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誰會飛》含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誰會飛》含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誰會飛》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主動參與遊戲活動,初步學會兒歌。

2、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鍛鍊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實物投影儀,電視機。

2、有活潑輕快音樂的磁帶一盤,錄音機一臺。

3畫有鳥飛、魚遊、兔跳、鹿跑的圖片一張。

4、會飛、遊、跳、跑的動物頭飾三十隻,大字卡:飛、遊、跳、跑。

活動過程:

1、以媽媽帶寶寶遊戲的形式,在音樂聲中做鳥飛、魚遊、兔跳、鹿跑的動作。邊學邊引導幼兒說“拍拍翅膀飛呀飛”,“搖搖尾巴游遊遊”,“豎起耳朵蹦蹦跳”,“四條腿兒跑跑跑”。

2、請寶寶們找個位置坐下。初步學習兒歌的前兩段。

(1)“今天媽媽來考考你們,哪些動物會飛呢?它們用什麼飛的?怎樣飛呢?”“哪些動物會遊呢?它們是怎樣遊的呢?”

(2)“媽媽把我們剛纔說的話連起來,你們聽,”教師念兒歌的前兩段。

(3)跟着媽媽一起學學動作一起念念。

3、出示圖片,學習兒歌后兩段。

(1)“這是誰?小兔怎樣走路的?”重點學說“豎起耳朵蹦蹦跳”。

(2)“這是誰?小鹿怎樣走路的?”重點學說“四條腿兒跑跑跑”。

(3)跟着媽媽一起學學動作一起學習兒歌的後兩段。

4、學習整首兒歌。

(1)跟着媽媽一起學學動作一起念念整首兒歌。

(2)和媽媽一問一答學念兒歌。

(3)看着圖片朗誦兒歌。

5、延伸活動:遊戲“找家”。

請幼兒找自己喜歡的頭飾戴上,學學它們的動作,在音樂聲中看字卡分別找到相應的家。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兒歌活動,目的是想引導幼兒主動參與遊戲,初步學念兒歌,在寬鬆的環境中,鍛鍊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整個活動中,我以“媽媽帶寶寶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讓幼兒在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遊戲環境中玩玩學學。整個活動幼兒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不同的形式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濃厚。

但是在第一環節的處理上有所不妥,我以媽媽帶寶寶遊戲的形式,在音樂聲中作鳥飛,魚遊,兔跳,鹿跑的`動作,並且邊學邊引導幼兒說:“拍拍翅膀飛呀飛”、“搖搖尾巴游呀遊”等等。目的是爲了讓幼兒學念兒歌,因爲這些都是兒歌裏的句子

活動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是有侷限的,活動的目的性太強,沒有讓幼兒充分發揮自主性,讓他們根據自己對各種動物的理解,來進行模仿,表達表現,完全是跟着教師做動作。雖然兒歌中的句子時熟悉了,但是如果能先讓幼兒自由表現,然後再用兒歌中的句子對幼兒的動作概括,可能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