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2022幼兒園雨水節氣教案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幼兒園雨水節氣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2幼兒園雨水節氣教案

2022幼兒園雨水節氣教案1

教學說明:

“節氣歌”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語文園地”裏的“讀讀背背”的內容。一般老師上課也許只停留在讓孩子進行簡單的記憶。不過這樣的記憶效果並不好,等到六年級或者再長大一點,孩子就將曾經所學所記憶忘得一乾二淨。不僅是學生,我們也有很多老師,自己在這個方面的只是也比較欠缺。在教學過程中,我嘗試着根據自己的理解,注入一些新鮮的元素,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強記憶。

一、 詩詞匯入:

師:請認真聽老師背誦詩句,聽聽老師的朗讀裏隱藏着什麼密碼。

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3.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將紅色部分的字眼重讀。

師:聽出什麼祕密沒有?

生:每一首詩句裏都含有一個節氣。

師:是的,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節氣歌”(板書)

二、熟悉節氣歌

師:如果我告訴你我可以一口氣將節氣歌背誦下來,你們信不信?假如我背錯了你們會不會笑話我啊?

師當場背誦節氣歌。

師:掌聲在哪裏?誰來評價一下?

生:你讀得很好。

師:我不是讀的,是……

師:爲什麼老師可以背誦的這麼流暢呢?你們想試一試嗎?

生自由朗讀《節氣歌》三遍。

師:誰來讀一讀?大家一起讀一讀。評價。

師:知道這首節氣歌裏面有多少個節氣嗎?

生:二十四個節氣。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我在日曆上看到的。

生2:我在字典上找到的。

生3:我在語文書上92面找到的。

生4:王老師在一年級的時候告訴我們的`。

師:你們真了不起,可以透過不同的途徑瞭解這個知識。

師:想不想知道到底是哪二十四個節氣呢?請開書到92頁,認真讀一讀二十四個節氣。

師:誰來讀一讀這二十四個節氣?這些節氣分別對應“節氣歌”中的哪個字?請對照讀一讀。

師:“暑相連”指的是哪幾個節氣?“秋處露秋”是指哪四個節氣?

師:一年有12個月,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猜猜看,一個月有幾個節氣?每個節氣有多少天?

生: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每個節氣有15天。

師:清明以後是什麼節氣?我們剛剛度過了清明小長假,清明節是在4月4日,按照剛纔這位同學的回答,請你說一說穀雨大約是在哪一天?

生開始掰手指頭,而後紛紛告訴我“穀雨”這個節氣是在4月20日。

分組朗讀並評價以後再集體朗讀,最後點名背誦。

三、理解節氣歌:

師:請同學們豎着看二十四節氣歌每行的第一個字,你們又發現了什麼祕密?

生1:他們分別是春夏秋冬。

生2:每一行的第一個字都是“立”。

師:誰知道“立”的意思?

生:我知道這裏的“立”指的是“開始”的意思。

師:你太能幹了。“立夏”就是夏天的開始。那麼,“立春”呢“立冬”呢?“起立“呢?

生大笑。那是站起來的意思。

師:(恍然大悟狀)哦,原來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裏面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哦。

生得意的點頭。

師:(故作神祕狀)二十四節氣歌裏面蘊含着無窮的祕密呢,不但有好聽的好玩的,還會有好吃的哦,想知道嗎?

生更加精神飽滿的投入學習了。

師讀:春分秋分,晝夜平均。

師:春分、秋分——表示白天和夜晚長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師: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不同的地方在這兩個節氣會吃不同的食物。湖南地區一般夏至吃光糰子,冬至吃糯米飯,而在江南一帶有夏至吃三鮮的說法。北方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師: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曆的3月5日左右爲驚蟄。

師:學習二十四節氣有什麼好處呢?可以知道氣候的變化,古時候,勞動人民基本上是根據節氣的變化來進行農業生產的。而對於現代的我們來說,學習二十四節氣又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很好的繼承因此我們的好好學習,認真記憶。

