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反思《扎染手帕》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反思《扎染手帕》,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反思《扎染手帕》

活動目標:

1、嘗試自己設計圖稿,選擇材料扎染手帕。

2、能大膽操作,並積極向同伴展示和介紹自己的扎染作品和經驗。

3、透過欣賞進一步感受圖案與扎染方法之間的關係,對扎染產生興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進行扎染的經驗。

2、用不同方法制作的扎染作品若干,相對應的方法圖譜。

3、扎染材料:白色手帕、剪刀、各色食用染料、玩具、牛皮筋、塑料抽拉帶、細銅絲等。

4、師幼共同設計的圖稿和據此扎染的手帕一塊。

活動過程:

1、欣賞用不同方法扎染的手帕,遷移已有經驗,進一步瞭解與其對應的扎法。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塊扎染手帕,你最喜歡哪塊?爲什麼?

幼:我最喜歡這塊手帕,它的顏色像塊綠草地。

幼:我最喜歡這塊手帕,它的花紋像雞蛋,是橢圓形的。

幼:我喜歡這塊手帕,它的花紋像大海的波浪。

幼:我喜歡這塊手帕,因爲它的花紋像火車道。

師:像火車道的花紋在哪裏呢?幼:在手帕的角上。

(2)師:你知道這些好看的花紋是用什麼方法扎出來的嗎?

幼:像大海波浪一樣的花紋是把手帕對邊折,再扎皮筋做出來的。

幼:圓形花紋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來的。

幼:斜形花紋是把手帕對角折,再扎皮筋做出來的。

幼:像火車軌道一樣的花紋是在四個角上扎皮筋做出來的。

教師根據幼兒交流情況,在手帕的下方出示相應的方法圖譜。)

2、回憶經驗,明確設計圖稿與作品的關係,產生設計、扎染手帕的願望。

(1)出示設計圖稿,引導幼兒觀察設計的花紋,猜測扎法。

師:昨天,我們一起設計了一張手帕的圖稿,看一看,上面都有哪些花紋?

幼:手帕中間有一條斜線,斜線兩邊都有一個圓形,兩個角上還有弧形的、像太陽一樣的花紋。

師:怎樣才能在手帕上出現這些花紋呢?

幼:先把手帕對角折,然後紮上皮筋,就會出現中間的斜線了。

幼:在手帕兩邊用包珠子的方法扎。

幼:在兩個角上直接紮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手帕,引導幼兒比較。

師:這是我們扎染出來的手帕,看看和設計圖一樣嗎?

幼:有點不一樣,我們設計的兩個圓一樣大,可是這兩個圓一個大、一個小。

師:想一想,這兩個圓怎麼會一個大一個小的呢?怎樣才能讓扎染出來的兩個圓一樣大呢?

幼:可能它裏面包的珠子一個大一個小,只要選兩個一樣大的珠子就行了。

3、設計、扎染。

(1)共同討論製作要求。

師:今天我們來做小小設計師,自己設計圖稿,扎染一塊漂亮的手帕。大家先要想好在手帕的什麼地方染出什麼樣的花紋,然後把它畫下來,再根據圖稿上的花紋選擇合適的材料扎、染。

(2)設計圖稿並製作。

(教師觀察並指導幼兒設計圖稿,根據圖稿選擇合適的方法及材料進行製作。)

(3)染色。

(教師幫助幼兒擰乾手帕,併到水池裏沖洗多餘的染料。)

4、欣賞作品。

(1)展示設計圖稿及扎染的手帕,自由欣賞。

(2)將手帕與設計圖稿進行對比,分析成功的地方。

師:你們都按照自己設計的'圖稿扎出來了嗎?你是怎麼扎的?

幼:我先在手帕中間包了一個珠子,再把四個角一起紮起來。

幼:我設計了好多條線。我先把手帕對邊折扎皮筋,可是發現太慢,就把手帕再對摺扎皮筋,扎一根皮筋就會出現兩條線,這樣就很快了。

師:看看我們扎染的手帕和設計圖稿一樣嗎?

幼:我發現這塊手帕和設計圖稿不太一樣,圓有點扁了。

幼:我發現這塊手帕的設計圖稿上的線是直的,可是扎出來的線是歪歪扭扭的。

(教師引導幼兒共同分析原因,使幼兒知道在扎染手帕時要看清楚設計圖稿上花紋的位置,並把手帕摺疊平整。)

(3)產生繼續探索使用多種材料進行扎染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用皮筋和一些玩具設計、扎染了漂亮的手帕。老師還帶了一樣東西,你們看看是什麼?

幼:是根小棒。

師:小竹棒也能幫助我們扎染出漂亮的花紋呢,以後我們一起來試試好嗎?

活動反思:

活動中,教師在幼兒瞭解扎染方法及會出現什麼樣的圖案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嘗試設計圖稿,有計劃地選擇材料進行扎染,注重培養幼兒在扎染活動中的有意性和計劃性。

爲了幫助幼兒解決按照圖稿選擇材料、在相應的位置匹配扎染方法的困難,在活動開始部分,教師有目的地選擇了幾塊手帕引導幼兒欣賞、匹配扎染方法;然後過渡到讓幼兒根據設計圖稿討論在手帕的什麼位置運用什麼方法來扎染,進一步明確圖稿與作品的關係:最後,教師讓幼兒自己進行設計與扎染,體驗成功的快樂。整個活動層層遞進,適合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在材料方面,教師不僅提供了皮筋、各種珠子及小玩具等,還提供了封口帶、細銅絲等一些用於扎的替代物,以便幼兒根據需要使用。

雖然個別幼兒在設計圖稿與扎染方法的匹配方面還有些懵懂。但在實踐中有了新的感悟與認識,如設計的“線條”圖案就是扎一根皮筋所出現的圖案等。在扎的過程中,細微的變化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了扎染的魅力。他們在拆開皮筋、展示作品時都能主動地和圖稿對比,體驗到了設計、製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