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猴賣圈》教案

作爲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猴賣圈》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猴賣圈》教案

《小猴賣圈》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故事中各種動物的語言分析出小動物要的“o”各表示什麼。

2、喜歡故事,用完整的語言給別人講述故事。

3、感知故事中小猴的形象特點,懂得做事要動腦筋。

4、透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1、理解故事;

2、懂得做事要動腦筋。

活動準備:

故事《小猴賣圈》;ppt;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們好!看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

今天老師想帶着小朋友一起去小猴子的超市,猴子在它的超市裏也發生了一件有趣的故事,到底是什麼有趣的事情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呢?(想)下面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欣賞故事《小猴賣圈》。

二、基本部分

1、範讀:老師範讀故事(範讀前提出問題:都有哪些小動物來小猴子的超市買東西?);

2、幼兒自主回答(小兔、小貓……);

3、音頻指導:小朋友們聽得特別認真,那你們有沒有聽清這些小動物要的這些圓圈是什麼呢?(幼兒回答)現在請小朋友和老師再次欣賞故事。(音頻播放)

4、討論:老師請小朋友們分組討論這些小動物要的這些圓圈是什麼?(老師到各組指導)

5、教師引導幼兒:請小朋友看着圖片把故事生動的敘述一遍。

6、情景表演:小朋友們,故事我們學完了,現在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來表演,誰願意當小猴子、兔子、鴨子……(教師指導幼兒一起表演故事內容,理解故事內容)。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小猴子爲什麼能想到這些小動物要的圓圈是什麼呢?(因爲它動腦筋思考)對,我們小朋友要像小猴子一樣做一個善於思考的聰明孩子。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聽,讓他們猜猜這些圓圈代表的是什麼?

故事:小猴賣圈

小猴是百貨商店的售貨員,他很聰明,很會動腦筋。一天,店裏來了4個顧客每人手裏拿着一張紙片,每張紙片紙片上畫着一個“ο”(圓圈)。咦!這個“ο”是什麼意思呢?小猴摸摸腦袋想辦法:噢,有辦法了。小猴問小鴨:“你買這個圓圈去幹什麼呀?”小鴨說:“我要學游泳。”小猴說知道了,給了小鴨一個大紙包。小鴨付了錢,高興地走了。小猴問小貓:“你爲什麼買圓圈?”小貓說:“我想用它照着洗臉、梳頭。”小猴又拿一個紙袋裝上東西給小貓,小貓看看,滿意地笑了,付了錢。小猴問小狗:“你爲什麼買圓圈?”小狗舉起手中的鐵鉤子說:“我的鐵鉤都有了,就差這個圈啦。”小猴很快把一個東西裝入紙袋,賣給了小狗。小猴問小老虎:“你爲什麼買圓圈?”小老虎說:“瞧我腳上的新球鞋都有了,就等着它踢呢。”小猴很快拿出一個紙袋裝上東西,丟給了小老虎,小老虎滿意的走了。最後輪到小兔,小兔說:“媽媽說讓我用它當早點。”小猴拿出一個食品袋,裝了三四樣東西賣給小兔,小兔一蹦一跳回家了。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本次活動,我認爲較好的有以下兩點值得總結:

1、以幼兒興趣爲出發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本次活動,我以小猴賣圈爲主線,貫穿始終,主題單一,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內容淺顯易懂,便於幼兒學習理解和掌握。同時,活動以圈這樣一個幼兒常見的事物讓其展開豐富的聯想,爲發展幼兒的想象和發散性思維能力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2、營造積極、寬鬆的師幼互動氛圍,深入有效地參與和引導。我們知道,幼兒認知的顯著特點是透過他們的自身活動來發生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從而獲得經驗。正如皮亞傑所說:“兒童獲取經驗不是來源於物體本身,而是來源於對物體的操作和動作的內化。”爲此,我透過讓幼兒玩一玩、看一看、聽一聽、講一講等活動讓幼兒主動、積極地去學習逐步擺脫學習中幼兒對教師的依賴和思維的惰性,進而把學習過程變爲師生雙方積極互動的良性循環過程,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特別是續編故事環節整個過程,氣氛自由、寬鬆,老師沒有過多的干預,只是適時地“導”,真正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師與幼兒形成了良好、積極和互動關係,而孩子也在親歷表演過程這種有效互動中建構了自己的知識經驗,獲得學習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猴賣圈》教案2

目標:

1、能安靜地聽故事,並積極思考和參與活動。

2、感受故事中小猴的特點,根據故事情節推斷出小鴨、小狗、小貓、小老虎和小白兔所要的"圈"各表示什麼。

3、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開展商店遊戲。

準備:

1、小猴毛絨玩具一個,小鴨、小狗、小貓、小老虎和小白兔的頭飾各一個。

2、故事磁帶、錄音機。

3、小猴頭飾、"圈"圖片。

4、黑板上貼好各種"圈"圖片。

5、聰明豆

過程:

一、激發興趣師:小朋友,老師黑板上畫的是什麼?(圓圈)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圓的呢?(幼兒自由發言)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非常聰明的小客人,大家看,它是誰啊?(出示毛絨玩具小猴)小猴開了家動物圓圈百貨商店,它的商店裏有哪些東西是"圓"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一聽《小猴賣圈》的故事。"圈"是什麼東西呢?買"圈"幹什麼?你們猜會有哪些小動物來買它的東西呢?請小朋友仔細聽故事,聽完後老師要請你回答問題。(放故事錄音)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

