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聲聲慢》(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聲聲慢》 

〔三維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瞭解李清照的生平,並透過其作品初步瞭解其創作風格、主題。 

2、 瞭解個人的遭遇和創作的密切關係。 

3、 初步感知婉約派詞的特點,能讀出詞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二) 過程與方法: 

1、 反覆朗讀詞,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約的詞風。 

2、 把握詞人的思想情懷,體會李清照用語精美、淺俗、清新的藝術特色。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感受李清照別樣的愁情。 

2、 培養學生熱愛古典詩詞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詞人前後期作品中的別樣“愁”情: 

2、中國古典詩詞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屬性。 

〔教學方式〕 

對比閱讀教學、探究學習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 匯入: 

1、聽歌曲《聲聲慢》。 

2、聽錄音朗讀《聲聲慢》。 

3、學生自由朗讀。 

二、文字解讀。 

(1) 《聲聲慢》的詞眼。 

明確:愁 

(2)爲什麼愁? 

明確:背景介紹,瞭解詞人滿腹愁緒的原因。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門世家,父親李格飛師從蘇軾,著名經史學家;母親王氏也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能詩能文;李清照從小耳濡目染,也聰明伶俐,善於音律,能詩作詞。18歲嫁給門當戶對的太學士趙明誠爲妻。兩人情趣相投,趙還熱衷與金石的研究,李還與其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蒐集整理,夫妻感情篤厚,家庭美滿幸福。 

(後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兩年後(1127年)北宋滅亡。從此,李的個人命運也隨着國家命運的改變而改變。李一家被迫南遷避難,兩年後(1129),其夫趙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個人,此後生活一直不如意,經歷了珍藏多年的金石書畫丟失事件、再婚離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嚐盡了顛沛流離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國之恨。 

李清照的詞前期多寫大家閨秀的生活情趣、閨怨離愁;後期的詞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詞風而充滿了哀婉淒涼,多寫其悼亡之悲、故國之思和亡國之痛。 

用三個詞語概況李清照的一生:少歷繁華、中經喪亂、晚景淒涼。 

(3)愁什麼? 

明確:①公愁--山河破碎、愛恨難寄的絕愁 

②私愁 --欲語淚流、失去親人的哀愁 

   身陷囹圄、人格蒙羞的悲愁 

   事業不繼、相知有誰的悽愁 

(4)怎樣表現愁? 

明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①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確:“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② 找出詞中的主要意象: 

明確:酒、雁、黃花、梧桐、細雨 

三、分析鑑賞。 

(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明確:起句形象用了七組疊詞,直接抒情,委婉細緻地表達了作者在遭受重創鉅痛後的愁苦的心情。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慼戚   

  

|                           |                          | 

人的動作、神態             環境的悲涼             內心世界的巨大傷痛 

①李清照在經歷了國破家亡、夫死、金石丟失、再婚離婚等一系列打擊之後,內心極度哀愁,再加之一人孤處、無兒無女、無依無靠,更是百無聊賴、空虛惆悵、失落迷茫。爲了派遣這種哀愁,作者一大早就開始了漫無目的的尋覓。她在尋覓些什麼呢?是少女時代快樂的生活嗎,還是夫妻情深、甜蜜愛情?…… 

②環境的“冷清”更襯托出人心境的“清冷” 

③尋覓的結果不但沒有尋回失去的東西,不但沒有減輕內心的傷痛,反而在這冷清的環境中更生一種淒涼、慘淡、悲慼。 

問:運用疊詞的作用?(--音樂美、增強感情) 

舉列: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柳永《雨霖鈴》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 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2)間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①酒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問:爲何說是“淡酒”?--並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覺得酒味淡,這是一種主觀感受。一個“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淒涼慘淡。 

先讓生思考回答一些關於酒表示愁情的詩句。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蘇幕遮》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柳永《雨霖鈴》 

得出結論:酒是“愁”的象徵 

② 雁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問:爲什麼作者看到過雁會“正傷心”? 

