按:安全的安加提手旁,讀按。按時、按期。

笨:本字加上竹字頭,組成笨。笨重。

烈:列字加上四點水,組成烈。烈士、烈火、激烈。

(4)做快樂傳達遊戲。去掉拼音,還會認這些生字嗎?分小組聽音樂傳生字卡片,音樂停,拿卡片同學依次教讀生字。

語文教案 篇2

培養目標

1、會認本課1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透過讀詞,認識一批植物及水果。

3、瞭解相關的漢字規律,學習歸類集中的識字方法。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識字興趣。

1、揭示課題,齊讀課題,從課題中瞭解學習任務。

2、看情境圖,讓學生知道:識字的途徑和方法很多很多,鼓勵學生到生活中識字,到大自然中識字。

二、讀好詞語,感知內容。

1、本課有幾大組詞語,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邊讀邊想,每組詞語可以怎樣分小組,爲什麼這樣分?

3、聯繫生活實際和已有經驗,說說課文中的花、水果、蔬菜、樹木的外形特點。不懂的可以向周圍的人請教。

三、識字詞語,認記生字。

1、標出詞語中的生字,自主識字。

2、小組合作交流。

比比誰讀得準。交流記字方法,評評誰的方法妙。觀察本課字詞,說說自己有什麼發現。

四、教師檢查點撥。

1、賽讀生字詞。抽讀、開火車讀、搶讀。

2、引導學生找出本課生字中的字形特點。

3、完成課後習題2。

五、讀詞語,強化識字。

引導學生讀出節奏韻味,增強趣味性。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認讀字詞卡。

2、有興趣的同學站起來讀讀課文。

二、鞏固識字,指導識字。

1、看圖或實物搶讀詞語。

2、在圖或實物上貼詞卡。

3、可分可合的活動字卡強化識字。

4、指導分類書寫生字。

5、評評比比。

自評、互評,小組內評一評。

三、總結。

學了這一課,你瞭解到漢字的哪些規律?學到了什麼寫字技巧?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單元會寫的17個字,會認的字17個。

2、培養學生自學生字的興趣,積累識字方法。

重難點

選擇好方法,記住難記的字,理解“陡峭朦朧”等詞語的意思,並會運用。

樂學善思

辦法小組競賽

教學流程

一、自主學習

1、自由讀文,把生字圈畫出來,讀一讀。

2、給生字組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二、小組內學習。

1、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2、交流、理解、運用詞語。

3、組內有同學不會的字詞,請組內成員教會。

三、小組競賽。

1、分小組,每小組出一名同學,說一個字的記住方法,再每組派出第二名同學“開火車”式接,每組100分,接不上的扣一分。

2、開火車式讀字詞、

3、選字組詞,每錯一名同學扣一分。

4、彙報多音字(加分)。

5、教師選詞語,說一句話(加分)積分高的小組爲勝。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錢塘潮,是指浙江省杭州灣錢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寧潮。本文記敘了一次觀潮的盛況,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風平浪靜到奔騰咆哮再到又恢復平靜的動態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3、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能聯繫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4、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薰陶,能把自己的閱讀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中描寫潮來時的語句。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提高學習觀察事物的能力。

3、透過重點語句體會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

【課前準備】

潮來時的錄像,幻燈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趣匯入

1、同學們知道什麼是潮嗎?你在哪兒見過?

2、世界上漲潮的地方不計其數,然而我國的錢塘江大潮卻被稱爲天下奇觀。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觀賞這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的錢塘江大潮吧。

(播放有關錢塘江大潮壯觀景象的課件。)

3、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錢塘江的相關資料?請你爲大家展示一下吧!

(學生介紹錢塘江的資料或吟誦詩句。)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錢塘江大潮如此雄偉壯觀,今天我們就隨作者一起走近它,觀賞它,感覺它!