(一)欣賞第一遍故事錄音

師:嗯,小朋友聽得真認真,現在請仔細聽老師提問:

1、誰知道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都是有誰來小猴兒的商店買圓圈圈了呢?(有小鴨、小狗、小貓、小老虎和小白兔)(幼兒邊回答老師邊在黑板上出示相應的頭飾圖片)

(二)欣賞第二遍故事

師:這麼多小動物都來小猴的商店裏買圓圈圈,那麼它們買的圓圈圈是同樣的東西嗎?(不是)那小動物們告訴小猴子自己買的東西叫什麼名字了嗎?(沒有)聰明的小猴子是怎麼知道小動物們要買的東西是什麼的呢?你能猜出小猴都是把什麼東西賣給了這五名顧客嗎?下面老師和你們一起來把故事講一遍,從故事中找一下答案。

師:師邊講故事,邊提問:

1、小鴨進店的時候,小猴怎麼問小鴨的?

師:小朋友一起學着小猴子的樣子問一問"你買圓圈圈幹什麼用啊?"小鴨是怎麼回答的?誰來學一學?(我要用它學游泳。)

2、小貓進店的時候,小猴怎麼問小貓的?

師:小朋友一起學着小猴子的樣子問一問"你買圓圈圈幹什麼用啊?"小貓是怎樣回答的?(我用它照着洗臉、梳頭。)

3、小狗進店的時候,小猴怎麼問小狗的?

師:小朋友一起學着小猴子的樣子問一問"你買圓圈圈幹什麼用啊?"小狗是怎樣回答的?(我要用它來洗臉。)

4、小老虎進店的時候,小猴怎麼問小老虎的?

師:小朋友一起學着小猴子的樣子問一問"你買圓圈圈幹什麼用啊?"小老虎又是怎麼說的呢?(我新球鞋都買了,就等着圓圈圈踢呢。)

5、小兔進店的時候,小猴怎麼問小兔的?

師:小朋友一起學着小猴子的樣子問一問"你買圓圈圈幹什麼用啊?"小白兔又是怎麼回答的呢?(明天早晨,我要用圓圈圈當早點。)

師小結:嗯,真是一個聰明的小猴子,問清楚了小動物們買圓圈圈幹什麼用,當然就能猜出它們要買的東西是什麼了。

小朋友,你猜出來了嗎?我們來看看你猜的和小猴子猜的一樣不一樣?

三、猜商品小鴨子買圓圈圈幹什麼用啊?(在小鴨子頭飾下出示圈卡)一起學着小鴨子的樣子說一說(我要用它學游泳)能用來學游泳的圓圈圈叫什麼名字呢?誰猜出來了請舉手。(救生圈)我們看他猜的和小猴猜的一樣不一樣?(把圈卡反過來,猜對了的獎勵一個聰明豆)(用同樣的方法猜出小貓、小狗、小老虎和小白兔各買了什麼。)師小結:嗯,小朋友都猜對了,你們都是像小猴子一樣聰明的小朋友。小鴨、小貓、小狗、小老虎、小白兔買的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是什麼形狀的?(圓形)所以都用圓圈代替。

四、遊戲《小猴賣圈》

師:現在,五名小顧客都買到了自己滿意的商品。嗯,老師知道小朋友們最喜歡做遊戲了,現在老師想和小朋友們玩一個小遊戲,請一名小朋友來做小猴子,再請五名小顧客,咱們一起來把《小猴賣圈》這個故事表演一遍好嗎?(戴頭飾、對話表演故事)不過到小猴子的百貨商店買東西有一個規定,就是不能說出你要買的東西叫什麼名字,只能說出你要用它來幹什麼,能做到嗎?(能)老師再找一名小朋友扮演小猴來賣圓圈圈。

師:好,小猴的商店開張,這裏是銀行,買東西的顧客可以先到銀行來取錢,誰先來買?注意來買東西的顧客要大點聲音說出你要買的東西是用來幹什麼的,讓小猴子聽清楚,後面等待的顧客要保持安靜。

五、結束時間不早了,動物百貨商店也該下班了,明天小猴子又要去進貨了,這次它想進一些長方形的商品,他能進些什麼商品呢?這種商品又有什麼用呢?請小朋友回家幫小猴想一想,明天告訴小猴好嗎?今天小朋友就先跟小猴說再見吧。(出示小猴毛絨玩具)

《小猴賣圈》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小動物要買的“○”是什麼東西。

2、學習詞:買、賣、售貨員。

3、引導幼兒學說完整的話。

4、根據《小猴賣“○”的故事》仿編出新的故事《小猴賣“□”》。

5、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6、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中的“○”爲何物。

2、透過對“○”的描述,引導幼兒想象出,相應的物體,有利於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3、豐富幼兒經驗,掌握新的字詞和故事中買賣物品的用途及名稱。

4、如何讓每位幼兒都參與到語言活動中來,並能清晰說出自己的想法。

5、如何指導幼兒仿編故事

教學方法:

表演法、遊戲法

教學準備:

1、救生圈、圓形鏡子、小鼓、足球、圓形餅乾的實物和小圖

2、手帕、方形鏡子、鬧鐘、書包、方形餅乾的實物

3、小猴、小鴨、小貓、小狗、小老虎、小兔頭飾各一

4、字卡“售貨員”、“買”、“賣”

5、佈置一個“兒童百貨商店”,黑板一塊

6、幼兒座位按弧形擺好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隨音樂邊拍手邊有精神的進活動室,找到位置後坐好。

二、教學部分

(一)瞭解幼兒百貨商店的商品

1、教師扮演小猴:小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兒童百貨商店,我是售貨員小猴,你們好。(引導幼兒和小猴打招呼)

2、學習詞:售貨員、買、賣

(1)師:你們知道售貨員是做什麼的嗎?(將字卡“售貨員”貼在黑板上)什麼是買?什麼是賣?(將字卡“買”、“賣”貼在黑板上)

(2)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意思來說一說什麼是“售貨員”和“買”“賣”,教師講評

3、師:你們看看,我們的兒童百貨商場裏都有什麼商品呢?(鼓勵幼兒一一說出商品名稱)

4、師:這些商品都是什麼形狀的?(圓形)

(二)開展遊戲小猴賣○

1、學說完整的話

師: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來當小猴售貨員,我來扮演顧客,當我要買東西時,售貨員要說;“某某,你想買什麼呀?你買圓圈幹什麼呀?(集中學說兩便)

2、分配角色,開始遊戲

(1)請一名幼兒扮演小猴售貨員,教師扮演顧客小鴨,引導幼兒說出:小鴨你想買什麼呀?小鴨說:我想買圓圈。小猴說;你買圓圈幹什麼呀?小鴨:我用它學游泳(教師引導幼兒動腦筋,說出顧客想買的物品名稱,並把物品賣給顧客)

(2)請一名幼兒扮演小猴售貨員,教師扮演顧客小貓,引導幼兒說出:小貓你想買什麼呀?小貓說:我想買圓圈。小猴說;你買圓圈幹什麼呀?小貓:我想用它照着洗臉,梳頭(教師引導幼兒動腦筋,說出顧客想買的物品名稱,並把物品賣給顧客)

(3)請一名幼兒扮演小猴售貨員,教師扮演顧客小狗,引導幼兒說出:小狗你想買什麼呀?小狗說:我想買圓圈。小猴說;你買圓圈幹什麼呀?小狗:我有鼓錘了,就差個圓圈敲了(教師引導幼兒動腦筋,說出顧客想買的物品名稱,並把物品賣給顧客)

(4)請一名幼兒扮演小猴售貨員,教師扮演顧客小老虎,引導幼兒說出:小老虎你想買什麼呀?小老虎說:我想買圓圈。小猴說;你買圓圈幹什麼呀?小老虎:我新球鞋也有了,正等着圓圈圈踢呢!(教師引導幼兒動腦筋,說出顧客想買的物品名稱,並把物品賣給顧客)

(5)請一名幼兒扮演小猴售貨員,教師扮演顧客小兔,引導幼兒說出:小兔你想買什麼呀?小兔說:我想買圓圈。小猴說;你買圓圈幹什麼呀?小兔:媽媽講,明天早晨讓我用圓圈圈當早飯(教師引導幼兒動腦筋,說出顧客想買的物品名稱,並把物品賣給顧客)

(三)教師有感情講述故事一遍

師:小朋友們真棒,都猜出了小動物們要買的東西是什麼。現在,老師就把這個故事完整的給大家講一遍。(講述中,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圓圈,讓幼兒更直觀瞭解圓圈和小動物所購買的商品的共同點)

(四)幫助幼兒加深理解故事內容

1、師:小鴨買的是什麼?(救生圈)你怎麼知道是救生圈呢?(小鴨說:我用它學游泳,救生圈是圓形的)教師把小鴨頭飾和救生圈小圖貼在一起

2、師:小貓買的是什麼?(鏡子)你怎麼知道是鏡子呢?(小貓說:我想用它照着洗臉梳頭,鏡子是圓形的)教師把小貓頭飾和鏡子小圖貼在一起

3、師:小狗買的是什麼?(小鼓)你怎麼知道是小鼓呢?(小狗舉起鼓錘說我等着敲圓圈呢,小鼓是圓形的)教師把小狗頭飾和小鼓小圖貼在一起

4、師:小老虎買的是什麼?(足球)你怎麼知道是足球呢?(小老虎說我有新球鞋了,正等着圓圈踢呢,足球是圓形的)教師把小老虎頭飾和足球小圖貼在一起

5、師:小兔買的是什麼?(餅乾)你怎麼知道是餅乾呢?(小兔說媽媽讓我用圓圈當早飯,餅乾是圓形的)教師把小兔頭飾和餅乾小圖貼在一起

(五)師幼一起復述故事

師: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小猴賣○賣的是救生圈、鏡子、小鼓、足球和餅乾,我們一起把故事講一遍好嗎?(教師大聲,幼兒可以小聲,教師及時講評)

(六)仿編故事小猴賣“□”

1、鼓勵幼兒參與仿編

(1)師:小朋友們說的可真棒,剛纔小猴賣的是○,現在你們看它賣的是什麼?(教師在黑板上畫出“□”)

(2)我們玩一個小猴賣“□”的遊戲好不好?誰願意扮演顧客?(請5名幼兒扮演小鴨、小貓、小狗、小老虎、小兔,站到前面來。)

2、仿編故事

(1)教師仿編故事《小猴賣“□”》開頭:小猴是兒童百貨商店的售貨員,它很愛動腦筋,一天,來了5個小夥伴,手裏都拿着一張紙,紙上畫着“□”,這 “□”是什麼意思?小猴摸摸腦袋,有辦法了。現在全班小朋友就是小猴,你們應該對顧客怎麼說呢?(學說完整的話:某某,你想買什麼呀?你買正方形幹什麼呀?)

