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祖國山川頌》教案1 教案教學設計

《祖國山川頌》教學案例

《祖國山川頌》教案1 教案教學設計

溧水縣進階中學陳軍

教學目標:

提高學生對祖國山河的認識,培養他們對祖國和祖國人民的熱愛之情;瞭解頌這一種文體的特點和學習方法;能夠掌握知人論世的讀書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與學生進行交流這一課的看法,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來設計教學,展開針對性的教學。

教學設計思路:

針對學生對這一課的不歡迎態度,讓學生首先明確什麼是“頌”以及這種文體的特點,根據“頌”這種文體本身具有的特點來組織教學方法:瞭解作者生平、思想與其創作的時代背景;透過朗誦來還原作者的情感。以本課的學習爲契機,帶動學生對此同類型文章的認識和理解,體會“頌”這種文體的力量。

教學設計理由:

絕大多數學生都不太喜歡“頌”這一種文體,理由是他們認爲這些文章內容空乏,思想膚淺,以描寫與口號爲能事,缺乏真實情感。實際上,這是由於當代中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經歷與文章作者的生活創作時代的環境經歷相差太多所形成的理解代溝。黃藥眠先生見證了積貧積弱的祖國在圖謀強大的道路上的重重阻隔與挫折,歷經波劫之後又見祖國枯木逢春的欣喜與激動,是當代中學生們難以體會的。

然而中學生們並不真正缺乏情感,只要運用正確的方法,溝通年輕的讀者們與作家在愛國這一主題上的情感,達到他們對祖國燦爛文化與壯麗山河無比自豪的認同,繼而以適當的學習方法去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啓學生文章理解的智慧閥門,必然會讓學生對“頌”這一文體有全新的認識,從而喜歡上這一篇文章以至這一類文章。

那麼什麼是學習這一文體的適當方法呢?我們認爲:首先要讓學生對作者生平、思想與其創作作品的時代背景有充分的瞭解,惟其如此纔可以溝通學生與作家的情感;其次,誠如《毛詩序》中所言:“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頌”這中文體中,作家將他們的噴薄欲出難以抑制的歌唱讚美的慾望寄寓在細膩的描寫與大量的修辭等表現手法上,學生只有透過有情感的大聲誦讀,才足以將這種讚美的激情淋漓盡致地還原出來。

教學過程:

師:上課前,我在和同學們的交流中瞭解到很多同學不喜歡《祖國山川頌》這篇文章,你們能闡述一下你們的理由嗎?

生:這篇文章都是空話大話,給人的感覺是在喊口號,沒有什麼實際內容。

生:這篇文章是假大空的典型,沒有真實的情感,給人很虛假的感覺,很肉麻(學生大笑)

師:我忍不住想提醒一下同學們,這篇文章叫《祖國山川頌》,作者是在讚美我們偉大祖國的山川河流,這怎麼是沒有內容呢?而我們腳下所站立的這塊土地,孕育了我們祖國偉大文明文化,提供給我們每一個人成長所需要的物質和精神的營養,所以我們常常把祖國比作母親,去讚美我們的母親不可以嗎,很肉麻嗎?

生:這實際上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只是現在的中學生們全部都是獨生子女,感情淡漠,缺少對祖國母親的真正感情。比如我們初中時去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很多同學都嘻嘻哈哈,根本沒有一點嚴肅感。

師:(笑)全部都嘻嘻哈哈?包括你嗎?

生:不,我很嚴肅的。

師:所以不是全部,你不能以偏概全。不是所有的同學都不懂事,不是所有的同學都缺乏愛國的情感,是不是?

生:是。

師:你請坐。我們的當代中學生都是感情豐富的,在和大家平時的交流中,我可以感覺到我們同學的熱情如火,怎麼能說是缺乏情感呢?我們有些人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中的不嚴肅可能有很多的因素,比如我們國民一貫的公共意識的缺乏和不注意場合等,這是另一個話題,不管怎麼說,它不能證明我們同學缺乏情感。實際上,在對待愛國尤其是抗日愛國這個問題上,我們同學個個都是小“憤青”啊。(同學笑)

生:雖然我們對祖國的情感是真實的,但一般來說,我們都把情感放在心裏,這種直接的表白給人的感覺太做作。再說,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我們多麼愛媽媽,也沒有人會天天對着自己的媽媽去直接抒情啊。(生笑)鬨然說是,有人得意地點頭)

師:好象這代表了我們大多數同學的看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用不着整天對媽媽抒情,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情感不能自已的直接抒發的時候?

生:(遲疑着)有

師: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在運動會上看同學比賽時,我明明聽得有同學高呼“8班萬歲”,甚至我還聽見有同學高呼“爲了8班,衝啊!”,這不肉麻嗎?

(生笑)

生:不肉麻。

師:爲什麼呢?

生:當時的環境、氣氛和激烈的競爭會讓人變成這樣。

師:是啊,一定的環境與氛圍會讓人有不能自已的情感抒發甚至是爆發,是一個人集體榮譽感的自然流露,我們非但感覺不到不自然,反而會增進我們對集體的熱愛,有團結力量,聚攏人心的作用。這個例子能說明什麼問題,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祖國山川頌》的情感表達嗎?