因爲“雁” 也是從北方來到南方,但雁可以再回到北方,而自己卻只能客居江南。再者“雁”是傳遞資訊的使者,如今大雁依舊而收信的丈夫卻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傷心。 

雁足傳書爲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來,寫國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晏殊《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雁歸來” 

得出結論:過雁象徵離愁。 

③ 黃花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花盛 樂景哀情 反襯 

花衰 以花喻人 正襯  --悽苦憂愁 

結論:黃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顏 

④梧桐、細雨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更漏子》 

碧紗秋月,梧桐細雨,幾回無寐。 

                     --晏殊《憾庭秋》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白居易《長恨歌》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周紫芝《鷓鴣天》 

結論:梧桐是淒涼悲傷的象徵;雨是哀傷﹑愁絲的象徵             

⑤結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是對前文的概括,“乍暖還寒”、“晚來風急”、“舊時雁過”、“滿地黃花”等這些情景,浸滿了作者悽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這些呢?顛沛流離之苦、亡夫之痛、家國之恨、孤獨之病等等,僅用一個愁字又如何概括得盡呢!?過雁、黃花、梧桐細雨……眼前這一切使詞人的哀愁重重疊加,直至無以復加,不知怎樣形容,也難以形容,於是詞人再也不用什麼鋪墊、渲染、對比,而是直截了當地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簡單直白,反而更覺神妙,更有韻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連李後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稍覺遜色了。因爲李後主的愁還可形容,而詞人的愁緒則非筆墨所能形容的。 

四、比較閱讀 

法國詩人克洛岱根據李清照的《聲聲慢》改寫的《絕望》: 

呼喚!呼喚!/乞求!乞求!/等待!等待!/夢!夢!夢!/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滿痛苦!/仍然!仍然!/永遠!永遠!永遠!/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1)找一個學生誦讀克洛岱的《絕望》。然後全班齊讀李清照的《聲聲慢》。  

問:1 這兩首詩都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  

明確:痛苦、絕望、(至)愁 。  

2這兩首詩詞表達的情感是相同的,但表達的方式(或抒情的方式)很不相同。能說說有什麼不同嗎?  

明確:《絕望》直露,號叫,直抒胸臆,聲嘶力竭。未選取任何意象。  

《聲聲慢》較爲含蓄,多避免直接抒情,借事借景抒情,講究言外之意,言外之旨,講究意象的選擇,含蓄蘊藉……  

小結:改寫的詩,完全拋開了原作所有的自然意象而只剩下抽象概念的聲嘶力竭的吶喊,顯得直白淺露,並顯得情感“氾濫成災”。儘管痛苦絕望的情感(愁緒)是相同的,但跟原詞有很大的區別。

   師:輕拂歷史的塵煙,漫步文學的殿堂。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一位女詞人的情感世界。而這位女詞人,就是被稱爲古代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幻燈二:出示李清照的畫像。)關於李清照,其實,我們在初中就學過她的作品。請大家看看屏幕上的這幅圖,能猜出是哪首詞的畫面嗎?(幻燈三:出示“鷗鷺驚飛”圖。) 

師:是呀,當輕舟穿行於荷花叢中,看着鷗鷺驚飛的美好景色,我們似乎也可以感受到詞人心中洋溢着的那種愉悅,體會到她開朗、活潑的少女情懷。然而,斗轉星移,經歷了一些人事變遷後的李清照,又給我們娓娓道來怎樣的心情呢?她又是如何表達這樣的情感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聲聲慢》。(幻燈四:出示課題和圖片。) 

請大家自由朗讀這首詞,體會作者的情感。 

學生回憶初中學的李清照的作品《如夢令》,齊背出--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學生自由朗讀《聲聲慢》。 

二、 

對比感知 

把握情感 

(8分鐘) 師:大家有沒有感覺到《聲聲慢》和我們初中學的《如夢令》在情感基調上有些不同啊,究竟是什麼樣的不同呢? 