(2)教師出示手帕,請戴小兔頭飾的幼兒進行仿遍,如說不出,可請其他幼兒幫助。

(3)教師出示方形鏡子,請戴小貓頭飾的幼兒進行仿遍,如說不出,可請其他幼兒幫助。

(4)教師出示方形鬧鐘,請戴小狗頭飾的幼兒進行仿遍,如說不出,可請其他幼兒幫助。

(5)教師出示方形書包,請戴小老虎頭飾的幼兒進行仿遍,如說不出,可請其他幼兒幫助。

(6)教師出示方形餅乾,請戴小兔頭飾的幼兒進行仿遍,如說不出,可請其他幼兒幫助。

3、請幼兒說出物品的名稱,

師:5位顧客都買到了自己需要的“□”,大家一起告訴我,它們是什麼(手帕、方形鏡子、鬧鐘、書包、方形餅乾)

4、集體講述故事小猴賣“□”

師:我們又編了一個新的故事,一起講一遍好不好?

三、結束部分

1、兒童百貨商店裏還有許多各種形狀的商品,小朋友可以根據各種它們的不同形狀編出不同的故事,你還想編出小猴賣什麼?回到家裏把你編好的故事給爸爸媽媽講一講好嗎?

2、師幼共同收拾活動材料。

教學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調動起了幼兒的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每名幼兒都能夠參與進來,他們能夠清晰、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意願,對於不愛舉手和膽小的幼兒也能說出完整的話或重複別人的發言。仿編故事過程中,教師提供了事先準備好的物品,是否可以讓幼兒自己想象着編呢?在小猴賣“○”和小猴賣“□”中對於幼兒的講述教師沒有分步驟小結,沒有引導幼兒將這段話完整的複述一遍,以至於在後面整篇故事的複述中能力稍差的幼兒有些吃力,但整個教學過程較完整、緊湊,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小百科:猴子是一個總稱。靈長類中很多動物我們都稱之爲猴。靈長目是哺乳綱的1目,動物界最高等的類羣,大腦發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指)對握。他也是中國十二生肖之一。

《小猴賣圈》教案4

教案目標

1、理解內容,能根據中各種動物的語言分析出小動物要的“○”各表示什麼,並學說句式“我想買個圓圈,我要用它……”

2、感知中小猴的形象特點,懂得做事要動腦筋。

教案准備

Ppt鐵鉤子

教案過程

一、引出課題,揭發幼兒興趣。

1.用猜謎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柴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動物,猜猜他是誰呢?

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樹是能手,擅長模仿人動作,家中沒有山中有。(PPT1猴子)

二、理解,學說對話。

1、教師講述第一段

1)(PPt2百貨商店)、師:這隻猴子是一家百貨商店的售貨員,它很聰明,肯動腦筋,今天店裏來了五位顧客,我們猜會是誰呢?(幼兒隨意猜測)

2)我們一起來看到底是誰呢?(ppt3動物)師小結:哦,原來是小鴨、小貓、小狗、小老虎還有小兔。

3)(ppt4圓圈)看他們每個人手上都拿着一張紙片上面還畫着什麼呀?(圓圈)這個像什麼呢?

4)小朋友說了這麼多象圓圈一樣的東西,那他們拿着圓圈要到小猴這來買什麼呢?小猴拍拍自己的腦袋說:哦,有了,我問清楚他們買圓圈幹什麼,不就知道他們要買什麼了嗎?

2—學說對話,猜每個圈是什麼

1)解決第一個圈

(ppt5小鴨)師:第一位顧客是小鴨,小猴看到小鴨會怎麼問它呢?(聽錄音小猴說)我們一起來學小猴問小鴨。(帶着孩子一起說)

師:那小鴨會怎麼回答小猴呢?小朋友聽好哦。(聽錄音小鴨)

我們一起來學小鴨說說看。

師:小鴨買的圓圈是什麼呢?(單擊圓圈)你是怎麼知道的。

2)解決第二個圈

師:第二位顧客會是誰呢?(ppt6小貓)哦原來是小貓。

師:小猴看到小貓會怎麼問呢?誰來試試(請個別幼兒說)他說的真好,我們一起來學學。

師:小貓怎麼回答小猴的呢?(聽小貓錄音)

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貓說(邊說邊做動作)

師:小貓買的圓圈是什麼?(一起說單擊圓圈)對了,就是鏡子。你們真棒,像小猴一樣聰明,愛動腦筋。

3)解決第三個圓圈

(ppt7小狗)第三位顧客是小狗,我們一起來幫小猴問問狗,它要買什麼呢?(小狗,請問你要買圓圈什麼呀)

師:這時小狗舉起手上的鐵鉤子,它會怎麼對小猴說呢?要告訴小猴圓圈的用處,但不能告訴它是什麼。(個別幼兒回答)

猜小狗買的圓圈是什麼?(ppt鐵環)有誰會玩嗎?

