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學數學《圖案設計》教案

作爲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圖案設計》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節《圖案設計》。學生在三、四年級已經學過有關的知識,能在方格式上畫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後的圖形,會畫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本課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是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知識的綜合運用。透過具體實例的展示,使學生知道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能形成一個較複雜的圖形,並能運用圖形的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美麗的圖案。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六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結合數學課程標準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確立了三個教學目標。

1、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的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2、結合圖案設計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3、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體現美、發現美。

重點難點:

在本課,我把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並能運用圖形的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作爲重點,把體會圖形的變換的多樣性作爲本課的難點。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在本課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能透過觀察、動手操作,發

現圖形變換的方法,並在小組中與他人交流,還能利用這一方法獨立設計出美麗的圖案。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透過動手、動腦,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教法學法:

教法?

組織學生透過直觀演示、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掌握並運用知識。

學法:採用動手操作、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學生主動發現知識的產生於發展,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教學模式:

根據教材特點和本班學生實際,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模式。

1、創設情境,提出數學問題。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數學模型。

3、鞏固練習,實踐應用與拓展。

4、總結反思,完善知識結構。

教學過程:

本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提出數學問題

新課伊始,我引導學生欣賞兩幅關於平移和旋轉得到的圖案,引導學生思

考這些圖案的設計各有什麼特點並交流感受。開啟學生思想的閘門,發現生活中的美。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滲透了“數學來源於生活”的思想,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拉近了學生與現實生活的距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數學模型

結合學生的感受,接下去說,生活中到處都有這樣美麗的圖案。那麼,這些圖案究竟是怎樣設計出來的呢?同學們想不想也當個小小的設計師呢?一連串的疑問,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爲進一步學習做好鋪墊。

接下來,出示教材37頁的花瓣圖,引導學生髮現花瓣圖的特點是透過圖A變換來的。然後請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利用學具動手擺一擺,說說圖案設計的方法。在組織學生彙報時,鼓勵學生變換方法的多樣化,拓展學生思維,最後小結圖案設計的基本方法:即平移,旋轉,做軸對稱圖形。

因爲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本環節的設計中,我爲學生創設了一片自由的天空,讓他們成爲學習的主人,成爲課堂的主角,動手操作、演示、敘述、總結圖案設計的過程。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使他們在合作中發現圖案設計的多樣性,體驗圖案設計的基本過程,使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與拓展

在本課,我依據學生的實際,設計了三個不同層次的練習,即基本練習,綜合練習和拓展練習。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本課知識,形成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總結反思,完善知識結構

總結知識要點,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創作美。

總之,在這一節課中,我力求讓學生在輕鬆、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去感受學習的快樂,在生活中發現美,並用雙手創造美、體現美。

標籤:教案 數學 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