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瓶寶寶教案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瓶寶寶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瓶寶寶教案

瓶寶寶教案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和同伴一起操作的快樂感受。

2、引導幼兒樂意在活動中數一數,擺一擺瓶寶寶,促進其小肌肉動作的發展。

3、啓發幼兒學用簡單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操作體驗。

活動準備:

1. 各式瓶子人均四~五個;

2. .塑料地毯拼擺成拱形,供幼兒席地坐;

3. 製作小樂器所需的材料如綠豆、赤豆、黃豆及小勺若干;

4. 錄音機,磁帶。(操作時背景音樂爲《波爾卡進行曲》;律動爲《大家一起來做操》)。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啓發幼兒對操作內容和要求產生興趣。

(1)師:你們知道這裏邊藏了什麼嗎?請你來猜猜看!(三塑料筐的小瓶用布遮掩着)

(2)師:(掀開遮布)哇,是什麼呀?瞧,這些瓶寶寶多調皮啊,它們把帽子扔得亂七八糟,天氣冷了,不戴帽子會怎樣呢?那就讓我們一起幫他們找到合適的帽子戴上吧!

a.分三組進行操作(用小手旋瓶蓋),比比哪組又快又準確。

b.引導同伴間互相檢驗戴得正確與否,還可進行組與組間的相互合作。

c.集中小結:小朋友多能幹呀,我們的瓶寶寶都找到了合適的帽子,瓶寶寶可高興啦,它們想邀請小朋友和它們一起玩玩,你們願意嗎?好,待會兒別忘了告訴大家,你和瓶寶寶玩了哪些好玩的遊戲。

二、引導孩子和瓶寶寶一起玩,並嘗試用短語表述操作體驗。

1、分三組進行操作,鼓勵孩子(如滾,搭,排等)想出不同的玩法;

2、引導孩子在老師的啓發下與所提供的材料和環境創設相互作用。教師根據孩子的操作情況,予以相應指導。

3.集中幼兒,師:“誰來說說,你和瓶寶寶是怎麼玩的”。

三、老師示範用瓶寶寶玩,鼓勵孩子每人動手製作兩個“小樂器”,在韻律活動中結束活動。

四、延伸活動:帶上瓶寶寶一起到戶外進行體育鍛煉。

建議與思考: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的不同,“瓶寶寶”的遊戲還可設計以下活動,如:

1、瓶寶寶編上號,可以認識阿拉伯數字,進行倒數,順數和相鄰數等知識的掌握。

2、根據瓶子的大小、形狀進行分類。

3. 高矮排序:瓶寶寶要去做早操了,矮的在前面,高在後面,請你來排排隊。

4.點數,知道總數。瓶寶寶排好了隊,讓我們數數共有多少人呢?等等。

瓶寶寶教案2

活動目標:

1、分辨裝有不同物品的瓶子發出聲音的不同。

2、感受探索發現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聲音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重難點:

分辨裝有不同物品的瓶子發出的聲音

知道不同材料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

活動過程:

一、猜想與驗證:瓶寶寶吃了什麼。

1、出示3個分別裝有米、白芸豆、棉花的瓶子,搖晃,請幼兒比較瓶子發出的聲音的不同。逐一猜測每個瓶子內裝有什麼物品。

師:1.小朋友們,你們聽,這些瓶寶寶肚子裏有什麼?

2、出示米、白芸豆、棉花三種物品,請幼兒與發出不同聲響的瓶子進行對比。

3、開啟瓶蓋,驗證幼兒的猜測。

師:現在啊,老師就要來開啟瓶子,看看我們的小朋友有沒有猜對.

二、 製作會唱歌的瓶寶寶

1、請幼兒自選瓶子,擰開蓋子,自選一種實物和工具喂瓶寶寶吃東西。

師:(1)小朋友們,下面,請我們的小朋友自己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瓶子,我們來讓我們的瓶子來唱歌。

2、喂好後要擰緊蓋子。(教師檢查)

師:小朋友要把蓋子擰緊哦,老師來檢查哦。

三、遊戲“會唱歌的瓶寶寶”

播放節奏對比明顯的音樂,讓幼兒隨音樂節奏的變化,搖動瓶寶寶,爲其配樂。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來搖晃自己的瓶寶寶,讓我們的瓶寶寶一起來唱歌。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的內容非常生活化、遊戲化,很容易調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

在活動中,以擬人手法的運用將普通的瓶子比喻成瓶寶寶,讓幼兒更願意親近這些瓶寶寶,和這些瓶寶寶做朋友。

活動中我採用了“猜一猜,聽一聽、動一動”的遊戲形式讓幼兒相互交流,分享操作結果。還有目的地引導幼兒透過“猜一猜,聽一聽、動一動”,充分調動各種感官,來比較瓶寶寶中放入米、白芸豆、棉花後發出的不同聲音,感受了瓶寶寶中放入不同的東西搖晃後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不足點:

準備的材料不夠豐富。除了米、白芸豆、棉花這三種能發出聲音的材料外,還可以多加入一些幼兒生活中經常看見的材料、區別比較明顯的材料,讓幼兒有更多的空間去進行操作、探索。

在製作會唱歌的瓶寶寶時,因爲沒有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小肌肉動作發展規律。以致於在擰蓋子時,出現了許多幼兒不會擰的現象。擰蓋子這一環節可以在活動之間讓幼兒先練一練。這樣就能減少許多時間。