4)第四個圓圈

(ppt8小老虎)我們一起來看第四位顧客是?小猴看到小老虎會怎麼問呢?誰來做小猴,我來做小老虎。(教師和幼兒共同表演,分組表演)

師:那小猴會拿什麼給小老虎呢?(單擊圓圈)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5)第五個圈

(ppt小兔)師:最後一位顧客肯定是小兔了,它會要買什麼呢?我們來幫小猴問問看吧。

師:小兔肚子有點餓了,它會怎麼對小猴說呢?

小兔買的圓圈是什麼呀?

小猴拿了一個食品袋在裏面裝了三四樣東西,小兔拿着袋子蹦蹦跳跳的回家了。

師小結:小動物們在小猴的百貨商店都買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小鴨買了游泳圈、小貓買了鏡子、小狗買了鐵環、小老虎買了足球、小兔買了蛋糕。可是他們爲什麼只在紙片上畫個圓圈呢?

6)這個還沒有名字呢?誰能幫他想個好聽的名字。(ppt10)

三、拓展經驗

除了裏的游泳圈、鏡子、鐵環、足球和蛋糕可以用圓圈代替,還有好多東西也可以用圓圈代替呢。今天小猴也爲我們大家準備了好多購物卡,請你去他的百貨商店買東西。要求,要和小動物們一樣不能說出你要買的東西的名字,只能說我要買個圓圈,我要用它幹什麼。

柴老師這也有張購物卡,聽我是怎樣和小猴說的(我要買個圓圈,我要用它放在腰間轉一轉)我要買的是什麼?(呼啦圈)不能把呼啦圈說出來。我們小朋友拿着購物卡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要買什麼。

《小猴賣圈》教案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故事中各種動物的語言分析出小動物要的"○"各表示什麼。

2.引導幼兒在理解童話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感知童話故事中小猴的形象特點。

3.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開展商店遊戲。

活動準備:圖片、課件、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談話:小朋友,你們到商店買過東西嗎?買過什麼東西?你是怎麼買的?

小結:買東西時必須告訴別人你要買的東西,付了錢就可以拿走了。可是有個百貨商店的售貨員小猴卻遇到了一個難題,什麼難題呢?聽老師給你們講故事"小猴賣圈"。

2.教師帶幼兒邊看課件邊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小猴是百貨商店的售貨員,它很會動腦筋。一天, 來了五個夥伴,手裏都拿着一張紙片,紙片上畫着個"〇"。 "咦,這'〇'是什麼意思?"小猴糊塗了。小朋友,你們覺得這個"○"是什麼呢?(幼兒猜想)小朋友是這麼認爲的,小猴是怎麼做的呢!繼續聽老師給你們講。

3.教師把故事講完。

提問:有哪幾個小動物?小猴有沒有讓他們滿意地買到所需要的東西?他想了個什麼辦法?小猴賣給他們的"○"到底各是什麼呢?現在咱們再一起來想一想。

4.教師利用課件邊講邊提問,引導分析各種小動物的"○"各表示什麼。

1)解決第一個"○":開啟小猴和小鴨圖片,講述這一段後提問:小鴨買的"〇"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游泳圈)。

2) 接着誰又來了?開啟小貓教具,講述本段後提問:小貓買的"〇"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鏡子)。小貓拿到鏡子後,照了照,滿意地走了。滿意是什麼意思?

3)後來,誰來了?(開啟圖片)講述本段,小狗買的"〇"是什麼?你怎麼知道的?(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鐵環)。

4)後來,誰來了?(開啟圖片)講述本段,小老虎買的"〇"是什麼?你怎麼知道的?(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足球)。

5)最後,輪到誰了?開啟小兔講述本段:小兔買的"〇"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蛋糕)。

6) 小動物買的是游泳圈、鏡子、足球和蛋糕,爲什麼只在紙片上畫個圓呢? (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是圓的)你覺得小猴是隻什麼樣的小猴呢?

5、玩商店的遊戲。

小朋友講得不錯,但你發現小動物們買東西和咱們平是買東西有什麼不一樣?(平時,直接說就可以了,他們畫出所買東西的形狀,告訴他幹什麼用就可以了)對,下面我們就一起玩個開商店的遊戲,規則就是剛纔小朋友說的,畫出你要買的東西的形狀,告訴售貨員幹什麼用就行了。看,老師這兒就是商店了,我這兒有許多東西,我來當售貨員。小朋友當顧客。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卡片和一支筆在你們的小椅子下面,小朋友拿出來畫一畫你要買的東

西的形狀,你想多買,你就多畫,形狀,一定要準確。

活動延伸:

回家給爸爸媽媽講"小猴賣圈"的故事。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本次活動,我認爲較好的有以下兩點值得總結:

