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美術活動:《多彩紙糉》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透過學習折糉子,萌發對端午節風俗的興趣,感受和體驗傳統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幼兒已會折書籤。

(2)幼兒活動前和家長一起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

2、物質準備:課件《糉子的故事》,糉子的圖片及實物,幼兒人手三張不同顏色的正方形紙張、膠水、毛線、雙面膠、製作糉子步驟圖。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入活動。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幼兒:端午節)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啊?(爲了紀念屈原)你怎麼知道的呢?(爸爸媽媽講的、電視上看的……等)。

2、端午節人們會做什麼事情呢?(划龍舟、吃糉子、掛艾草……)

二、欣賞課件《糉子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三、出示ppt,欣賞糉子圖片及實物糉子。

引導語:今天老師也爲小朋友帶來了的糉子,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結:糉子的角是尖的,它的形狀真有趣!有三角形的、有四角形的、有長條形的等。

四、出示紙糉,引發幼兒摺紙興趣。

1、結合PP引導幼兒看糉子折法步驟圖。

2、幼兒嘗試折糉子,教師個別指導。

提醒幼兒折出糉子的角要尖的纔好看。

六、欣賞幼兒作品。

提問:你喜歡誰折的糉子,爲什麼?

 活動延伸

美工區:提供摺紙糉子示意圖,讓孩子繼續探索紙糉的不同折法。

環境佈置:把糉子掛起來裝飾活動室。

活動反思

摺紙活動是幼兒深受喜愛的一項手工活動,在本次活動中,孩子也不例外。一聽到是端午節折糉子,顯得的非常興奮。

活動過程中,爲了讓幼兒清楚的看到圖示的每個步驟,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突出摺紙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幼兒也改變了以前“老師,我不會折”的懶惰思想,認真的看圖示嘗試起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並沒有馬上給他們正確的答案,我利用更直觀、更形象的圖示積極引導幼兒展開討論,並請孩子幫孩子解決其中的`困難,給孩子一個自我展示的機會,把孩子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孩子對摺紙的興致更加的高。

由於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等方面存在差異,活動中的表現也各不相同。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完成三個平整書籤,並折出的角是尖的,能力弱的孩子折出的書籤是散開,這樣就不易拼插成糉子,針對這情況,我對平時能力弱的孩子個別指導。平時能力中等的孩子,而對這次有困難的孩子,我請能力強的孩子來幫助完成。

最後的拼插環節是活動的難點,我利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把書籤比喻成魚,第一隻魚張大嘴巴,吃第二隻魚的一個角,第二隻魚吃第三隻魚的一個角,最後,第三隻魚吃第一隻魚的一個角。經過形象生動的提示,孩子很快就拼插出糉子,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標籤:美術 大班 彩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