在幼兒探索後介紹時,教師可以進行一下簡單的版面記錄,這樣就能讓幼兒更明顯地發現了其中的規律。

小百科:唱歌意思是以抑揚有節奏的音調發出美妙的聲音,給人以享受。也指吟唱歌曲。也指歌唱藝術。

瓶寶寶教案3

一、設計思路

探索性活動是幼兒自發的、自主學習、自由表達的開發性活動,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能不斷地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和判斷往往比較侷限,而教師此時就是他們的引導者、聆聽者、推動者。在幼兒的個別化學習即區域活動中,我們發現我班幼兒在操作區探索“餵食”這一內容時,對放入瓶中的各種大小不同的豆與瓶壁碰撞時發出的不同聲音這一現象很感興趣。爲了充分調動幼兒利用各種感官來感知:不同的東西在同一容器內會發出不同的聲音;相同的東西由於數量不同在同一容器內也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一現象,以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事物現象與規律的願望,爲此,我們設計了“會唱歌的瓶寶寶”這一活動,以滿足幼兒的探索需求。

二、學習 :會唱歌的瓶寶寶

目標:

1.感知物體之間碰撞會發出聲音,嘗試着聽辨幾種不同的聲音

2.瞭解幾種常見食物的外形特徵及人們食用它的益處

3.培養幼兒對事物探索的興趣

材料:

1.瓶子每人一個(內裝米、黃豆、紅棗)

2.透明瓶一個 糖若干 沙子、小石頭、小木塊

3.音樂伴奏帶 錄音機

過程:激發興趣——操作體驗——延伸活動

(一) 激發興趣

1、 教師放音樂,合着音樂搖瓶子。問:瓶寶寶在幹什麼?

2、 你們想不想也讓你的瓶寶寶唱歌(幼兒聽音樂隨意選擇一瓶搖動,聽聲音)

3、 你們的瓶寶寶怎麼會有聲音的?

4、 教師搖幾個瓶,問:怎麼聲音是不一樣的?(幼兒講述)

(二)操作體驗

1、 猜猜瓶寶寶裏有什麼?

2、 開啟瓶蓋看看裏面是什麼?(幼兒說一食物名,教師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說此物的外形特徵及人們食用它的益處)

3、 幼兒交換瓶搖動,聽辨不同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幼兒模仿)

4、 還有什麼東西裝在瓶中它也會發出聲音的?是什麼聲音?

5、 教師出示包裝好的糖果瓶,教師搖動,問:你們猜猜裏面是什麼?(請一幼兒用摸、聞的方法猜)

6、 教師拿去包裝紙,驗證幼兒猜的結果。你們想吃糖嗎?(多吃糖好嗎)

(教師分糖給幼兒吃)

(三)延伸活動

1、 教師搖空瓶,哎,我使勁在搖瓶,怎麼沒有聲音的?

2、 教師介紹將空瓶和許多物品放在區角中,你們自己去試試、搖搖、聽聽感覺不同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再想一想一樣的物品在瓶中放得多、少發出的聲音是一樣的嗎?

瓶寶寶教案4

活動目的:

1、透過操作嘗試讓瓶子發出聲音。

2、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子中搖動後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

4、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重、難點:

探索不同的材料能使"瓶寶寶"唱出不同聲音的歌,從而萌發幼兒好奇、好問、樂於嘗試、敢於表達等積極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認識礦泉水瓶、黃豆、綠豆、米,能能說出它們的名稱。

2、物質準備:

(1)人手一個空礦泉水瓶子一把勺子一個小塑料碗、黃豆、綠豆、米若干。

(2)不透明的瓶子兩個,透明的瓶子兩個。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導幼兒讓手中的瓶子發出聲音。

①教師帶幼兒邊做"大雨和小雨"邊搖動手中的空礦泉水瓶。

——"請小朋友拿起你們椅子下面的礦泉水瓶跟着紀老師一起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吧。"

②引導幼兒比較自己手中的瓶子和教師手中的瓶子有什麼不同,並思考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手中的瓶子也能"唱歌"。

——師:我們剛纔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遊戲時,小朋友有沒有發現你們的瓶子和老師的瓶子有什麼不同?"

——小結:老師的瓶子會"唱歌",有聲音,小朋友的瓶子不會"唱歌",沒聲音。

(二)幼兒探索、操作。

1、教師用語言激發幼兒的操作興趣:讓我們用桌上的米、黃豆、綠豆來"喂"瓶寶寶吧,瓶寶寶吃了東西就會"唱歌"。

2、讓幼兒自由選擇操作材料,用勺子"喂"瓶寶寶。

交代注意事項:①先把瓶蓋開啟,再用勺子把米(或黃豆、綠豆,只選一種)

喂到瓶寶寶的肚子裏,喂的時候要把礦泉水瓶放在塑料碗裏,防止操作材料落在地板上。

喂完瓶寶寶要把蓋子擰上。

(三)交流分享:你在瓶子裏放了什麼?瓶寶寶發出聲音了嗎?

1、幼兒喂瓶寶寶,師巡迴指導並與個別幼兒交流分享。

2、組織幼兒集中交流分享。

(四)幼兒再次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瓶子裏發出的聲音不同。

1、分組活動:讓幼兒嘗試換另一種東西放在瓶中,搖一搖、聽一聽、比較前、後兩次操作後,瓶子發出的聲音有什麼不同。

2、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

(1)引導幼兒感知不同物體在瓶中發出聲音的不同:你第一次在瓶子裏放了什麼?這一次你又在瓶子裏放了什麼?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2)教師請兩名幼兒搖動兩個不透明的瓶子,讓手中的瓶子發出聲音,引導幼兒聽聽:他倆的瓶子發出聲音一樣嗎?

