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初中八年級上冊《老王》課文及教案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中八年級上冊《老王》課文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八年級上冊《老王》課文及教案

原文:

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着閒話。

據老王自己講:北京解放後,蹬三輪的都組織起來,那時候他“腦袋慢”“沒繞過來”“晚了一步”,就“進不去了”,他感嘆自己“人老了,沒用了”。老王常有失羣落伍的惶恐,因爲他是單幹戶。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麼親人。

老王只有一隻眼,另一隻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願坐他的車,怕他看不清,撞了什麼。有人說,這老光棍大約年輕時不老實,害了什麼惡病,瞎掉了一隻眼。他那隻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見。有一次,他撞在電杆上,撞得半面腫脹,又青又紫。那時候我們在幹校,我女兒說他是夜盲症,給他吃了大瓶的魚肝油,晚上就看得見了。他也許是從小營養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後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們夫婦散步,經過一個荒僻的小衚衕,看見一個破破落落的大院,裏面有幾間塌敗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輛三輪進大院去。後來我在坐着老王的車和他閒聊的時候,問起那裏是不是他的家。他說,住那兒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給我們樓下人家送冰,願意給我們家帶送,車費減半。我們當然不要他減半收費。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樓,代我們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衚衕口蹬三輪的我們大多熟識,老王是其中最老實的。他從沒看透我們是好欺負的主顧,他大概壓根兒沒想到這點。

“文化xx”開始,默存不知怎麼的一條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請了假,煩老王送他上醫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輪,擠公共汽車到醫院門口等待。老王幫我把默存扶下車,卻堅決不肯拿錢。他說:“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我一定要給他錢,他啞着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着說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

我們從幹校回來,載客三輪都取締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輛三輪改成運貨的平板三輪。他並沒有力氣運送什麼貨物。幸虧有一位老先生願把自己降格爲“貨”,讓老王運送。老王欣然在三輪平板的周圍裝上半寸高的邊緣,好像有了這半寸邊緣,乘客就圍住了不會掉落。我問老王憑這位主顧,是否能維持生活,他說可以湊合。可是過些時老王病了,不知什麼病,花錢吃了不知什麼藥,總不見好。開始幾個月他還能扶病到我家來,以後只好託他同院的老李來代他傳話了。

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裏。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或抱着冰傴着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麼高。也許他平時不那麼瘦,也不那麼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兩隻眼上都結着一層,分不清哪一隻瞎,哪一隻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裏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裏的殭屍,骷髏上繃着一層枯黃的幹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我吃驚地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他“嗯”了一聲,直着腳往裏走,對我伸出兩手。他一手提着個瓶子,一手提着一包東西。

我忙去接。瓶子裏是香油,包裹裏是雞蛋。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爲在我記憶裏多得數不完。我也記不起他是怎麼說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

我強笑說:“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他只說:“我不吃。”

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後轉身進屋去。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

我也趕忙解釋:“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託人捎了。”

他也許覺得我這話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雞蛋的一方灰不灰、藍不藍的方格子破布疊好還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錢,滯笨地轉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了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着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等到聽不見腳步聲,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塗了。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我不能想像他是怎麼回家的。

過了十多天,我碰見老王同院的老李。我問:“老王怎麼了?好些沒有?”

“早埋了。”

“呀,他什麼時候……”

“什麼時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兒的第二天。”

他還講老王身上纏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爲老王是回民,埋在什麼溝裏。我也不懂,沒多問。

我回家看着還沒動用的那瓶香油和沒吃完的雞蛋,一再追憶老王和我對答的話,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領受他的謝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爲什麼,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因爲吃了他的香油和雞蛋?因爲他來表示感謝,我卻拿錢去侮辱他?都不是。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教案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惶恐、荒僻、滯笨、愧怍”等詞語。

2、熟讀課文,瞭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

能力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體察人物思想感情。

2、揣摩本文意味深長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

3、探究貫穿全文的線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對不幸者的同情、關愛的思想感情,激發愛心。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味。

教學難點:

全面準確地理解課文內容,探究材料安排的特點。

教學方法

1、自讀點撥法。本文是寫人記事的散文,透過敘寫與車伕老王的交往片斷,刻畫了雖窮苦卑微卻純樸善良的老王形象。學生誦讀中以善良體察善良,感悟情感,陶治性情。教師點撥、突出作品提出的關懷不幸者的寫作意旨。