(齊讀課題《觀潮》。)

2、請大家輕聲讀課文:

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3、說一說:

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三、自主學習生字、新詞

1、藉助拼音,自主識字。

2、分析字形,理解詞語:

⑴ 分析字形:

罩下面不是桌,應寫成卓。昂上下結構,曰字旁,下邊的左半部是 不要寫成 。薄是上下結構,不要寫成左右結構。

⑵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天下奇觀:天底下罕見的壯麗景象。

籠罩:像籠子一樣罩在上面。

若隱若現:好像隱藏在那裏,又好像顯露出來,形容隱隱約約。

浩浩蕩蕩:課文是講大潮滾滾而來,水勢很大的樣子。

四、默讀課文,理清層次

1、默讀課文:

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給課文分段。

2、小組討論:

第一自然段與下文是什麼關係?並概括段意。

第一段(1自然段):總寫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第二段(2自然段):潮來前的景象。

第三段(3、4自然段):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第四段(5自然段):潮頭過後江面的景象。

第二課時

一、理解第一自然段

1、回憶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觀潮的情景的?

2、文章的哪句話概括了全文的內容?

(第一自然段。)

3、讀第一段天下奇觀的觀與觀潮的觀有什麼不同?

4、你能用這兩個不同意思的觀再組個詞,並說一句話嗎?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讀課文:

指名說一說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麼?

2、找出文中表示時間、地點、人物的詞語。

3、人山人海說明了什麼?

4、再讀:

看圖想畫面,體會江面的特點和人們此時的心情。

三、學習第三、四自然段內容

1、讀三、四自然段:

畫出描寫潮聲、潮形的句子。

2、細讀描寫大潮聲音的句子:

說一說你知道了什麼?從山崩地裂一詞,你感受到什麼?人們的心情怎樣?

3、再讀寫浪潮聲音的句子:

讀出聲音之巨大和人們之驚喜。

4、讀大潮樣子的句子,並出示幻燈片。

5、小組討論:

江面發生了什麼變化?這是一幅什麼樣的景色?給人的感覺怎樣?

6、再次看潮來時的錄像:

感受其壯觀的景象。

7、齊讀此段:

讀出壯觀及喜愛之情。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讀課文:

想一想這一段講的是什麼?

2、潮頭過後,江面的景象是什麼樣的?你又有什麼體會?

五、拓展課文,課外延伸

1、想一想:

錢塘江大潮壯觀的景象形成與當地的地形有關嗎?

2、你打算怎樣向你的親戚或朋友介紹錢塘江大潮?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積累諺語。

2、積累意思相對的成語

3、練習將句子寫得具體、增強表達能力。

4、練習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注意姿勢端正。

5、練習轉述故事並寫故事。

教學重點與難點

轉述故事、寫故事

教學準備

1、收集諺語、意思相對的成語。

2、閱讀類似的故事。

教學時數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詞語超市。

1、讀一讀這幾組詞語,你發現了什麼?

2、交流討論

①明確:它們是反義詞,意思相對的成語。

②理解詞語,相互解疑,教師點撥。

③選詞說話。

3、交流積累類似的成語。

如:膽大包天——膽小如鼠事半功倍——事倍功半

一心一意——心猿意馬滔滔不絕——吞吞吐吐

①讀一讀,記一記這些詞語。

②積累類似的詞語。

二、讀諺語。

1、自讀諺語。思考:你有什麼體會?

2、學生彙報。

你對哪個諺語印象最深?它的意思是什麼?

3、讀讀背背這些諺語。

4、積累相關的諺語。

如: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三、仿例寫讀。

1、學生自由讀例句。體會對比例句中前後兩句在表達效果上的差別。

2、教師指導完成第一句,引導學生將句子寫具體。

3、學生單獨完成其餘的。

4、教師點評,指導糾正錯誤。

第二課時

一、閱讀欣賞。

《智燒敵艦》

1、自由讀短文。

要求:讀準發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換、挖地雷。

3、指名分節朗讀短文。

4、帶着問題,默讀全文。

①阿基米德用什麼方法燒燬了敵艦?

②這裏有什麼科學道理?