(3)讓幼兒猜猜兩個瓶子裏裝的各是什麼。

(4)教師協助幼兒把兩個瓶子中的東西分別倒進兩個透明瓶子中,讓幼兒驗證自己猜想是否正確。

(五)結束:

在音樂聲中,讓幼兒一拍搖動一下瓶娃娃爲音樂伴奏。

活動反思:

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遵循其認知規律,活動目標簡潔明瞭,活動準備充分,活動過程清晰,充分體現了選材的生活性;材料的形象性;方法的遊戲性;內容的整合性;過程的自主性。整個活動環環緊扣,層次清晰,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

瓶寶寶教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和同伴一起操作的快樂感受。

2、引導幼兒和瓶寶寶玩出不同的花樣。

3、引導幼兒根據圓點的數量在瓶內裝相應的珠子。

4、引導幼兒按1——5的順序排隊。

活動準備:

1、透明的塑料瓶寶寶人手一個;瓶蓋分成紅、黃、綠三種顏色,瓶蓋上有1——5的不等數量的圓點;

2、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圓形即時貼(每種各5個)在地板上貼成拱形,供幼兒席地坐;

3、藍色珠子若干,小籃子若干;

4、錄音機、磁帶(內有律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啓發幼兒對瓶寶寶產生興趣。

⑴、(幼兒坐在各自的圓點上,教師拿出用布遮住的籃子,籃內有無瓶蓋的瓶寶寶15個)T:葛老師有一件禮物要送給小朋友,看看是什麼呀?(拿出一個瓶寶寶)T:呀! 原來是瓶寶寶呀!T:來,都過來拿一個你最喜歡的瓶寶寶。拿好後,趕快坐到你的小圓點上來。

⑵、T:一陣微風吹來,把瓶寶寶的帽子吹跑了。我們一起幫瓶寶寶把帽子找回來,好嗎?T:瓶寶寶要找什麼樣的帽子呢?太大了或太小了,行不行?T:那我們一起去找一找、試一試,幫瓶寶寶找一個合適的帽子戴上吧。(幼兒起身找蓋子,教師上前指導)

二、引導幼兒給瓶寶寶分組。T:找到帽子趕快坐到小圓點上來。T:和你旁邊的小夥伴比一比,這些瓶寶寶的帽子都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呢?(引導幼兒討論,教師到幼兒跟前和幼兒一起討論:顏色、大小、點子多少)T:好,我請小朋友到前面來說一說。T:×××和×××,你們瓶寶寶的帽子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讓兩至三組幼兒到前面來說)T:原來瓶寶寶帽子上的顏色不一樣,帽子的大小不一樣,帽子上點子的多少也不一樣。T:看看你瓶寶寶的帽子是什麼顏色?我們再站起來,看一看你地上的小圓點是什麼顏色,找一個和你瓶寶寶帽子顏色一樣的小圓點坐下來。快!(如:紅色的瓶蓋找紅色的小圓點)

三、引導幼兒和瓶寶寶一起玩。T:我們小朋友幫瓶寶寶找到了合適的帽子,瓶寶寶可高興了!他們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想一想,你的瓶寶寶可以怎麼玩呢?(幼兒討論,教師積極響應)T:好,我們開始玩吧!(放音樂。幼兒自由玩瓶寶寶,教師指導:引出多種玩法,如旋轉、倒立等)T:玩好了趕快帶着你的瓶寶寶回到圓點上來。T:你的瓶寶寶可以怎麼玩呢,誰願意到前面來玩給大家看一看?T:×××,你的瓶寶寶可以怎麼玩,到前面來玩給大家看一看。T:還有誰的瓶寶寶有不同的本領的?T:原來我們的瓶寶寶有這麼多的本領,真了不起!

四、引導幼兒根據圓點的數量在瓶內裝相應的珠子。

⑴、T:我們班要舉辦一個舞會,想邀請小朋友和你們的瓶寶寶一起參加,你們想去嗎?T:但是瓶寶寶們還想帶一個舞伴去,它們的舞伴會是誰呢?(教師拿出珠子)T:是誰呀?原來是珠子。那我們就把珠子裝進瓶寶寶吧。T:可是裝幾個珠子呢?瓶寶寶的帽子上有幾個點就裝幾個珠子,好不好?先來數一數葛老師瓶寶寶的帽子上有幾個點。(引導幼兒集體點數:4個)T:有幾個點?應該裝幾個珠子?T:葛老師來裝了,你們一起來幫我數吧。(裝珠子)T:裝好了,把瓶寶寶的帽子再戴上去。

⑵、T:你們的瓶寶寶想帶舞伴嗎?T:數一數它的帽子上有幾個圓點,然後就在它裏面裝幾個珠子。(教師把裝有珠子的籃子放在地上,幼兒操作,教師視察)T:裝好珠子的小朋友坐在你的圓點上,抱着瓶寶寶休息一下,看誰的瓶寶寶最安靜。T:和你的好朋友相互檢查一下,他裝的珠子對嗎?(幼兒相互檢查)T:葛老師要來檢查了。T:(教師檢查)×××,到前面來,告訴大家,你的瓶寶寶帽子上有幾個圓點?它裝了幾個珠子?(請兩名幼兒)T:×××小朋友裝得對不對?T:你們都裝對了嗎?哦!你們都裝對了!

五、引導幼兒按1——5的順序排隊。T:瓶寶寶們找到了舞伴,我們要排隊去參加舞會了。怎麼排呢?紅帽子的瓶寶寶站在紅線上,黃帽子的瓶寶寶站在黃線上,綠帽子的瓶寶寶站在綠線上。(T:先不要站起來,等葛老師說完了再排隊)T:我們看看,每一隊前面都有一面小旗。小圓點最少的瓶寶寶排在最前面,依次向後排,小圓點最多的瓶寶寶排在最後面。聽清楚了嗎?我們一起來幫瓶寶寶排隊吧。(引導幼兒按1——5的順序排隊)T: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幫瓶寶寶們排好了隊。準備好了嗎?舞會開始了!(放音樂,跳律動操)T:(跳了一會兒後)帶着你的瓶寶寶和葛老師去外面跳吧!(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及小班社會教育目標生成了這一活動。爲了避免單一說教的形式,我們採用了小班幼兒感興趣的故事的形式及直觀生動的圖片等形式貫穿始終。以故事情節的變化激發幼兒的情感共鳴,在活動中引導幼兒在看看說說中感受體驗,自主建構社會經驗。運用一步步引導性的提問,讓幼兒在討論中調動已有的經驗,共享同伴的經驗,透過自己的感受,自主建構這些經驗、策略,產生情感共鳴。