1、以幼兒興趣爲出發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本次活動,我以小猴賣圈爲主線,貫穿始終,主題單一,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內容淺顯易懂,便於幼兒學習理解和掌握。同時,活動以圈這樣一個幼兒常見的事物讓其展開豐富的聯想,爲發展幼兒的想象和發散性思維能力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2、營造積極、寬鬆的師幼互動氛圍,深入有效地參與和引導。我們知道,幼兒認知的顯著特點是透過他們的自身活動來發生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從而獲得經驗。正如皮亞傑所說:“兒童獲取經驗不是來源於物體本身,而是來源於對物體的操作和動作的內化。”爲此,我透過讓幼兒玩一玩、看一看、聽一聽、講一講等活動讓幼兒主動、積極地去學習逐步擺脫學習中幼兒對教師的依賴和思維的惰性,進而把學習過程變爲師生雙方積極互動的良性循環過程,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特別是續編故事環節整個過程,氣氛自由、寬鬆,老師沒有過多的干預,只是適時地“導”,真正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師與幼兒形成了良好、積極和互動關係,而孩子也在親歷表演過程這種有效互動中建構了自己的知識經驗,獲得學習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猴賣圈》教案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故事中各種動物的語言分析出小動物要的"○"各表示什麼。

2.引導幼兒在理解童話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感知童話故事中小猴的形象特點。

3.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開展商店遊戲。

活動準備:圖片、課件、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談話:小朋友,你們到商店買過東西嗎?買過什麼東西?你是怎麼買的?

小結:買東西時必須告訴別人你要買的東西,付了錢就可以拿走了。可是有個百貨商店的售貨員小猴卻遇到了一個難題,什麼難題呢?聽老師給你們講故事"小猴賣圈"。

2.教師帶幼兒邊看課件邊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小猴是百貨商店的售貨員,它很會動腦筋。一天, 來了五個夥伴,手裏都拿着一張紙片,紙片上畫着個"?"。 "咦,這'?'是什麼意思?"小猴糊塗了。小朋友,你們覺得這個"○"是什麼呢?(幼兒猜想)小朋友是這麼認爲的,小猴是怎麼做的呢!繼續聽老師給你們講。

3.教師把故事講完。

提問:有哪幾個小動物?小猴有沒有讓他們滿意地買到所需要的東西?他想了個什麼辦法?小猴賣給他們的"○"到底各是什麼呢?現在咱們再一起來想一想。

4.教師利用課件邊講邊提問,引導分析各種小動物的"○"各表示什麼。

1)解決第一個"○":開啟小猴和小鴨圖片,講述這一段後提問:小鴨買的"?"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游泳圈)。

2) 接着誰又來了?開啟小貓教具,講述本段後提問:小貓買的"?"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鏡子)。小貓拿到鏡子後,照了照,滿意地走了。滿意是什麼意思?

3)後來,誰來了?(開啟圖片)講述本段,小狗買的"?"是什麼?你怎麼知道的?(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鐵環)。

4)後來,誰來了?(開啟圖片)講述本段,小老虎買的"?"是什麼?你怎麼知道的?(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足球)。

5)最後,輪到誰了?開啟小兔講述本段:小兔買的"?"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蛋糕)。

6) 小動物買的是游泳圈、鏡子、足球和蛋糕,爲什麼只在紙片上畫個圓呢? (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是圓的)你覺得小猴是隻什麼樣的小猴呢?

5、玩商店的遊戲。

小朋友講得不錯,但你發現小動物們買東西和咱們平是買東西有什麼不一樣?(平時,直接說就可以了,他們畫出所買東西的形狀,告訴他幹什麼用就可以了)對,下面我們就一起玩個開商店的遊戲,規則就是剛纔小朋友說的,畫出你要買的東西的形狀,告訴售貨員幹什麼用就行了。看,老師這兒就是商店了,我這兒有許多東西,我來當售貨員。小朋友當顧客。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卡片和一支筆在你們的小椅子下面,小朋友拿出來畫一畫你要買的東西的形狀,你想多買,你就多畫,形狀,一定要準確。

活動延伸:

回家給爸爸媽媽講"小猴賣圈"的故事。

《小猴賣圈》教案7

活動目標:

1、體驗表演的樂趣,能夠積極地參與活動

2、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故事中各種動物的語言分析出小動物要的“○”各表示什麼,

3、根據生活經驗,創編故事。

重點:體驗表演的樂趣,能夠積極參與活動

難點: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創編故事。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瞭解十二生肖,小猴賣圈ppt

活動過程:

一、猜謎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都知道十二生肖吧?現在我來說一個謎語請你們來猜猜什麼動物

一物像人又象狗,

爬竿上樹是能手,

擅長模仿人動作,

家裏沒有山中有。

2、老師小結:今天啊,有一隻小猴的圓圈百貨商店開張了,哎,會有誰來買東西呢?他們買“○”幹什麼用?

現在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看一看,《小猴賣“○”》的故事

二、理解故事,猜想小動物要的“○”各表示什麼。

1)解決第一個“○”:

師:第一個顧客是誰呀?哎,小鴨子拿着一個圈,她對小猴子說:想用圓圈來學游泳,小朋友說說小鴨子買的會是什麼呢?

對了,是游泳圈!(幼兒說出後,教師點擊ppt圓圈揭示正確答案:游泳圈)。

咦,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2)解決第二個“○”:

師:看,是一隻很漂亮的小貓,她買“〇”來做什麼呢?我們來聽聽是怎麼說的, “我要用圓圈照着洗臉梳頭。”小朋友們猜出來了嗎?

