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勵志主題班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1

一、活動目的

1、明確什麼是好書,使學生懂得只有多讀好書纔有利於在各方面的提高和發展。

2、暢談讀書的感想,交流讀書的方法,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

3、明確讀書目的,展示讀書成果,提高學生讀書的自覺性。

二、活動過程

主持人(合):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由我倆在這裏主持《與好書交朋友》主題班隊會活動。(以下主持人甲、乙簡稱甲、乙)

甲:我們要圍繞這個主題暢談自己的感想,推薦自己最喜歡的書籍,和同學們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結識更多的新的“朋友”。大家說,好不好?

乙:莎士比亞說過,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

甲:智慧中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真心希望同學們都能和好書交上朋友。(4位同學走上臺來,朗誦自編詩歌《書是我們的朋友》)

乙:感謝這4位同學的精彩朗誦!其實,我覺得可以用4個字來概括讀書的好處!

甲:哪4個?

乙:“開卷有益”!

甲:不錯,那世界上有這麼多書,到底哪些書才適合我們小朋友看呢?最近我經常看到我們班的同學在看《七龍珠》、《機器貓》。

乙:是啊,這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前不久,我們各小隊對這個問題都作了交流和討論。現在,我們就請他們來爲我們做一個彙報吧!

第一小組:適合我們年齡讀的書有很多。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這些書會把我們帶到神奇的世界,那裏有貓和老鼠、有海的女兒、有拇指姑娘??我們小隊的同學特別喜歡看這一類書。

第二小組:我們覺得有助於學習的書也很適合我們。如《作文大全》、《趣味數學》等。這些書不但有助於我們學習,還有助於開發我們的大腦,提高我們的學習興趣。

第三小組:我們小隊向大家推薦的書是兒童版古典名著。叔叔阿姨將大人看的書的語言改編成我們小孩子能看懂的語言。如《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裏面有許多人文歷史、傳統文化值得我們去研究。

甲:書對我們有這麼大的幫助,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找本好書作朋友吧!

讓學生知道讀書應該養成的.習慣:

1、堅持每天安排一段時間看書。

2、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

3、注意用眼衛生。

4、能自己選擇較好的環境。如不能在車上、牀上等地方看書。

5、能愛護書籍。如不在書上隨意亂圖亂畫,儘量使用書籤,不亂丟書。

甲:許多同學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也幫他們給我們介紹幾本新書、好書,讓我們也找到好朋友吧!(或下發好書推薦表)

乙:這學期開學以來,我們班掀起了讀書的熱潮,下面就請幾位同學談談他們讀書的體會吧。(學生上臺發言)

生1:大家好!我是班上的小書蟲。讀書是我一天中最快樂的事,是書讓我知道這個世界好大好大;是書讓我變得快樂無比;是書教會我怎樣更好的學習。我總會在每學期開學初爲自己制定一個看書目標:一學期必須看五本或五本以上的課外書。

生2:大家好!看書是我最大的愛好。其實,上網也是我最大的愛好。我上網幹嘛呢?看書唄!看書途徑很多喔!比如,像我一樣去少年兒童文學網站看書;雙休日去書店看書;與同學對換着看書;去圖書館辦張讀書卡,定期借書。方法很多,就看你有沒有用心,有沒有恆心了。

透過學生的發言,讓同學知道:

1、讀書的途徑:和同學相互交換閱讀;雙休日去書店看書;去少年兒童文學網站看書;去圖書館辦張讀書卡,定期借書。

2、有計劃的讀書:如近段時間閱讀哪種類型的書籍或哪幾本書。

3、關注新書推薦:如去少年兒童文學網站和書店查詢新書推薦。

4、勤做讀書卡:如將讀後感或書中的好詞佳句配上簡單插圖作成一張漂亮的讀書卡片。

勵志主題班會教案2

一、班會主題:

如何揹着“殼”前行

二、活動目標:

正確認識自己所揹負的壓力,初步形成主動磨練自己的意識。

三、活動重難點:

讓學生初步形成主動磨練自己的意識,培養勇於承受壓力的能力。

主題闡釋:

現代社會迅速發展,升學壓力、家長期望、自我期望等各方面壓力紛紛壓到學生的心頭,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壓力,並培養自強不息的意志力成爲現代學校德育的一個重要的內容。

課前準備: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和《蝸牛》。製作課件。並提前將班會主題告知學生,要求學生對“如何對待壓力”先做一定思考。

四、班會過程:

1、匯入透過埃及的一個古老的傳說引入:

有一個故事說,能夠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兩種動物,一是雄鷹,靠自己的天賦和翅膀飛上去。另外一種動物就是蝸牛。蝸牛到達金字塔頂,主觀上是憑它永不停息的執着精神,客觀上應歸功於它厚重的殼。正是這看上去又笨又拙、有些負重的殼,讓小小蝸牛得以到達金字塔頂。在登頂過程中,蝸牛的殼和鷹的翅膀,起的是同樣的作用。可是生活中,大多數人只羨慕鷹的翅膀,很少在意蝸牛的殼。就像我們羨慕別人能有某種天賦或特長而獲得某些成就,卻整天埋怨我們身上要揹負太沉重的“殼”一樣。

2、提出問題:

那麼我們身上揹負的“殼”到底是什麼呢?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稍作歸納。這“殼”能夠擱下嗎?(明確:人要生存就必然擔負着許多責任和壓力。)

3、討論:

我們要如何揹着“殼”前行呢?看動畫《蝸牛與黃鸝鳥》聽歌曲,並要求同學們根據動畫中的一些啓示去歸納出自己的答案。

在學生髮言後,用幻燈片展現三個小故事,並要求學生在故事中得出啓示:

故事一:

德國法蘭克福的鉗工漢斯?季默,從小便迷上了音樂,他的心中有一個始終不變的奮鬥目標——當音樂大師,儘管買不起昂貴的鋼琴,但他能用鋼板製作的模擬黑白鍵盤,練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時,竟把十指磨出了老繭。

後來,他用作曲掙來的稿費買了架“老爺”鋼琴,有了鋼琴的他如虎添翼,並最後成爲好萊塢電影音樂的主創人員。他作曲時走火入魔,時常忘了與戀人的約會,惹得許多女孩“罵”他是“音樂白癡”、“神經病”。

他不論走路或乘地鐵,總忘不了在本子上記下即興的樂句,當作創作新曲的素材。有時他從夢中醒來,打着手電筒寫曲子。

啓示一:要能揹着“殼”前行,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

故事二:

美國偉大的勵志成功大師拿破崙?希爾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賽爾瑪陪丈夫駐紮在一個沙漠中的陸軍基地裏,丈夫經常外出演習,她一個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裏,奇熱無比,又沒有人和她聊天,周圍都是不懂英語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

她很難過地寫信對父母說:“一心想回家去……”她的父親給她回了一封信,信中只有兩行字,但這兩行字卻永遠留在她的心中,並改變了她的生活,這兩行字是什麼呢?

“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從此,賽爾瑪決定在沙漠中找到自己的星星,她觀看沙漠的日落,尋找到幾萬年前留下的海螺殼。

她和當地人交朋友,互送禮物,她研究沙漠中的植物、動物,又學習有關土撥鼠的知識,她把原來認爲最惡劣的環境,變成了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並出版了一本書《快樂的城堡》,她從自己的牢房中望去,終於望到了自己的星星。

啓示二:要能揹着“殼”前行,其次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

4、接下來,讓我們念念勵志名言

舉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三分天才七分學,笨鳥先飛早入林/鐘不敲不響,人不學不靈/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5、學生聯繫實際進行小結:

除了以上故事所給啓示,你認爲揹着“殼”前行的過程中還應該具備些什麼?你又是怎麼做的?

學生談感想:

甲同學:人的青春是有限的,雖然我平凡,但我會燃燒我的青春,我要用學習的光芒點燃青春的火把。因此,我比較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法,有效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因爲我堅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乙同學:我覺得學習有目標是很重要的,那纔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撞來撞去。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對自己的事情很有目標,玩的時候盡情的玩,學的時候我就能專心的學。每當我取得成績的時候,每當我能夠站在臺上領獎的時候我就心裏很高興,因爲我覺得我沒有給父母丟臉。

[講述]以上幾名同學談得都很好,其中某某同學提到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需要我們去擠。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夠學做一個會“擠”時間的人。古人有“鑿壁借光”“映雪讀書”的事例,那些刻苦攻讀的人都取得了至高的學問和成功。老一輩革命家在血雨腥風的年代也能擠出時間學習。我們有這麼好的條件和環境,有什麼理由不抓緊時間來學習呢?只有吃得苦,纔能有成功。

五、班主任結束語:

同學們,雄鷹到達金字塔頂尖,靠自己的天賦和翅膀飛上去。而蝸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從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一年兩年。在金字塔頂端,人們確實找到了蝸牛的痕跡。我相信絕對不會一帆風順地爬上去,一定會掉下來再爬、掉下來再爬。但是,同學們所要知道的是,蝸牛隻要爬到金字塔頂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穫的成就,跟雄鷹是一模一樣的。只要你上去了,就足以給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動的日子。如果我們的生命不爲自己留下一些讓自己熱淚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過的。

人生是一個揹着“殼”前行的過程。不管殼有多重,希望同學們能夠像蝸牛那樣,化壓力爲動力,憑藉自己的執著和自強,爬上自己心中的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