瓶寶寶教案6

設計意圖:

在嘗試讓瓶寶寶發出聲音的操作活動中,爲了幫助幼兒探索把不同的東西放入瓶子中搖動後發出的聲音也不同,我選擇了有一定差別的材料,如玻璃球、黃豆、米和紙片,在操作中還準備了小勺,鼓勵幼兒使用小勺放材料,並融進了開瓶蓋、蓋瓶蓋地練習,促進了幼兒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體現了活動的綜合教育過程。

活動目的:

1、透過探索嘗試讓瓶子發出聲音;2、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子中搖動後發出的不同聲音;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4、探索不同的材料能使"瓶寶寶"唱出不同聲音的歌,從而萌發幼兒好奇、好問、樂於嘗試和敢於表達等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空礦泉水瓶子一把勺子一個碗,豆子、米、面若干。

(2)不透明的瓶子兩個,透明的瓶子兩個。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導幼兒讓手中的瓶子發出聲音。

①教師帶幼兒邊做"大雨和小雨"邊搖動手中的空礦泉水瓶。

--"請小朋友拿起你們椅子下面的礦泉水瓶和老師一起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遊戲吧。"②引導幼兒比較自己手中的瓶子和教師手中的瓶子有什麼不同,並思考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手中的瓶子也能"唱歌"。

--師:我們剛纔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遊戲時,小朋友有沒有發現你們的瓶子和老師的瓶子有什麼不同?"

小結:老師的瓶子會"唱歌",有聲音,小朋友的瓶子不會"唱歌",沒聲音。

(二)幼兒探索、操作。

1、教師用語言激發幼兒的操作興趣:讓我們用桌上的米、豆子和麪來"喂"瓶寶寶吧,瓶寶寶吃了東西就會"唱歌"。

2、讓幼兒選擇操作材料,用勺子"喂"瓶寶寶。

交代注意事項:先把瓶蓋開啟,再用勺子把米(或豆子、面)喂到瓶寶寶的肚子裏,喂的時候要把礦泉水瓶放在碗裏,防止操作材料弄髒地板和桌子,喂完瓶寶寶要把蓋子擰上。

(三)交流分享:你在瓶子裏放了什麼?瓶寶寶發出聲音了嗎?

1、幼兒喂瓶寶寶,師巡迴指導並與個別幼兒交流分享。

2、組織幼兒集中交流分享。

(四)幼兒再次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瓶子裏發出的聲音不同。

1、分組活動:讓幼兒嘗試換另一種東西放在瓶中,搖一搖、聽一聽、比較前、後兩次操作後,瓶子發出的聲音有什麼不同。

2、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

(1)引導幼兒感知不同物體在瓶中發出聲音的不同:你第一次在瓶子裏放了什麼?這一次你又在瓶子裏放了什麼?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2)教師請兩名幼兒搖動兩個不透明的瓶子,讓手中的瓶子發出聲音,引導幼兒聽聽:他倆的瓶子發出聲音一樣嗎?

(3)讓幼兒猜猜兩個瓶子裏裝的各是什麼。

(4)教師協助幼兒把兩個瓶子中的東西分別倒進兩個透明瓶子中,讓幼兒驗證自己猜想是否正確。

(五)結束:

層次清晰,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

瓶寶寶教案7

教學目標:

1、透過操作嘗試讓瓶子發出聲音。

2、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子中搖動後會發出不同聲音。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1、給每位幼兒提供經過裝飾的瓶寶寶二隻(一隻內有黃豆或玻璃球、米,一隻沒有)

2、玻璃球、黃豆、米、紙片若干盆、勺子各一

3、錄音機、幼兒熟悉的《大雨和小雨》歌曲磁帶

教學過程:

1、玩一玩,發現兩隻瓶寶寶的不同之處。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隻可愛的瓶寶寶,它們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我們給瓶寶寶取個名字,好嗎?

師:你們也有和老師一樣的兩隻瓶娃娃,現在請你們去玩一玩,看看你還能發現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玩起了瓶寶寶,他們有的仔細地比較着瓶寶寶的外表,有的放在耳邊搖搖聽聽。

師:你發現了什麼?孩子們驚奇地發現紅帽子瓶寶寶會唱歌,綠帽子瓶寶寶不會唱歌。他們自豪地把自己地發現大聲地講了出來。

師:你們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幼兒:紅帽子瓶寶寶裏面有東西,綠帽子裏面沒有。

師:這隻綠帽子的瓶寶寶不會唱歌很傷心,怎麼辦?

2、做一做,嘗試讓瓶寶寶發出聲音。

師:老師準備了一些材料,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些什麼。(教師出示材料:有黃豆、米、沙、紙片。)

師:你可以自己選一種材料,讓你的瓶寶寶唱起歌來,我們可以請小勺子來幫忙,放好了記住把瓶寶寶的帽子戴戴好,然後聽一聽,學一學你的瓶寶寶是怎樣唱歌的,還可以給你的好朋友也聽一聽,猜一猜。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並鼓勵幼兒使用小勺子把材料放進瓶寶寶的肚子裏。

3、猜一猜,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寶寶中搖動後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師:你們的瓶寶寶會唱歌了嗎?誰來讓你的瓶寶寶唱給大家聽一聽,他的瓶寶寶是怎樣唱歌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我們一起猜一猜,他的瓶寶寶裏面到底放了什麼東西?還有誰的瓶寶寶裏也放了XX,你們一起來搖一搖。