2、合作探究法。閱讀中關乎作品情感、材料組織等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合作研討解決。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背景音樂:《讓世界充滿愛》)

同學們,正如歌曲中所呼喚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以真純的情感善待、關愛同在一片藍天下的他人,那麼人世間真的會多一份陽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殘酷。愛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美德,楊絳女士的《老王》將透過與車伕的交往,爲我們詮釋這一併不深奧的生活命題。

二、指導自讀,把握文意

1、投影顯示生字詞,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1)注音

塌敗(tā)取締(dì)傴(yǔ)翳(yì)骷髏(kū lóu)

繃(bēng)滯笨(zhì)愧怍(zuò)

(2)釋義

塌敗:塌陷破敗。

滯笨:呆滯笨拙。

取締:明令取消或禁止。

愧怍:慚愧。

2、學生所讀課文,以善良體察善良,領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

聽讀中發揮想像,頭腦中再現鮮活的人物形象。

思考:本文是寫人記事的散文,那麼見於文中的老王是怎樣一個形象呢?請學生自讀課文,談出自己的閱讀感知。作者對他的態度是怎樣的?

學生積極回答,教師歸結:

從課文寫老王的生活片斷可以看出,老王窮苦卑微但純樸善良。他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期間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着打發日子。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衚衕裏,小屋破破爛爛的,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淒涼艱難,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他需要錢,可是做生意從不多收一分錢,而且非常講感情,講仁義,常願意盡義務,或者少收錢,是一個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極其純樸的好人。

作者對老王這樣的不幸者不是冷漠、蔑視而是本着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去關心、愛護他。如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魚肝油;總是照顧他的生意等。

3、學生分段誦讀課文,概括要點,列出提綱。

教師作閱讀提示:課文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爲線索,寫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斷,條理有序,一脈相承。

學生歸結:課文開頭四段先寫老王的職業生活缺陷、居住條件等情況。下面三段則回憶老王的工作與爲人,兩個片斷寫他爲人好,一個片斷寫“”時期,他的生計越來越艱險。最後一個片斷,是老王離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見出老王心地善良。

4、合作研討。

(1)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現在哪裏?老王的善良又表現在哪裏?對揭示文章意旨的課文最後一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2)你怎樣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對老王的關愛?相對現實生活中見到的對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認爲現代人缺失的是什麼?

(3)寫人記敘文的構思中既要從衆多事件中精選最能體現中心的材料,又要安排文章的謀篇佈局,也即組材,那麼本文段落安排有什麼特色?又給我們怎樣的啓示呢?

學生小組討論解疑,教師點撥、明確:

(1)作者的善良有許多表現: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能讓他白送,也給了錢。作者的善良還表現在關心老王生活,三輪改成平板三輪,生意不好做,作者關切地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作者的女兒也像她一樣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給他大瓶魚肝油。

老王的善良也有許多表現:“願意給我們帶送”冰決,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老王的善良更表現在,受了人家的好處,總也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着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

結尾一句話,應該這樣理解: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起來,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感到“愧怍”。

(2)從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觀念。在作者那裏,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所謂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識,纔會有平等對話,纔會感覺人家上門來“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尊重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並促進全體勞動者的全面發展。作者一家對老王是懷有這種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魚肝油。他們總是照顧老王生意,坐他的車,讓他掙點錢。老王收錢常常客氣,他們總是照原價付。平板三輪不敢坐了,還是關心老王是否能維持生活。總之,對不幸者懷有一顆愛心,才能這麼關心人,愛護人。

老王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裏,身子僵直,樣子非常怕人,作者心裏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幾年了,作者每每想起來還感覺有愧於這個不幸者,總覺得在他生前,對他關愛不夠。所有這些,都是人道主義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設所提倡的。

(3)作者對瑣碎材料的組織以成有機整體,是兼用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來編排的。開頭四段寫老王的三點基本情況是按邏輯順序,正因謀生的困難,收入少,所以生活清貧。下面三段是按時間順序。

除段落安排有序之外,還設定了貫穿全文的線索,即是以與老王的交往爲線索的。坐老王的三輪,一路說說閒話,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寫老王眼疾,送他魚肝油,可見一家人對老王很照顧。老王對錢家也好,在服務費上雙方總是非常客氣。三輪改平板三輪,沒法坐了,作者還是很關心老王,對老王有好處,所以老王總覺得欠了一筆人情,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裏也要表示感謝。以彼此交往爲線索,全文一脈相承,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

5、楊絳女士的文學語言樸素本色,卻靈氣飛揚,別有韻味,試比較下列三組語句在語意、感情色彩、表達效果上的不同,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你還能舉出文中類似的語句嗎?