明確--《如夢令》歡愉、輕鬆、高興…… 

        《聲聲慢》愁苦、淒涼、哀婉…… 

師:如果我們用一個字來概括這首詞的詞眼,你覺得應該是哪個字呢?明確--“愁”。(幻燈五:出示“愁”。)很好!情感基調的把握是我們鑑賞詩歌的重要方法,而大家對《聲聲慢》這首詞的情感把握得非常準確。對,就是一個愁字! 

  

師:不僅我們讀出了李清照的愁,就連一位法國詩人克洛岱也讀出了李清照詞中的愁,並且還把《聲聲慢》改寫成了一首法國詩。現在,我們就來讀一讀他的這首《絕望》。(幻燈六:出示《絕望》。) 

師:這首詩翻譯得好不好?爲什麼? 

明確--《絕望》:改寫的詩,簡直就是一種發泄。只有一些聲嘶力竭的吼叫,情感的表露太直白,太淺露,甚至有些“氾濫成災”了。雖然也表達了一種絕望、痛苦,但是隻有一些抽象的概念,沒有意象,沒有意境,毫無美感可言。 

《聲聲慢》: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含蓄的,更多的是藉助一些意象來傳遞愁情,有一種含蓄、蘊藉的美。即便是直接抒情的句子,也不像克洛岱那樣直白淺露。

  有人說《聲聲慢》是濃縮了李清照一生痛楚的千古絕唱。而李清照也被稱爲“寫愁第一高手”,那麼,李清照的愁,究竟是什麼呢?她又爲何而愁呢?大家能不能結合初中學過的知識,聯繫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時代背景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呢?(幻燈十一:出示爲何愁?) 

(注意在學生回答後進行補充。)(幻燈十二:出示作者介紹。) 

明確--情愁--獨居之苦  

家愁--喪夫之痛  

國愁--亡國之恨  

    師:李清照少歷繁華,中經喪亂,晚景淒涼。 她曾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她曾擁有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但是金人的鐵錘砸爛了她所深愛着的國家,也砸爛了她公主般幸福的生活。於是她開始了後半生的磨難。在磨難中她體味情愁,咀嚼家愁,品味國愁。“愁”成了她詩歌創作的主題。(幻燈十三:出示情愁、家愁、國愁。)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王 灣) 

2.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李煜》)  

3.鄉心正無限,一雁渡南樓。(趙嘏) 

4、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李清照) 

結論:“過雁”象徵離愁。 

雁足傳書 (亡夫之痛) 

秋雁南來 (國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3、教師點撥:雁爲候鳥,春日北飛,秋日南歸。其定時迴歸,文學家便把雁與依戀故鄉聯繫起來,或寄寓對故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音信的盼望。因此,大雁往往會引發離愁。詞人當時正避難南方,這過雁不正是從家鄉飛來嗎?淚光迷濛之中,驀然有覺得那隻孤雁正是以前爲自己傳遞情書的那一隻。過雁還是那隻過雁,而自己與丈夫卻已死生相隔,縱有音書,已是“人間天上,沒個人寄”。看到大雁南來不禁悲從中來。所以,雁足傳書蘊涵亡夫之痛;秋雁南來 傳達國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一、匯入 

九百多年前北宋年間那個秋天的傍晚,菊花凋零,涼意微微。在這首詞中大家覺得李清照的情緒若要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是何字?(生:愁),如果在這個“愁”前面加上定語的話,應該是怎樣一種愁?(生: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閒愁),在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陰》中,作者表現出的是一種閒愁,閨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破譯李清照的後期代表作《聲聲慢》中的無限愁情。 

(幻燈片:一般愁字別樣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品李清照《聲聲慢》) 

二、鑑賞《聲聲慢》 

既然我們抓住了一個“愁”字,那就以這幅對聯爲線索,在這個“愁”字上做文章,看看李清照在《聲聲慢》中怎樣入愁,緣愁選了哪些景,爲何而生愁? 