師:誰的瓶寶寶的歌聲和它不一樣?請你也來給大家聽一聽、猜一猜。(分別請放入不同材料的幼兒上來請其他幼兒聽聽猜猜)

師:原來,瓶寶寶裏面放了不同的東西,搖一搖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4、跟着音樂搖一搖,體驗成功的樂趣。

師:現在讓“瓶寶寶”和我們一起來唱支《大雨和小雨》的歌吧。大雨唱歌的聲音是怎麼樣的?小雨呢?我們讓瓶寶寶來學一學。(引導幼兒分別根據大雨和小雨的輕響嘗試改變搖動瓶寶寶的力度)

幼兒一起跟着歌曲搖動瓶寶寶邊唱歌邊跳舞。

五、延伸活動

根據幼兒的興趣,在科學角中繼續引導幼兒分別在兩個瓶寶寶中放入不同數量黃豆,去玩一玩、聽一聽,從而發現瓶寶寶中放入不同數量的黃豆,也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瓶寶寶教案8

活動一:科學《找瓶蓋》

活動目標:

1、學習配對,知道大瓶子對大瓶蓋,小瓶子對小瓶蓋。

2、發展孩子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各式大、小瓶子活動過程:

1、故事《瓶寶寶找瓶蓋》引出活動主題,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瓶寶寶找不到帽子了,請小朋友幫幫他們,大瓶子對大瓶蓋,小瓶子對小瓶蓋。

2 、操作活動《找瓶蓋》,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分清瓶子和瓶蓋的大小。

(2 )鼓勵能力較強的幼兒以瓶子的大小、形狀來匹配。

活動二:《會唱歌的瓶子》

活動目標:

1、樂意說說家中部分物品發出的聲音,知道其表示的意義。

2、喜歡玩瓶子小樂器,能表現輕響兩種不同的聲音。

活動準備:課件(家裏的聲音)、黃豆若干、各種瓶子若干、音樂錄音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教師與幼兒打招呼——預設問題:你的耳朵聽到過什麼聲音?

二、聽辨聲音:邊操作課件邊聽聽講講猜猜各種聲音:電話聲、門鈴聲、鬧鐘聲、馬桶聲等。

三、探索1、出示畫面瓶子;這是什麼? 瓶子會發出聲音嗎? 怎麼讓瓶子發出聲音呢?

2、玩瓶子樂器(1)討論:怎樣裝黃豆?

(2)幼兒自由選擇瓶子裝豆(3)聽聽瓶子寶寶的聲音(音樂伴奏) —— 引導幼兒與同伴比較聲音輕響的不同(4)討論:爲什麼有的瓶子聲音輕而有的瓶子聲音響?

(5)小結:瓶子裏裝的豆豆少,聲音輕;裝的豆豆多,聲音響;用力搖瓶子,發出的聲音響;輕輕的搖瓶子,發出的聲音輕。

(6)遊戲:輕輕和響響3、幼兒演奏(1)傾聽樂曲,拍手伴奏,說說音樂聽上去有什麼不同(2) 瓶瓶演奏

活動三:藝術《瓶樂會》

活動目標:透過用瓶子樂器演奏活動,使幼兒初步感受用力大小與聲音大小的關係。

活動準備:《大貓和小貓》音樂、裝有豆子的瓶子活動過程:

1、讓瓶子來唱歌:寶寶搖晃瓶子發出不同的聲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與聲音大小的關係。

2、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並用瓶子樂器演奏,提醒寶寶用力的大小要與歌詞相匹配。

活動四:藝術《美麗的瓶寶寶》

活動目標:學習用橡皮泥來裝飾瓶寶寶,幼兒鞏固練習搓、團等技能。

活動準備:瓶子、橡皮泥、豆類。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實物——美麗的瓶寶寶,提問:美麗的瓶寶寶是用什麼打扮的?

2、教師講解示範搓長條和團圓的技能。

3、幼兒作品展示,體驗勞動的快樂。

活動五:《好玩的雪碧瓶》

活動目標:

1、以遊戲“騎自行車”,複習聽信號走和跑的能力。

2、幼兒自由探索雪碧瓶的玩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潛能,體驗成功的快樂。

3、透過“給小動物找食物”的遊戲,練習繞着跑的技能。

活動準備:空的雪碧瓶20只,音樂磁帶,獎章10枚。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1、做“騎自行車”的遊戲,複習交通規則的知識,練習聽信號走。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騎上自行車到遊樂場去玩好嗎?(好)馬路上車很多,我們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在騎車的時候,可不能撞車呀,記住了嗎?那我們就騎上自行車出發吧。

2、幼兒和教師一起玩“騎自行車”的遊戲,複習聽信號走和跑的能力。

二、激發情緒1、隨着音樂做瓶子的律動。

師:遊樂場到了。你們聽遊樂場裏傳來了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做做運動,好嗎?