5、全班交流。

6、補充“詞語庫”。

二、練習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學生觀察交流:如何寫好這些字。

3、教師重點指導寫“催”字。

注意筆順。

4、指名上臺示範。

5、評議。

第三、四課時

一、聽故事。

要求:認真聽《一葉障目》這個故事或其他故事,邊聽邊思考。

1、這個故事主人公是誰?

2、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3、故事的發生、發展、結果如何?

二、講故事。

要求:轉述時要把主要內容講清楚,力求生動,並說說聽了這個故事後的感想。

1、指導。

說一說哪些那些情節應該細緻、生動地描繪?

2、組內講故事。

3、指名轉述故事,評議。

三、寫故事。

1、習作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2、學生修改自己的或他人的習作,互評優點。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7課課文。本課是一篇韻文。課文以優美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描繪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圖──月兒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藍藍的天空和閃閃的星星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和求知慾強,興趣是其主動學習的前提,因而課堂上,我十分注重對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激發,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學習中獲取知識,從而達到各方面的教學目標。

【設計理論】

《語文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設部分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一般來說小學低、中年級主要是感受、理解,逐漸培養他們的欣賞的能力。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這一觀點,教師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創設多種對話情境,激發對話的慾望和熱情。以讀爲主,透過各種方式朗讀,讓學生專住傾聽文字,充分感知、咀嚼、回味文字,在與文字對話中構建意義,提升精神與心靈。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個偏旁門。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生髮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朗讀、背誦課文和識字、寫字。教學難點是讓學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生髮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匯入

1、同學們喜歡看月亮,平時你看到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呢?請把它畫下來,好嗎?(學生興趣很濃,用彩色筆膏毫不拘束地畫了起來,畫完後交給老師。)

2、教師把學生的作品一一展示出來讓學生點評,學生畫的形式很多,有圓圓的月亮、彎彎的月亮、半圓形的月亮

3、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也是寫月亮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寫的.月亮和我們看到的月亮哪個更美。板題:7 小小的船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興趣

1、指導看圖(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這幅畫美嗎?小女孩在什麼地方?你怎麼知道她在月亮上?你們還看到了什麼?

2、學生紛紛說出圖畫裏的內容

教師相機在圖的相應位置課伯。出示:小小的船 彎彎的月兒 閃閃的星星 藍藍的天

3、課文裏寫的跟我們從這幅圖上看到的是不是一樣?你們想知道嗎?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透過播放課件出示畫面,渲染氣氛,激發學生對話熱情,勾起學生讀課文的慾望;同時教師再加以指導看圖,在培養觀察能力的同時,將具體事物與詞組一一對應,具體情境更利於學生識字、理解課文。)

三、反覆練習,讀熟課文

1、自己練讀,畫出不會讀的字。

2、教師帶讀,學生留意自己不會讀的字。

3、學生再讀課文,若有不會讀的字問一問旁邊的同學或老師。

4、指名讀全文,衆生評議。(引導學生使用禮貌用語評一評)

5、教師範讀,學生評議後標出停頓。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透過多種多樣的朗讀,既訓練了朗讀基本技能,也達到了教學目標 2。)

四、學習課文

1、圖文結合,整體感知

⑴ (課件出示全文及插圖)生齊讀課文,課文裏有幾句話?你發現了什麼?課文裏寫的內容插圖都有嗎?

⑵ 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發現,發現課文裏寫的內容與插圖一一對應。

(圖文結合,讓學生大致瞭解課文內容,爲下一步理解課文做了鋪墊。)

2、分組配合讀,相互談感受

⑴ 你最喜歡哪一句?你發現了什麼?你什麼不清楚的地方嗎?小組之間互相交流。

⑵ 學生互相說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交談自己的發現、感受及疑惑。教師巡視,可根據學生的質疑及時點撥學生思考交流。

(這個教學方式,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與文字之間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發現問題,產生質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指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⑴ 生自由讀課文,同桌之間或跟旁邊學生交流。你們發現課文裏有幾個小小的船?(3個)3個小小的船都是指真的小船嗎?文中(指題目)小小的船到底指的是什麼?

