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對聯複習教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

                        王琳

對聯複習教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

【目標】 

1、瞭解對聯的發展概況。 

2、掌握對偶、對仗、對聯的區別和聯繫。 

3、掌握對聯的格律的基本要求。 

4、學習對聯寫作。 

5、預測對聯題的其他出題方式。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要點】對聯發展,對偶、對仗、對聯區分,對聯格律 

【匯入】 

對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傳統文化之精華。它靈活鮮明,雅俗共賞,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它能寫景狀物,能抒情言志,能說古道今,能褒貶諷諭。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簡練的形式,喚起人們的最濃郁的美感,給人以最豐富的啓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2004年全國各地15套高考試卷中有7套含有撰寫對聯的題目,另一套出現涉及對聯知識的題目。可以說,這是2004年高考試題的亮點之一。對聯試題的出現,意味着高考在考查我們的語文能力和素養方面又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我們必須加強針對性的複習。 

【過程】 

一、對聯的起源與發展 

    對聯是從古代詩詞、駢文中衍變而來的。在我國的謠諺、詩文、典籍中,很早就不斷出現對偶句。如: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楚辭.涉江》)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 

楚歌非取樂之方,魯酒無忘憂之用。 

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庾信《哀江南賦》) 

東漢末年就開始出現對聯了。 

唐代由於律詩的盛行,門聯已比較普遍。 

宋、元兩代是對聯的發展時期,明清是對聯的繁盛時期。 

二、對偶、對仗、對聯的區分 

1、 對偶: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勢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有嚴對和寬對之分,嚴對要求上下兩句字數相等、結構形勢相同、詞性相對、平仄相對、不用重複字。寬對只要求達到五項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2、 對仗:就是嚴格的對偶,像古代儀仗隊排列兩行,手持儀仗,兩兩相對,是一種比喻的說法。 

3、 對聯:俗稱對子,通常是懸掛或粘貼在壁間柱上的一組對偶句,是漢語特有的一種文學樣式。對聯是對偶句,但對偶句不一定就是對聯,只有這組對偶句意義較完整,可以獨立運用,可以書寫張貼,纔可以稱爲對聯。對聯要講究格律,對聯的格律就是對仗。 

三、對聯格律的要求: 

1、 字數相等 

對聯可長可短。不管長短,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等,上聯(出句)是多少字,下聯(對句)也應當是多少字。如果字數不相等,除特殊情況外,便不成爲對聯。 

2、 句式一致 

句式指的是句子節奏形式。上下聯相對的句子,節奏形式應當相同。比如:“學問藏今古;文明播東西”,上下聯都是“二一二”式。稍長的對聯,半聯不只一句,上下聯句子字數和節奏形式都必須一致。 

3、 詞性相當 

詞性,或者說詞類,在上下聯對應位置,應當相同或相近。在現代漢語裏,詞可分爲十一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對仗要求,原則上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以此類推。 

4、 結構相應 

這是說上下聯在語法結構上相互照應,彼此對稱。 

詞和詞組構成的方式多種多樣,有聯合結構、偏正結構、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動補結構、介賓結構等。上下聯對應的詞或詞組,最好是聯合結構對聯合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依次類推 

句子的成分,有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結構相應,還要求主語對主語,謂語對謂語,賓語對賓語,依次類推。例如:“祖國江山好;大地氣象新”中,上聯“祖國江山”是偏正結構作主語,下聯即以“大地氣象”偏正結構作主語來對。 

5、 平仄相對 

漢字有四個聲調,普通話四聲,是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前二者是平聲,後二者是仄聲。這是我們必須瞭解的今平仄。對聯關於平仄的格律,最重要的是,上聯末尾字必須是仄聲,下聯末尾字必須是平聲。 

6、 內容相關 

對聯的上下聯,內容要密切關聯,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表達一個主題。而不能風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各自爲政;也不能一輕一重,相差懸殊,那樣,內容的關聯就不密切了。 

第二課時

【要點】學寫對聯、題型預測、備考建議 

【匯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對聯的有關知識後,有些同學已經很想自己寫對聯了,那麼這一節課我們就來滿足一下同學們的寫作慾望,試着來寫一寫。 

【過程】 

一、高考試題講練(教師講解1、2題,其餘學生討論完成) 

1.請爲圖書館的對聯補擬下聯。 (2004年高考語文試題--浙江卷) 

上聯:學問藏今古 

下聯:__________ 

講解:本題從句式上來說是“二一二”式,而且又是一圖書館楹聯,由此我們便可以從圖書館的作用這一點上去思考,圖書館的作用至少有兩個:一是藏書,二是傳播知識。這樣我們便可以認爲上聯說出了第一個作用即藏書,那麼我們便可以對出下聯“文明播東西”,“智慧貫西中”,“知識達亞歐”等。 