生:《祖國山川頌》的情感表達也是真誠的。

師:對,只不過我們和作者所生活的時代相隔既遠,在對情感表達和某些事物的認識上產生了代溝。那麼我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以前我們在詩歌單元的學習中,我給大家介紹了一種詩歌解讀的方法,叫知人論世,我們解讀其它類型的文章,同樣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出示黃藥眠生平材料,與同學共同學習)

師:黃藥眠先生出生在風雨飄搖的舊中國。他汲取了這塊土地提供的種種滋養,深深瞭解祖國山河的壯美富饒和這塊土地對我們這個民族滋養的大恩。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親眼目睹了外夷的鐵蹄踐踏與舊政府的黑暗昏朽,他也親身參與了民族解放和爭取民主自由的鬥爭中去,他有過新中國建設的欣喜也嚐盡了祖國建設中浩劫的失望,當祖國曆經波劫,重煥青春光彩,有什麼比這更讓他激動呢?不惟如此,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同樣也滋養了我們每一個人,想想看,這塊被野火燒過春風吹過的土地,這塊灑過我們祖先血汗也同樣灑過你我血汗的土地,難道不也能讓我們感動嗎?

師:同學們,我們對我們的祖國有着深深的感情,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也同樣有着讚美祖國歌唱祖國的慾望,只不過,我們缺乏這樣的感情體驗與合適的氛圍,以致於我們的這種對祖國深深的愛被隱藏了。這說明我們要還原這種情感,還要用一定的方法營造一定的氛圍,喚醒我們身上沉睡的情感。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呢?

(出示歌曲《我的祖國》第一段歌詞)

師:這是電影《上甘嶺》中的插曲,我們同學應該基本上都會唱。

生:我們上學期的每週一歌唱過。

師:那太好了,我們先請同學在心裏把這首歌深情地朗誦一遍。(注重號表面教師說話的着重語氣)

(一分鐘後)

師:你們感覺如何,有沒有被感動的感覺?

(生笑)

生: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把這首歌唱一遍,唱的時候一定要聲音洪亮精神飽滿。

生齊唱

師:感覺如何?

生:很抒情,讓我們有熱血衝動的感覺。

師:是熱血澎湃吧。我們顯然被感動了。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

生:因爲歌曲有音樂的伴奏。

師:對,音樂的旋律與節奏有助於情感的抒發,而這種旋律和節奏需要透過什麼方式表達?

生寂然,可能弄不清老師的意思。

師:也就是說,這種節奏和旋律在歌詞上看得出來嗎?

生:看不出來。

師:即便有曲譜,紙上的曲譜可以直觀地把這種旋律表達出來嗎?

生:不能。

師:是啊,不能。如果真要這樣,我們大家就用不着耳朵了。

(生笑)

師:所以說,我們得透過什麼來表達這種情感?

生:聲音。

師轉向黑板上的課文標題,在“頌”上打了一個着重號。

師:我要告訴大家,“頌”這種文體也有着強烈的節律。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是帶着強烈的情感的,這種情感,作者必須要藉助語言的修辭,比如句式的整齊與變化,描寫的細膩與修辭格的適當運用,這些文章中的句式,時或整齊劃一,時或參差錯落,時或行文迅疾利落,時或婉轉悠長,這都是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有着密切的關係。我們要將作者的這些情感還原,最好的方式就是……

生:朗讀。

師:朗讀,並且有意識地注意這些文辭與句式的變化,將這些變化表現出來了,作者的情感就會被還原,我們的情感也會被激發出來。我們試試看?

生:好

師:我想提兩個要求:一是我們一定帶着對作者創作這篇文章時的感情體驗去大聲地朗讀;二是朗讀中,我們或許會有一些感受,請把你的感受寫在書頁的空白處。

(十分鐘後)

師:你們有沒有從朗讀中感覺到作者的情感?

生:有

師:好,你來說說看。

生:文章第二段,“我不僅愛祖國的山川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磚一瓦,我也感到親切,值得我留戀和愛撫。”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熱愛得非常深。

師:一種細緻入微的情感。體味得很好,不過你剛纔讀得不好,能有感情地讀讀看嗎?

(生讀)

師:朗讀的重音應該落在哪幾個詞上?

生:“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磚一瓦”和“也”上。

師:很好。大家一起讀來試試。

(生讀)

師:還有什麼感受?

生:文章第五段,連續運用了排比,表達了我們祖國在歷史上所經歷的災難與挫折。

師:表達了挫折?這話通不通?應該是表達作者的一種什麼情感?

生:作者爲祖國遭受的災難悲痛的情感。

師:我感覺這一段不僅是表達一種悲痛的感情,還有什麼感情在其中?

生:這一段最後,寫作者看到祖國重新煥發生機的欣喜。

師:很好。這兩個部分有什麼關係嗎?

生:對比,寫祖國的經受的災難來襯托出祖國重新興盛的喜悅。

師:到底是對比還是襯托?

生:襯托。

師:對,你自己都說了襯托出作者多祖國春天來臨的喜悅。

師:我們透過今天的學習發現,有一些文章不是潛心沉思就可以體味出它的好處的,比如像頌這類文體還有像詩歌等需要透過大聲朗誦,才能體味到它的精彩之處。因爲時間的關係,我不能同學在課堂上花太多時間朗讀體味,請大家利用早讀和晨讀的時間,再進一步去把這個事情做好。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