2、放音樂,幼兒持瓶隨跟着老師或自己隨意創編各種動作三、引導探索1、幼兒自由探索瓶子的多種玩法。

師:跳得可真累呀,小朋友們可以坐下休息一會兒。剛纔,我們拿着雪碧瓶當自行車、跳舞,好不好玩?那我們再想一下還有其他的玩法嗎?一起玩起來吧。

2、幼兒探索瓶子的多種玩法,活動中提醒幼兒可以和小夥伴一起合作遊戲。

3、重點練習繞過瓶子,“S”型跑的技能。

⑴師:剛纔,老師發現了一個很好的玩法,我們一起來試一下。(練習繞瓶原地轉圈)。

⑵師:請小朋友們想一下,把瓶子排成一排該怎麼繞。(幼兒討論並嘗試)。

4、遊戲“給小動物找食物”

⑴師:現在,老師要給你們佈置一個任務。冬天來了小動物們的糧食都不夠了,對面有許多糧食,請小朋友們繞過障礙去幫小動物們取一些糧食好嗎?注意障礙很危險,小朋友分成四條路一個跟着一個小心的跑,誰完成任務就會獲得一枚獎章。(幼兒遊戲)⑵師:小朋友們都拿到糧食了嗎?那我們給小動物們送去吧。

瓶寶寶教案9

設計意圖

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本活動利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料瓶,洗淨後成爲孩子們遊戲、實驗、操作的資源;挖掘聲音這一內容,讓孩子們對聲音有一個初步的探索,培養孩子對探索活動的興趣,體驗發現的快樂。

活動目標

1、 知道瓶子和別的物體碰撞可以發出聲音

2、 初步探索軟硬不同的材料與瓶子發生碰撞,發出的聲音大小不同;材質相同但數量不同的材料和瓶子發生碰撞,發出聲音的大小也不同。

3、 體驗探索活動帶來的樂趣,萌發對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空塑料瓶(蓋子可以擰緊)每人一個。

2、 小盤子每人一個,餐巾紙每人一張。

3、 黃豆若干。

4、 教師用塑料瓶1個,裝黃豆的盒子1個,餐巾紙。

5、 孩子們圍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1、 找個瓶寶寶做朋友

(1)出示瓶子:這是什麼?今天,瓶寶寶要來和我們做遊戲,你們高興嗎?

(2)每個小朋友取一個瓶寶寶。要求:請小朋友輕輕地走過來拿,不爭也不搶,沒人拿一個,拿好後輕輕地回到座位上。

2、嘗試讓空瓶子發出去聲音

師:請你的瓶寶寶和我打個招呼吧。(可能沒有聲音,也可能是孩子在幫瓶寶寶說話)。

引導:要聽瓶寶寶的聲音。想一想怎樣才能讓你的瓶寶寶發出聲音呢?撲捉孩子們是瓶寶寶發出聲音的方法。引導孩子們試一試。

小結:原來找個東西和瓶寶寶碰一碰,就可以讓它發出聲音。

3、探索瓶子裝上不同材料發出聲音

(1)出示餐巾紙:這是什麼?

師:餐巾紙也想來做遊戲,想和瓶寶寶碰一碰。它想請你們幫忙,幫什麼忙呢?

教師示範團紙球的方法。

幼兒從小椅子下面取出餐巾紙,團紙球,裝進瓶子裏,搖一搖,聽一聽。

師:你聽到了什麼?

小結:餐巾紙放進瓶寶寶裏,搖一搖,碰一碰,聲音輕輕的,小小的,幾乎聽不到。

(2)出示黃豆:這是什麼?

師:黃豆也要來做遊戲

請幼兒把瓶寶寶裏的餐巾紙球倒進準備好的小框裏,每人取一顆黃豆放進瓶寶寶裏,擰緊蓋子,不要讓它跑出來。

搖一搖,聽一聽。

師:你聽到了什麼?你的瓶寶寶的聲音變大了嗎?

爲什麼餐巾紙放進去聲音輕輕的、小小的,黃豆放進去聲音就很大了呢?

請幼兒說一說。

小結:原來黃豆硬硬的,所以聲音大;餐巾紙軟軟的,所以發出的聲音輕輕的、小小的,幾乎聽不到。

(1)討論:怎樣讓聲音變得更大。

請幼兒說一說。

引導幼兒選擇“裝許多黃豆”的辦法,大家一起嘗試。請幼兒往瓶寶寶裏裝黃豆,要一顆一顆裝,不要撒出來,裝好後擰緊蓋子,趕緊回到座位上去。

搖一搖,聽一聽。

師:聲音變大了嗎?你覺得聲音爲什麼變大了?

小結:這個辦法真好,許多黃豆在瓶子裏跳舞,聲音變得更大了、

教師裝滿滿一瓶黃豆,請幼兒猜一猜:聲音便更大了嗎?

搖一搖,聽一聽。(沒有聲音)

師:爲什麼裝滿了黃豆,就沒有聲音了呢?

小結:裝的太滿了,沒有空隙了,黃豆不能在瓶子裏跑步跳舞了,所以就沒有聲音了。

4、 遊戲:大雨小雨(體驗聲音的大小與力的大小的關係)

討論:怎樣搖表示大雨,怎樣搖表示小雨。

教師發出口令:下大雨了,雨停了,下小雨了,雨停了。師幼共同遊戲。

瓶寶寶教案10

活動目標:

⒈發展幼兒的協調能力。

⒉體驗滾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⒈飲料瓶人手一份。

⒉彩色棉花球若干。

⒊每位幼兒身着粘有雌雄貼的小衣服。

⒋請幼兒在飲料瓶上粘上嘴巴、眼睛。

⒌場地佈置:牆面(貼有小動物)

活動過程:

⒈幼兒手抱瓶寶寶,師生一同進入活動室。

我們昨天把瓶寶寶打扮得真漂亮,瓶寶寶要和我們做遊戲了。瞧,它最喜歡滾了!(瓶寶寶滾)

(教師示範)你們也來滾吧!幼兒自由滾動瓶寶寶。

看,瓶寶寶滾到哪裏去了(誰的家裏去了)?(滾到小動物家去了)教師評價瓶寶寶滾得遠。

有些瓶寶寶沒有滾到小動物家。沒關係,沒關係。來,我們把瓶寶寶抱回來,再來試一試。

瓶寶寶滾到小動物家玩兒去嘍!(3-4次幼兒練習)

⒉瓶寶寶累了,它想休息休息!