    (一)怎樣入愁 

都說“一般愁字別樣情”,多愁善感的詩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千般濃、萬種深的“愁”該怎樣抒發呢?請同學們齊讀此詞,思考兩個問題:(1)正音;(2)找出作者定下全詞愁調的句子。 

(1)生齊讀,正音。(提問學生哪些字音該注意) 

(2)提問學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詞愁調的句子嗎? 

    (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a、你覺得該怎麼讀?你給我們試一試好嗎? 

b、這句話你覺得體現愁緒的哪些層次感? 

   尋尋覓覓: 你覺得李清照在尋覓什麼?李清照當時的境況怎樣?該怎麼讀? 

(老師明確:當時的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尋覓往日歡笑的歲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時的愛情,還可能是其它心愛之物,但卻又不知道該到哪裏去找。應該讀出一種緩慢、迷茫的感覺。) 

冷冷清清:   詩人她尋找到那些曾經失去的歡笑歲月了嗎?冷冷清清是指哪裏冷清? 

            該怎麼讀? 

(尋覓的結果不但沒有尋回失去的東西,不但沒有減輕內心的傷痛,反而在這冷清的環境中更生一種淒涼、慘淡、悲慼。處境的冷清更襯托出人心境的清冷,應是輕讀、降調。) 

悽悽慘慘慼戚:    最後詩人的心理感受怎樣?用通俗的語言概括該是怎麼樣的情感? 

又該怎麼讀呢?回答,悽悽慘慘慼戚這種感覺是如何產生的? 

--詞人早起百無聊賴,若有所失,東張西望,想要找點什麼寄託自己的空虛,找的也許是丈夫,也許是以前美好生活的點滴,可是四周卻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單的身影。 

  

補充:一個無憂無慮的貴婦人,如今淪爲流落無依、形影相弔的寡婦,其悽慘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傷之心情,在疊詞的迴環往復中傳到讀者心中。讓我們再齊讀這句來感受一下吧。(語速緩慢低沉)這裏是寫詩人的心理感受沉痛、淒厲。應該讀的一字一頓,字字泣血) 

開頭這句詞定下了全詩悲苦愁絕的基調。剛剛在讀的時候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十四個字都連用什麼詞?(生:疊詞)如果我將此句改爲“尋覓,冷清,悽慘戚”好不好?(學生:不好,少了音韻美)李清照是運用韻律的高手,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誦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讀起來朗朗上口,又別有一番愁情。 

(二)緣愁選景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 “一切景語皆情語”,當作者帶着滿眼的憂愁來觀察周圍的事物時,“物皆着我色”,請問作者在詞中選了哪些意象來表現她的愁呢? 

1、師範讀 

2、大家一共從詞中找出了哪些意象? 

(學生:淡酒  晚風   孤雁   黃花   梧桐   細雨) 

3、探究性學習: 

在這些具有豐富文化意蘊的意象當中,你感觸最深的是哪個意象?請說說你對這個意象的理解。 

要求:(1)基於文字 

(2)自由選擇學習夥伴 

     (3)每組推薦一位發言人。 

意象探究: 

a、淡酒  爲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兩盞的白酒還覺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 

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 

詞人本想借酒禦寒,殊料,非但不能抵禦刺骨寒風,卻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歡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飲,兩相對照,愁情更重了。並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濃,酒力壓不住心愁。看來酒是澆不了愁的,只能是舉杯澆愁,愁更愁呀!自古以來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舉出幾句嗎?(學生舉出自己所知道的有關酒的詩句。)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看來果然是“酒”文化就是“愁”文化啊! 

b、秋風   怎麼理解“晚來風急”?秋風渲染什麼情緒? 

(老師明確:“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悽苦悲涼。用秋風渲染愁情。) 

c、過雁    爲何說雁是舊時相識?在李清照的那首詞中也寫到雁? 