3)解決第三個“○”:

師:這次是小狗來了,小狗舉起手中的鐵鉤子對小猴子說“我就缺個圈了”?(出示鐵鉤子)。你們說說小狗買的“〇”是什麼?(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鐵環)。

4)解決第四個“○”:

師:小老虎也來買圈了,小老虎有話對你們說,注意聽了:“小朋友們,我對猴子說我連新球鞋都有了,正等着圈踢呢,呵呵,你們猜出來了嗎?(老虎:你們說的真不錯)

5)解決第五個“○”:

師:最後一個顧客是小兔,我們來看看,小兔子是怎麼說的,“媽媽說講,明天早晨,讓我用圈當早點”那小兔買的“〇”是什麼? (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餅乾或蛋糕)。

教師配樂完整講述故事。

師:現在老師給小朋友們來說說這個故事《小猴賣圈》

提升小結:小動物買的是游泳圈、鏡子、鐵環、足球和蛋糕,爲什麼只在紙片上畫個圓呢?(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是圓的)

你喜歡這隻小猴嗎,爲什麼?

三、拓展經驗。

師:你知道還有哪些東西也可以用圓圈代替?

四、玩遊戲。

1、教師扮演顧客,請小朋友來猜猜

現在我想買個圈,我要用它來喝水,你們猜猜是什麼。

《小猴賣圈》教案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故事中各種動物的語言分析出小動物要的“○”各表示什麼,並學說句式“我想買個圓圈,我要用它……”

2、感知故事中小猴的形象特點,懂得做事要動腦筋。

3、透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準備

商場背景和小猴、小鴨、小貓、小狗、小老虎、小兔頭飾各一,ppt。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1、出示“〇”卡片,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師:老師帶來一張卡片,小朋友們看,上面有什麼呀(圓圈)?這個“〇”像什麼?(幼兒猜想)

2、師:小朋友真棒,剛纔說了很多。有一隻小猴是百貨商店的售貨員,他很聰明,愛動腦筋,開了一個圓圈百貨商店,你們想知道他的店裏有哪些圓的東西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小猴賣“〇”》(幼兒學說故事名稱),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理解故事、學說對話。

1、看PPT猜測

師:小猴的圓圈百貨商店有那些圓的東西呢?你猜猜會有誰來買他的東西?他們買“O”幹什麼用?

2、教師分段講述

小猴是百貨商店的售貨員。一天,店裏來了五位顧客,每人手裏都拿着一張紙片,每張紙片上畫着一個“O”(圓圈)。咦!這個“O”是什麼意思呢?

提問:小猴的百貨商店來了哪幾位客人?他們手裏都拿着什麼?那你們覺得這個“O”是什麼呢?誰來說一說。

銜接語:小猴賣給大家到底是什麼?我們接着往下看。

3、幼兒猜想根據各種動物的語言分析出小動物要的“○”各表示什麼。

(1)解決第一個“O”:

師:小猴問了小鴨什麼問題?小鴨是怎麼回答的?

請幼兒說一說,誰能用“我要用圓圈學……”(說一說,大家一起說“我想買個圓圈,我要用它學游泳”)。

師:小鴨買的“〇”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幼兒說出後,教師點擊PPT圓圈揭示正確答案:游泳圈)。

(2)解決第二個“O”:

師:小貓買的“〇”是什麼?小貓要用圓圈幹什麼?你怎麼知道?(請幼兒說一說:“我想買個圓圈,我想用它照着洗臉、梳頭”幼兒說出後,教師點擊PPT圓圈揭示正確答案:鏡子)

小貓拿到鏡子後,照了照,滿意地笑了。滿意是什麼意思?(請小朋友也來學小貓照着鏡子洗洗臉、梳梳頭)

(3)解決第三個“O”:

師:小狗舉起手中的鐵鉤子說了什麼?老師這裏也有一個鐵鉤子。(出示鐵鉤子)用這個鐵鉤子和小熊一起玩什麼。小狗買的“〇”是什麼?(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鐵環)。請一名幼兒學一學滾鐵環。

(4)解決第四個“O”:

師:小老虎對怎麼對小猴說的?新球鞋和比賽跟小老虎買的圓圈有什麼關係。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小老虎買的“〇”是什麼?(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足球)。

(5)解決第五個“O”:

師:小兔要用圓圈當什麼?大家學一學。那小兔買的“〇”是什麼?(幼兒說出後,教師開啟正確答案:餅乾或蛋糕)。

4、教師配樂完整講述故事。

師:小動物明明買的是游泳圈、鏡子、鐵環、足球和蛋糕,爲什麼只在紙片上畫個圓呢?請大家再來仔細的聽一聽故事?

師:小動物買的是游泳圈、鏡子、鐵環、足球和蛋糕,爲什麼只在紙片上畫個圓呢?(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是圓的)你喜歡這隻小猴嗎,爲什麼?和邊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

三、拓展經驗。

師:除了故事裏的游泳圈、鏡子、鐵環、足球和蛋糕可以用圓圈代替,你知道還有哪些東西也可以用圓圈代替?