我們也來做個瓶寶寶,誰願意來。(教師請)。表揚鼓勵。

滾到小動物家怎麼滾,誰願意來滾一滾(幼兒滾)。滾起來了,滾起來了,到嘍,小動物家到嘍。

來,滾到陳老師身邊來。

還有哪些小動物家沒滾,我們一起來滾吧!(滾呀滾呀滾呀滾,滾到小動物家裏去;滾呀滾呀滾呀滾,滾到陳老師身邊來)。

(幼兒多次反覆來回滾)

⒊看你們滾得這麼棒,瓶寶寶說它休息好了,也想和我們一起玩。它說,它先滾過去,你們也滾過去抓住它。教師把瓶寶寶滾過去。

瓶寶寶滾得真遠吶!誰願意滾着過去抓住它。(幼兒示範)

XX(幼兒姓名)和瓶寶寶玩得真好,我們也來玩吧!我們讓瓶寶寶先滾吧!我們再滾過去把它找回來!

示範:(瓶寶寶滾),誰願意來試試,滾過去把它找回來!(教師請)

幼兒反覆練習2-3遍。

⒋結束:快來看,快來看,小動物們給我們好多禮物哦!我們來滾一滾,看誰得到的禮物最多!

教師撒彩棉,幼兒滾出活動室。

瓶寶寶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夠按照瓶子的某一特徵進行排序。

2、感知10以內的數量並能按數取物。

3、能夠積極、愉快地投入到操作活動中。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小、高矮、材料不同的透明瓶子每人10個,1——10 數字卡片每人一套;黃豆、蠶豆每組一盆;大籮筐10個,貼上1——10數字。

活動過程:

一、觀察比較

1、上放的是什麼?

2、這些瓶子都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二、操作排序

1、第一次操作,幼兒自由將瓶子排成一排。

你有幾個瓶子?

2、二次有規律的排序。

你是按照什麼規律把瓶子寶寶排成一排的

3、三次操作,引導幼兒將瓶子排列成中間低兩邊高的“V”字形。

三、給瓶子寶寶編號

1、請幼兒取出信封裏的卡片,看看有哪些數字。

2、請幼兒將1——10數字分別粘貼到10個瓶子上。

四、給瓶子寶寶喂豆子

1、教師提出要求:請幼兒給每個瓶子喂和它身上貼的數字一樣數量的豆子。

2、幼兒操作,按數取物。

3、驗證,請幼兒把瓶子給客人老師看一看是否正確。

五、分類

請幼兒將瓶子送到和它數字一樣的籮筐裏。

活動反思:

依據《綱要》精神和合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方法組織教學。並利用操作、探索、觀察這三種不可分割的教學手段突破本節活動的重難點。教師還讓幼兒透過探索獲得感知經驗,引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積極思考,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教師能分配好自己的角色,起到一個引導者、合作者、支援者的.作用,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體。本節活動還遵循了循序漸進的教育理念,由淺入深的引導幼兒去學習、遊戲,孩子們對本節活動非常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在玩中、在遊戲中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瓶寶寶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喜歡聽各種聲音,積累對聲音的體驗。

2、樂意參與感知大小的活動,學習按大小匹配瓶蓋。

3、學習揀豆子、擰瓶蓋,發展小肌肉動作。

二、活動準備:

1、教與學準備:

(1)各種飲料瓶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2)豆類、塑料小魚、木珠、硬幣等。

(3)動物果奶瓶、娃娃果奶瓶(大、小兩種)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三、活動過程:

1、裝物品,搖一搖,感知聲音。

(1)老師:聽,我的瓶寶寶開始唱歌了,你們的會唱嗎?(教師搖裝有豆子的瓶子)

我的瓶寶寶爲什麼會唱歌呢?

老師:讓我們來看一看,擰擰,擰開來。

老師:哦,你們看,是什麼呀?(豆子)原來瓶寶寶吃了豆子呀。

教師喂豆子:“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請你們也來喂瓶寶寶吃豆子,讓瓶寶寶唱歌吧。

老師:讓我們一邊喂一邊說:“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

老師:你們的瓶寶寶吃飽了嗎?讓我們把帽子戴上,擰擰,擰擰緊。

2、幼兒嘗試匹配瓶蓋。

(1)引導幼兒向客人老師問好。(客人老師好)

老師:今天瓶寶寶來和我們做遊戲了,大家都做好準備。

(2)幼兒蓋瓶蓋,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然後請兩位幼兒上來。

老師:他們倆的瓶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啊?(大小不一樣,一個大、一個小)

大瓶寶寶應該戴什麼帽子?(大帽子)小瓶寶寶應該戴什麼帽子?(小帽子)

老師:瓶寶寶都找到帽子了,瓶寶寶說謝謝你們,讓我們來抱抱瓶寶寶,親親它,讓它們躺在你的腿上睡會兒覺。

瓶寶寶教案13

【教學目標】

1.能夠仔細觀察、發現瓶口和蓋子大小的不同。

2.能根據瓶口和蓋子的大小、顏色進行配對。

3.積極參與到操作活動中,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活動匯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出示瓶子,幼兒觀看,鼓勵幼兒和瓶子寶寶打招呼。

2.提問:冬天到了,天氣變冷了,我們頭上會戴什麼呀?(帽子)那瓶子寶寶也需要什麼呀?(幼兒討論回答:帽子)

3.師:那今天我們一起來玩“瓶子寶寶找帽子”的遊戲吧!

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瓶口、蓋子大小的不對,嘗試進行匹配。

1.教師出示瓶口大小不同的瓶子,大大小小的瓶蓋若干,組織幼兒觀看。

2.提問:這些瓶子、瓶蓋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3.組織幼兒自由回答。

4.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這些瓶子寶寶的瓶口大小不一樣,瓶蓋寶寶的大小不一樣,那你們能幫它們來配配對嗎?