(投影)

(1)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個三輪工人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2)①我強笑說:“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②我笑着說:“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3)①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裏。

②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門口。

明確:

(1)①句“前任”一詞簡練之至,大詞小用,又很風趣。

(2)①句“強笑”一詞,不但準確,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見到老王病成那個樣子,還拿東西來謝“我們”,心裏有說不出的悲酸和感動。

(3)①句說“鑲嵌在門框裏”,誇張的手法,強調了老王步履維艱,身體僵直的形態。

6、說話訓練。

愛是人間的春風,是生命的源泉,缺乏愛心的社會將會是一片沙漠,一片荒原。透過與街頭牆角那些擺小攤、掃大街、撿破爛的溝通、交流,對你一定很有觸動,請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三、寫作指導

1、教師講解:寫人爲主的'記敘文,大多是透過一個或幾個典型細節,透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的生動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風貌,勾勒人物形象。

怎樣寫好這類文章呢?

(1)確定寫作對象。要選擇自己最熟悉,對自己有影響,和自己有交往,又有典型事例能突出他某一方面特徵的人。

(2)選好了寫作對象後,根據你的瞭解,想一想哪些事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後進一步思考從你們的交往過程中,也就是從你準備選用的事例中,抽出共性的東西。這一共性,恰是要突出表現的中心思想。當確定了中心後,再從多件事例中精選最能體現中心的材料。比如文中老王離世前一天硬撐着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最能見出老王的心地善良。

(3)第三步,爲了有效地突出中心,想一想哪個事例應當詳寫,哪些事例可以略寫。

(4)第四步要考慮的是如何安排這些事例,先寫哪個,後寫哪個。從哪個角度入手,怎樣收束全文,這幾個事例以什麼爲線索將其串連起來。考慮基本成熟,可以簡要列出提綱。如本文段落的有序安排。

(5)下筆成文。書寫時,頭腦中浮現出人物的形象和事情的經過,要帶着情感去回憶,力求一氣呵成。成文後,改換欣賞者的身份默讀此文,進行修改、潤飾。

2、投影顯示以下文題,請學生任選其中一題說出自己的寫作構想。

(1)我的________________(爸爸、媽媽、老師、好友……)

(2)他(她)是一個______________的人(如:勤奮好學、助人爲樂、熱愛生活、樂觀、充滿愛心……)

(3)我逐漸瞭解了他(她)

(4)其他:童年的夥伴、摯友、手足情深……

四、課堂練習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教學反思

我覺得整個課堂教學的實施比較順利,尊重了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和情感體驗,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經過課後反思,我認爲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把握文字特色,重視情感體驗。

整個教學過程能夠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地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用自己的情感體驗映照作者的內心世界,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三讀,一速讀感知老王形象,二跳讀感受老王品質,三細讀精讀感人片段,領悟作者情感。

2、立足語言品味,穿插寫作指導。

課堂教學能夠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與重難點,讓學生選擇一個片段,結合自己的感悟說出感動的原因,並想具體說說是哪個字打動了你。由事情到細節到句子到詞語,逐步提升情感領悟。由賞析語言到情感體驗逐步提升,並對如何寫人給予學生適當指導,既重視了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又訓練了學生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

3、面向全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在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同時,運用了高效課堂模式,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側重學生的自我感知、自我體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有些不愛發言的學生也舉起了手,並說出了他們獨特的想法。

在教學設計中有四個問題需要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可是我們有六個小組,於是我就設計讓學生們搶題,提高他們的競爭意識,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同時這堂課但也存在着不足。因將兩課時內容壓縮爲一課時完成,在時間安排上有些力不從心,如給學生討論的時間不夠充分,有些問題挖掘不深,結論下得過早;整個教學過程有些前鬆後緊,這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