         李清照看到大雁南來北往,傷心些什麼呢? 

《一剪梅》有句詞: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那雁,也許就是當年爲他們傳信的使者。甜言蜜語猶在耳邊,斯人卻已逝,千山暮雪,萬里層雲,天人相隔,睹物思人,情何以堪? 

    大雁冬天南飛,春暖北歸,詞人自北方逃難至南方,早已國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新愁又添舊恨。舊時相識異鄉相逢,更增添詞人天涯淪落之感。 

大雁是古詩中常用來表現離愁別恨的意象。(板書意象雁) 

秋天大雁由北向南遷徙,李清照南下避難,所以覺得大雁舊時相識,並且在一剪梅當中寫過:“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大雁尚且能按時南來北往,而自己卻漂流困頓,寄寓他鄉。以前尚可鴻雁傳書,現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有千言萬語,也無人可託,無處可傳,內心已是永遠的絕望。) 

詩人哀慼之際,南飛的大雁橫空而過,她擡眼望去,多麼像在溪亭近旁,繡水江邊時常見的那隻呀?北來的鴻雁啊,家國可曾無恙?溪亭可免於戰火?耦花還那樣嬌豔嗎?可南飛的雁羣卻頭也不回地飛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獨自徘徊傷心。 

d、黃花     黃花是什麼花?黃花象徵什麼? 

    指菊花,黃花堆積指菊花繁盛,千朵萬朵壓枝低,大好景象,本該夫婦攜手共賞,丈夫摘取一朵爲妻子戴上,萬般柔情,千種疼愛,此刻的作者卻已是形容枯槁,無心賞花,也無人再會憐惜她。這種感情與劉夷希《代悲白頭翁》中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中所抒發的感情是多麼地相似啊!李清照看到黃花的凋落,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顏,更是愁上加愁。) 

e、梧桐細雨      梧桐細雨在一起通常象徵什麼?這裏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請你運用想象的語言來描繪“黃昏時,梧桐細雨”的畫面,注意情景結合。 

    梧桐這個意象在古詩中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呢?來看這句詩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 

    它傳遞出的是一種離愁別緒,一種強烈的思念之情。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 

寫出了楊貴妃去世之後唐玄宗心中的悲涼以及對佳人的苦苦思念。 

   再看詞中,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達內心的哀怨和淒涼,更何況,外面淅淅瀝瀝的纏綿細雨不時敲打這她的耳膜,擾亂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細雨的點染,使詞人的愁情濃得怎麼也化不開。梧桐細雨象徵着哀傷、愁絲。這裏運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描就是用極爲簡省的語言來勾勒事物,抒發情感。) 

窗前的梧桐樹又飄下了幾片枯葉,沉沉的夜幕裏,偏巧這時又下起了淅瀝的小雨,難道上天也在憂愁哭泣嗎?“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聲,對於傷心的我來說,不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葉上,也彷彿敲在我那顆破碎的心上。 

  2“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該如何理解? 

--表面埋怨天氣冷暖不定,令人身體不適,實際上實在說生活的變故際遇令人沉沉浮浮,憂喜不定。想想夫唱婦隨、共賞拓片的歡樂時光猶在眼前,頃刻之間卻剩自己一個承受生活的風風雨雨。 

師總結: 

小結:詞人是詞壇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選擇的是慘淡的黃昏,堆積的黃花、南飛的大雁,點滴的細雨,這樣一些飽含愁情的事物,將它們別具匠心地組合在一起,反覆地渲染,給我們營造了一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意境。 

四、用詩化的語言,再現詩歌的意境 

就讓我們閉上雙眼,隨着音樂把自己化身爲李清照,走進她爲我們營造的悽美畫境,身臨其境地感受一番。然後,請你用詩化的語言把你的所見所聞所感告訴我們。 

學生髮言,教師評價總結。要點:抓住詞的語言,可作適當聯想。 

確實,李清照在情景交融方面取得一愁未了一愁添,一愁卻比一愁深的效果,我們透過聯想和想象也能深切感受到“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峯華嶽低”的詞人內心深處的痛。 

(師生合作誦讀:師引讀,男生、女生各一人領讀,全班齊讀) 

(三)爲何生愁 

的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此時此地,此情此景,已經不單單是一個“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尾句點愁,簡單直白,反而更覺其神妙。但此時的“愁”與詩人寫《一剪梅》的“愁”相比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內涵呢?讓我們突破詩詞的顯性層面,進入到作者苦悶,複雜的心靈,看看作者爲何而生愁? 

