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唐雎不辱使命》教學案例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教材分析: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經典的古代文學作品。記敘了一個小人物的一個大故事。--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國,面對暴秦勇敢無畏、義正辭嚴地同秦王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終於使秦王折服而保全國土的經過,維護國家尊嚴和領土的完整。唐雎一個小人物,卻擁有一個大故事,成爲我國曆史上“不辱使命”著名的外交使節。在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歷史場合中一直熠熠生輝。  

《唐雎不辱使命》主要透過人物對話來塑造人物鮮明的個性。分析人物形象必然要品味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個性的語言是訴諸口的,因此我在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口去讀作品中人物的話,在品讀中揣摩人物個性。

教學目標:

1、積累握本文出現的常見文言詞語

2、學習本文透過對話描寫表現人物形象的寫法,結合文章分析人物性格特徵

3、學習唐雎作爲小國之臣卻不畏強權、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精神。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透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特點,把握人物性格。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詩詞賞析:江城子《密州出獵》完成下列問題:

1、 千騎“卷”平崗中的“卷”能否改爲“過”?

2、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達出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二、匯入課題:

師:蘇軾在垂暮之年仍老當益壯,思慕爲國家效力。縱觀歷史,精忠報國者比比皆是,只是他們報效國家的方式不一樣,有的馳騁疆場,有的激揚文字,有的卻透過巧妙的辭令來維護國家的尊嚴,蘇軾說過“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真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今天,我們就透過

《戰國策》來認識一位“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謀士形象。

瞭解《戰國策》(多媒體顯示,一學生讀。)

《戰國策》,它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時事的記錄整理編輯的一部國別體史書。《戰國策》記載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各方面的歷史史實,是戰國時期遊說之士的策謀取和言論的彙編,又名《國策》、《國事》。《戰國策》在語言運用上很成功,雄辯的論說、鋪張的敘事、尖刻的諷刺、耐人尋味的幽默,構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

師:透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戰國策主要是記述人物語言,展示語言美麗的。那麼,語言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呢?請讀下面的經典。

三、閱讀名言 享受經典

荀子: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

劉勰: 一人之辯勝於九鼎之寶,

       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師: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唐雎是怎樣透過一人之辯勝於九鼎之寶的,憑藉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繼續學習《唐雎不辱使命》。

四、溫故知新

1.解決以下字音:

唐雎   怫然   韓傀  免冠徒跣  以頭搶地  縞素  休祲  色撓

2.解釋下列句中的多義詞: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倉鷹擊於殿上

受地於先王

因使唐雎使於秦

3.解釋下列句中加線詞語。

1)故不錯意也

(2)天下縞素

(3)休祲降於天

(4)寡人諭矣

(5)以頭搶地耳

4.總結課本出現的特殊詞語:

古今異義    

 雖然,受地於先王……

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詞類活用

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通假字:

   故不錯意也       

  倉鷹擊於殿上

5.翻譯下面的文言句子 

⑴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 

⑵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⑶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

精讀課文,合作學習,整體感悟課文內容:(多媒體顯示)

學生活動: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再在組內交流自己的答案,以糾正和補充自己的答案。

(設計意圖:整體感悟課文內容,就是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是爲深入的挖掘課文內容,分析人物形象做的鋪墊。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整體性和概括性。)

1、用一句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對安陵君來說應該是個好事,安陵君爲什麼拒絕了秦王的要求呢?

3、課文是怎樣展開故事情節和刻畫人物形象的?

比較閱讀,剖析人物:賞析句子分析人物形象

學生活動:以小組爲單位,品讀人物語言,揣摩人物的心理,讀出正確的語氣,語調。(可分角色朗讀)。賞析重點句子和句子中有表現力的詞,從而分析人物形象 。

(實施方法:我把唐雎和秦王的口舌之戰分爲五個回合,並把句中的重點詞語特別標註了出來,以把幫助學生賞析句子,分析人物形象。)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 

老師示例:“寡人”是君主對臣子的稱呼,秦王對安陵君自稱寡人,可以看出秦王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樣子,其許:可以看出秦王的口氣非常強硬,其蠻橫無理的樣子躍然於紙上。

生:“易”其實是“奪”是“騙”,可見秦王的狡詐和虛僞。

生:一個其許可以看出秦王的驕橫,不可一世。

生:親王的語氣非常強橫,他是一個不可一世的人。

生:從安陵君的回答可以看出安陵君態度和言辭都很委婉,但不卑躬屈膝,委婉中透着堅定,不是明君的風度。

生安陵君已洞察了秦王的野心,委婉的拒絕,維護了國家和自己的尊嚴,他不卑不亢。

生:安陵君的回答有理有據有力。有理有據在他是受地於先王,因而不敢易。一個“雖然”可以顯示出他的“有力”。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爲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生:“何也”委婉中透着威脅,儼然是勝利者的口吻。

生:“秦滅韓亡魏”是在威脅唐雎,顯示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可見其驕橫狂妄的醜態。

生:“故不錯意也”秦王對唐雎是亦拉亦打,是狡猾奸詐之態,同時我也讀出了他的虛僞。

生:“輕寡人與”是質問,再次顯露其盛氣凌人之態。

生:“非若是也”課件唐雎從容鎮定,不卑不亢。不畏強權。

生:“受地於先王”表明不易地是爲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是崇仰先王,說話有理有據。

生:雖和豈止可見唐雎比安陵君更堅決。

師:同學們分析的都非常的好,我想提醒同學們這第二回合與第一回合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背景、人物、地點的對比。同學們從這三個方面再分析一下。

生:地點的對比,第一回合是在安陵君的朝歌上,第二回合是在虎狼之秦的朝廷上,人物對比是,第一回合是面對秦國的使者,第二回合是面對唐雎氣勢洶洶的秦王,可以看出唐雎的有膽有識,不畏強權、英勇鬥爭。

生:背景上的對比是第一回合是面對面對沒有情緒的秦王,第二回合是面對生了氣的秦王,更見唐雎的爲國獻身的精神。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 :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

唐雎曰:“臣未嘗聞也。

生:天子之怒要讀出威脅的口氣,可見秦王的驕橫狂妄。

生:“臣未嘗聞也。可以看出唐雎的從容不迫、不畏強權,他已胸有成竹。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唐雎曰:“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生:以二人對百萬、以五步對千里,唐雎是針鋒相對,寸步不讓,不給秦王一點喘息的時間。

生 :天下縞素,唐雎是視死如歸,勇於獻身。

秦王怫然怒,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

生:從怫然怒到色撓再到長跪道歉,秦王是前倨後恭,外強中乾,色厲內荏。

生:秦王的最後表現,也可以襯托出唐雎的膽識兼備、不畏強權。

經典品讀,鑑賞美點

學生活動:品讀文章,賞析這段句子,分析該怎樣朗讀這段文字。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生:這段文字運用了排比句,有着強烈的氣勢。

  生;  應該是慷慨激昂的讀,要讀出雷霆萬鈞之勢,猶如滾木檑石般。

生:要越讀激昂越讀越強勢,要讀出壓倒一切的氣勢,劍拔弩張的氣勢。

學生集體朗讀這段文字,老師做適當的引導。

總結得出:

秦王:驕傲狂妄無理欺詐

不可一世  以強凌弱 色厲內荏 外強中乾

唐雎:從容鎮定  膽識兼備  不畏強權   愛國忠君  有智有勇   不卑不亢

敢於鬥爭  勇於獻身

     

拓展延伸:

1.你還了解外交史上哪些出使他國 而“不辱使命”的人或故事。

 

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