⑵ 學生議論紛紛,答案各樣。

老師也跟你們一樣想知道正確答案,讓我們先來學習文中第一、二句話。

(這個環節,依據課文內容向學生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透過設疑,可以激發學生求知熱情,引發學生探究精神,進而能使學生帶着問題饒有興趣與文字對話,理解課文內容。)

⑶ 學習第一、二句(出示第一、二句)指名學生讀問:

什麼樣的月兒?彎彎的月兒是什麼樣子的?誰能夠把彎彎讀出來?(指導學生讀出彎彎的月兒該如何讀出彎彎)你們能夠把彎彎的月兒畫出來嗎?

學生在練習本上畫,教師巡視,畫完後展示學生作品評一平哪個畫得像,把畫得像的圖片張貼在黑板旁。

小小的船兒怎麼樣?(兩頭尖)兩頭尖的船兒是什麼樣子的?你們能夠把它畫出來嗎(學生舉勃勃地在下面畫,教師巡視,畫完後展示學生作品,把畫得像的圖片張貼在彎彎的月兒圖片旁)你們看一看,這兩張圖片相像嗎?學到這裏,你們說彎彎的月兒角像什麼呀?(學生答像鐮刀,像香蕉,像小船)

到底更像什麼東西呢?老師也畫了彎彎的月兒和兩頭尖的小船,我們一起來看。

課件出示圖片:彎彎的月兒 小小的船

看圖後,把學生引到課文,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彎彎的月兒和小小的船它們兩頭都是尖的。)

(這個環節,透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字,學生與學生之間對話,讓學生髮現問題,月兒彎彎的接着,又透過學生動手繪畫,課件展示,讓學生從直觀上知道課文從月兒與小船形狀相似之處兩尖都是尖尖的來寫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

⑷學習第3句。

我在哪裏坐?我真的坐在小船裏嗎?看到了什麼?(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在課件出示的全文裏點擊相關詞: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讓學生讀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並理解課文。

2、認識本課14個生字。

3、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動口、動手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透過師生一起談論“芝麻開門”激起同學的求知慾進入下一環節教學。

二、初讀感知

1、出示課文。

2、讓同學自由讀課文,先要求同學讀通每段,再讀通全文,初步感知課文。

3、糾正發音錯誤,如:“膝、縫、假”。

4、在同學能正確閱讀課文後,反覆出示文中需要會認的字、詞,使同學在讀中正音、記形。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組讀課文。

2、同組內相互提問,完成自身能解決的問題。

3、全班交流有疑問的內容,教師給予適當引導。

4、口語訓練:“假如你見到了小林,會對他說些什麼?”

四、聯繫實際、大膽創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進。

2、局部同學交流自身的創新設想。

五、彈性作業、課外延伸

把課上自身的設想動手做一做,我們將在班內隨時進行展覽,評出“小發明家”。

語文教案 篇8

一. 課文特點:

這篇課文介紹了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小艇,是從小艇的樣子﹑船伕的駕駛技術和小艇的作用這三方面介紹的,展現出威尼斯這個水上城市的風土人情,語文教案-威尼斯小艇。

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了解在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瞭解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2. 給課文分段,能合併幾層意思歸納第二﹑四段的段意。

3. 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能寫出"倒退﹑散開﹑筆直﹑靜寂"等詞的反義詞。

4. 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能圍繞重點句寫一段話。

5. 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三. 教學重點:

1. 學習合併幾層意思歸納段意。

2. 認識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瞭解那裏的風土人情。

四. 教學難點: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能圍繞重點句寫一段話。

五. 教學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2. 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是哪裏嗎?那你們知道哪座城市被人們稱爲"橋城"﹑"百島城"嗎?一座城市擁有這麼多的名字該是多麼有趣的事呀!今天,我要去那裏走走看看,你們願意隨老師一起前去參觀嗎?那現在我們就出發吧!