四、玩商店的遊戲。

今天小猴也給大家準備了購物卡。請你也來玩“小猴賣圈”的遊戲。有個要求:要像小動物買東西一樣,不能說出要買東西的名字,只能說我要用圓圈幹什麼。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本次活動,我認爲較好的有以下兩點值得總結:

1、以幼兒興趣爲出發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本次活動,我以小猴賣圈爲主線,貫穿始終,主題單一,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內容淺顯易懂,便於幼兒學習理解和掌握。同時,活動以圈這樣一個幼兒常見的事物讓其展開豐富的聯想,爲發展幼兒的想象和發散性思維能力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2、營造積極、寬鬆的師幼互動氛圍,深入有效地參與和引導。我們知道,幼兒認知的顯著特點是透過他們的自身活動來發生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從而獲得經驗。正如皮亞傑所說:“兒童獲取經驗不是來源於物體本身,而是來源於對物體的操作和動作的內化。”爲此,我透過讓幼兒玩一玩、看一看、聽一聽、講一講等活動讓幼兒主動、積極地去學習逐步擺脫學習中幼兒對教師的依賴和思維的惰性,進而把學習過程變爲師生雙方積極互動的良性循環過程,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特別是續編故事環節整個過程,氣氛自由、寬鬆,老師沒有過多的干預,只是適時地“導”,真正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師與幼兒形成了良好、積極和互動關係,而孩子也在親歷表演過程這種有效互動中建構了自己的知識經驗,獲得學習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猴賣圈》教案9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透過聆聽、角色扮演等學習小動物之間的對話,並能大膽表述。

2.結合故事中動物的語言猜想出小動物的“○”各表示什麼,體驗猜想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小猴賣》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結合故事匯入部分,猜測動物的“”表示什麼。

1.結合提問,回憶生活中圓形的物品。

(1)教師:看,這個是什麼啊?(圓圈)生活中的哪些東西是圓的呢?

2.結合故事,大膽猜測“”表示什麼。

(1)引入故事,激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猴是圓圈商店的售貨員,他很聰明,肯動腦筋。一天,店裏來了三位客人,每人手裏拿着一張紙片,每張紙片上畫着一個“”。咦,這個圓圈是什麼意思呢?小猴摸摸腦袋想辦法:有了,我要問清楚這個“”的用處。小猴問小鴨:“你買圓圈幹什麼呀?”小鴨說:“我要學游泳。”小猴拿了個大紙包遞給小鴨,小鴨看了看高興地付錢走了。

(2) 猜測小鴨的“”表示什麼。

教師:小鴨高興地走了,肯定是小猴猜對了,你猜對了嗎?噓,不要告訴旁邊的小朋友,悄悄地告訴我。

教師:小朋友們真棒,都猜對了。

(3)猜測小貓的“”表示什麼。

教師:小貓也來了小猴的圓圈商店,小猴問小貓:“你買圓圈幹什麼呀?”小貓說:“我想用它照着洗臉、梳頭。”小猴拿個大紙包遞給小貓。小貓看了看,付了錢,滿意地走了。

教師:小貓付了錢滿意地走了,小猴肯定又猜對了,你猜對了嗎?一起來告訴我。哇,大家猜的都一樣啊。

(4)猜測小老虎的“”表示什麼。

教師:最後來了小老虎,小猴問小老虎:“你買圓圈幹什麼呀?”小老虎說:“瞧,我腳上的新球鞋,今天我有一場比賽呢?”小猴拿個大紙包賣給了小老虎。

教師:想一想又是新球鞋,又是比賽,小老虎買的圓圓的是什麼呢?(足球)原來,小老虎買了足球是去參加比賽的。

(5)圍繞故事,再次聯想動物的“”表示什麼。

教師:今天,小猴的圓圈商店來了哪幾位顧客啊?(小鴨、小貓、小老虎)

教師:他們買了什麼東西呢?(游泳圈、鏡子、足球)

教師:它們買的東西都是什麼形狀的啊?(圓形)

教師小結:它們買的都是圓形的東西,小猴真聰明,讓顧客買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真能幹。

2.分段講述故事,學習動物之間的對話。

(1)採用教師和幼兒扮演不同角色的方法,學習小猴與小鴨之間的對話。

教師:讓我們再來聽一遍《小猴賣“”》的故事,仔細聽哦!

教師:小猴是怎麼問小鴨的?---“你買圓圈幹什麼呀?”

教師:小鴨又是怎麼回答的呢?---“我要學游泳。”

教師:我來做小猴,你們來做小鴨學一學它們的話。

(2)採用模擬動作的方法,學習小猴與小貓之間的對話。

教師:小猴是怎麼問小貓的?---“你買圓圈幹什麼呀?”(請幼兒回答)

教師:小貓說:“我想用它照着洗臉、梳頭。”(邊說邊做動作)

(3)採用上臺表演的方法,學習小猴與小老虎之間的對話。

教師:小猴怎麼問小老虎的?

教師:小老虎說:“瞧我腳上新球鞋,今天我們有一場比賽呢。”

教師:先找一個好朋友,分角色練習一下。我要邀請已經學會的小朋友上臺來表演。

3.創編故事,大膽講述自己需要的“”的作用。

教師:現在,我也開了一家圓圈商店,裏面所有的東西都是圓圓的,你們來買東西時不要告訴我你要買什麼,只要告訴我你買圓圈要幹什麼就可以了,我保證能讓你滿意?請你先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

教師:哇!今天生意真好,我店裏的東西快賣完了,我要去進貨了,你們想和我一起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