四、觀看二十四節氣圖,增進學生對於節氣的感情。

2022幼兒園雨水節氣教案2

活動背景

今年夏天多雷雨,雨中雷電的轟鳴聲讓孩子們恐懼下雨,雨後天空中出現的彩虹讓孩子們又非常欣喜。透過雨水落到不同物體上產生的效果不同,引導幼兒想象雨水是有顏色變化的,讓幼兒感受雨水給世界帶來的美好和災害。瞭解下雨對人們的生活產生的作用和影響,正確認識雷雨現象,懂得保護自己,愛護環境。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想象雨水帶給不同季節裏景物的變化;講述自己對雨水變化的感受。

2、嘗試簡短兒歌的創編。

3、加深幼兒對雨水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危害的認識,促進幼兒樹立愛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透過回憶、想象表述雨水的多種特徵。

活動難點:帶領幼兒歸納提升兒歌內容。

活動準備

《大雨小雨》歌曲、白板、白板筆、四季景色、暴雨、洪災、泥石流、雷電圖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大雨小雨》,引發幼兒對下雨時景物變化的討論。

二、提出問題:“雨水有沒有顏色?你見過的雨水是什麼樣的?”引導幼兒回憶雨水帶給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1)“春天裏雨水把小草澆出了什麼顏色?”“夏天裏雨水把荷花澆出了什麼顏色?”“秋天裏雨水把楓葉澆出了什麼顏色?”“冬天裏雨水把大地凍成了什麼顏色?”教師透過前引式的問題引導幼兒想象並回答雨水是多種顏色的。

(2)教師出示洪水和泥石流的圖片,引導幼兒觀看提問:“過量的雨水引發洪水衝成了什麼顏色?”“暴雨把山上的土石沖走變成了什麼顏色?”

(3)教師向幼兒介紹曾經下過的酸雨落到地上將莊稼樹木燒死,腐蝕房屋牆面和地面,變成了灰色的。

三、師幼總結問題並嘗試創編《雨水的顏色》這首兒歌。教師將創編的兒歌書寫在白板上,組織幼兒一同朗誦。

四、出示雷電圖片,請幼兒談談怎樣躲避雷電的傷害。

(1)請幼兒談談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感受。

(2)教師補充說明正確的躲避雷電和簡單的洪水中逃生自救的常識。

五、結合今年多發的暴雨災害,倡議幼兒要愛護環境,樹立環保意識。

(1)弄清暴雨災害的造成是由於人們濫砍濫伐,污染氣體排放過量,全球氣溫上升,導致暴雨頻繁,洪澇災害增多。

(2)倡議幼兒要愛護樹木,減少垃圾的產生,做一名環保小衛士。

附兒歌:

雨水的顏色

春天裏雨水把小草澆出了綠色,雨水變綠了;

夏天裏雨水把荷花澆出了粉色,雨水變粉了;

秋天裏雨水把楓葉澆出了紅色,雨水變紅了;

冬天裏雨水把大地凍成了白色,雨水變白了;

不停的雨水引發洪水成了黃色,雨水變黃了;

突降的酸雨把大地變成了灰色,雨水變灰了;

暴雨把山上的土石衝成了黑色,雨水變黑了;

又可愛又可怕的雨水是五顏六色。

教學反思

孩子們喜歡下雨,對主題充滿興趣,在回答問題和討論中興奮地表述着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感受。在創編兒歌過程中,在老師問題的引導下幼兒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創編任務,還發揮想象力創編出:“雨水澆在蘋果上蘋果又紅又甜;雨水澆在水塘裏,青蛙喝了雨水真甜呀”等一些甜美的想象和稚嫩的語句。孩子們感受雨水美好的同時也瞭解雨水帶來的災害,從而掌握洪災中逃生自救的常識躲避雷雨的方法,在孩子們幼小心靈裏樹立環保意識,爭做環保小衛士。不亂仍垃圾,不浪費水,還向家長宣傳多走路,少開車等環保理念,對“低碳生活”也有所涉獵。總之“假如雨水有顏色”這一活動無論是老師還是幼兒都從心靈上得到美好的想象和震撼。讓我們發現生活美好的同時更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