2.下面兩題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4分(2004年高考語文試題---全國卷二) 

第一題:春暉盈大地 

科學能致富 

第二題: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 

講解:第一題“春暉盈大地”, “科學能致富”從句式上來說都是“二一二”式,內容上來講是表達新春喜慶的氣氛的,由此我們可以這樣分別對出下聯“瑞氣滿乾坤”,“溫情灑人間”,“喜氣入家門”;“勤勞可興家”,“教育可興邦”,“勤勞可聚財”等。 

第二題“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上聯由 “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三個主謂結構分句組成;並且“國”,“家”又能組合成詞語 “國家” ,詞語“興旺”又重複;內容都是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願 。下聯我們即可這樣對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老健康少健康老少健康”,“老吉祥少吉祥老少吉祥”,“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3.下面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4分) (2004年高考語文試題----全國卷) 

第一題 掃千年舊習,_______________ 

祖國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 

第二題 冬去春來千條楊柳迎風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是一副對聯的上聯,請對出下聯。(6 分)(2004年高考語文試題-----廣東卷) 

荔枝龍眼木瓜皆是嶺南佳果 

5.下面兩題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4分(2004年高考語文試題-----廣西等省) 

第一題 ①爆竹聲聲脆 ②滿園春色好 

第二題 爆竹聲聲舊風俗舊習慣隨舊歲離去 

6.下面兩題都是春聯的上聯,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4分(2004年高考語文試題全國卷四) 

第一題:1.處處春光好 

2.一代園丁樂 

第二題: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7.請補寫一句與上聯字數相等,結構相似的下聯(平仄不論)3分(福建卷) 

上聯:愛國誠信乃做人根本 

下聯: 

練習題參考答案:3.樹一代新風、大地氣象新、民安國泰萬里河山映日紅 4、丹霞南華梅關均爲粵北名勝、草原戈壁沙漠莫非塞北風光 5、祖國日日新、神州面貌新、春風習習新思想新氣象伴新春到來 6、家家氣象新、九州桃李榮 7、求實謙虛爲治學前提 

二、題型預測 

2004年高考7道對聯題都以同一種方式出現,我們暫且稱之爲“對句式”,除此之外,對聯的考察還可能以以下方式出現: 

1、 話題式。這種題型有點類似話題作文,它提供一個話題或一個語境,要求圍繞這一話題自己擬寫一幅對聯,例如:某學校要開學了,學校辦公室面向全校師生徵集一幅開學典禮聯,請你爲該校擬一開學對聯。參考聯:望諸生,惜光陰,矢志成材須從開學起;仰良師,施化雨,丹心潤物盡在傳道中。 

2、 配對式。這種題型一般有多個句子,要求選出兩個句子組成一幅對聯。做此類題目時,我們除了用到對聯的“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應,句式相似,內容相關”等知識外,還必須根據“仄起平收”的特點來確定每幅對聯中的上下聯。 

3、 改寫式。這種題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劃出兩個意義相對的句子,要求我們根據對聯知識和語言的簡明、連貫以及句式的選用、仿用、變換等知識進行改寫。改寫時可採用“增(增加詞語)”“刪(刪除詞語)”“調(調換詞語位置)”“換(更換詞語)”“留(留住關鍵詞)”等方法。例如,把下面句子中的劃線部分改寫成一幅對聯,用來作“畫卷”的修飾語:經過幾百個日日夜夜的奮戰,長江截流工程終於勝利完成,中國人民在這奔騰不羈的長江邊,展開了一幅把五千里長江斬斷,把三峽無數山峯鎖住的神奇畫卷。劃線部分可改爲:斬斷長江千里水,鎖住三峽無數峯。 

三、備考指導 

a) 對聯的擬寫是一種新的題型,它能反映時代氣息,與現實生活聯繫非常緊密,很好地體現了語文試題緊貼現實生活的命題方向,今年在多套高考試題中出現,估計以後還會在這方面出題,請大家引起高度重視,平時多看多練。 

b) 它考察的內容是句子仿寫,並不神祕。我們根據句子仿寫的有關解答技巧和對聯的一些特殊要求即可作答。要寫出比較優秀的答案,那要靠我們平時的積累。 

c) 擬寫對聯請注意審題,不能忽視題目上或明或暗的提示資訊而偏離題意。是寫春聯就要突出新春的喜慶氣氛,是寫行業聯就要聯繫行業特點等等。 

d) 由於對聯和詩文有特殊的關係,所以要求大家特別注意有對偶、對仗的詩文的背誦和填空。    

王琳