5.教師示範操作,幫助一個瓶子寶寶找帽子,並進行要點的講解,幼兒傾聽。(根據大小進行挑選。)

6.組織個別幼兒上前進行匹配操作,教師指導幫助。

三、組織幼兒動手操作,幫助幼兒鞏固掌握大小對應匹配的技能。

1.師:你們想不想玩“瓶子寶寶找帽子”的遊戲呀?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瓶子和蓋子,請你們幫它們都來配配對吧!

2.教師分組發材料,組織幼兒動手操作,幫助瓶蓋進行大小匹配,教師巡迴指導幫助。

3.講評幼兒操作結果。(檢查是否有幼兒沒有蓋好蓋子的。)

四、組織幼兒同時根據顏色、大小進行匹配,進一步加深遊戲的難度。

1.師:剛剛我們根據瓶子和蓋子的大小進行了配配對的遊戲,那接下來遊戲要變得更難了,你們想挑戰嗎?

2.教師介紹新遊戲的玩法,幼兒傾聽。(要求幼兒除了根據瓶蓋的大小配對,還要根據顏色來配配對。)

3.組織幼兒自由動手操作、練習,教師巡迴指導幫助。

4.組織幼兒互相進行檢查,糾正。

5.總結:你們幫助瓶子寶寶找到了帽子,真棒,還是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透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瓶寶寶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和同伴一起操作的快樂感受。

2、引導幼兒樂意在活動中數一數,擺一擺瓶寶寶,促進其小肌肉動作的發展。

3、啓發幼兒學用簡單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操作體驗。

二、活動準備。

1、各式瓶子人手2——3個。

2、綠豆,赤豆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啓發幼兒對操作內容和要求產生興趣。

(1)、師:你們知道這裏藏着什麼嗎?請你來猜猜看。(用布遮住三個筐)

(2)、師:哇!是什麼呀?瞧,這些瓶寶寶多調皮啊,它們把帽子扔的亂七八糟。不戴帽子怎麼行呢。讓我們一起幫它們找到合適的帽子戴上吧。

A、分三組進行操作,比比哪組又快又準。

B、 引導同伴檢驗戴的是否正確。

C、小結:小朋友多能幹呀,我們的瓶寶寶找到了合適的帽子可高興啦!它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玩,你們願意嗎?好,待會兒別忘了告訴大家你和瓶寶寶玩了哪些好玩的遊戲。

2、引導孩子和瓶寶寶一起玩,並嘗試用短語表述操作體驗。

(1)、分三組進行操作,鼓勵孩子想出不同的玩法。(拼,搭,滾,排等)

(2)、教師根據孩子的操作情況予以相應的指導。

3、教師師範用瓶寶寶玩,鼓勵孩子每人動手製作兩個小樂器,在韻律活動中結束。

瓶寶寶教案15

在成人看起再平常不過的瓶瓶罐罐,卻是幼兒愛不釋手的玩具,甚至是無價之寶,尤其是小班幼兒,讓幼兒擺弄各種空瓶罐,從幼兒的自由探索入手,使幼兒在擺弄的過程中,感知各種蓋子的特點,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活動目標:

1.探索開合瓶蓋的不用方法,學習用擰、按、撥等動作來開合瓶罐。

2.感知各種瓶罐蓋子的特徵,能根據瓶口的特徵,選擇合適的蓋子進行匹配。

3.願意和同伴共同分享探索的結果。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會開簡單的瓶子。

環境準備

不同瓶蓋的瓶罐。

重點難點:

學習開蓋的不同方法。

活動過程:

找找你喜歡的瓶罐寶寶,和別的瓶罐寶寶比一比,有什麼不一樣的?這些瓶罐寶寶的小帽子一樣嗎?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

一、和瓶罐寶寶玩一玩。

1.初步感知瓶蓋的特徵。

二、探索開啟瓶罐的方法。

裏面有什麼?有的瓶罐裏藏着寶貝,請你找一找在哪裏?你想知道里面是什麼嗎?請你想辦法把小帽子拿下來,開啟瓶罐看一看吧!怎樣開啟來?寶貝是什麼?你是怎樣把瓶罐寶寶的小帽子拿下來的?你還能把它的小帽子再戴上去嗎?

1.請個別幼兒說說各自開合蓋子的方法,能用合適的語言表達並進行演示,請其他幼兒嘗試。

2.品嚐糖果:把你的寶貝藏到你的小肚子裏去吧糖紙怎麼辦?

3.請幼兒把瓶罐的蓋子蓋好。

三、練習開合瓶罐蓋子。

1.戴帽子比賽。聽指令,開啟瓶罐將一顆糖果裝進瓶罐後蓋上蓋子,比一比在規定時間裏,誰裝好糖果的瓶罐最多。

2.將每組瓶罐的蓋子打亂後放在桌上,聽指令,開啟瓶罐將一顆糖果裝進瓶罐中蓋上蓋子。比一比在規定時間裏,誰裝好糖果的瓶罐最多。

3.分享蓋蓋子的經驗。

你是用什麼好辦法很快找到蓋子蓋上的?

活動反思:

活動前,在家長的大力支援與配合下,我們收集到了各種各樣的瓶瓶罐罐。正因家長的大力配合,我們的活動才能得以順利開展。本次活動瓶罐寶寶的小帽子,我們從幼兒的自由探索入手,讓孩子在擺弄的過程中感知各種蓋子的特點,從而探索開啟瓶蓋的不同方法。

看到瓶罐,孩子們肯定會想辦法開啟瓶蓋,尋找瓶子中的奧祕。所以這節活動的目標應該讓孩子們學會開啟瓶蓋的方法。

透過遊戲的形式既調動了孩子們活動慾望,又豐富了幼兒的經驗。但是我應該更注重在引導孩子們積極探索開啟的方法上,而不要完全將答案告訴孩子,因爲這樣無法祈禱孩子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