2.投影顯示,介紹威尼斯: 威尼斯位於意大利東北部,是世界著名旅遊勝地。那裏有401座姿態各異的橋樑橫跨在117條水道上,連接着118個小島。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柏油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

(板書:13 威尼斯的小艇 )

(二) 初讀課文,根據書後預習題自學:

1.讀準生字表中生字讀音,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2.看註釋或查字典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英尺 船梢 簇擁 譁笑 殘破 矗立 停泊 威尼斯 操縱自如

3.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把不懂的詞句畫出來。

4.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三) 檢查自學效果:

1. 指名讀準生字表的字音,判斷難點字的偏旁,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威尼斯小艇》。

尼( 屍 ) 斯( 斤 ) 具( 八 ) 貨( 貝 ) 矗( 十 ) 殘( 歹 )

2. 巧用心,記住以下幾個字的字形。

艄:與"捎﹑梢﹑消﹑悄"換偏旁記憶。

殘:與"錢﹑淺﹑線" 換偏旁記憶。

矗:由三個"直"組成。

3. 查字典理解個別生字(縱﹑譁﹑矗﹑殘)的意思。

譁:喧譁;喧鬧。

矗:直立;高聳。

殘:不完整;殘缺。

4. 齊讀書後讀寫詞語,理解部分詞義。

譁笑:很多人說話並夾雜着笑聲。

矗立:高聳﹑直立。

簇擁:(許多人)緊緊圍着。

沉寂:十分寂靜。

殘破:殘缺破損。

停泊:(船隻)停留。

操縱自如:指掌握和控制不受阻礙,很靈活﹑熟練。

5. 指名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6.自由正確朗讀課文。

(四) 作業: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根據課後閱讀思考自學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瞭解威 尼斯的風土人情。

2.給課文分段,能合併幾層意思歸納第二﹑四段的段意。

3.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讀課文,理清思路:

1.指名分讀課文,其他同學想: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標出。

2.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想:這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內容是--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作用--總起全文,點明中心 )

3.默讀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威尼斯小艇的?

4.討論分段: 樣子 (明確: *﹤1﹥ *﹤2-3﹥ *﹤4﹥ *﹤5-6﹥ 板書 船伕技術好 作用 )

(二) 學習課文第二段:

1.默讀2-3自然段,思考:小艇是什麼樣的?用"~~"標出。

2.抓詞句,談體會:小艇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樣子奇特 內部舒適)

3.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用了怎樣的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4.指名分讀2-3自然段,說說這兩節各講了什麼?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 小艇的樣子奇特。

* 坐在船艙裏面感到很舒適。 並列關係 (投影顯示)

5.師:在一個結構段裏,如果講了幾層意思,並且它們同樣重要,在總結段意時,就要把它們合併起來,誰來說說這段的段意?誰還能說得更簡單些?(投影顯示段意:小艇的樣子奇特,坐在船艙裏面感到很舒適。)

6.總結:透過剛纔的練習,同學們會發現合併幾層意思,並不等於幾層意思的相加,需要我們再進行歸納和整理,把多餘的詞語去掉,這樣就比較簡練了。

(三) 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標出。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伕駕駛技術特別好?用"( )"標出。

3.討論學習: (明確:課文先概括地寫出在"速度極快,來往船隻很多"的情況下,船伕"總能操縱自如"。然後列出三種情況做具體說明,寫出船伕的技術好。)

4.自由讀課文,判斷這段是什麼段式?可以怎樣歸納段意?

(四) 自學課文第四段:

1.出示提示,默讀自學:(投影顯示)

* 課文寫了哪些人坐小艇?人們坐小艇幹什麼?

* 想象還有哪些人坐小艇去幹什麼?

* 課文最後爲什麼要寫威尼斯夜晚景色,這與小艇有什麼關係?說明什麼?

2.集體討論,明確:

* 人們:商人﹑婦女﹑

標籤:教案 語文 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