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八年級政治教案上冊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政治教案上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政治教案上冊

八年級政治教案上冊1

第一部分:說教學理念

在中國人的傳統理念中,知識作爲無形資產的理念是比較薄弱的。隨着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尤其在世博會之後,這種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在設計本課時以世博爲主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聯繫學生實際進行學習。

第二部分:說教材分析

(一)、本課的地位及作用

本框由“智力成果受法律保護”“依法保護智力成果權”兩目構成,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智力成果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勇於發明創造,依法維護自己和他人的智力成果權。可以說:本課的教學內容在八年級思想品德教育乃至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有着極其重要的影響。

(二)、本課的三維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鼓勵學生學會創新,積極創造智力成果,爲祖國、社會做貢獻;同時

增強學生尊重權利與法律的意識,不僅學會積極維權,更懂得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

能力目標:增強學生依法維護自我智力成果的能力,並在智力成果權的問題上幫助學生

提高基本的首先判斷能力和辨別是非能力等,能夠負責地做出選擇。

知識目標:瞭解智力成果的含義、表現及意義,瞭解智力成果權的內涵及屬地老嫗,知道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權及依法維權的途徑。

(三)、本課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智力成果的重要意義,及依法維護智力成果權。

教學難點:在智力成果權的問題上幫助學生提高基本的道德判斷能力和辨別是非能力

等,能夠負責地做出選擇。

第三部分: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境導學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等等。

學法:情境匯入、分組討論、作品展示等。

第四部分:說學情分析

知識和智慧是無形的財產。隨着社會的進步,智力成果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人們的智力成果不能侵犯。未成年人對此瞭解有限,一些未成年人購買了盜版光盤、抄襲了他人的作品,卻理直氣壯。透過教育激發起發明創造的熱情,使其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學會依法維護自己的智力成果權。

第五部分:說教學過程

我在本課設計了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葉聖陶先生說:“入境始於親”爲了調動學生的興趣更好地體現本學科---時代感強的特點,在新課匯入中,我利用上海世博會通榆的闖關東年畫進行匯入。

幻燈片放映通榆闖關東年畫

師:20xx年5月的上海世博會,奉獻一場世界科技與文化盛宴,呈現給世界一份精彩,一份感動!而我們通榆也爲世博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我縣的闖關東年畫亮相上海世博會,爲世博增添亮麗的一筆,闖關東年畫與農民種地所獲得的成果相比有什麼特點?

八年級政治教案上冊2

(一)教學目標: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爲了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制定“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公民的合法財產,財產所有權的涵義;法律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重要意義、方式;財產所有權的歸屬發生爭議或所有權受到侵害,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

2、能力目標:

鑑別合法財產與非法財產的能力,依法維護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目標:

珍惜國家、集體、他人、自已的財產,敢於同侵犯財產的行爲做鬥爭。

(二)教學重點:

法律保護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教學難點:對個人財產合法性的認識

一、學情簡析:

在現實生活中,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於自已的財產所有權日益重視。法律也加大了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力度。例如,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透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22條中明確做出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規定。然而,由於各種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現象頻繁發生。有些未成年人採用搶劫、盜竊等手段侵佔他人財產、危害社會和他人利益,對此,必須加強法制教育,以減少侵權事件的出現。另外,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維權意識和能力,當自已的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不能及時尋求法律保護。基於上述情況,有必要對未成年人進行採用正當方式獲得財產的教育,有針對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質。

二、教法、學法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納要(試行)》,在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中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是爲了不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所以本課教學在教學中遵循啓發示教學原則,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採用指導閱讀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透過“展示材料——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歸納結論”,並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三、教學過程

情景匯入:我在新課匯入時,用多媒體出示了電影《有話好好說》的片斷,並組織學生討論:

1、影片中趙小帥的什麼權利被侵犯了?他侵犯了張秋生的權利了嗎?