從1103年李清照寫作《一剪梅》至1151年左右寫成《聲聲慢》,時間過了大概半個世紀,可爲“一般愁字別樣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到底命運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讓時間老人告訴你答案吧! 

                李清照大事記: 

1103-1126年:與趙明誠結婚,婚後融洽歡娛,共同致力於金石 

                         書畫的研究,度過了這生中最安寧、幸福的日子。 

1126年:     北宋末日,腐敗透頂,金兵入侵,圍困京師。 

1127年:     金滅北宋,二人所存的十餘屋金石書畫在戰火中焚 

                          爲灰燼。 

1129年:     趙明誠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終年49歲,李清照時年46歲。 

1130年:     李清照爲趙明誠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黃岩、溫州之間漂泊。 

            1131年:    卜居浙江會稽,又逢盜賊,重病纏身,幾欲喪命。 

1132年夏:  再嫁張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訴訟,與張 

                         汝舟離婚。被判刑兩年。 

1134年:     整理完成趙明誠遺著《金石錄》。 

1151-1156年:李清照沒有子嗣,悽然一身,悲苦地離開人世。 

                         無人知道死於何時,葬於何處。 

由亡國到喪失,由再嫁到離異,由入獄到悲死,同學們你們願意這其中的哪一件發生在你們身上嗎? 

但它們都一連串地發生在李清照身上。晚景淒涼,沒有子息的李清照就這麼去了,帶着一腔悲憤,悄無聲息的去了,無人知道她死於何時,葬於何地。連最筺bsp;

瞭解這些史實之後,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如果說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閒愁、閨愁,那後期是什麼愁呢?(生:亡國之恨,孀居之悲,淪落之苦。) 

三、結語 

   “一般愁字別樣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爲一個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爲一個詩人,她又何其偉大。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便工”,苦難不停地擦試着李清照的藝術靈魂,這些經歷像重物一樣壓在她生命的彈簧上,但它們不能壓垮李清照,相反,苦難越重,藝術的靈魂飛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這樣評價李清照:     

一代詞人有舊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轟烈,傳誦千古是著書。 

    最後,讓我們齊聲背誦《聲聲慢》,在誦讀聲中向李清照堅韌、孤傲的靈魂致敬! 

 法國詩人克洛岱將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作了改寫,標題也換成了《絕望》。 

呼喚!呼喚!/乞求!乞求!/等待!等待!/夢!夢!夢!/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滿痛苦!/仍然!仍然!/永遠!永遠!永遠!/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寫愁名句集錦: (1)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2)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  

(3)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  休問離愁輕重,向個馬兒上駝也駝不動。(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 

               (5)  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王實甫《西廂記》)    

從詞作到詞人的內心世界 創造性解讀的超越 

說說你心目中的李清照,寫一段話.李清照啊,你是__________,你------ 

郭沫若對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 楊深處, 

  漱玉集中,金石錄裏文采有後主遺風。  

七、把握詞的意境 創造性改寫詞 

八、鄭振鐸《中國文學史》評價:她是獨創一格的,她是獨立於一羣詞人之中的。她不受別的詞人的什麼影響,別的詞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響。她是太高絕一時了,庸才作家是絕不能追得上的。無數的詞人詩人,寫着無數的離情閨怨的詩詞;他們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這一切的詩詞,在清照之前,直如糞土似的無可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