2、電腦是屬於誰所有的?張提出的賠償要求合理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這涉及到了有關財產所有權方面的知識,從而引入本課。

這樣的新課的匯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電影片斷,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味盎然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講授新課:

本課共三目,即: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法律保護合法財產所有權;當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三目。知識點較多,內容豐富。我的這樣設計的。

引導學習,解決目標:

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出示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圖片,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透過自已的分析,得出結論,獲取知識。並培養學生敢於創新,勇於表現,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突破重點、難點:

本課重點是:法律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具體有:民事法律保護和刑事法律法律保護。

我在講這部分內容時,設計了一個案例,《王林房屋被侵佔》。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角色互換,體會民事法律手段保護的內容。案例繼續,是使學生理解刑事法律手段的內容。並且透過“我來斷案”這個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能力。

鞏固小結:

學生談談這節課“我學到了什麼?”,以檢測學生對本課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教學構想:

本課內容較多,必須幫助學生理清頭緒。同時,擺正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優化課堂結構,給學生以思考的時間,每一個情景都是圍繞學生最感興趣的身邊事,從而幫助學生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年級政治教案上冊3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心和撫育,尊重父母的勞動和情感,體驗盡孝後的快樂。

2、能力目標:辨證分析孝敬父母的好處與不孝之壞處的能力,辨別具體行爲是否屬於孝的能力。

3、知識目標: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長輩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教學準備:

給長輩洗一次腳、

三、教學過程:

1、音樂匯入:《愛的奉獻》

2、故事:“小鋒和媽媽”(課本P12)

小組活動一:媽媽爲兒子的多動、成績差而傷心,卻爲什麼總在兒子面前露出笑臉、鼓勵他?

你理解小峯媽媽的一片苦心嗎?

小峯以什麼方式回報母親?

你能說說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的爸爸、媽媽爲你付出的愛嗎?請具體說明。

3、古詩欣賞:《遊子吟

小結:唐朝孟郊的這首詩以歌頌偉大的母愛而著稱。它從母親爲即將離家遠遊的兒子縫製衣服的行動中,透露出母親的無限慈愛。

4、承轉: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我們養育長大。孝敬親長理應是我們的天職。

5、經典回放:“陽光學子的感人故事兩則”

6、活動二::請結合課本P15表格並對照自己的日常生活說說你們有哪些孝敬父母的表現?能談談爲父母盡了孝心以後的感受嗎?

例一:瀋陽市文藝二校門前,準時出現了兩位掃街人。一個是中年女性,另一個是小夥子。中年婦女戴着厚厚的口罩,身穿橘黃色馬甲,揮舞着大掃帚在灰塵中出沒;小夥子則一身學生裝束,一絲不苟地清掃着每一個角落。

例二:……

小結:孝敬父母就是愛父母,心裏想着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爲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

8、倡議:我們爲爸爸媽媽只是做了一點點的小事情,可他們卻十分的感動。爲此,我想對全體同學提出幾條倡議:第一:多關心自己的長輩,尤其在他們不舒服的時候。第二:早上走時對長輩說“再見”,回到家是主動打招呼,尤其是不對自己的長輩亂髮脾氣。第三:每天給自己設立一個勞動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我相信,在父母、長輩愛的渲染下,我們也一定會把愛回報。

9、作業:給長輩洗一次腳並談體會。

附材料:

葛曉嵐(理649分,考上浙江大學):小時候父母都身染重病,母親一直癱瘓在牀,父親患了肝炎,但我們一家三口還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母親去世。母親的去世給父親很大的打擊,他拖了幾年,也離開了我。現在我和外公一起生活,冬天的晚上,我經常聽到外公的咳嗽聲,好像要將他身體裏的東西都吐出來。我很心痛很害怕,害怕外公也像父母一樣從我的生命中消失。一顆敏感脆弱的心就這樣長大了,我告訴自己,不能生活在陰影中,我還擁有很多珍貴的東西,比如意志、勇氣、樂觀和自信。我很少買新衣服,更沒有零用錢;炎夏的午後,一碗自己做的冰綠豆湯就能讓我擁有一天的好心情。

盛鋒鋒(理678分,考上覆旦大學):我出生在新昌山區,很小的時候,父親常在外地打工,母親既要做農活,又要照顧我們姐弟倆,每天就一左一右兩個籮筐挑着我們上山,直到天黑纔回家。每逢春節,別人家都開開心心地過新年,父親還要四處奔走,爲我和姐姐的學費奔波。生活的艱辛,我深有體會。上高中時,我參加了許多興趣小組,讓我開闊了思維,使我克服了煩躁心理和單調的學習帶來的乏味。今年我考上了復旦大學,我們家是山村裏惟一的一戶有兩個大學生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